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大连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5511”工程长篇小说入选作品:天兴福

書城自編碼: 269377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社会
作者: 徐铎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509887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70-01-01

頁數/字數: 438页
書度/開本: 16

售價:NT$ 29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知宋·宋代之科举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51
《 古今沧桑话金州 》
編輯推薦:
《天兴福》具有鲜明的大连符号。百年的商号,出自于大连,在东北三省影响甚远。爱国商人邵尚勤(书中的名字邵勤俭)不与日本人为伍,并告诫邵家子女不要为日本人做事。他的骨气,他的创业精神,是中国商人的典范。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之下,天兴福商号的资产不仅在东北排列**,在全国也排在前列。天兴福商号对大连城市解放的贡献以及对大连人民的贡献也是可圈可点的。写好大连商人的形象,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大连,了解大连的历史,了解大连的本土文化。尤其是让更多的大连人了解本土历史人物和故事,为大连的今后发展发挥正能量。
內容簡介:
《天兴福》是以二十世纪初期大连商人的发展经历为创作题材,以百年老字号天兴福的发展史为创作原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天兴福创建于邵氏家族,发源于辽南古城金州,兴盛于东北。邵氏家族的邵勤俭和邵老五弟兄俩,秉承父兄遗志。虽然以打鱼为生,却不失做人本分。因为一次偶然的发海机会,邵家兄弟卖鱼而挣到一笔钱,由此便萌生出了经商的念头,在辽南金州创建了天兴福商号。邵老五借着日本与俄国在旅顺的那场战争,与汉奸刘雨田相识并由他过穿针引线,发了一笔战争财。而邵勤俭则一路向北,通过海参崴口岸,打开了北方经商渠道。患难与共的妻子马兰花也甘愿留在东北,辅助天兴福商号的大掌柜刘佩之在哈尔滨创建了天兴福分号,并在东北购置土地万垧,奠定了天兴福的基业。
關於作者:
徐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一九八一年,发表处女作。出版长篇小说六部,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数百篇,逾四百万字,并有作品被《小说选刊》和《中篇小说选刊》选载。长篇小说《大码头》获得华东地区优秀文学原创一等奖,并被改编电视连续剧和舞台话剧。中篇小说《记忆红薯》获得辽宁文学奖,多次获得各级政府的文学奖项,并当选大连市文学艺术界十大有影响的人物。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內容試閱
老邵家从云南来,但老邵家是山东人。当年,老邵家先人在吴三桂手下
当过差,在云南待过。吴三桂兵败以后,老邵家的先人潜回山东老家,因为
朝廷一直追捕吴三桂的党羽。邵家先人手里有些积蓄,他们没买房子也没置
地,先是买下了一条同定子(一种平底木帆船)风船,同定子经不得风浪,
只能在渤海湾里撒网拉鱼,混个温饱。后来,邵家人想到远海里打鱼,就购
置下一条三桅大榷子(北方沿海一种大型木帆船)。后来还是心有不甘,要
闯老洋子,拉大网,打大鱼,干脆打造一艘十丈长五桅大榷子,前后七个隔舱,
能装载两千三百石的货。等到邵仁福当家,有鱼则打鱼,有货则运货。海上行船,
也讲个船号,邵仁福就将天兴福这字号挂到船上,船号天兴福,也挺气派。
邵仁福的五个儿子四个女儿,都生在船舱,长在海上,他们在山东地无一垄,
房无一间。老邵家祖籍是山东即墨,直到邵仁福过世之前,他才跟大儿子邵
读耕说起邵家的高祖曾经在吴三桂手下当差这件隐藏多年的往事。平西王树
倒他们猢狲散,邵家的先人为防备被追杀,一年到头漂泊在渤海和黄海之上、
山东和辽东之间,居无定所,来去无踪,官府想抓捕他们,却摸不到他们的踪影。
船在海上漂泊,总是不踏实,邵仁福总惦记着给儿孙置办一个安身立命的居所。
