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生如逆旅》:
大多数时候,我们内心承载的隐痛和喜悦都是沉默的,只待某些契机将它们唤醒,比如写作,比如采访,比如烟草和酒精。所以《生如逆旅》中讲了16段被藏起来的往事:
写尽苦难的杨显惠,在初见的酒馆喝得红光满面,不说话的时候就呵呵傻乐,让人恍惚:这个常年奔走在西部山野的老人,将历史的惨痛烙印藏在了哪儿;
《可以论》:
《可以论》是知名学者叶匡政先生自2008年起7年间的随笔精选。视野广阔,睿智理性,极富先锋性。涉及了当前具影响力的人物、话题和事件。
《可以论》是一部才华毕现的书,其语言的准确独到,得益于诗人得天独厚的长期诗歌训练和对世事的深刻洞悉。
《可以论》深入浅出,吸收、运用了大量新鲜的民间语言和网络热点事件,是本可谓“悦读”的严肃读物。字里行间都收放自如,举重若轻,妙语佳句信手拣来。
《错认他乡》:
从街的最东头,走到街的最西头,有时骑车,有时跑步;路边长满了梧桐树,树叶后面有长方形的喇叭。就这么大点儿的地方,有时我们还写信。
在这条街上,我们骑摩托、唱卡拉OK、瞎晃荡……走到哪儿,心底都是踏实的。
后来,我们醉倒在这儿,俯身拥抱土地,站起身来,你依旧是主人,我却成了客。
其实在十几年前就意识到了,但我们不说。不说就意味着从前还在,往事还在。
故乡,不再是一个轮廓清晰的存在,她在我心灵的镜子里,恍恍惚惚,倒影重重,熟悉至极,又宛若他乡。
《在书中小站片刻》:
嗅着纸墨的香气,穿过长长的地下走廊,进门的那一刻有种莫名的兴奋,却在翻开一本书时得到久违的平静……那间我曾经供职的书店早已辞别大众,而那段经历却让我与书深深结缘。它带着我贪婪求知的渴望和秘而不宣的私心,在20年与书相伴的日子里,始终亮着…盏灯,
后来,不知觉间,阅读和写作成为生活的常态,那些惊叹的逻辑、久远的想象以及温热的宽容使我懂得生活的远意和回眸时的自省。
这些年,偶有踯躅、非难,都能在纸页间寻得庇护,幸与世间最伟大的灵魂相伴。谢谢书店,谢谢书。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是作者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讲述了他自1992年始到2014年止的10次文化寻访,包括去布拉格寻访卡夫卡,于牛津悼念奥威尔,在瑞典探求赫定的冒险人生,到阿姆斯特丹与巴黎体悟梵高、西奥两兄弟的永恒情谊……也探知了淹没于波茨坦的历史烟云和消失在香港远郊的民国往事。在经过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后,征得当事人或其后代的认可,将往事复原,忠实地描述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敞开了历史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为理解人物的遭遇与作品做了丰富的注释。
|
關於作者: |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副刊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巴金传》、《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传奇黄永玉》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因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而获得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13年散文家”奖项。
武云溥,简称老武,其实比较年轻。传媒行业玩耍十年,做过《新京报》记者、编辑,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总监,《文史参考》执行主编,《全球商业经典》主笔,《创业家》高级编辑,时光网副主编,亦涉足企业品牌创意策划,诸如此类,时常跨界。最热爱的,仍然是与有趣的人促膝而谈,与三五知己把酒言欢。
韩浩月,70后,出生于山东郯城,文学爱好者,一个身份感常错位的异乡人。时而理性,时而感性,理性时写时评,感性时写随笔。曾以为对生活都懂了,现在发现活着活着又不懂了。人届中年,常自诩有少年心。出版有时评、随笔、散文等集子十余本。
叶匡政,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1969年4月出生,祖籍安徽太湖县,合肥人,现居北京。1986年开始在文学杂志发表诗作数百首,曾对中国城市的汉语诗歌表达产生过重要影响,著有诗集《城市书》、文化评论集《格外谈》、长诗《“57工程纪要”样本》等,编有《孙中山在说》《大往事》等书。主编过“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独立文学典藏”、“独立学术典藏”等多套丛书。
2006年10月发表《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等一系列文化批评文章,在文化及学术界引起反响,成为新世纪以来的标志性文化事件。在各类报刊发表过一千多篇时政与文化评论。获过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金奖、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奖等,2010.2012年人选“华人百大公共知识分子”。
《南方周末》、《南都周刊》、《新京报》、《北京青年报》、香港东网等30多家海内外华文媒体的专栏作家。现为香港《凤凰周刊》主笔、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绿茶,书评人,阅读推广人.大学时在风入松书店做店员,从此与书结缘,毕业至今,一直做与书相关的工作,先后任人民网读书频道主编、《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后试图转型做历史杂志,先后任《文史参考》杂志主编、《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但因为对书的难以割舍,重回出版界,现从事传统出版和新媒体传播工作。
2010年,创办了国内较早的阅读自媒体“绿茶书情”,精准定位于书单和阅读推广。同时,创办多个基于阅读和兴趣的微信公众号,如活页、六根、温度等,被戏称为“公号小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