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孙子兵法》与《论语》共同开启了中国思想的源头活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两大主源头。
以《论语》为代表的孔子信仰精神,被孟子儒家所继承发扬;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理性精神,直接影响了老子和法家的思维方式。
信仰与理性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质。孔子是中国信仰文化的精神导师;孙子则是中国理性文化的精神领袖。
《孙子兵法》的关键词“将”,时而可理解为“统帅”,时而又应理解为“将军”。本书对“将”的解读,可成为读懂《孙子兵法》的入门钥匙。
|
內容簡介: |
《孙子兵法》体现着客观健全的理性精神
在人类的活动中,战争无疑最为严酷,所以绝对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作出行动。因此,《孙子兵法》蕴含着客观认识的方法和理性精神是必然的。
健全性的要求,是《孙子兵法》客观理性的精髓所在。理性假如缺乏健全性,就很可能趋向极端和固执,有违理性精神的本质。
《孙子兵法》其人其书
《孙子兵法》是孙子学派的著作。传统上认为是孙武所著,这只是约定俗成的说法,事实上先秦诸子的著作都是学派的文集,《孙子兵法》也不例外。根据现有史料,孙武创造性的军事思想奠定了这部著作的基础,后来的补入编缀,只是做了一些阐述和发挥。
孙武的生平不详,一般认为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是春秋后期的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史记·孙子列传》记载:“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其中练兵斩美姬的记述似乎有文学色彩,《左传》中也未见孙武的名字,因而后人对此多有怀疑。
关于《孙子兵法》的研究自然以军事学为本。现代社会又有人对《孙子兵法》进行延展性解读,用以指导商业、管理领域的工作,拓展了它的价值。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会发现《孙子兵法》还蕴含着客观认识的方法和理性精神。《孙子兵法》与《论语》一起,不公开启了先秦诸子思潮,而且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质。对《孙子兵法》这个方面的意义论述甚少,本书着重从这个角度予以解读。
|
目錄:
|
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附录《孙子兵法》原文
|
內容試閱:
|
《孙子兵法》体现着客观健全的理性精神
《孙子兵法》讲的是战争的原则和谋略,用以指导军事实践。在人类的活动中,战争无疑最为严酷,所以绝对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作出行动,像宋襄公那样“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拘泥于传统的理念必然被战争法则所淘汰。因此,《孙子兵法》蕴含着客观认识的方法和理性精神是必然的。
当然,这种理性落实在经验实践的层面上,属于经验理性的范畴。它的基本点是客观性,讲“兵者诡道也”(《计篇》),“兵以诈立”(《军争篇》)、“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都是从客观要求出发得出的结论。客观性总是与经验活动的要求相统一,核心在“利”字上,故而反复说“以利动”(《军争篇》),“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九地篇》《火攻》),“非利不动”(《火攻》)。《孙子兵法》所讲的“奇正”、“虚实”、“九变”、“用间”,一切思考的目的,行动的开展,都在于谋取利益。
客观性又基于全面、长远认识的基础上,有健全性的要求。这一点,后人似缺乏重视,其实这正是《孙子兵法》客观理性的精髓所在。理性假如缺乏健全性,就很可能趋向极端和固执,有违理性精神的本质。
《孙子兵法》理性的健全性首先表现在对于“将”的职责分别的认识中。《孙子兵法》中的“将”实质上可分为统帅和将军两类,统帅决定战略计划,将军指挥战术行动。因此,《孙子兵法》对“统帅”讲的是战略问题,包括《计篇》告诫的战略的“道”与战术的“诡”相统一,《作战篇》指示的经济是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谋攻篇》讲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目标和“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用兵原则,《形篇》有关战略阶段目标的认识。《孙子兵法》对“将军”讲的都在战术范畴内,包括兵力分配组合(《势篇》),战争主动权(《虚实篇》)、争取先机(《军争篇》)、作战机动性(《九变篇》)、行军驻扎(《行军篇》)、军事地形(《地形篇》)、机动作战(《九地篇》)、火攻策略和方法(《火攻篇》)等问题。战略问题的首要之点是“道”,即“令民与上同意”(《计篇》);战术问题的关键则是“诡”。“道”与“诡”的结合包括了两个层面军事活动的理性要求,充分反映出《孙子兵法》理性的健全性。
《孙子兵法讲读》《计篇第一》
(五)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能,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未战之前,在祖庙前讨论,决定作战计划,结论是能够取胜的,是因为有利的条件多;未战之前,在祖庙前讨论,决定作战计划,结论是不能够取胜的,是因为有利的条件少,有利条件多的能取胜,有利条件少的不能取胜,更何况那些没有有利条件的。我根据在祖庙前的考虑来认识,胜负即显而易见。
解读:在讲了将军的要求和战场的原则后,又回到统帅的层面上。“庙算”是统帅的战略考虑。“算”的内容是前文的“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决定了战争最后的结果。一次局部的战斗改变不了战争的最后结果。那些懂“诡道”的将军和勇敢的战士,可以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决定胜利的根本在于政治、外文、经济条件。若米尼的《战争艺术》说到军事行动要考虑“人民的战斗精神,武器装备,财力资源,对政府和体制的效忠”。在两千多年前,孙子己经说得清清楚楚:“吾以此观之,胜岁见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