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世家》卷:好看的历史故事,好读的成语典故。轻松国学,趣味历史,送给孩子**的礼物。
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世家》卷:不仅是一本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集,还是一本让小读者领略《史记》精妙,为中小学生打好历史知识基础的工具书。
成语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宝珠,浓缩了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本书通过故事、图片这些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更好地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一本值得拥有的好书。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群慧
《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世家卷》以成语故事的形式,传达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精髓,故事生动鲜活,饶有趣味,又浅显易懂。孩子们阅读此书后,即可以增长知识和智慧,又可以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二中学教师王珍
|
內容簡介: |
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世家》卷:姜太公治理齐国施妙法、楚庄王围宋撤兵藏内幕、宋景公夜观天象避凶险、武灵王废长立幼酿惨剧、汉文帝问政绩吓蒙丞相、张良借八根筷子指点刘邦……详解出自《史记世家》的经典成语,挖掘成语的典故出处,以历史人物演绎成语内涵,以成语串接历史故事链。小故事深藏大智慧,学历史从此更轻松。图文并茂的青少年精品读物,中小学生历史、国学必读书系。
周姐姐讲成语故事:《史记世家》卷:本书以司马迁的《史记世家》为蓝本,详解出自《史记世家》的经典成语,挖掘成语的典故出处,以历史人物故事诠释成语内涵。通过清晰的历史脉络,来串讲成语故事。让小读者通过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成语、了解相关国学知识、走近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精粹。本书不仅是一本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集,还是一本让小读者领略《史记》精妙,为中小学生打好历史知识基础的工具书。
|
關於作者: |
周玉洁,女,湖北省作协签约作家。作品100多万字发表于各大文学报刊。曾获二十多种文学赛事奖励,作品入选《中国最好的小小说》《中国名家名作百年典藏》《读者原创精华版》《儿童文学——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等。
散文作品在多个省份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多次出现在全国多个省份的高考模拟试卷和高中语文期中、期末考试卷的阅读分析题中,并用作作文教材和课外阅读教辅资料。
出版作品有《周姐姐讲成语故事:诸子百家卷》《周姐姐讲成语故事:〈诗经〉〈楚辞〉卷》。
|
目錄:
|
《史记·世家》1
吴太伯世家篇5
哀死事生季札让国8
施而不费季札赞美周乐14
鲁周公世家篇17
握发吐哺周公对儿子的告诫22
平易近民姜太公治理齐国25
宋微子世家篇31
肉袒面缚微子向周武王投降34
析骨而炊楚庄王围宋撤兵38
天高听卑宋景公与星象师42
越王勾践世家篇45
卧薪尝胆、衣不重采勾践为复仇励精图治48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范蠡功成身退离开越国53
赵世家篇57
一狐之腋赵简子因周舍而哭泣59
夜而忘寐赵相国肥义担心公子章谋反63
犹豫未决赵武灵王废长立幼的悲剧67
昧死以闻老臣触龙劝谏赵太后71
孔子世家篇77
招摇过市孔子在卫国82
丧家之犬孔子自嘲86
不赞一词孔子修订《春秋》90
萧相国世家篇95
暴衣露盖萧何打消刘邦的疑虑97
论功行封、发踪指示刘邦论功行赏100
曹相国世家篇103
言人人殊曹参寻求治国方略105
萧规曹随、遵而勿失曹丞相按萧丞相的规矩办事108
留侯世家篇111
孺子可教张良得到《太公兵法》113
助桀为虐、忠言逆耳张良劝刘邦搬出秦宫117
无立锥之地、乡风慕义郦食其献计分封120
借箸代筹、倒置干戈张良借八根儿筷子指点刘邦124
使羊将狼四位老者打消了刘邦废除太子的念头128
陈丞相世家篇133
汗流浃背汉文帝问政吓得丞相满头大汗136
p style="margin-left:0.0000pt;text-indent:21.0000pt;text-align:justify
|
內容試閱:
|
《史记·世家》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时的司马迁花了十三年时间撰写而成的历史巨著,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太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中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任过太史令、中书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史记》记载了从中国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史记》全书共52.65万字,共130篇。其中“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本纪”是《史记》的提纲,它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和政绩。
“表”用表格的形式来简要罗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主要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经济体制、地理人文等多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了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的历史事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与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之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取材广泛,内容除了来自古籍、文献和当时朝廷收藏的历史档案,还有司马迁实地调查、走访获取的材料。
