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变年号纪年为公元纪年:易于衡量时间
*亲绘大量历史地图:增加想象空间
*地名、官名等今注今译:古地名后夹注今地名,用现代官名夹注原称
*增加“柏杨曰”:“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封面设计典雅大方,内文排版精美清晰,增强阅读舒适感
|
內容簡介: |
《寿春三叛》叙述二十四年史迹,三个帝国的分裂局势,已经稳定,而内斗转趋惨烈。曹魏帝国发生两次政变:一次罢黜皇帝,一次诛杀统帅;三次兵变:都在东方重镇寿春(安徽省寿县)。东吴帝国发生三次政变:一次罢黜皇帝,两次诛杀丞相。蜀汉帝国比较平淡,但*高统帅被叛将刺死。
每次政变,都引起屠灭三族的惨剧,每次兵变,更死人山积——寿春一连发生三次叛乱,几乎空城。
诡诈、残忍、钩心斗角,遍地是血。然而,那些不成才的野心家,只看到荣华富贵,却看不到失误;只看到自己前程如锦,却看不到人民苦难。今天还是炙手可热的神圣人物,明天霎时间变成国家蟊贼,全家斩首,还把千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也带入刑场。官员的尊严靠赤裸裸的军事力量维持。是和非、对和错,全看你是胜是败?人性急剧堕落,种下未来更悲惨命运的种子。
|
關於作者: |
柏杨,原名郭衣洞,满族,笔名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1949年后前往台湾后,曾在反共救国团任职,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曾任《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
目錄:
|
二三六—二王九年
导读
三世纪三○年代
辽东郡郡长公孙渊叛变被杀
东吴斩酷吏吕壹
三世纪四○年代
蜀汉皇帝刘禅信任宦官
东吴诸葛恪当大将军
曹魏政变可马懿诛杀曹爽
三世纪五○年代
东吴帝国皇帝孙权逝世
东吴政变杀大将军诸葛恪
司马家族屠杀大臣罢黜曹魏帝曹芳另立曹髦
东吴政变孙綝罢黜皇帝孙亮
新帝孙休杀孙缣
|
內容試閱:
|
用砍下来从不曾削刨过的原木做梁做椽,故意使宫殿简陋,正是伊祁放勋(唐)、姚重华(虞)、姒文命(大禹)所建立永垂千秋的美好风范。用美玉兴筑高台和装饰房舍,正是姒履癸(夏癸)、子受辛(商辛)所做出的冒犯皇天的恶行。而今,宫殿的过分兴建,使彗星明显地在天空照耀,这是仁慈的天父恳切的训诫,陛下当竭尽孝子恭谨接受的本分,不应该忽视它,刺激上天更增愤怒。”
高堂隆多次向皇帝直言劝谏,曹叙大不高兴。高级咨询官(侍中)卢毓进言说:“我曾经听说,领袖圣明,则干部正直。古代圣明君王,唯恐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这正是我不如高堂隆的地方。”曹叡怒意才算化解。卢毓是卢植的儿子(卢植,参考一六八年六月)。
8十二月二十四日,曹魏帝国最高监察长(司空)、颍阴侯(靖侯)陈群逝世。陈群前后很多次上书,对时政得失提出建议。每次都用“亲启密奏”(封事),而把原稿毁掉。当时的人,甚至他的子弟,都不知道。舆论遂认为他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三世纪四○年代时,皇帝(三任帝曹芳)下令收集官员们所呈递的奏章,编辑成册,称“名臣奏议”,大家才发现陈群所提的建议,都叹息敬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