在海上打鱼这些年,也有了些积蓄,只是在哪儿定居,尚未下决心,不仅是
要找个遮蔽风雨之处,更要找个祥和之地,让儿孙能平安兴旺。听说,明末
第一章005
清初时,山东一户陈姓人家发了海,出了一斗金子,买下了渤海湾里的一个
方圆二里的蚂蚁岛,从此这个岛屿便归陈姓所有。这样倒是有了自由,可不
便的是与世隔绝,儿女们通婚联姻都成了难题。因为天兴福大榷子常在金州
城的龙王庙靠帮,邵仁福对金州也有所了解。大儿媳妇郭玉凤在南城门外摆
下一个摊位,做些海鲜干货、土杂日用品的小买卖,且不说挣多少钱,从早
卖到晚,摊上的货物也能全部出手。细心咂摸这许多年,金州城无大灾大难,
算是风水宝地,金州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金州人也崇文尚艺,尊师重教,
古城的民风都带有儒雅之气。邵仁福临终时,对大儿子邵读耕交代,要选择
金州作为邵家人安身立命的居所,国有大臣,家有长子,我不在世的那天,
身为老大的你要当起这个家,要兴家兴业,要善待兄弟姊妹。
邵读耕身下有四个妹子、四个兄弟,老大当家,别怪他心事重,做事瞻
前顾后、优柔寡断,除了全家人的生计,他还时时担心官府追捕。好在他娶
了一个能干的媳妇郭玉凤,给邵读耕当了一大半的家。由她出面操持,邵家
的闺女都出门子嫁人了,婆家都在山东老家。身下的兄弟,老二大前年病逝,
老三去年坠海丧命,人不在了,却留下了妻儿。老四邵勤俭、老五邵持家是
郭玉凤一手带大的,老嫂比母,嫂子在他们兄弟俩的眼里,像亲娘一样。邵
老五小时候,在大嫂的怀里睡过,甚至咂过大嫂的奶水。这些年,朝廷因为
内忧外患,也顾不上抓捕吴三桂的残渣余孽。邵老大带着兄弟一年到头闯海,
一门心思想多挣些银子,安家立业盖房子、晚辈们上学读书需要不少花费。
这两年,因为劳碌,他的身子骨也不那么硬实了,做事也力不从心。老四老
五兄弟俩在老大的眼皮子底下一天天长大了,经历风雨,见识风浪,他们弟
兄俩摔打成了闯海汉子。两个兄弟长大成人,大哥的身体却一天天地垮下去了。
郭玉凤不仅能顶起锅盖,也能顶起邵家的门面。邵家的男人出海了,她
也不甘清闲便在南市场摆地摊做买卖。那年月,女人抛头露面,要忍受好多
苦楚难处,郭玉凤生得单眼皮、薄嘴唇、瓜子脸,虽不俊美,却有些姿色,
常常招致一些地痞无赖的骚扰。郭玉凤生性泼辣,长着伶牙俐齿,想占她的
便宜?一顿数落,也让你半天缓不过神来。郭玉凤后来在南街租下三间门面,
专门经营土特杂货生意。郭玉凤买卖做得公平,待人也和气,虽然挣不到大钱,
006
可也日日有进项,除去平日消费,也还有些积蓄,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大榷子靠帮,舱里的鱼卖给鱼贩子。剩下的鱼,邵读耕就让老四和老五
俩人一人一条扁担两只筐,挑着鱼到城里去叫卖。
开始哥儿俩都不愿意做买卖,走街串巷当小贩,脸上无光。放着伙计不用,
让自家兄弟出力丢丑,两个兄弟想不通。
大哥说,邵家的先人为什么死心塌地跟着吴三桂?吴三桂从不亏待部下。
他的部下几辈人都死心塌地为吴家父子出力卖命,咱们邵家也一样,用的伙
计也不管穷富跟着咱们老邵家干。记住了,邵家也不亏待人,大哥是对你们好,
才让你们去卖鱼的,不是丢丑,吃不得苦的懒汉才丢人呢……
邵勤俭和邵持家从青少年开始做买卖,哥儿俩从一条鱼两条鱼开始经商,
有人叫他们哥儿俩“鱼贩子”,也有人叫他们“鱼挑子”,开始听着觉得脸
上发烧,不好意思,叫得久了,也习惯了。叫就叫去吧,眼睛朝上翻,左耳
朵听了,右耳朵就冒了,几次过后,脸皮就厚了。当一手钱一手货成交生意时,
那感觉也不错。邵家的男子小时候都要读书认字,但并不会算术,算账对他
们来说,就是在当鱼贩子时练成的。一退六二五,过去的老秤都是十六两一斤,
算起账来分外麻烦。邵老四和邵老五的算账本领都是与买鱼的人斤斤计较、
两两计较时练成的,不是他们小心眼儿,而是买家要算计,三一三十一,剩
下的那个一归谁?亲兄弟明算账,何况买家与卖家。
西海头的鱼把头亲眼看着邵家人这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邵家兄弟一天
天长大,直到成长为闯海汉子。在他眼里,能驾船出海的男人未必就是闯海
汉子,可邵家兄弟名副其实。海头上也把闯海汉子叫成“海狼”,是大海上
惹不起的人。与西海头的海狼不同的是,邵家兄弟小时候都读过书,天不怕,
地不怕,大海也不怕,怕的就是山狼海贼有文化。邵家兄弟骨子里的家传是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西海头,鱼把头见的人老鼻子啦,像邵家人这样一
身正气、善待伙计、买卖公平的,打着灯笼难找。