司马迁以严肃认真的修史态度,汇总了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资料,又结合他多年的实地考察资料,使得《史记》体例完备、记事翔实、内容丰富、贯通古今,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通史。
《史记》不同于以往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划分的国别体,它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它精妙的叙事艺术、精彩的人物刻画、写实的书写风格、严谨又具有创新的修史方法,创建了杰出的通史体裁,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后来历朝正史都以司马迁所创建的纪传体撰写。
《史记》不仅是一部经典的史书,也是一部文字生动、人物鲜明、叙事形象的优秀文学著作。
《史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也占据重要地位,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等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文学创作。
司马迁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为“二十五史”之首。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本书中所写的成语全部来源于《史记·世家》。世家,旧时候指门第高贵并且世代相沿续的人家。“世家”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是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
吴太伯世家篇
吴太伯,姬姓,名不详,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为周代诸侯国吴国的第一代君主。
古公亶父有太伯、仲雍和季历三个儿子。他认为季历和季历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就想选季历做王位的继承人,以便将来传位给姬昌。
古公亶父的大儿子太伯为成全古公亶父的心愿,就和二弟仲雍远离故土,逃奔到了外地,以便季历继承王位。
太伯与仲雍走后,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那里的居民认为太伯仁德,就陆续追随归附太伯,并拥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尊称他为吴太伯。吴太伯经过艰苦创业,在那里逐步建立了国号为“句吴”的国家,也就是后来的吴国。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了吴国从开国祖先吴太伯为让位而离开故土建立吴国,至吴王夫差亡国,从约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叶到公元前473年,长达七百年的兴亡史,呈现了吴国由弱到强、又由强盛到衰落的漫长历程。
哀死事生:季札让国
● 学成语
“哀死事生(āi sǐ shì shēng)”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哀:哀痛,哀悼。事:侍奉。
“哀死事生”的意思是安葬好死去的人,照顾好在世的人。形容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 听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余祭、夷昧和季札。
在吴王的这四个儿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最贤德。
吴王寿梦临终时,想立季札为新君主,但季札坚决不肯越过哥哥们去承接王位。寿梦只得将王位传给了他的大儿子诸樊。诸樊继位后,屡次想让位于季札,季札却宁愿耕作于郊野,也不肯接受王位。
公元前548年,做了吴王的诸樊在率军攻打楚国时战死了。吴国的大臣们就拥立了寿梦的二儿子余祭为吴王。
四年后,余祭又遇刺身亡。按照长幼顺序,该轮到寿梦的三儿子夷昧当君王了。但夷昧认为弟弟季札为人贤德,且出访徐、鲁、郑、卫、晋各国时,赢得了各国君主和大臣的尊敬,父王寿梦生前也一直希望季札能作吴王,他认为季札比自己更适合当君主。夷昧想让位于贤良的季札,但季札只肯尽力辅佐朝政,宁死也不同意登基,夷昧无奈,只得自己做了吴王。
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身患重病。临死时,他恳请季札接替王位,又遭到了季札的拒绝。季札不仅拒绝了王位,还离开都城,躲了起来。
吴王夷昧死了,季札又隐居在外。吴国大臣为立新王的事,伤透了脑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一心想登上王位,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排行老大,二叔、三叔相继去世后,四叔季札仍拒不接受王位,那么王位就该轮到自己了。可公子光没料到,吴国的大臣们却立了他三叔吴王夷昧的儿子僚为王,公子光为此耿耿于怀。
吴王僚即位后的第十三年(公元前514年),楚国的君主楚平王驾崩,吴王僚趁楚国局势动荡之际,准备向楚国发起进攻。
吴王僚安排了他的弟弟和亲信将领领兵去攻打楚国,又让季札出使晋国,去打探这动荡时期各诸侯国的动向。
吴王僚派出攻打楚国的军队,被楚军拦截,断了后路,导致吴军被困于前线,无法撤退回国。
这时,一心想谋取王位的公子光觉得机会来了。
公子光在父亲吴王诸樊去世后,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接替父亲的王位,却不料大臣们立了叔父夷昧的儿子僚作王。他为此一直在寻找夺回王位的时机,并在暗中招纳武士,为刺杀吴王僚做准备。
当吴王僚的兄弟和亲信将领在前线被楚国围困无法归国,而四叔季札又出访去了晋国时,公子光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刺杀吴王僚的好时机,他就以宴请吴王僚为由,安排刺客在上菜时,将匕首藏在鱼肚子里,趁吴王僚不备,刺杀了吴王僚。
公子光终于如愿以偿取代了吴王僚,做了吴王,是为吴王阖闾。
季札结束了对晋国的访问,完成了吴王僚安排的任务,可等他回到吴国后,才得知吴王僚已被吴王阖闾取代。
人们都以为季札会站出来反对阖闾,但季札却说:“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君王。事已至此,再起争端,只会使得吴国大乱,百姓遭殃。
只要能保住吴国的江山社稷,只要吴国的百姓能在新国君的庇护下安居乐业,那我就应该顺应天命的安排,哀悼死者,侍奉生者,听从新君王的号令,继续为吴国效力。”
季札满怀哀痛,到了吴王僚的坟墓前,向长眠于地下的吴王僚汇报了此番出使晋国的经过,又在吴王僚的墓前痛哭了一场。
随后,他擦干眼泪,回到朝廷中,参拜新君王吴王阖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