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本书为您详解: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的背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国际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推进中战核心国的选择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传统安全治理
“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风险
|
內容簡介: |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来后,就立即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一带一路”提出的时间不长,但这个构想是有历史基础和理论支撑的。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融入国际体系的进程。如今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而进入国际体系的中心区域,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国际责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就是中国国际责任变化的具体表现,即中国不仅要继续加快内部的发展,同时也要同中国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与世界各国建立一个全球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鉴于此,“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不是什么“中国的新马歇尔计划”“中国新殖民主义”“中国的新国际主义战略”“中国过剩产能的对外转移战略”等,而是推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经济共同发展战略。为了与沿线国家共同把这个战略构想付诸行动,中国也加快了外交转型的步伐,使中国的外交战略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进行有机对接。一方面在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同时,更强化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为沿线国家提供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不断途径高科技外交,使中国的高科技更好地为中国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
|
關於作者: |
胡键,上海社科院研究院、博导,上海社科杂志社社长。研究领域:主要从事转型国家问题、国际关系、中国外交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的背景_
第一节“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理论渊源_
第二节“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的内部原因_
第三节“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外部环境_
第二章“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_
第一节关于“一带一路”内涵的争论_
第二节“一带一路”的本质就是互联互通_
第三节中国城市群的战略布局_
第三章“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中国外交转型_
第一节中国外交转型_
第二节“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欧亚大陆秩序的重塑_
第三节中国重塑亚洲地缘结构的战略路径_
第四章“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的高科技外交_
第一节科技重塑当今国际关系_
第二节“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的“高铁外交”_
第三节“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的“核电外交”_
第四节“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的“北斗外交”_
第五节高科技外交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_
第六节加强高科技外交的政策建议_
第五章“一带一路”推进中战略核心国的选择_
第一节核心区域与核心国的选择_
第二节核心国对推进“一带一路”的机遇与风险_
第三节印巴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_
第六章“一带一路”建设与文化交流_
第一节“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要强调文化交流_
第二节“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主要文化交流项目_
第三节“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撑_
第七章“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国际经济走廊_
第一节中印缅孟经济走廊_
第二节中巴经济走廊_
第三节中蒙俄经济走廊_
第八章“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非传统安全治理_
第一节中亚:“心脏地带”为何长期处于现代化边缘_
第二节中亚地区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_
第三节中亚非传统安全威胁产生的根源_
第四节构筑维护中国西部安全的多边合作机制_
第九章“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中国海洋战略_
第一节中国为什么需要海洋战略_
第二节南海为什么成为问题_
第三节南海危机管理要有新模式_
第四节南海危机合作管理的制约性因素_
第十章“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风险_
第一节沿线国家的政治局势_
第二节传统地缘政治争夺_
第三节非传统因素引发的政治风险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的背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来的战略设想,但绝非突发奇想,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着深厚的理念渊源的。其中的理念渊源远的历史不说,我们可以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中找到其历史脉络,尤其是其与中俄传统文化和十八大的外交思想还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节“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理论渊源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中国改革开放外交实践的最新发展。从理论上来看,它不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直接就是中国当代外交实践的理论抽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中国外交思想的具体化。
一、与“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的渊源
中国与苏联之间存在长达75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曾多次发生正面冲突。1989年5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邓小平在会见他时正式宣布:“中苏关系从此实现正常化。”1989年11月,中苏双方开始就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问题进行谈判。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中国与苏联的边界变为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的边界。相应地,原先中苏双方一对一的边界谈判转为以中国为一方,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的五国两方谈判。后来,由于形势的发展,五国领导人决定继续保持这一机制,并且由五国两方变为五国五方,讨论更广泛的合作问题。“上海五国”正是沿着这样的逻辑发展起来的。
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俄、哈、吉、塔的边界问题谈判非常艰难,但是从1992年3月开始,五国两方延续了1989年11月的中苏两国边境裁军谈判。到1995年12月,五国两方进行了22轮谈判,最后就中国与上述四国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协定及其他有关文件的内容达成一致。因此,经五国的共同努力,1996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这就是“上海五国”的雏形。根据协定,五国两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双方不进行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限制军事演习的规模、范围和次数;相互通报边境100公里纵深地区的重要军事活动情况;彼此邀请观察实兵演习;预防危险军事活动;加强双方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和边防部队之间的友好交往等。这个协定使中俄、中哈、中吉、中塔边界在成为和平友好边界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97年4月24—25日,五国两方又在莫斯科签署了《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其主要内容是:中国与俄、哈、吉、塔双方将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裁减到与睦邻友好相适应的最低水平,使其只具有防御性;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谋求单方面的军事优势;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裁减和限制部署在边界两侧各100公里纵深的陆军、空军、防空军航空兵、边防部队人员和主要种类的武器数量,确定裁减后的最高数额;确定裁减方式和期限;交换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的有关资料;对协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由于五国会晤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五国领导人决定继续保持这一机制,由五国两方变为五国五方,讨论更广泛的合作问题。《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与《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一起,为后来中国与四国在双边基础上解决边界问题奠定了基础。
在开始边界问题谈判的同时,军事上的互信机制也逐渐建立起来。当然,这种互信机制首先是在有关各国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俄罗斯独立后,中国作为其最大的邻国立即予以承认,并不再以意识形态为国家间关系标准,而是本着睦邻友好、平等信任、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以及遵守国际法则的基本精神来指导两国间的新型关系。当然,这种政治上的互信也建立在两国友好的历史渊源之上。军事互信机制是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培育起来的。冷战结束后,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更是世界各国的时代主旋律,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在求合作、谋发展。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各国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都面临着内部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本地区尽管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但没有理由不建立新的合作机制。
从1996年开始,“上海五国”元首每年会晤一次,以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五国加强打击日益泛滥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实力。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宗教纷争和民族冲突不断,而这一切又与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相联系,从而使该地区各国的极端势力联成一体,形成了一股跨国的恐怖主义势力,严重危害着中亚地区各国的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一开始就对这一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98年7月,五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第三次会晤,共同签署了《阿拉木图联合声明》。五国一致表示:“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排斥和宗教极端主义都是不能接受的”,并把“将采取措施,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偷运武器、贩卖毒品和麻醉品以及其他跨国犯罪活动”的原则首次写入会晤的联合公报。1999年8月,五国元首第四次会晤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并发表了《比什凯克联合声明》。声明首次指出: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以及毒品走私、武器贩运是影响本地区各国稳定与安全的严重威胁,决定“采取联合行动”,打击、遏制三股恶势力以及毒品、武器走私等犯罪活动,并推动五国执法安全部门的合作。这次会议之后,五国执法安全部门领导人和国防部长相继召开了三次实质性会议,讨论了建立军事安全以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合作机制的具体问题。2000年7月,五国元首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第五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晤,各方重申联合打击三股恶势力以及非法贩卖武器、毒品和非法移民等犯罪活动。为此,五国商定,将签署多边合作条约与协定,五国边防、海关和安全部门负责人定期会晤,酌情在五国框架内联合举行反恐怖和反暴力活动的演习,就地区形势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并就构筑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与和平合作大厦达成广泛的共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