日子一天天地过,英俊少年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大小伙子。邵读耕两口
子这时才觉得愧疚,光顾让兄弟出海打鱼,却忘记了给兄弟定下亲事。
老四说,不急,先立业,后成家。
第一章007
老五说,娶媳妇像到市场上抓猪崽子,手到擒来。我可不要媒婆提亲的
姑娘,我要自己找老婆。我要找可自己心的姑娘,这个姑娘家最好能出将拜相,
老邵家日后也能背靠大树好乘凉。
邵读耕对自己的兄弟姊妹,可谓宽严相济,严而不厉。人尚未过中年,
他就染病在身。这些日子,他经常跟四弟说说心里话,他当家的这些年,他
一直盼着能发家,靠着勤劳致富,太难了。多少年来,他就盼着能遇到一次
发海,发一次海,就能发家,就像老陈家,发海以后,能拿得出一斗金子,
买下一个蚂蚁岛。即使不买岛子,手里有钱,可以买地,可以建造一座大宅
子,一家老小衣食无忧,遇到再大的风雨也不犯愁。可惜啊,他命不济,运
也不济,闯海这些年,没能遇到一次发海。所谓的发海,就是遇到了好潮头,
能打到很多很多的鱼虾。心事越重,他的病情也越重。挨过了春节,没到正
月十五,邵读耕头一次没能早起……
邵读耕已经病入膏肓,老四和老五给大哥请来城里康德记的坐堂医生。
医生看过之后,说邵老大患的是肝病,病情十分危重,病入膏肓,神药也难
治愈,为你们兄长准备后事吧。
过了二月二,正是阳气上升之际。二月初三那天晚上,邵读耕把邵勤俭
和邵持家叫到了自己的跟前,他有一种预感,他将不久于人世,在谢世前,
他想跟自己的兄弟说说话,留下他的最后嘱托……大哥不在人世时,我相信,
你们哥儿俩一定能赶上发海……咱爹去世时,他嘱咐我,一是将你们哥儿俩
养大成人,大哥做到了;二是要修咱们老邵家的祖坟,记着,邵家先人的遗骨,
就葬在荞麦山上,发家致富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祖坟,让邵
家的先人入土为安,我没做到的事情,留给你们哥儿俩做吧;三是要让咱们
邵家兴旺发达,光宗耀祖。老四、老五,你们哥儿俩记着,家不和,外人欺,
你们哥儿俩要抱成团,齐心协力,兴业兴家,大哥走了以后,老四当家,老
五要听你四哥的话……
邵老五跪在大哥跟前,他像孩子一样哭泣起来,大哥放心吧,我听四哥
的话……
邵读耕病逝以后,邵勤俭成了当家人,他延续着邵家先人的血脉和秉性。
008
他们邵家男人主外,家里一直是大嫂在操持,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
一家老老小小一大群人,哪样心事操不到都不行。因为有能干的大嫂,减去
了邵勤俭肩膀上不少的压力。给丈夫烧过七七,郭玉凤就不戴重孝,她在耳
鬓戴上一朵小白花,算是为丈夫戴孝,走出家门,卸下天兴福杂货铺的门面板,
开张做生意。邵家兄弟俩也扬帆出海,哥儿俩也一门心思,活着的人要活出
人样来。
大榷子打鱼归来,舱里的鱼虾,该出卖的卖了,犄角旮旯剩下的小鱼小
虾,就等着马兰花来收拾。半袋烟的光景,马兰花就扌汇着筐走上了天兴福的
大榷子。她一身青色土布褂子,头上梳着大辫子,粗眉大眼,模样不俊也不丑,
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那年月,二十五六岁没出门子,就算是老大姑娘。这
两年,邵勤俭与马兰花总是能在西海头相遇,大海退潮以后,马兰花就扌汇着
筐来赶海。那年月,女人三门四户不出,不是生活所迫,很少有女人到这儿
来赶海。退潮的大海,露出的海底是淤泥,女人都包着三寸金莲,蹚进海底
的三寸金莲会深陷到淤泥里,于是,这个姑娘就在自己的脚上套上了一双飘
轻的白松木做的木鞋。穿着木鞋赶海,既保持了女性不露足的尊严,也能保
证自己的小脚不陷到海底的淤泥里。这个姑娘的举动让邵勤俭很感动,她付
出的代价是正常赶海人的几倍,当他留意这个穿着木鞋赶海的姑娘时,他从
鱼把头的嘴里得知,这个姑娘名叫马兰花。她的爹妈死于瘟疫,马兰花在家
里排行老大,为了兄弟姐妹,她放弃了出嫁,担当起了抚养兄弟姐妹的重任。
那年月,女人身上压着的是三从四德,开始人们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马
兰花,日积月累,年复一年,马兰花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为她的兄弟姐妹牺
牲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多少不怀好意的男人专门盯着她的脚看,马兰花
偏偏不脱鞋子,将自己的脚绑到木鞋上。光阴流逝,马兰花以自己的勤劳、
自己的品德,征服了西海头,也让西海头的人对她刮目相看。鱼把头就说过,
