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編輯推薦: |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学会拒绝和要求,学会赞美和沟通,不再懦弱和自卑,做“强势”的自己!!!
生活中大部分的麻烦来源于说 “Yes”太快说 “No ”太慢!
每天被不好意思伤害一点,一年积累下来就是大危害,一辈子积累下来就是彻底让你失败!
思考对了 你的世界就对了 思考也是一门技术活
智慧来自于思维。如何获得智慧,许多书籍会让历史伟人或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或通过个人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进行提炼,但是本书没有使用这些已略显迂腐的方法,而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通过运用思维原理以及科学的练习方法来获得真正的智慧。熟读此书,你将拥有更多的智慧,惊讶于自己的改变。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教你识别、摆脱身边的操纵者
一本让你惊出一身冷汗、让你做回自己的心理学力作。
笑容可掬?斯文体面?热情似火?这些可能都是操纵者的面具,以前的你几乎无法抗拒他们的操纵。
资深行为心理学家伊莎贝尔为你揭露操纵者真实面孔,帮你告别被挟持、被控制、被绑架的人生。
我为什么总是看别人眼色
因为害怕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看别人眼色;
因为和别人进行比较而看别人眼色;
因为依赖心理而看别人眼色;
……
因为不会看眼色
|
內容簡介: |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一直来,我们推崇敦厚、谦让的品格,从小,父母一边潜移默化一边耳提面命地教育我们要谦让,要相信吃亏是福,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人不好意思,所以遇事不争,委曲求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社会越来越遵循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下,不好意思已经是懦弱、无能、自卑的代名词。
我们时刻受到不好意思的伤害——
不好意思争取合理利益,从而处处受损;不好意思拒绝无理要求,从而麻烦不断;不好意思赞美,从而失去升迁机会……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一书,让你彻底意识到不好意思的危害,完全去掉不好意思的心理疾病。
学会拒绝别人和要求,学会赞美和沟通,不再懦弱和自卑,做生活中的主人!!!
思考对了你的世界就对了思考也是一门技术活
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可能是每个人的愿望,但要真正做到有智慧地活着,并不是件容易得事情。所谓“智慧”,字典上的解释是“领悟、洞悉事物的本质,并能想出最恰当的处理方法的思维能力”。而本书即将告诉你:如何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
《思考对了你的世界就对了思考也是一门技术活》作者在最基本的思维运转的核心原理中寻找端倪,为读者们解疑答惑。理解了思维原理,学会了调节内心的方法,每个人都能变得更加智慧。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教你识别、摆脱身边的操纵者
做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经常不自觉地活在某个人的影响之下,并因此受到心理上的伤害。
操纵者就在我们中间,他们各种各样,有的很善意,有的有魅力,有的表现低调,有的盛气凌人。他们的态度迥异,不过都会为达到目的采取一系列心理计谋。他们举止彬彬有礼,会讲好听的话让你着迷。这些人可能是父母、配偶、普通朋友或者同事。他们能成功地让你感到内疚,或者把你放倒,或者播下怀疑的种子,或者把你置于难为情的处境。
那么,这些操纵者就是怎样的人?他们是如何成功掌握你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害者是否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面对操纵者该如何保护自己?这本书能帮你找到答案。让你再次面对操纵者时,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
我为什么总是看别人眼色
想要得到有活力的健康眼色,不再是那种小心翼翼、不安的眼色,应该怎么办?
