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編輯推薦: |
《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梭罗生前鲜为人所知,在世时只出版过两部作品,《瓦尔登湖》便是其中之一。二十世纪以后,他成为少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国作家,深受世界各地读者喜爱。梭罗被誉为美国生态运动的思想先驱,他在书中所阐述的许多思想,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
內容簡介: |
当亨利?戴维?梭罗在1845年7月4日搬到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时,即将年届二十八岁的他也许并没有料到,这次貌似寻常的举动将会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极为著名的事件。
《瓦尔登湖》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笔记,详细记录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日常生活以及所见所思。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崇尚自然,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从四季更替、冰河崩裂等自然现象,到对湖边的野鸭、狐狸、蚂蚁等生物的细致观察,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既充满诗意及哲理,又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梭罗远离尘嚣,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
關於作者: |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超验主义代表人物,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他的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他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文艺的思考。1845年,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瓦尔登湖》。梭罗才华横溢,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
|
目錄:
|
简朴生活
诗意的添补
我活在何处,我为何而活
翻阅书卷
声 音
隐居林中
访 客
青青豆叶
村 民
湖
雨中田园
更上一层的法则
邻居:野性难驯
温暖的木屋
前代居民;冬日访客
过冬的动物
冰天的雪湖
春
终结的尾声
|
內容試閱:
|
简朴生活
致本书的读者
当我写下本文之后的那些章节,或换句话说,堆砌起为数众多的单词时,我独居一处的小木屋中,就在这片森林中,距任何邻居都有一英里之遥,它是我亲手所建的,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瓦尔登湖的湖畔,我全凭着自己的双手劳作,来自谋生路。我在此处居住了两年零二个月。现如今,我再次成了文明生活的旅人了。
假如不是同镇人对我的生活方式颇有兴趣打探,我才不该这般冒失,以我的诸多私事来招揽我的读者,吸引他们关注的。我的生活方式某些人称之为怪僻,尽管他们并未目睹我是何等怪僻,但是,就我目前的境遇来说,我是自觉十分自然和妥帖的。另一些人则询问我吃些什么, 我是否倍感落寞孤寂,我是否会心怀恐惧,等等话题。还有些人过于好奇,很想弄清楚我收入的哪一部分做了慈善捐款。再有些人,家大口阔,迫切想知道我收养了多少个贫困儿童。因此在本书中我回复诸如此类问题的同时,恳请对我并无特别兴趣的读者见谅了。
大多数书中,对“我”这个**人称,都是略去不用的,而在这 本书中,“我”字当头,有点自吹自擂之嫌,这是与众不同的主要特色。我们通常忘却了这点,无论哪一本书,都是**人称在言谈的。如果我对他人知之甚多,我是不会对自己大谈特谈的。很不幸的是,我的阅历浅薄,我只能局限于这一个主题之内了,而且就我看来,或迟或早,每一个作家都需要能以简洁而又严谨的笔触,描绘他自己的生活,写得应该如同从遥远的他乡寄给亲朋好友一样,而不仅仅是转叙道听途说的他人生活。我感觉一个人若能生活态度严谨,他必定是生活在遥远的异乡了。或许随后的这些字页,对于贫寒的莘莘学子,当是特别适合了。至于其他的读者,我想他们自会从中各取所需的。我深信,没有谁会强行去穿尺寸不适的衣衫的,只有尺寸恰如其分才应是**的需求。
无尽的苦役
我所乐意倾诉的事物,并非大都与中国人和夏威夷群岛人相关,而是关于你们,这些文字的阅读者,居住在新英格兰的人们,关于诸位的人生境遇,特别是关于活在今生今世的同镇人的外在境遇或身外之物的,诸位的生活状况如何,你们生活得糟糕透顶是否有此必要,这种生活能否改善一下呢?
我曾游历了康科德的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涉足店堂,办公处所,田园,均可见到居民们好像以成百上千种引人注目的方式,在干着悔过的苦差事。我就曾耳闻婆罗门教的信徒,打坐在四堆熊熊烈焰之中,仰面望着太阳;或在烈焰之上脑袋朝下身体倒悬;或是扭头凝视天堂,“直到他们身体僵直无法恢复自然的情形,此时脖子是侧扭着的,于是除了液体之外其他食物均不能包容在胃囊之中”;或者在一棵树下,被锁链拴住一生不可解脱;或者如毛毛虫一样,用它们的尺寸之躯来丈量庞大帝国的宽广疆域;或者独腿站立在许多立柱的**之上——即便是这些有意为之的悔过苦差事,比我们平素司空见惯的景象几乎更难以令人置信。希腊神话中的头号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受命从事的12件苦役,与我乡邻所承受的苦役相比,简直是小菜一碟,因为12件苦役,完成之后就不会再有了;可是我从未见过我的那些乡邻斩杀或猎获过任何妖魔鬼怪,他们的苦役可是永难完成的。他们也没有像伊俄拉斯这样的赫拉克勒斯的密友相伴,用一块红通通的铁,来灼烧九头蛇怪许德拉被砍头的颈根,以防它被砍掉一个头,在原处再生出两个头来。
我亲眼看见年轻人,我的同镇人,他们的不幸根结在于,他们生来就是为了去继承田地、房舍、粮仓、畜群,还有农具;因为获得这些东西轻而易举,而要舍弃它们可就难上加难了。倘若他们降生在旷野的荒坡上由野狼来哺乳会更好些,这样他们或许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在何等的田地里辛勤劳作。是谁让他们变成了土地的奴隶?为什么一部分人闲适地依靠六十英亩田地享受人生,而更多的人却命中注定了,只能啄食他自己的一抔尘土呢?为什么他们刚刚出世,就该自掘坟墓? 他们不得不过着人类的生活,不得不推动这样的生活进程,尽其所能地 想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曾经遭遇过多少可怜的、不朽的灵魂啊,近乎要被窒息在人生的重负之下,他们在人生之路上匍匐前行,推动着前面的一座 75 英尺长,40英尺宽的大粮仓,一个从未清扫过的奥革阿斯国王的大牛棚,还推动着一百英亩的田地,耕地,割草,还要放牧牛羊,看护林子!另一些没有产业可以继承的人,他们即便少了祖上传下的不必要的累赘之物,却还要拼死拼活地劳作,为了他们的几立方英尺的血肉之躯,受尽委屈。
但人们的劳作可谓是一个大错误了。人身上的精华部分顷刻之间就被铁犁翻耕进泥土中,化为了混合肥料。受着一种若有若无的,人们通常称之为“必然”的命运的驱使。诚如一本经书中所说的,人们经过劳作,积攒起众多财宝,又遭虫蛀锈蚀,*终又招引来盗贼将它们毁损和偷窃一空。这是一幕愚不可及的人生,倘若生前迷糊,人之将死时终会清醒明了。据说,丢卡利翁和皮拉奉神谕将石头从头顶抛在他们的身后,又创造出了人类,有诗为证:
从此人类成为坚韧之物,
历尽千辛万苦。
我们源自何处得以求证。
另外,罗利也铿锵有力地咏叹了他的如下诗句:
从此人类的心地坚硬如斯,强忍着苦痛和烦忧,
显示我们的躯体源于岩石。
将许多石块由头顶扔到身后,也不转身去看看它们落到了哪里,对这么一个相当失策的神谕,我们的祖先竟是如此盲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