马兰花真的是巾帼英雄,我服她了,哪个男人娶了马兰花当媳妇,那是真正
的福气。从前,舱底剩下的小鱼小虾,邵勤俭都随意送人了,知道马兰花日
子过得艰难后,每次出海归来,他就让马兰花来打扫舱底,让她把这小鱼小
虾拿回家吃掉,或者剁了发鱼酱。
第一章009
邵勤俭敬佩马兰花,也想过要娶马兰花为妻,可从面相上能看出来,老
大姑娘至少也要大他三岁,他又犹豫了。他曾经想走近马兰花,可他没有勇气,
那年月,不仅束缚在女人身上的规矩多,男人也一样,非礼勿听,非礼勿看,
正人君子,要戒除邪念。
立夏那天,西海头又退了大潮,一退几里远,赶海的人追着潮水,也往
大海的深处走了几里远。海头上的天说变就变,哗哗一阵瓢泼大雨从头顶浇
下来,赶海的人在无遮无掩的大海深处,哪里有避雨的地方。因为退潮,邵
家的大榷子正好搁浅在海上,大雨猛然倾下时,邵勤俭正在船上看船,他一
眼就看到了被雨水浇得狼狈不堪的马兰花。也不知为何,邵勤俭大声地吆喝,
让马兰花朝着天兴福大榷子这儿跑,他把马兰花拉到了船上,让她躲进船舱
里避雨。马兰花已经淋透了,她脱下衣服,拧干雨水又穿到身上。女人害怕
阴冷,马兰花在船舱里,邵勤俭就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蹲在船尾挨雨水浇。邵
勤俭的举动让马兰花很感动,她喊他,进到舱里来吧,外面的雨太大了。邵
勤俭说,你换上俺的干衣服。湿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难受死了,她换上了
邵勤俭的干衣服,邵勤俭这才走进了船舱,两个人头一回近距离地接触。其
实马兰花的面貌挺俊秀的,只是一年到头在无遮无掩的大海上赶海,海水泡,
海风吹,她的皮肤变得又黑又粗糙。马兰花垂下来的大辫子滴着水珠,滴到
了邵勤俭的脚背上,他一低头,一眼瞅见了马兰花赤着的两只脚。因为长年
不见阳光,她的脚洁白如雪,邵勤俭一阵惊喜,他从来也没有看到过她的脚。
她的脚从来都穿着严严实实的鞋子,下海时再绑上木鞋,这一回,邵勤俭的
心一阵怦怦乱跳,有点儿乘人之危之感。马兰花捂着脸,不好意思地转过身去。
邵勤俭的内心挺复杂的,能不能让她成为自己的女人,他拿不定主意……邵
勤俭对谁也没说过自己心里的事,只要船泊在西海头,只要看见马兰花来赶海,
他都会情不自禁地瞅上她几眼。
鱼把头却看懂了邵勤俭的心事,他说,马兰花这闺女,为兄弟姐妹,苦
了自己,却博得了好名声,哪个男人要娶了这样的媳妇,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老四如果有意,俺去给你当说客。
邵勤俭说,婚姻大事,俺哪敢私自做主,大哥不在世,俺听大嫂的。
010
对于邵勤俭的婚事,大嫂也一直挂在心上,做生意接触人多,她时时留意,
只是一直没能遇到合适的茬儿。邵家老四和老五,是在郭玉凤手里长大的,
她是他们兄弟的嫂娘,别的事不上心,婚姻大事,不上心都不行。
下过几场雨水,天气一天热过一天。过了初夏到了小满时节,也过了大
海发情的季节,海里的海物们都选择在属于自己的领地里,屏气凝神地安然
度过妊娠期,孕育自己的下一代,期待着下一个生育高峰。海水的温度越来
越高,海面上总弥漫着雾气,夏季里难得这样天朗气清的日子。天放晴,大
海也透彻成了蔚蓝色,浪尖上绽开一排排洁白的开花浪。海物们害怕炎热,
纷纷躲进深海去了。
邵家兄弟的大榷子早早地落下了大篷和二篷,掌舵的不再是老大邵读耕,
而是老四邵勤俭,他熟练地操舵,俨然一个好老大。尾桅的两根拴篷的缆绳
握在掌舵人的手里,一个人操控着一条大榷子,靠着风力的惯性和潮水的推力,
如同一只掠过浪尖的海鸟,画了一个弧形,轻盈地靠上了龙王庙下的那个天
然小码头。因为这里是船舶经常停靠的地方,早年间,便有人在山崖之上修
建了龙王庙,经过历年修缮,金州龙王庙成为北方沿海最大最美的龙王庙。
庙宇临于碧波间,夕阳西下时,归航的渔船风帆点点,出海人的亲人或是前
来经商的生意人都聚集于龙王庙下,那热闹场面,胜过集市。
船靠帮,鱼挑子们纷纷拥上船来,扒着船舱往里瞧,那银光闪闪的大刀鱼,
如同一根根大扁担,每条都有几斤重,煞是喜人。鱼挑子们开始往自己的绵
槐条筐里捡鱼,捡满了筐子,再过了秤,一筐六十斤,一担一百二,过秤后,
再往鱼身上盖上一块浇了海水的湿布,掂了掂两头翘的刺槐扁担,挑上肩头,
一路朝着城里奔去。从龙王庙下到金州城里,有五里路,肩上的担子也正好
是一个挑夫的体重,鱼挑子们要一鼓作气,不停歇地挑到城里。肩膀上的那
根刺槐扁担上下颤动,就像鸟的翅膀一样,不时发出有节奏的嘎吱嘎吱的声响,
鱼挑子的脚步也像跳舞,极有节奏韵律,后脚蹬起,前脚迈进,脚尖与脚跟
一个向上,一个朝下,顺应扁担嘎吱作响的旋律,飞快地向前行进。他们要
不停歇地在第一时间将鱼挑到鱼床子(专门卖鱼的店铺)去,让金州城里的