《我为什么总是看别人眼色》将时光逆流到原始人类时期,给我们厘清了用语言难以表达的眼色的复杂脉络。然后结合当下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总结出看眼色的人的7个共同点:因为别人的视线而看眼色,因为比较而看眼色,因为依赖性而看眼色,因为想要得到别人的关心而看眼色,因为要知道是敌是友而看眼色,因为世界险恶的想法而看眼色,因为想要利用别人而看眼色。作者在给我们分析了看眼色的这7种情况之后,还提出了7种明确的解困方法。只要将这7种方法灵活地在生活中运用,就可以帮助你做到不需要看别人眼色或者正确地看眼色行事。
|
關於作者: |
周维丽,心理咨询师,作家,长期以来一直潜心从事心理学及人体潜能开发工作。2009年,周维丽在诸多地方发起“从现在开始改变”的活动,已有近两百万人开始参加到活动中来。《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一书主张人们要学会拒绝和要求,不再懦弱和自卑,做“强势”的自己,充分体现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所得,必将为你的人生带来好运。
金庆一,毕业于高丽大学心理学专业,并获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亚洲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在各种教育机构,公共机关以及三星、LG、SK等大企业进行演讲和咨询活动,并在韩国著名门户网站NAVER以及《每日经济报》开设心理学专栏。发表论文50余篇,译有《革新的工具》等。
[加]伊莎贝尔·那扎尔-阿卡(Nazare-Aga,I.),心理医生、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加拿大籍,1986年在法国著名的硝石医院获得精神运动学国家级文凭。
从1990年开始在巴黎开设私人诊所,主要从事认知行为方面的治疗和培训。
她的研究和工作实践侧重与个人尊严、个人价值观、人际沟通和压力管理。
朴槿颖,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心理学专业,获得高丽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担任某综合医院精神健康医学临床心理专家,同时在大学任教。曾在《朝鲜体育报》网站电影频道开设“朴槿颖的电影心理”专栏。每周还通过韩国交通广播电台“现代人的精神健康”栏目为听众解读心理问题。多次在精神健康支援中心、青少年咨询中心、法律进修班等机构就心理咨询、异常心理、沟通、心理评价等话题进行演讲。
|
目錄:
|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第一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失败的心理定律
你有一个信念,就是你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你就会觉得你在工作中很有信心,你常常这样想并在实践中想方设法去做好工作,信心就会更强、这就是你的行动加深了你的心态。反之,时常的过多的消极心理暗示,久而久之,消极因素就会如毒蛇般盘踞在心头。
1.贴标签效应:懦弱自卑
2.蝴蝶效应:影响生活
3.登门槛效应:利益受损
4.酒·污水效应:难成大事
第二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对症下药的前提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现状结果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
1.自卑心理——经常丧失许多自我发展的机会
2.羞怯心理——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孤僻心理——享受自我而不愿参与群体活动
4.多疑心理——人为地制造交往的阻力和障碍
第三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别“不好意思”
自信的力量,在于即使自处逆境,亦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自信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自信,是一种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自信,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人生的坚强支柱。
1.把握自卑的分寸 有种自卑叫自信
2.彻底地踩碎自卑 拥有自信的姿态
3.自信需自我超越 人生低谷可坚守
4.点滴中培养自信 不灭的信念之火
第四章 行事果断——做一个拒绝“不好意思”的人
人生路上,有得有失,要取要舍。要取得成功,你必须学会拒绝,拒绝安逸,拒绝诱惑,拒绝眼前的利益……当然一定要对“不好意思”说不。懂得拒绝“不好意思”的人,生活才会赐予他更多,才会使他成为生活的强者。聪明的你,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微笑着领悟了拒绝的真谛?
(一)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
1.为什么中国人大多好面子?
2.该低头时就低头:走出面子的误区
3.求人办事遭冷遇,千万不可拂袖去
4.丢掉虚荣的面子,解救他人的脸面
(二)口是心非最难受——都是“不好意思”闯的祸
