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艺术市场大趋势

書城自編碼: 269886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者: 何建华,陈志强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10541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92/15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8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81
《 2014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 》
編輯推薦:
有人说,艺术品已成为继房地产、股票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领域,可见,我国艺术市场发展态势喜人,前景可期。
活跃在艺术市场一线人员及高校从事艺术品市场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我国艺术市场的现状及趋势作了实证和理论分析,涉及艺术品投资、艺术品收藏、艺术品电商与互联网、艺术品保险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有对西方名画交易与收藏的分析,有对小名头书画投资欣赏价值的解读,更有对艺术市场存在问题的剖析和发展趋势的预测。
內容簡介:
本书梳理和调研了大量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理论和实例,对艺术品投资及金融服务、艺术品指数、艺术品电商与互联网、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保险等各个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势作了分析,并考察了艺术市场存在的发展难题和金融市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關於作者:
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志强,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秘书长
目錄
艺术市场迈步从头越——编者的话

2014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 马学东

窥探西方名画的交易和收藏上 朱浩云

窥探西方名画的交易和收藏下 朱浩云

小名头书画投资欣赏两相宜 朱浩云

繁荣下的隐忧——简述中国艺术市场繁荣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 汤胜天

如何在收藏中找寻快乐 徐政夫

中国企业的艺术赞助和艺术收藏 赵力

艺术品价格指数述论 胡志祥、欧阳丽莎

艺术品基金述论 胡志祥、洪秋伊

培育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是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核心 西沐

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是锐器还是花瓶——写在《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前面的话 西沐

文物艺术品收藏、交易及其金融服务的障碍与突破 陆建松

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的理论与实践 马健

中国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及其反思 马健

中国艺术品金融解决方案 徐翠耘

中国文化金融之路的探索与实践 寿光武

艺术品、财富传承与家族办公室 黄隽

当互联网遇到艺术品和金融 黄隽

艺术品评估体系的构建是艺术金融发展的核心 孔达达

“互联网+”与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 赵涌
危险管理——艺术品收藏、展示与管理的风险防范 孙贵珍、施珺
內容試閱
繁荣下的隐忧——简述中国艺术市场繁荣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

汤胜天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

近几年,中国艺术市场获得了空前发展,艺术品交易量曾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并且每年还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艺术品市场实际增长率2010年为48%, 2011年为24%, 2012年出现回落,但前3年的增长率已达到57%, 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回暖趋势,实际增长率为77%。这都表明中国艺术市场正处于繁荣期,可是艺术市场的繁荣难以掩饰其存在的隐忧,概括起来主要有学术隐忧、资本隐忧与意识形态隐忧,并且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隐忧导致了艺术市场的跌宕起伏。

一、 学术隐忧

学术机构(以美术馆和博物馆为主)、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家在艺术体制中掌握着话语权,与艺术市场一样作为艺术体制中的一个环节而独立存在,其独立地开展学术研究,并以学术为导向,引导公众审美趣味的发展。可是,由于中国艺术体制不健全,无论是学术机构、艺术批评家还是艺术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附庸于艺术市场,没有取得独立的学术研究地位,其在整个艺术体制中没有取得相应的学术权威性和公信力。近几年来,很多文博系统的专家学者在市场中走穴,为了私利经常与市场上某一方合谋制造骗局;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家也败在了金钱的脚下,他们的很多学术文章失去了学术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成为了为画家写的“广告词”,这导致在艺术市场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引导,甚至对公众审美和艺术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误导效应。这在艺术市场上主要表现为藏家收藏当下艺术家作品时缺乏考量标准。就艺术市场的现状而言,话语权掌握在艺术中介商以画廊老板或艺术品贩子为主手中,他们大都活跃在各大拍卖行或者为某些有资本实力却没眼力不懂艺术的藏家长眼。这使得他们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品位成了藏家收藏艺术品的标准,可是中介商本身为了私利而存在于艺术市场之中,在利益的驱使下,其审美品位和艺术品位很难做到公正客观,为了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为艺术水平低劣的作品摇旗呐喊。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有潜质的艺术家可能没有被发现,价格炒的很高的艺术家,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反而并不高。

