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穿越70年的战火记忆,解读二战中神秘的东方战场。本书两名作者辗转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等地,考证大量史料。深度解析1918-1945年间中日两国装甲兵史,重现了中国军民抗敌卫国的珍贵事迹。
大多数人认为在抗日战争及二战中,中国装甲部队的发展远不及欧洲战场。殊不知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前线的士兵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明了各类武器,与敌人誓死顽抗。
本书希望以此唤醒我们对全民族抗战中,流血牺牲的中国装甲兵英烈的回忆,将这份民族的尊严与信仰世代传承下去。
|
內容簡介: |
《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是一套关于中、日两国装甲部队在上世纪初组建及使用情况的历史科普丛书。《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1938-1945》讲述了自1938年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在中国及太平洋地区爆发的装甲部队作战经过。于上半年出版的《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1918-1937》则为大家呈现了中、日两国从1922年初组建装甲兵到1938年前双方发生的装甲部队交战的历史。
|
關於作者: |
徐帆,1987年1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财经大学法学系毕业。中国抗日战争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日两国装甲部队军史与武器装备、模型制作及民国时期中国国术发展史等有着较深入的研究。
甄锐,1978年8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军事及装备史学者,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特约撰稿人。著有《抗战中国坦克装甲车辆图鉴1924-1945》、《丹青难写是精神——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陆军单兵装备详解》等文章。并制作了大量中国抗日战争题材仿真比例模型及场景,代表作为《血战台儿庄之告急》、《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炮啸岳麓》、《重庆大轰炸》和《南京受降》等,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人物》、《手艺》曾对其进行了专访,并制作了专题记录片。
|
目錄:
|
第一章 中日战争(1938)
第一节 浴火重生的中国装甲部队
第二节 日本陆军战车的再发展
第三节 徐州会战
第四节 兰封会战
第五节 广州战役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远东战场(1939)
第一节 1939年春《日本东京的战车大博览会》
第二节 日本陆军骑兵的装甲机械化演变
第三节 中国境内的各伪军装甲部队
第四节 “国中之国”——驻华国外租界内的装甲部队
第五节 日本关东军第一战车团
第六节 惊涛中成长的中国装甲部队
第七节 中日桂南会战
第八节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装甲兵团之整编
第九节 日本陆军机甲(装甲)兵教育及管理机构
第三章 中日战争·敌后战场(1938-1944)
第一节 华北地区的日军装甲部队
第二节 1939年华北地区敌后作战
第三节 1941年华北地区敌后作战
第四节 1943年华北地区敌后作战
第五节 1944年华北地区肃宁县解放战
第四章 日本装甲部队的战时发展(1939-1942)
第一节 日本陆军战车师团的诞生
第二节 战车第三师团(泷兵团)
第三节 日军炮兵的机械化·自走炮(自行火炮)的开发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滇缅路战役(1942)
第一节 勃固地区战斗
第二节 日军战车第十四联队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
第四节 同古保卫战
第五节 叶达西及南阳车站地区作战
第六节 仁安羌大捷
第七节 棠吉之战
第八节 中国远征军全线撤退作战
第九节 陆军第四十八师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1943-1945)
第一节 豫湘桂会战大陆打通作战
第二节 平汉线作战豫中会战
第三节 豫西灵宝作战
第四节 抗战末期的陆军机械化学校
第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缅印战场(1943-1944)
第一节 中国陆军机械化学校驻印战车训练班(中国驻印军战车训练班)
第二节 中国驻印军战车营
第三节 日本缅甸方面军战车第十四联队
第四节 孟关、瓦鲁班之战
第五节 加包河谷之战
第六节 孟拱地区战斗
第七节 萨迪亚整训
第八节 英帕尔地区作战
第八章 胜利1945(1944-1945)
第一节 第二期缅北反攻作战
第二节 豫西鄂北会战(老河口作战)
第三节 中国战区受降
第九章 新疆地区装甲战史(1930-1945)
第一节 新疆内战
第二节 新疆省军钢甲车队战车队
第三节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新兵营)
第四节 新疆地区曾经装备和使用过的部分坦克装甲车辆概述
附录 抗战期间中日两军装甲兵制服赏析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根据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顺利进展,中国也开始作最后反攻,准备歼灭在华的日本中国派遣军。此时第一期由二十一个军为基础的战略机动兵团已经编成;第一期战略后备部队之“青年军”九个师亦已组建;三十五个师的美式武器装备也正在换装。预定在秋季进行总反攻代号为“冰人”和“白塔”的作战计划亦已制定,即首先从广西发动进攻,切断日军从湖南经广西,再至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同时攻占雷州半岛的广州湾,从该处直接取得同盟国经海上运输的大宗作战物资转往各战区,然后东进攻向广州,继而攻占衡阳和韶关,沟通各战区之间的联系;敌后战场由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于日军兵力较薄弱的察哈尔、绥远、山西、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浙江及湖北等地区开展局部反攻作战,收复失地。
随着形势的急转直下,日本也准备做最后的挣扎。计划准备在本土与美军决战;增强在华沿海对美军登陆之防御;加紧对苏战争的准备。对其伪附庸国进行新的政治怀柔。
为增强在华对美军登陆作战的准备,日军大本营于4月18日下令,调在广西的第3、第13、第34师团,在广州的第27师团,归中国派遣军直辖,开抵华东和华北,部署沿海对美军之防御;德国覆灭前,日军大本营除令关东军加强对苏战备外,4月30日又令中国派遣军以对美战备为主,同时进行对苏作战之准备,期间决定将第110师团及战车第3师团向上海方面转移。随后根据西峡口方面中国军队的情况,令第110师团按原计划继续转进,令战车第3师团停止向上海转移改向平津地区迅速集结。5月以后,战车第6旅团向上海移动中,于6月10日基于总军命令改向北京转进。战车第3师团主力在老河口作战结束后,师团司令部于7月10日从驻屯地襄城出发,至平津地区集结完成。并未防备张家口方面的苏军南下,混成两个中队的战车派遣给驻蒙军。
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对日本予以“最后之打击”。而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试验成功,为了避免采取大量伤亡的登陆战以及在苏军前占领日本本土,美军于8月6日上午8时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三天后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达密约》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翌日零时10分,苏联红军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驻守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18集团军(八路军)为配合苏军作战,出关沿长城线发动反攻,先后收复了张家口、山海关等地。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进入大反攻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