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社会化媒介的价值、机制和治理策略研究

書城自編碼: 269740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經濟學理論
作者: 彭捷、周学春
國際書號(ISBN): 9787301262795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2-03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6/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社会化媒介的价值、机制和治理策略研究》对以百度百科为主的社交媒体这一新形式展开深入研究,在网络营销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
內容簡介:
共享式生产社区,例如百度百科,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社会化媒介的价值、机制和治理策略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较之以前的研究有所创新,包含三个核心研究:一是探讨社会化生产社区的资本市场价值;二是讨论用户参与知识编辑和贡献的内在逻辑机制;三是探讨企业的治理策略,以便其更好地驾驭社会化生产社区,提升企业市场影响力。在网络营销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
關於作者:
彭捷,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武汉大学市场营销学在读博士。2013年创业,现为聚房宝电商CEO。周学春,武汉科技大学。
目錄
**章导论
**节 研究背景
一、维基型网络百科
二、百度百科的发展
三、百度百科的相关研究
四、社会化媒体
五、社会化媒体的相关研究
六、共享式生产
七、共享式生产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问题提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设计
四、论文结构安排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社会化媒体的价值性
二、就绪视角下的用户贡献
三、社会化媒体参与和治理
第二章理论背景
**节 社会化媒体
一、社会化媒体平台研究
二、社会网络研究
三、网络科学与网络分析方法
四、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的顾客资产研究
五、虚拟社区与虚拟品牌社区
第二节 共享式生产
一、共享式生产涵义
二、指数定律研究
三、社区绩效研究
四、词条研究
五、贡献者动机研究
六、贡献研究
七、用户使用意向研究
八、搭便车的研究
九、协商机制研究
十、用户研究
十一、文化差异研究
十二、 词条网络研究
第三节 就绪理论
一、就绪和顾客参与
二、就绪和顾客顺从
三、就绪和新产品试用
四、就绪和顾客教育
第四节 企业经营策略
一、企业治理机制研究
二、企业治理策略文献
三、企业治理策略类型
四、企业的社区角色
五、治理机制的边界条件
第五节 顾客教育理论
一、顾客教育概述
二、顾客教育动因
三、顾客教育结果
四、顾客教育内在机制
五、顾客教育调节因素
六、顾客教育研究述评
第三章社会化媒介的价值性研究
**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背景
一、共享式生产
二、百度百科简介
三、有限关注理论
四、事件研究法
第三节 研究假设
第四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和获取
二、样本特征
三、模型的建立
四、面板模型判定
五、模型的分析和检验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六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贡献
二、管理意义
第四章社会化媒介内容的生成机制研究
**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背景
一、就绪理论
二、努力理论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假设
一、就绪和努力
二、努力的中介作用
第四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样本选取和样本特征
二、变量测量
三、信度和效度检验
四、主效应模型分析
五、交互效应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六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贡献
二、实践意义
第五章社会化媒介的管理和经营策略研究
**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背景
一、治理策略
二、顾客教育理论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假设
一、企业治理策略和用户就绪度
二、用户就绪的中介
第四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样本选取和样本特征
二、变量测量
三、信度和效度检验
四、主效应模型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六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贡献
二、实践意义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