由于学术体系不独立,整个市场缺乏相应的学术引导,这也直接殃及了在艺术市场中以艺术生产者的身份而存在的艺术家。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上,而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家的绘画技艺与境界上,可目前由于这一基本艺术作品评判标准的丧失,艺术家在当下的大环境下,他们既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去研究传统经典作品,也没有足够的耐力去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化品位和修养。很多画家在多元化的艺术环境下竞相追逐市场,市场喜欢什么样的作品他们就画什么样的作品;还有一部分艺术家则以观念之名搞一些奇奇怪怪的艺术图式。可恰恰这样一些艺术作品经过画家本人的运作成为了无知资本炒作的对象,通过各种炒作手段很快将这些蹩脚的艺术作品炒作成市场上的热点,并进入公众视野,进而误导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 资本隐忧

巨额资本的炒作和非理性投资给艺术市场带来了巨大隐患。资本是构成艺术市场的主要元素之一,客观上讲,社会上大量资本介入艺术产业,这对于艺术市场的发展是一桩好事。可是艺术市场毕竟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很多涌入艺术市场的商业大佬、金融机构及基金公司仅仅追逐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而不顾及艺术品的其他更本质的价值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股市开始萎缩,2010年中央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房地产发展的政策,这使得大量热钱从股市和楼市中撤出,由于艺术品收藏的高回报率成了投资者的新宠。很多温州商人、房地商老板和煤老板以及银行金融机构、基金公司携巨额资本涌入艺术市场。截至2011年年底,国内近30家艺术品基金公司已发行成立了超过70只艺术品基金,总规模达60亿元。

商业大亨大都对艺术品及艺术审美缺乏基本的判断,并抱着投资获利的心态涌入该行业;金融机构与基金公司的短线操作也旨在获利,其在用巨额资本制造艺术市场上的巨大泡沫,给艺术市场健康发展带来巨大隐患,这主要表现在商业大亨投资艺术品或者金融机构与基金公司炒作艺术作品未必是获得艺术史认同和文化史认同。目前,中国艺术市场上艺术精品非常稀缺,就目前艺术创作状态而言,有造诣、有境界的画家或艺术作品太少,庸俗的画家和水平低劣的艺术作品太多,社会上涌入的巨额资本还需要找到投资的对象以承载巨额资本,那么他们就不得不降低标准,选择一些艺术水准和文化修养都很一般的画家的作品作为他们炒作的对象,他们用巨额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及现代营销手段拉高作品价格,然后待买家跟进后抛货获利。这就导致了现在市场的混乱局面,即很多有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不匹配,在市场上走红的艺术家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高,其价格却高得离谱,甚至超过古代艺术名家的作品价格。很多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很高的艺术作品却没有相应的高价格,这种乱象助长了艺术家的浮躁心理,从而导致当下艺术创作整体水平处于下滑或停滞的局面。艺术市场进入恶性循环阶段,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平越差,金融机构或基金公司在选择艺术家及其作品时,对其艺术水准要求的越低,越使艺术市场陷入混乱的泥淖之中,艺术市场越浮躁,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平越往下滑,他们再次选择时会一再放低艺术水准。

金融机构或基金公司通过炒作拉高价格最后抛货获利,这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由于价格拉高后,真正找到接盘买家则需要靠缘分,更多的情况是:要么是艺术基金公司左手倒右手,2012年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拍到2.9325亿元的高价,据说是湖南一家艺术基金公司左手倒右手的结果;要么是高价艺术作品“击鼓传花”般的从这一家艺术品基金公司转向另外一家艺术基金公司或其他艺术金融机构手中。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品并没有流入艺术市场上真正的终端消费群体——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藏家手中,或者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这同样将艺术市场带入恶性循环中,艺术资本将艺术作品价格炒得越高,市场泡沫就越大,也就越将艺术藏家或美术馆、博物馆拒之门外;藏家越无法介入,市场环境也就会越来越糟糕。

