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中国女博士缘何遭遇于求职困境?
美国社区学院是怎样的大学?
在美华人会遭遇种族歧视吗?
……
本书以独特的个人视角和深厚的学理素养描绘美国图景,也许能挑战思维、破解迷思,引发更多的好奇。
|
關於作者: |
平 苹
生于江苏南通,长于海南“两院”和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2001年赴美国生活至今,2011年获斯波坎福斯社区学院社会学终身教职。曾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斯波坎华人协会会长,现为斯波坎中文学校校长。2008年开始写作博客,发表博文近500篇,另有文章发表于《大公报》《羊城晚报》等华文媒体。
|
內容試閱:
|
引言:因为不同
如果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第一代移民的生活,“累”是我的选择。除了事事亲力亲为,学会做院子里的活,学做各种过去不用自己做的有一定“难度”的中国食品之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累。精神的孤独、适应美国文化的被动,教育孩子的同时发现自己常常是被孩子教育,在这里长大的孩子和父母有许多观念的冲突和争论,都令人处于无间断的疲劳状态。
但无论如何跌跌撞撞走来,美国给了我许多的收获;特别是因为两个孩子接受的是美国教育,令我对美国的学校有第一手的观察,这些观察令我非常感慨:我儿子、女儿都遇到了一些很好的老师,这些老师让我思考教育的真谛。好的老师所施行的教育一定是把学生作为整体去考虑、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分数和成绩倒是次要的。美国高中生活的丰富多彩让我意识到我自己死读书的高中何其“贫血”。从大学录取机制里体现的教育哲学,到每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美两国的确有很多差异。正是这些或大或小的差异造成了教育的终端“产品”——学生必然有明显差别。
美国有自己的问题,很多孩子来自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后重组的家庭,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注。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离婚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社会都很普遍。即使是不离婚的家庭,教育孩子也不容易,因为教育要求每一对父母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深度思考又有赖于一个博大而有深沉人文关怀的心灵基础。
第一代中国移民的生活浸泡着酸甜苦辣咸,我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可以讲很多故事。令我感慨较多的有两个例子:我先生的一个朋友热爱田园生活,他在拿了数学博士学位后离婚,接着一边兼职教书,一边和年幼的女儿养了几百只农场动物;我还有一位拿到国内的中国文学硕士学位的同事在我们社区学院做兼职老师,教美国人中文,她对自己出国后社会地位相对降低有很强的失落感。这一章里有对这两位朋友的素描文章。这里的文章希望可以让您看到美国社会小小的一角,它们难以用阶级、性别、种族归类,而是细水长流的生活记录。这里有的是生活细节,我相信细节传递社会价值观、做事方式,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美国逼人成长,逼人掌握自足生活的技术,逼人思考什么是公民素养和开放胸襟。我已经学会做许多花样的中国食品,我妈妈说我比过去能干多了。美国汇集了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移民,是移民带给这块土地无穷的活力。我学习如何包容和欣赏“不同”,学习人与人之间怎样互相尊重,这是真正的成长。在一切的“不同”之上,人与人的本性其实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血肉之躯,都在利益、自我和良心之间挣扎。正是因为不同,才有创造力,世界才能真正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