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英文简称UIC)的创办和建设为例,介绍了香港与内地在高等教育方面合作的经验,同时对如何在中国建立一所有特色、高品质的博雅大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本书分正篇和闲章。在正篇中作者从博雅教育与全人教育入题,详细地介绍了UIC的博雅教育理念与体系、质量保证机制、课程结构体系与突出特点、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苑舍文化、导师辅导制度等方面。在闲章中作者展开与学生的对话,对学生如何利用大学四年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给出了忠告。
|
關於作者: |
徐是雄教授致力于推动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在此领域耕耘十多年,是香港与内地第一所合作高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徐是雄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校长,分管学术事务。曾任香港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学术和研究成就昭著。200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银紫荆星章。曾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法律小组成员、香港渔农咨询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筹委会法律小组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基本法督导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香港区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临时市政局议员、南区议员。担任过中国多家大学客座教授和研究员。
|
目錄:
|
正 篇
博雅教育与全人教育
高质量、高效益的博雅教育
大学文化的使命与功能
博雅教育的构成因素
对美国博雅大学的一些感想
理想的大学
UIC的博雅教育模式
UIC的博雅教育质量保证机制
为21世纪培养人才
UIC课程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粤港跨境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从香港和内地的角度看品德教育和学生人格的培养
采用“标准参照”评价方式(CRA)进一步优化UIC的教学
传统教育的局限
一个永恒的话题
如何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十项重要的素质
进一步扩大选修课程的多元化
学生成长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UIC在中国实践博雅教育的经验
怎样增强舍堂文化
大学与生态环境
从“十二五”规划看UIC学生的未来
UIC特色之我见
为UIC学生宿舍打造多样的教育文化软实力
为UIC学生打造“第二课堂”的实践和经验
给新生的第一课
UIC怎样对待新生
尊重你的选择
UIC是一所全新的博雅大学
关于学习
UIC,你们永远的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写在“韵乐轩”和“艺术工作室”开幕礼后
加强同学在长假期的学习力度
在首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第二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前进的道路
导师计划助学生发展
导师关怀计划的益处
在朋辈导师感谢典礼上的演讲
在2010年国际硕士研究生教育展开幕仪式上的演讲
2012国际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论坛闭幕式致辞
在2011―2012学年苑舍间比赛结束日上的讲话
食品安全系统化管理战略论坛闭幕词
闲 章
艺峰开幕日有感
UIC苑舍口号
如何让大学时光美好而有意义
怎样得利假期
坚持不懈,方能成功
关于责任感
作为中国公民
在UIC你要做的三件事
UIC可以为你做的事
对UIC学生的一些期望
敢于直面挑战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博雅教育在UIC十分深入人心。UIC不仅要在大学传统的职责方面实现学术卓越的目标,更要达到真正体现博雅教育特质的目的。UIC帮助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茁壮成长;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变得自信、独立、有责任感、有实力、有热情、有团队精神,为人正直。可以说,UIC推行的博雅教育与全人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必要知识与技能,正是在这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高度全球化世界中所必需的。UIC亦帮助学生通过有意义、有益的方式塑造自我。 我们能否给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下个定义,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呢?答案是并不容易。在思想上,如今还没有明确的共识。人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行事方式,人人都可以说自己下的定义和行事方式是最准确、最合理的。但共同点还是有的。看过所有博雅型学校的课程与学习计划,你会发现他们基本都涵盖了三个学习方面:一是职业类专业;二是博雅教育基础课程或通识教育必修课;三是其他必修、选修课程,如课外活动或实践学习,给学生更广泛的选择。 职业类专业都十分规范化,可改变的地方微乎其微,原因是大部分专业的课程结构很清晰,受具有“专业水平”的相关机构的管理和约束。另一方面,博雅教育基础课程和其他一些通识教育必修课或活动相关的学习模式差异很大。虽然很不相同,但也有共性,这些课程都宣称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加强有效沟通的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学习良好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观,为成为更好的公民做准备;多彩的生活,拥有广泛兴趣;乐意工作、承担责任;成为一个有素质并快乐的人。然而我们所推行的博雅和全人教育的方式足够好吗?有效吗? 有价值吗?是否达到了期望的教学成果?我的回答是暂时是,不完全是。这些问题留到日后回答。现今有更重要、更迫切的挑战需要我们面对及解决,有更多新的领域需要我们探索、了解。接下来我会概述三个问题。
一、互联网的影响
如今的网络时代,学生不仅从学校汲取知识,还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可能有用,也可能无用)。此外,网络为学生提供许多途径查资料、沟通、评论,寻求心理满足或仅仅为了好玩,如Face-book,You Tube,My Space等,这种沉溺网络的情况我们现今还无法解决。网络作为一种媒介,逐渐被灌输进学生的思想,并且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在学校的交际行为和学习。换言之,我们可以假设,学生所学的内容会被网络上存在的大量信息轻易扭曲、反驳及挑战。如果我们没有或者不能提供强有力的反力来平衡或教导学生正确使用他们熟悉的同一媒介,万能的虚拟世界,他们会认为我们教的许多东西是没用的,甚至是无效的。教育学家还没有想到要怎样利用网络并将它和博雅、全人教育糅合在一起。如果我们要推行更好、更健全的教育项目,这是我们需要着重对待的新挑战。我们必须迎面而上。据说,美国总统奥巴马赢得大选的原因之一是他(或者他的管理团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竞选活动宣传。倘若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恐怕我们会离学生越来越远,更无法实现我们曾竭力 宣扬的博雅和全人教育。
二、定位问题
在美国,博雅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很高。但在有些国家则很难在大学推行这一教育理念,特别是中国。主要是因为高度专业化的 职业教育传统已经根深蒂固。说服中国大学向更自由的教育模式转变会遇到阻碍。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是另一个因素。自由教育提倡个人自由和个体差异,而在中国,顺从与和谐更重要。一般中国人轻视追求个人主义的思想,觉得那是异类,在道德上不接受,甚至认为是道德上的错误。所以,如果博雅教育打算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怎样将博雅教育与中国文化传统融合(而非对立)仍旧是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