人当天晚上就能吃到新鲜的渤海湾大刀鱼。吃刀鱼是辽东人的福气,天下四海,
第一章011
都出产刀鱼,而味道最鲜美的,就数渤海湾的刀鱼。吃新鲜的刀鱼,要在春
季,那年月,海水里的刀鱼滚成了球,你拿着一根树枝,往海水里用力一抽,
就能抽死一条刀鱼。刀鱼多得吃不了只能腌起来,留着在没有刀鱼的季节里
吃咸刀鱼。刀鱼属于油脂丰富的鱼类,用半干的咸刀鱼炖大萝卜又是一道美
食。刀鱼也是难得的不怕储存的鱼类,哪怕隔了些日子,甚至有了些腐臭气
味,也不影响人们吃刀鱼的食欲。有的人甚至更喜欢吃这种带点儿腐臭气味
的刀鱼,本来是刚出水的新鲜刀鱼,有的人偏偏将刀鱼放进粮囤子里,用玉
米面培起来,等它的肉质有了些许腐臭味时,再拿出来烹饪。嘿,臭鱼烂虾,
可是送饭的冤家。
鱼挑子挑拣过后,舱底下还有些开膛破肚的鱼没清净,于是,邵勤俭和
邵持家弟兄俩装满了筐子,也趁着日头尚未落进大海,往城里赶,鲜鱼水菜
晚个时辰就会变味。邵家兄弟延续卖鱼的习惯,大哥不在人世了,他们哥儿
俩照样当鱼贩子,哥儿俩走街串巷,吆喝着叫卖。金州城虽然守着海,城里
的人也喜欢吃鱼,那年头毕竟还是穷苦人多,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刀
鱼。但是,金州人对渤海湾的刀鱼却是情有独钟,尤其是开春时节的刀鱼,
又肥又鲜,哪怕赊账,金州人也要尝尝鲜。于是,手头宽裕的,到鱼床子买,
贫穷百姓就在傍晚落日这个节骨眼上从走街串巷的小鱼贩手里买鱼。这当口,
鱼贩子的要价也合理,一般也不会计较,一时手头紧没有现钱的,也可以赊账,
下回见面时再给钱。那年月,穷人也讲信誉,要个名声,金州城里,尚未有
人吃鱼赖账。老邵家从云南来,但老邵家是山东人。当年,老邵家先人在吴三桂手下
当过差,在云南待过。吴三桂兵败以后,老邵家的先人潜回山东老家,因为
朝廷一直追捕吴三桂的党羽。邵家先人手里有些积蓄,他们没买房子也没置
地,先是买下了一条同定子(一种平底木帆船)风船,同定子经不得风浪,
只能在渤海湾里撒网拉鱼,混个温饱。后来,邵家人想到远海里打鱼,就购
置下一条三桅大榷子(北方沿海一种大型木帆船)。后来还是心有不甘,要
闯老洋子,拉大网,打大鱼,干脆打造一艘十丈长五桅大榷子,前后七个隔舱,
能装载两千三百石的货。等到邵仁福当家,有鱼则打鱼,有货则运货。海上行船,
也讲个船号,邵仁福就将天兴福这字号挂到船上,船号天兴福,也挺气派。
邵仁福的五个儿子四个女儿,都生在船舱,长在海上,他们在山东地无一垄,
房无一间。老邵家祖籍是山东即墨,直到邵仁福过世之前,他才跟大儿子邵
读耕说起邵家的高祖曾经在吴三桂手下当差这件隐藏多年的往事。平西王树
倒他们猢狲散,邵家的先人为防备被追杀,一年到头漂泊在渤海和黄海之上、
山东和辽东之间,居无定所,来去无踪,官府想抓捕他们,却摸不到他们的踪影。
船在海上漂泊,总是不踏实,邵仁福总惦记着给儿孙置办一个安身立命的居所。
在海上打鱼这些年,也有了些积蓄,只是在哪儿定居,尚未下决心,不仅是
要找个遮蔽风雨之处,更要找个祥和之地,让儿孙能平安兴旺。听说,明末
第一章005
清初时,山东一户陈姓人家发了海,出了一斗金子,买下了渤海湾里的一个
方圆二里的蚂蚁岛,从此这个岛屿便归陈姓所有。这样倒是有了自由,可不
便的是与世隔绝,儿女们通婚联姻都成了难题。因为天兴福大榷子常在金州
城的龙王庙靠帮,邵仁福对金州也有所了解。大儿媳妇郭玉凤在南城门外摆
下一个摊位,做些海鲜干货、土杂日用品的小买卖,且不说挣多少钱,从早
卖到晚,摊上的货物也能全部出手。细心咂摸这许多年,金州城无大灾大难,
算是风水宝地,金州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金州人也崇文尚艺,尊师重教,
古城的民风都带有儒雅之气。邵仁福临终时,对大儿子邵读耕交代,要选择
金州作为邵家人安身立命的居所,国有大臣,家有长子,我不在世的那天,
身为老大的你要当起这个家,要兴家兴业,要善待兄弟姊妹。
邵读耕身下有四个妹子、四个兄弟,老大当家,别怪他心事重,做事瞻
前顾后、优柔寡断,除了全家人的生计,他还时时担心官府追捕。好在他娶
了一个能干的媳妇郭玉凤,给邵读耕当了一大半的家。由她出面操持,邵家
的闺女都出门子嫁人了,婆家都在山东老家。身下的兄弟,老二大前年病逝,
老三去年坠海丧命,人不在了,却留下了妻儿。老四邵勤俭、老五邵持家是
郭玉凤一手带大的,老嫂比母,嫂子在他们兄弟俩的眼里,像亲娘一样。邵
老五小时候,在大嫂的怀里睡过,甚至咂过大嫂的奶水。这些年,朝廷因为
内忧外患,也顾不上抓捕吴三桂的残渣余孽。邵老大带着兄弟一年到头闯海,
一门心思想多挣些银子,安家立业盖房子、晚辈们上学读书需要不少花费。
