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編輯推薦: |
知名女性作家赵玫继《高阳公主》之后力作典藏
一场弥漫着风花雪月的博弈
当女人爱上权力,结局会如何?
小说定名为《铜雀春深》,是因为“铜雀”和“春深”刚好体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对权利的索求。“铜雀”和“春深”分别暗示了权力和男欢女爱。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这一词组的原始意象。女人们在爱和欲的迂回中,将她们的身体和权力纠结了起来。事实上,当今女性无论对情色的付出,还是对权力的热衷,都和古代妾伎没什么两样。很多女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由此而抵达利益高峰的。这些女人,已不是将人生目标锁定在爱或婚姻上的庸常之辈。她们要在这个男人的世道中,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进而不着痕迹地改变自己的人生。
——赵玫
|
內容簡介: |
当女人爱上权力,结局会如何?
他,为着“春深”,总是在红尘环绕中举棋不定,又总是在风花雪月中难抵诱惑。从来都是旧爱不去,就有了新欢。并且永远是有了新欢,才了断旧爱。
她们,为着“雀台”,将巴结男性上司的“事业”做得响遏行云,不惜以色相出卖灵魂。身体对她们来说已非禁忌,而像商品一样,无非交易。
在爱和欲的迂回中,他们该怎样了结。
|
關於作者: |
赵玫,满族,生于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就职于天津市作家协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已出版《朗园》、《秋天死于冬季》、《漫随流水》、《八月末》、《林花谢了春红》、《铜雀春深》等长篇小说,《岁月如歌》、《我的灵魂不起舞》、《寻找伊索尔德》等中短篇小说集,《从这里到永恒》、《欲望旅程》、《左岸左岸》、《一个女人的精神生活》、《博物馆书》等散文随笔集,《赵玫文集》、《赵玫作品集》、《阮玲玉》等电视剧本,计900余万字。曾获第四、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应美国政府邀请赴美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1998年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11年长篇小说《漫随流水》获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
|
目錄:
|
1那一刻她仿佛在云端
7他厌倦了偏远小镇的生活
18没有窗的房间
29他怀着卑微的心理跟在女人身后
38就像是一部血腥的影片
49她走进社长办公室时犹如惊鸿一瞥
61我单知道,我家阿毛……
71让更多人感受到她是他的情人
86每一个黄昏都意味着无法挽回的人生
93那一刻他们都紧张起来
106他说他要兴利除弊
115他就像对待男人一样对待她
121我只要其中的一个,随便谁
134看她在画框中慢慢凋零
146然后就有了那个深切的拥抱
158在优雅的咖啡桌前,她们剑拔弩张
171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181但是她已经箭在弦上
195信中的每一个字都让他难逃其咎
205有时候做爱之于他们就像犯罪
219那一刻他们都想俘获对方
233你认为简·爱就不配得到爱
241改革的目的当然就是革除异己
257几天来右眼一直在跳
270他一度成为她们的人质
279小爱神射出的箭让真相大白
293未央小心翼翼地叩响了廖也夫的门
300直到他突然收到婚礼请柬
313她们都坚信自己是爱他的
325收束了美丽的羽毛
332尾声
|
內容試閱:
|
那一刻她仿佛在云端
被午夜的电话惊醒。那一刻她以为在云端。黑暗中她摸不到电话,也听不到窗外掠过的呼啸的风。但她还是本能地从床上跳起来,跳进一片黑暗的迷茫中。她用了很长时间才让自己从睡梦中醒来,当然,她立刻就忘记了刚刚还在的那个梦中故事。
当她终于扭亮台灯,那催促的铃声却戛然而止。她想那或许是一个打错的电话。她望着被灯光照射的那部电话,在死寂的气息中荒芜着她的思绪。
不知道什么人非要在这种时候打电话,当然,她已曾经历过很多这样的骚扰。沉睡中被惊醒的感觉令她惊惧,仿佛心要从喉咙里跳出来。然后是电话那端的喋喋不休,常常是愤怒伴随着哭泣,女人的歇斯底里。这样的电话通常是打给她丈夫的,但她对此已习以为常。
她丈夫抓起电话后会立刻离开他们的床,但她已经被电话中女人的咆哮吵醒了。后来他们更换了床边的有绳电话,美其名曰不干扰对方的睡眠。男人拿起无绳电话后立刻离开房间,前往离卧室最远的书房并关上门。然后她就什么也听不到了,更不必费心揣摩他将怎样平息这午夜的纠缠。
是的,一个打错的电话,她无须在意。或者,她丈夫的员工们并不知此刻他正出差在外。他身为一社之长自然会有无数公干。她想这时候他一定已经到了他要去的那个城市。
她这样想着躺回温暖的床上,很舒展地放平身体,不再想刚刚的那个电话。她只是同情那些一定要在午夜拨响电话的人,无论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于是睡意慢慢袭来,周遭变得朦胧。她觉得能睡在午夜是人生最完美的境界之一。不管白天醒来将遭遇怎样的困厄,但只要想到夜晚能平静地躺在床上,便有一种安稳的感觉。
寂静中,她终于听到了窗外的风。那是种她非常熟悉并喜欢的声音。哪怕狂风大作,地动山摇,只要能置身于家的安宁中。同样地,她也喜欢在倾盆大雨中蜷缩于自己的床榻,听窗外雷声雨声不停地敲击。她想到夜空中星月的冷,而她却不能把她的温暖给予它们。在如此悲天悯人中她再次从容入梦,如果不是重新响起那锲而不舍的电话铃声。
这一次她游刃有余地拿起电话。但即或将电话贴在耳边,铃声依旧响个不停。听筒里没有任何声音。这一次她真的不知道那人为什么要打这午夜的电话了。她想,也许是他,但立刻否定了,因为,他从来不在深夜打电话,无论遇到什么。
于是她确定这是个打错的电话,但铃声为什么不肯停下来?那铃声锲而不舍地仿佛要告诉她什么。她于是从床上爬起来,循着那声音向前走。直到走进门厅才恍然意识到,刚才响的并不是电话而是门铃声。于是蓦地紧张起来,毕竟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开始心里发慌,不敢回应门外的敲击声,站在漆黑的门廊下,甚至不敢呼吸。她在黑暗中等待着。就在她几近绝望的那一刻,门外终于传来了,她熟悉的声音。
是我,康铮。那声音说。
康铮?
