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原道》第28辑

書城自編碼: 269484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陈明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086714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1-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3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瘦肝
《 瘦肝 》

售價:NT$ 454.0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NT$ 704.0
民法典1000问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古罗马800年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9
《 弟子规说什么(习惯决定命运,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
+

NT$ 224
《 图解茶经 》
+

NT$ 7920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晚清民国启蒙读物的发轫之作,胡适等一代人的启蒙读物;原版修复,原汁原味呈现。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
+

NT$ 446
《 微读节气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2013最新力作!节气,它系着我们的血脉!以中国人应有的方式生活,才不枉此生!) 》
+

NT$ 352
《 长物志--中华生活经典 》
編輯推薦:
《原道》第28辑,讨论近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思潮下传统伦理的复兴、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国族建构”,研究古代典籍和经学史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书院的现当代价值等。作者群是相关领域的年轻学者,思想活跃,新见迭出。
內容簡介:
书稿为《原道》第28辑,讨论近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思潮下传统伦理的复兴、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国族建构”,当代文艺、美学界人物的思想世界,以及书院的现当代价值等。
關於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原道》主编, “原道文丛”主编,“原道”网站站长。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浮生论学》(与李泽厚合著)等。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原道》主编, “原道文丛”主编,“原道”网站站长。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浮生论学》(与李泽厚合著)等。
目錄
“伦理复兴与国族建构”专题
导言:我们为何需要伦理复兴? 胡 芮
回到先秦去:当代伦理复兴的认知审问 唐代兴
伦理启蒙的形而上学基础 张新国
伦理复兴视域下的人伦关系理论形态研究 商增涛
先秦儒家伦理性宗教特点及其对当代法国的启示 Yvés Vende
民族主义在“战国策派”构建民族国家中的伦理地位 李 超
近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思想基础 刘胜梅
民族主义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 平 瑶
牟宗三论政治神话的建构、解构与重构 黄泰轲
思想与学术
庄存与的《尚书》研究:对《尚书既见》的新解读与新看法 赖志伟
浅论《颜氏家训》与《颜氏家训集解》之得失 陈冠伟
胡安国《春秋传》对灾异论的发展与创新 戴金波
学倍程朱非是学,修兼知敬乃真修:蕺山门弟子金铉思想撷要 张瑞涛
“长幼有序”论 霍明宇
理学范式,心学旨趣——张九成思想特质辨析 李敬峰
中国书院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朱汉民
道统、学统与教统:传统书院的基本精神与社会功能如何传承 韩 星
英语世界对书院与学术关系的研究 陈 仙
读书与评论
超越、对话、和谐——“理解精神”对谈录 刘 勇 李清良
地方文化精英的自觉与自证:以DH文庙的神圣性重建为例 杨 莉
老蚌新珠,凤凰涅槃:经学与理学之历史及儒学未来 翟奎凤
儒家视野下的社会正义观:一个超越自由主义的想象 赵宏宇
早期中国政治的形成:龙图腾之后的尧 董彦斌
力作不废细功夫:《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批注与校讎 刘宇赤
编后记
內容試閱
导言:我们为何需要伦理复兴?
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复兴一直是一个让国人充满忧虑和希望的主题,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进行社会建设。民族复兴的主题为何以及如何在百余年来的历史时空中已经并且继续深入而广泛地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回望历史。20世纪初期,老大中国面临着民族与文化层面的双重危机,国人希望通过社会革命与文化运动的方式纾解时难。“辛亥革命”确立共和体制是民族救亡图存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文化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却更加复杂。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兼具多重任务,一方面要学习掌握富强力量,另一方面要保持传统文化精神永续不坠。正如钱穆先生所说:“第一个问题若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将根本不存在;第二问题若不解决,则中国国家民族虽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仍将失其存在了。”总体说来,在面对西方文化强势介入的局面下,中国知识界肩负的时代使命乃是在“救亡”与“启蒙”主题之下的文化复兴。由此上溯至季清以来的洋务运动,对外战争的接连失利动摇了中国知识阶层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华夏文化中心论,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的“中体西用”论开始在务实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出现。然而,中国在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劣势却以另一种方式伤害了正宗儒学派敏感的文化自尊心。对于西方文化,他们则采取全面敌对的态度。由此滥觞的新旧文化之争逐步发展为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的激烈对峙。
