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对物理测量即物理实验进行形式刻画和形式分析的尝试,属于物理学工具理论研究。本书在这方面填补了学术空白。本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形式刻画,第一次严格区分了测量操作与刻意测量操作、真量与视量、真量与伪量、准量与误量等基础操作和基础物理量;其次,通过对测量操作的形式分析,第一次揭示了测量操作的基本规律;再次,通过刻意测量操作的形式分析,**次揭示了刻意测量操作的基本规律。本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物理学工具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及物理学科学化,进而对认知科学的建立和完善及(与传统科学相区别的)系统科学的建立,均具有开创性意义。
|
目錄:
|
导论:物理测量教材基础理论的缺陷及根源与本书的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教材基础理论的缺陷
第二节教材基础理论缺陷的根源
第三节本书的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测量操作的形式刻画
第一节测量操作形式刻画的摹本
第二节测量操作的形式刻画
第三节形式刻画的补充说明及由此对其一般性的初步考察
第二章刻意测量操作的形式刻画
第一节刻意测量测准操作的形式刻画
第二节刻意测量非测准操作的形式刻
第三节刻意测量操作形式刻画的补充讨论
第三章“真”概念探讨:真量与视量及测量操作和综合量的分析表达
第一节“真”概念问题及其意义与本章的论域
第二节认识与“视”相对的“真”的线索
第三节测量操作和综合量的分析表达
第四节分析表达的证实
第四章“真”概念探讨:中性量、真量与伪量、准量与误量及测量
教材基础概念的简略评价
第一节认识与“伪”相对的“真”的线索
第二节中性量、真量与伪量、准量与误量的定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