房间里传出一道道打开门锁的声音。但突然地,又停了下来。
女人说,不,你还是走吧。
别这样。开门。
深更半夜,我怎么可能让你进来?
求你了,请打开门。外面的人几乎在哀求。
不不,我不能。
你听我说……
你明明知道,他不在家。
像一团风,夹带着,漫天飞雪。在风雪中,她不得不依偎在康铮的臂弯中。她知道从此那纷纷攘攘的烦恼就没有了。没有了寂静与落寞。就是说,她再也不会被午夜的电话吵醒了。她于是彻底解脱了。或者她坚信她爱这个男人,但有人会相信她的表白吗?甚至她自己。
不知道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总之他被从汽车里拽出来的时候,夜空晴朗澄澈。所以他的死应该和天气没有关系。因此她不想怨天尤人。
没有人知道汽车是怎么翻到沟里的。只是一个偶然的过客,在高速公路上偶然发现了那辆跌落在路边草丛中的汽车,于是他满怀同情地打了电话。公路警察说,死者被救出来时已周身冰凉,没了气息。总之该做的都做了,他们已仁至义尽。奇怪的是,在这场翻车事故中,死者身上竟没有一处伤痕;更加蹊跷的是,那辆车就像是有人故意停在沟里的,没有任何被撞击的痕迹。后来那辆车被拖上公路,竟能立刻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
远远地,她就看到了那个出事的地点。在手电筒交织的光束间,是再度飞舞的漫天雪花。那雪花精灵般洋洋洒洒,毫无顾忌,仿佛天空是舞台,黑夜是背景,而它们是,恣意妄为的舞的精灵。
而她,蓦地昏倒在康铮的臂弯中。毕竟这是她从不曾经历的亲人的死亡。她甚至也不曾经历过昏厥,不曾体验过这种丢失了意识的感觉。但她就是静止在了康铮的怀抱中。那一刻在她的生命中只剩下了气息。但是她觉得她还是听到什么。那曲终人散的悠悠回声。
她知道她只是呈现出昏倒的姿势。其实她的心里一直很明白。是的,她立刻就猜到了,为什么午夜的铃声响个不停。当她在飘飘落雪中感觉到眼泪慢慢流下来,便意味着,她已经接受这个既定的残酷现实。即是说,她知道从此她的丈夫没有了。
她突然记起她曾诅咒过他的死。就那样和他的情妇一道死在高速公路上。但她并不是真的要他死,她只是烦透了那些不断打来的讨爱的电话。她怎么会真的要他死呢?她知道无论怎样花街柳巷,他们的感情都是割不断的。他们深深地爱着对方,也曾誓言不离不弃。唯独这一次,他真心求死,一定是他对他的人生已不抱希望。
她不记得自己怎样走进了暴风雪,亦不知她怎么能承受如此凛冽的风寒。她只是依偎在康铮身上艰难前行。是她提出不去殡仪馆的,她只想在他出事的地方看到他。
事实上事发地点离城市并不远。她不知他为何要星夜返回。说好了他要去另一座城市出差,或者他根本就没有离开过?
他骗她?但是他干吗要骗她呢?
她对他的风流艳遇从来不闻不问。她的原则是只要他能把她放在心上。她不闻不问是因为她信任他。她相信他只是风流,而不曾背叛。她一直觉得男人和别的女人做爱并不是背叛。背叛是观念上的,而艳遇,有时候只是逢场作戏。她甚至喜欢她的男人能被她以外的女人喜欢,如此才能证明他真正的魅力。
她终于看到了躺在雪地里那个僵硬的人。他的身上落满雪花,几乎被大雪掩埋。她本来一直渴望这场雪。对冬雪她始终怀有某种近乎疯狂的迷恋。为此她已经等待了很久。当她终于迎来了这场雪,想不到,同时迎来的,还有灾难。
当她贴近他的脸。她便不再流泪。她觉得那一定是他的愿望,所以他是幸福的。是他自己选择了这个飞雪中的定数,也是他主动交付了他自己。她觉得他躺在雪中的样子很安详,紧闭的双眼,仿佛在梦中。她便也跟着他的心愿而心满意足,因为他终于解脱了,那是他的福分。她便是以这种心态面对亲人死亡的,然后她任由那些陌生人处置他的尸体。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不再是她的人了。
她站起来,离开那个死去的男人,不再回头。她独自在大雪中走了很久,然后告知出版社的人,她不去参加他的追悼会了。她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坚信自己是爱他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