这两年,因为劳碌,他的身子骨也不那么硬实了,做事也力不从心。老四老
五兄弟俩在老大的眼皮子底下一天天长大了,经历风雨,见识风浪,他们弟
兄俩摔打成了闯海汉子。两个兄弟长大成人,大哥的身体却一天天地垮下去了。
郭玉凤不仅能顶起锅盖,也能顶起邵家的门面。邵家的男人出海了,她
也不甘清闲便在南市场摆地摊做买卖。那年月,女人抛头露面,要忍受好多
苦楚难处,郭玉凤生得单眼皮、薄嘴唇、瓜子脸,虽不俊美,却有些姿色,
常常招致一些地痞无赖的骚扰。郭玉凤生性泼辣,长着伶牙俐齿,想占她的
便宜?一顿数落,也让你半天缓不过神来。郭玉凤后来在南街租下三间门面,
专门经营土特杂货生意。郭玉凤买卖做得公平,待人也和气,虽然挣不到大钱,
006
可也日日有进项,除去平日消费,也还有些积蓄,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大榷子靠帮,舱里的鱼卖给鱼贩子。剩下的鱼,邵读耕就让老四和老五
俩人一人一条扁担两只筐,挑着鱼到城里去叫卖。
开始哥儿俩都不愿意做买卖,走街串巷当小贩,脸上无光。放着伙计不用,
让自家兄弟出力丢丑,两个兄弟想不通。
大哥说,邵家的先人为什么死心塌地跟着吴三桂?吴三桂从不亏待部下。
他的部下几辈人都死心塌地为吴家父子出力卖命,咱们邵家也一样,用的伙
计也不管穷富跟着咱们老邵家干。记住了,邵家也不亏待人,大哥是对你们好,
才让你们去卖鱼的,不是丢丑,吃不得苦的懒汉才丢人呢……
邵勤俭和邵持家从青少年开始做买卖,哥儿俩从一条鱼两条鱼开始经商,
有人叫他们哥儿俩“鱼贩子”,也有人叫他们“鱼挑子”,开始听着觉得脸
上发烧,不好意思,叫得久了,也习惯了。叫就叫去吧,眼睛朝上翻,左耳
朵听了,右耳朵就冒了,几次过后,脸皮就厚了。当一手钱一手货成交生意时,
那感觉也不错。邵家的男子小时候都要读书认字,但并不会算术,算账对他
们来说,就是在当鱼贩子时练成的。一退六二五,过去的老秤都是十六两一斤,
算起账来分外麻烦。邵老四和邵老五的算账本领都是与买鱼的人斤斤计较、
两两计较时练成的,不是他们小心眼儿,而是买家要算计,三一三十一,剩
下的那个一归谁?亲兄弟明算账,何况买家与卖家。
西海头的鱼把头亲眼看着邵家人这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邵家兄弟一天
天长大,直到成长为闯海汉子。在他眼里,能驾船出海的男人未必就是闯海
汉子,可邵家兄弟名副其实。海头上也把闯海汉子叫成“海狼”,是大海上
惹不起的人。与西海头的海狼不同的是,邵家兄弟小时候都读过书,天不怕,
地不怕,大海也不怕,怕的就是山狼海贼有文化。邵家兄弟骨子里的家传是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西海头,鱼把头见的人老鼻子啦,像邵家人这样一
身正气、善待伙计、买卖公平的,打着灯笼难找。
日子一天天地过,英俊少年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大小伙子。邵读耕两口
子这时才觉得愧疚,光顾让兄弟出海打鱼,却忘记了给兄弟定下亲事。
老四说,不急,先立业,后成家。
第一章007
老五说,娶媳妇像到市场上抓猪崽子,手到擒来。我可不要媒婆提亲的
姑娘,我要自己找老婆。我要找可自己心的姑娘,这个姑娘家最好能出将拜相,
老邵家日后也能背靠大树好乘凉。
邵读耕对自己的兄弟姊妹,可谓宽严相济,严而不厉。人尚未过中年,
他就染病在身。这些日子,他经常跟四弟说说心里话,他当家的这些年,他
一直盼着能发家,靠着勤劳致富,太难了。多少年来,他就盼着能遇到一次
发海,发一次海,就能发家,就像老陈家,发海以后,能拿得出一斗金子,
买下一个蚂蚁岛。即使不买岛子,手里有钱,可以买地,可以建造一座大宅
子,一家老小衣食无忧,遇到再大的风雨也不犯愁。可惜啊,他命不济,运
也不济,闯海这些年,没能遇到一次发海。所谓的发海,就是遇到了好潮头,
能打到很多很多的鱼虾。心事越重,他的病情也越重。挨过了春节,没到正
月十五,邵读耕头一次没能早起……
邵读耕已经病入膏肓,老四和老五给大哥请来城里康德记的坐堂医生。
医生看过之后,说邵老大患的是肝病,病情十分危重,病入膏肓,神药也难
治愈,为你们兄长准备后事吧。
过了二月二,正是阳气上升之际。二月初三那天晚上,邵读耕把邵勤俭
和邵持家叫到了自己的跟前,他有一种预感,他将不久于人世,在谢世前,
他想跟自己的兄弟说说话,留下他的最后嘱托……大哥不在人世时,我相信,
你们哥儿俩一定能赶上发海……咱爹去世时,他嘱咐我,一是将你们哥儿俩
养大成人,大哥做到了;二是要修咱们老邵家的祖坟,记着,邵家先人的遗骨,
就葬在荞麦山上,发家致富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祖坟,让邵