三、 意识形态隐患

每个社会都有意识形态,作为形成“大众想法”或共识的基础,它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并且每个时代的艺术又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意识形态。比如说,新中国成立后,陆俨少、徐悲鸿、李可染、石鲁、关山月和傅抱石等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歌颂革命根据地的作品、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还是根据毛泽东诗词创作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新中国新气象的讴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因为当时全国万众一心将共产主义视为每个个体的最高信仰,艺术家亦如此,以此为信仰并将该信仰贯穿于其艺术创作中,他们在艺术实践中探索适合表现新中国新面貌的创作技巧与图式,结果他们的作品成了红色意识形态艺术的经典,同时他们的作品也见证了那个又红又专的时代。在当下的艺术市场中,那个时代的作品受到了市场追捧,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作品既有古代艺术之精气又能随时代的变化在艺术技巧和艺术图式上进行探索创新,并已经成为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经典艺术作品。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红色意识形态随之淡化,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给我们生于该时期、长于该时期的艺术家带来巨大冲击,信仰和偶像在他们心目中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思想上处于游离状态。在市场的大潮中,艺术家按捺不住在画室中追求艺术之真谛的寂寞,而是浮躁地跟随着艺术市场的脚步,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耐心投入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研究中。他们为了参加国展需要创作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作品,同时又受市场上走红艺术作品的影响,根据市场需要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在他们那里变成了一门手艺,这些画家既没有个性又缺对艺术的自我探求。中国水墨艺术处于现代化的转型期,可以说没有谁的作品能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也没有谁能以高超的艺术造诣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换言之,艺术市场接受了不同层次的当下画家的作品,可没有哪位画家的作品真正能撑起市场所赋予它的市场价值。

此外,在西方自由民主思潮及暴力资本的搅局下,当代艺术市场爆发着一场掠夺性的战争,毁掉了一代艺术家,稀释了一群盲目者的资本,国外资本的引诱也在悄然兴起,西方资本对中国艺术家的扶持并在另一种取向审美上的引领,更迷惑了当代书画艺术家的创作性灵与纯粹的艺术境界,所谓火爆的艺术市场最后成了一堆无文化修养的艺术垃圾。

四、 未来书画市场的发展态势

学术隐忧、资本隐忧与意识形态隐忧三者多重交织与变奏主导了中国艺术市场的跌宕起伏。结合当下艺术市场的现状和对这三大因素的综合分析,笔者对艺术市场未来发展态势作如下预测:

第一,艺术市场向理性回归,未来的艺术市场将会是既有资本实力又有学术标准的藏家群体或机构的天下。艺术市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由资本主导向着学术主导和文化主导的阶段过渡,藏家也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艺术市场,藏家或机构不会像现在这样疯狂,而是回归理性,根据艺术标准和学术标准制定自己的收藏策略,不会盲目追捧走红艺术家,也不会盲从跟进高价艺术作品。藏家或机构将会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发现或培育真正具有潜力的画家身上,并且对艺术家的包装或推广手段日趋规范。藏家或机构投资艺术品的利益增长点将会是艺术品自然利润增长率(据调查,中国艺术品自然利润增长率为26%)加上对画家合理包装推广所获得的利润。这也表明了未来艺术市场中的艺术作品价格可能会理性回落。

第二,未来艺术市场上将出现新旧资本之间的博弈。现有的艺术机构及财团巨额囤积了大量艺术品,其囤积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就是抛售获利,而非像西方的财团那样将收藏的艺术品捐赠给博物馆或者美术馆。为变现,他们急需寻找新的买家,在整体打包销售给新的资本财团时,压低价格可能是必然趋势,因为接手的新资本财团也是以盈利为目的,为了利益最大化也会将价格压低。这可能给未来的艺术市场带来重要影响,那就是艺术作品的价格会在新的资本压力下下调,艺术市场会进入调整期。
第三,能传承经典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将会在艺术品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文化大革命”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创作与发展呈现文化断层的局面,画家临古却很难真正理解古代艺术的精髓,开拓创新又缺乏相应的文脉根基。在笔者看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水墨不可能再有任何特殊状态了,一度创新,艺术家需要传承经典,在二度创新中漫游寻找自我。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经典,我们既要学习各时代的经典,也要学习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坚持“承故纳新”为理念的传承思维是中国书画艺术界发展的大趋势,他们的艺术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必将带动其商业价值的崛起与永恒。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