民国以降,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西方思潮大量涌入,西化思想价值生态进一步成熟。及至“五四”前后,巴黎和会外交失利点燃的政治运动之火也以燎原之势迅速波及到文化领域,保守主义被贴上了落后、腐朽的价值标签而受到彻底的批判,当然不能幸免的还有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至此,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出现大分裂,两种不同思想倾向的派别之间的斗争凸显出近代史上一条清晰的文化论争脉络。可以说,文化的走向问题实为近代中国思想论争之核心问题,作为以伦理文化为本位的国家,文化思想论争也体现了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发展演变的脉络。在文化激进主义高涨的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往往被视为一种“过时”,甚至“陈腐”的论调而遭受被忽视乃至被批判的境遇。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潮流,特别是保守主义发展到中后期形成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当前寻找现代化国家治理路径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如能深入的发掘其作为思想资源所具有的多重价值,则会对现实的民族复兴事业有更多新的启示。
总之,尽管近代以来西方文明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民族生活史造成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但中国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仍历经激荡而坚韧持续。根据黑格尔的论述,民族作为自然的伦理实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又呈现出其中所有个体的意识的那个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历史其本身的现实形态就是民族生活史。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比较而言体现出明显的“伦理型”文化的特征。我们民族几千年一以贯之的坚韧和顽强得益于这种独特的“伦理型”文化生活的涵养,近代“救亡”危局下的“伦理启蒙”也是这一民族文化性格的延续。因此,如果我们不从伦理思想史的角度入手探讨民族复兴的深层次遗传基因,就意味着我们舍弃了民族文化最核心的价值特征,这无异于舍本而逐末。换言之,当代民族复兴的“密码”需要经由我们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伦理基因才能“解码”。道德重建与民族复兴实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体两面”,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从落后到复兴的历史轨迹也正可归因于“伦理启蒙”以来诸如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价值与制度的确立。毋庸讳言,民族伦理生活的改变客观上导致了我国社会从传统的“家国一体”向现代民族国家体制的转变,这是值得肯定的历史进步。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我们也迅猛地引入了一系列新的伦理价值。但我们需要看到,当代中国依然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保留了“伦理型”的民族文化特征。例如,虽然宗法制伦理体系已然崩解,但血缘伦理(家庭)因素仍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的民族复兴,本质上应当是在去除阻碍现代化体系形成因素原则之下的“吐故纳新”,所以近现代的民族复兴并不排斥,甚至有赖于伦理复兴。伦理复兴的本质逻辑地蕴含在民族“伦理型”文化气质之中。
因此,我们再次强调,如果不从伦理复兴的角度来切入和探索当代民族复兴之路,就不能把握民族历史苦难生成的病理,由此导致的逻辑和现实的结果,就只能是学习到西方现代化的漂亮外衣,但失去了民族文化之魂。
这里存在一个需要首先予以澄清的问题,那就是何谓“伦理复兴”?
我们认为,民族复兴的本质逻辑地与民族的本质相关,伦理复兴实际上体现和蕴含了近现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实质。从中国近现代史来看,晚清士林遭遇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客观地促发了中国思想界“民族意识”的形成(费孝通先生后来将其解释为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这种在外来强大“他者”的刺激下形成的“自觉”的“民族意识”,迫使近代中国思想界为“我们是谁”这一伦理性“元问题”寻找答案。美国学者安德森将民族称为“想象的共同体”,并从精神史的角度指出了民族概念的本质:民族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事实,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事实”。安德森关于民族定义的心理学视角,启发我们思考“民族”作为人类共同体形式出现的历史因素。因为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心理必然与我们的历史相关。这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印证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在历史中以“自在”的历史形态存在千年的论断是合理的。这也就是说,民族这一概念虽然在近代才进入中国的历史叙事中,但并不妨碍民族意识真切地存在于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刻。近代以来,从无民族意识到有民族意识的转变并不是民族史的起源,仅仅是因为代表“市民社会”的西方文明的出现促使了这种“民族”意识的产生,亦即费孝通所谓的“自觉”。在中国“伦理型”文化孕育下自然成长的两个伦理实体,即“家庭”和“民族”,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两元,由此形成了传统的“家国一体”社会形态。但这种社会形态缺乏西方文明生态孕育出的、一旦高度发育成熟便展现出强大威力的“市民社会”结构。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遭遇的种种困厄,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缺乏“市民社会”这一中间地带有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近代史上所主张的“伦理启蒙”是以颠覆纲常礼教等传统伦理价值,确立以民主、平等、自由等核心价值为内涵的新的伦理价值体系。因为只有在这些基本价值得以确立之后,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才能真正得以奠基。
近代“伦理启蒙”运动和现代伦理核心价值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从传统伦理型社会到现代道德型社会的转变。但现代型伦理文化是否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形态,近现代以来西方文明为何屡屡遭受道德危机,当代中国又为何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困境?这或许与市民社会过渡性的特征有关。在下面,我试着勾勒出近现代史上道德重建与民族复兴的思想轨迹图,用以说明我们所理解和主张的“伦理复兴”及其相关概念的意涵: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