家的先人入土为安,我没做到的事情,留给你们哥儿俩做吧;三是要让咱们
邵家兴旺发达,光宗耀祖。老四、老五,你们哥儿俩记着,家不和,外人欺,
你们哥儿俩要抱成团,齐心协力,兴业兴家,大哥走了以后,老四当家,老
五要听你四哥的话……
邵老五跪在大哥跟前,他像孩子一样哭泣起来,大哥放心吧,我听四哥
的话……
邵读耕病逝以后,邵勤俭成了当家人,他延续着邵家先人的血脉和秉性。
008
他们邵家男人主外,家里一直是大嫂在操持,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
一家老老小小一大群人,哪样心事操不到都不行。因为有能干的大嫂,减去
了邵勤俭肩膀上不少的压力。给丈夫烧过七七,郭玉凤就不戴重孝,她在耳
鬓戴上一朵小白花,算是为丈夫戴孝,走出家门,卸下天兴福杂货铺的门面板,
开张做生意。邵家兄弟俩也扬帆出海,哥儿俩也一门心思,活着的人要活出
人样来。
大榷子打鱼归来,舱里的鱼虾,该出卖的卖了,犄角旮旯剩下的小鱼小
虾,就等着马兰花来收拾。半袋烟的光景,马兰花就扌汇着筐走上了天兴福的
大榷子。她一身青色土布褂子,头上梳着大辫子,粗眉大眼,模样不俊也不丑,
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那年月,二十五六岁没出门子,就算是老大姑娘。这
两年,邵勤俭与马兰花总是能在西海头相遇,大海退潮以后,马兰花就扌汇着
筐来赶海。那年月,女人三门四户不出,不是生活所迫,很少有女人到这儿
来赶海。退潮的大海,露出的海底是淤泥,女人都包着三寸金莲,蹚进海底
的三寸金莲会深陷到淤泥里,于是,这个姑娘就在自己的脚上套上了一双飘
轻的白松木做的木鞋。穿着木鞋赶海,既保持了女性不露足的尊严,也能保
证自己的小脚不陷到海底的淤泥里。这个姑娘的举动让邵勤俭很感动,她付
出的代价是正常赶海人的几倍,当他留意这个穿着木鞋赶海的姑娘时,他从
鱼把头的嘴里得知,这个姑娘名叫马兰花。她的爹妈死于瘟疫,马兰花在家
里排行老大,为了兄弟姐妹,她放弃了出嫁,担当起了抚养兄弟姐妹的重任。
那年月,女人身上压着的是三从四德,开始人们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马
兰花,日积月累,年复一年,马兰花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为她的兄弟姐妹牺
牲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多少不怀好意的男人专门盯着她的脚看,马兰花
偏偏不脱鞋子,将自己的脚绑到木鞋上。光阴流逝,马兰花以自己的勤劳、
自己的品德,征服了西海头,也让西海头的人对她刮目相看。鱼把头就说过,
马兰花真的是巾帼英雄,我服她了,哪个男人娶了马兰花当媳妇,那是真正
的福气。从前,舱底剩下的小鱼小虾,邵勤俭都随意送人了,知道马兰花日
子过得艰难后,每次出海归来,他就让马兰花来打扫舱底,让她把这小鱼小
虾拿回家吃掉,或者剁了发鱼酱。
第一章009
邵勤俭敬佩马兰花,也想过要娶马兰花为妻,可从面相上能看出来,老
大姑娘至少也要大他三岁,他又犹豫了。他曾经想走近马兰花,可他没有勇气,
那年月,不仅束缚在女人身上的规矩多,男人也一样,非礼勿听,非礼勿看,
正人君子,要戒除邪念。
立夏那天,西海头又退了大潮,一退几里远,赶海的人追着潮水,也往
大海的深处走了几里远。海头上的天说变就变,哗哗一阵瓢泼大雨从头顶浇
下来,赶海的人在无遮无掩的大海深处,哪里有避雨的地方。因为退潮,邵
家的大榷子正好搁浅在海上,大雨猛然倾下时,邵勤俭正在船上看船,他一
眼就看到了被雨水浇得狼狈不堪的马兰花。也不知为何,邵勤俭大声地吆喝,
让马兰花朝着天兴福大榷子这儿跑,他把马兰花拉到了船上,让她躲进船舱
里避雨。马兰花已经淋透了,她脱下衣服,拧干雨水又穿到身上。女人害怕
阴冷,马兰花在船舱里,邵勤俭就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蹲在船尾挨雨水浇。邵
勤俭的举动让马兰花很感动,她喊他,进到舱里来吧,外面的雨太大了。邵
勤俭说,你换上俺的干衣服。湿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难受死了,她换上了
邵勤俭的干衣服,邵勤俭这才走进了船舱,两个人头一回近距离地接触。其
实马兰花的面貌挺俊秀的,只是一年到头在无遮无掩的大海上赶海,海水泡,
海风吹,她的皮肤变得又黑又粗糙。马兰花垂下来的大辫子滴着水珠,滴到
了邵勤俭的脚背上,他一低头,一眼瞅见了马兰花赤着的两只脚。因为长年
不见阳光,她的脚洁白如雪,邵勤俭一阵惊喜,他从来也没有看到过她的脚。
她的脚从来都穿着严严实实的鞋子,下海时再绑上木鞋,这一回,邵勤俭的
心一阵怦怦乱跳,有点儿乘人之危之感。马兰花捂着脸,不好意思地转过身去。
邵勤俭的内心挺复杂的,能不能让她成为自己的女人,他拿不定主意……邵
勤俭对谁也没说过自己心里的事,只要船泊在西海头,只要看见马兰花来赶海,
他都会情不自禁地瞅上她几眼。
鱼把头却看懂了邵勤俭的心事,他说,马兰花这闺女,为兄弟姐妹,苦
了自己,却博得了好名声,哪个男人要娶了这样的媳妇,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老四如果有意,俺去给你当说客。
邵勤俭说,婚姻大事,俺哪敢私自做主,大哥不在世,俺听大嫂的。
010
对于邵勤俭的婚事,大嫂也一直挂在心上,做生意接触人多,她时时留意,
只是一直没能遇到合适的茬儿。邵家老四和老五,是在郭玉凤手里长大的,
她是他们兄弟的嫂娘,别的事不上心,婚姻大事,不上心都不行。
下过几场雨水,天气一天热过一天。过了初夏到了小满时节,也过了大
海发情的季节,海里的海物们都选择在属于自己的领地里,屏气凝神地安然
度过妊娠期,孕育自己的下一代,期待着下一个生育高峰。海水的温度越来
越高,海面上总弥漫着雾气,夏季里难得这样天朗气清的日子。天放晴,大
海也透彻成了蔚蓝色,浪尖上绽开一排排洁白的开花浪。海物们害怕炎热,
纷纷躲进深海去了。
邵家兄弟的大榷子早早地落下了大篷和二篷,掌舵的不再是老大邵读耕,
而是老四邵勤俭,他熟练地操舵,俨然一个好老大。尾桅的两根拴篷的缆绳
握在掌舵人的手里,一个人操控着一条大榷子,靠着风力的惯性和潮水的推力,
如同一只掠过浪尖的海鸟,画了一个弧形,轻盈地靠上了龙王庙下的那个天
然小码头。因为这里是船舶经常停靠的地方,早年间,便有人在山崖之上修
建了龙王庙,经过历年修缮,金州龙王庙成为北方沿海最大最美的龙王庙。
庙宇临于碧波间,夕阳西下时,归航的渔船风帆点点,出海人的亲人或是前
来经商的生意人都聚集于龙王庙下,那热闹场面,胜过集市。
船靠帮,鱼挑子们纷纷拥上船来,扒着船舱往里瞧,那银光闪闪的大刀鱼,
如同一根根大扁担,每条都有几斤重,煞是喜人。鱼挑子们开始往自己的绵
槐条筐里捡鱼,捡满了筐子,再过了秤,一筐六十斤,一担一百二,过秤后,
再往鱼身上盖上一块浇了海水的湿布,掂了掂两头翘的刺槐扁担,挑上肩头,
一路朝着城里奔去。从龙王庙下到金州城里,有五里路,肩上的担子也正好
是一个挑夫的体重,鱼挑子们要一鼓作气,不停歇地挑到城里。肩膀上的那
根刺槐扁担上下颤动,就像鸟的翅膀一样,不时发出有节奏的嘎吱嘎吱的声响,
鱼挑子的脚步也像跳舞,极有节奏韵律,后脚蹬起,前脚迈进,脚尖与脚跟
一个向上,一个朝下,顺应扁担嘎吱作响的旋律,飞快地向前行进。他们要
不停歇地在第一时间将鱼挑到鱼床子(专门卖鱼的店铺)去,让金州城里的
人当天晚上就能吃到新鲜的渤海湾大刀鱼。吃刀鱼是辽东人的福气,天下四海,
第一章011
都出产刀鱼,而味道最鲜美的,就数渤海湾的刀鱼。吃新鲜的刀鱼,要在春
季,那年月,海水里的刀鱼滚成了球,你拿着一根树枝,往海水里用力一抽,
就能抽死一条刀鱼。刀鱼多得吃不了只能腌起来,留着在没有刀鱼的季节里
吃咸刀鱼。刀鱼属于油脂丰富的鱼类,用半干的咸刀鱼炖大萝卜又是一道美
食。刀鱼也是难得的不怕储存的鱼类,哪怕隔了些日子,甚至有了些腐臭气
味,也不影响人们吃刀鱼的食欲。有的人甚至更喜欢吃这种带点儿腐臭气味
的刀鱼,本来是刚出水的新鲜刀鱼,有的人偏偏将刀鱼放进粮囤子里,用玉
米面培起来,等它的肉质有了些许腐臭味时,再拿出来烹饪。嘿,臭鱼烂虾,
可是送饭的冤家。
鱼挑子挑拣过后,舱底下还有些开膛破肚的鱼没清净,于是,邵勤俭和
邵持家弟兄俩装满了筐子,也趁着日头尚未落进大海,往城里赶,鲜鱼水菜
晚个时辰就会变味。邵家兄弟延续卖鱼的习惯,大哥不在人世了,他们哥儿
俩照样当鱼贩子,哥儿俩走街串巷,吆喝着叫卖。金州城虽然守着海,城里
的人也喜欢吃鱼,那年头毕竟还是穷苦人多,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刀
鱼。但是,金州人对渤海湾的刀鱼却是情有独钟,尤其是开春时节的刀鱼,
又肥又鲜,哪怕赊账,金州人也要尝尝鲜。于是,手头宽裕的,到鱼床子买,
贫穷百姓就在傍晚落日这个节骨眼上从走街串巷的小鱼贩手里买鱼。这当口,
鱼贩子的要价也合理,一般也不会计较,一时手头紧没有现钱的,也可以赊账,
下回见面时再给钱。那年月,穷人也讲信誉,要个名声,金州城里,尚未有
人吃鱼赖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