1.拒绝当做家常饭 生活才会有滋味
2.拒绝他人莫伤情 此门学问须精通
3.拒绝他人之境界 幽默艺术来应用
4.该说“不”时就说“不” 但让对方别说“不”
(三)金口难开不合适——都是“不好意思”犯的错
1.口才哪能天生会 艺术原则须牢记
2.轻松打开话匣子 一见如故不陌生
3.自我表露近关系 不会可以用笑容
4.家庭幽默促亲情 交谈相处有禁忌
(四)忠言逆耳不利行——都是“不好意思”出了错
1.以批评为镜可以明得失:兼听则明
2.把批评自己的人当敌人:为渊驱鱼
3.批评是把双刃剑,把握分寸与方法
4.若是猛打一巴掌,切记定要揉三下
第五章 圆熟变通——做个“好意思”的人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你要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在生活中学着做个“好意思”的人。容人之过,大度睿智地低调做人,放下自我的清高,多走动走动,去欣赏别人的优秀,赞扬他人闪光点,在生活中试着做个“好意思”的人。
(一)溜须拍马得学会
1.恭维:提要求给压力
2.奉承:心甘情愿来上当
3.善于吹捧 搔到痒处
4.专心倾听 眉目传情
(二)卑辞厚礼事好办
1.放下清高 庸俗一点
2.送礼有门道 “礼”到理也到
3.七个讲究在 以礼来服人
4.平时多烧香 不忘拜冷庙
(三)赞不离口好“促销”
1.赞美的话在当下 轻启玉口有艺术
2.适当赞美获好感 背后赞美更有效
3.喜听好话是天性 多谈对方得意事
4.毋对自己太吝啬 别忘随时鼓鼓掌
(四)知恩图报是良言
1.“谢谢”两字很平常 会说之人得人心
2.心中常常怀感恩 生活天天乐悠悠
3.感恩之花须培育 手中玫瑰常拥有
4.感激别人的宽容 感谢生活的馈赠
第六章 脸“厚”心“黑”——人活世上够“意思”
为人处世非有“厚”的功夫不可。如果为人内向腼腆,不能忍受各种在处世交往中的屈辱,过于顾及自己的虚荣心,就不能够与朋友和敌人相处,更不可能抓住机会显示自己,即使本身有出众的才智,也会淹没在芸芸众生里面。我们主张“黑”,不是简单的诡计多端、狡诈阴险,它更多包容了睿智、谋略与高瞻远瞩的深刻内涵。谁要想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与质量,谁就要拥有较别人更多的智慧与韬略,这是现代人要成功所必需的。
1.脸薄心软怕得罪 事情注定要办坏
2.学做鳄鱼流点泪 死皮赖脸不要累
3.心慈手软办坏事 软硬兼施是王道
4.古谚“无毒不丈夫” 制敌于万劫不复
思考对了 你的世界就对了 思考也是一门技术活
第一章
我们的错觉和误解
思维谬误和作用原理
第二章 是什么推动我们前行
动机的两面性:趋利和避害
第三章
思维左右人生
创造性是动机、情绪与认知的结合
第四章
揭开幸福的秘密
用思维制造幸福
后记 是做思维的主人,还是旁观者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教你识别、摆脱身边的操纵者
上篇操纵者的面具
--一起来识别操纵者
第一章潜伏在你身边的操纵者--6种戴着不同面具的操纵者
第二章歪曲事实,掩盖真相--不可不知操纵者身份特征
第三章珍惜生命,远离操纵者--操纵者带来的身体、心理双重伤害
第四章你真的错了吗--操纵者利用他人的罪恶感达到目的
第五章好事全占,坏事绕行--操纵者只要利益,不要责任
第六章大家是怎么被绕进去的--操纵者的交流陷阱
第七章如果你和身边的人有了嫌隙--操纵者的挑拨离间
第八章让你觉得自己真不行--操纵者贬低他人的手法
第九章谁能比我更惨--装可怜是操纵者的拿手好戏
第十章东边日出西边雨--操纵者往往视利弊善变、无常
第十一章其实,他的心里只有自己--操纵者不会考虑他人的需求
下篇如何提防操纵者
--对付操纵者要干脆、坚决
第十二章擦亮你善良的眼睛--识别操纵者
第十三章刷新你们之间的关系--停止与操纵者正常的交流方式
第十四章全面反击--对付各个领域里的操纵者
第十五章相信自己的道德与智慧--学会抛开操纵者的评价肯定自我
第十六章远离操纵者的好习惯--其他一些可取的行为
我为什么总是看别人眼色
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看眼色
原始人的生存工具——打猎与眼色 3
原始人靠眼色生存
眼色是什么
眼色的悠久历史
为了适应环境调节眼色 10
生存可能性——衡量眼色的尺度
自觉服从的核心——眼色
调节眼色的理由
暗藏在人类丛林中的“眼色”标牌 18
斯金纳箱
在斯金纳箱外建立关系
人类丛林思维地图
眼色并不是卑劣的、阴险的
没眼色、死心眼的“机器人”的极限 27
理论达人和实战达人的眼色 34
智慧有别于知识
学历那么高,连这个都不懂
奸诈的阴谋者和睿智的谋略家
光聪明是不够的
从眼色演变成智慧
不同性格不同眼色 42
与生俱来的眼色
不同性格,不一样的眼色
随你的心意,我会照做
善变的父母看眼色的孩子 49
无法区分依赖和依恋
不稳定的养育者树立错误的眼色
维持健康的眼色、依恋和养育
创伤是眼色的致命伤 57
可预测和可控制
依恋外伤和多发性创伤
安全堡垒坍塌,眼色也会坍塌
特别板块1创伤·大脑·眼色
接受我心中眼色的影子 65
经常看眼色,但又不会看眼色的人
经常看眼色之人的“青蛙心理”
荣格所说的影子和眼色
看眼色和人格面具
性格温顺的人生起气来更吓人
照顾我心中的那个影子
眼色也有梦想
适应性眼色和非适应性眼色的特点 75
非适应性眼色的7个特点
非适应性眼色的7种类型
适应性眼色的特点
第二部分眼色症候群——让我们的人生感到疲惫
因别人的视线而看眼色 87
社交焦虑严重者的眼色特点
社交焦虑严重者情场失意的原因
因比较而看眼色 99
导致抑郁的眼色:比较
抑郁导致的眼色:贬低
停止抑郁的眼色
因依赖而看眼色 110
婚恋市场的一号警戒对象——乖乖女、乖乖男
检测你的依赖心理
善良的男孩女孩们的人生跨栏
锻炼健康眼色的基础体力
自我成长中的盲目信仰
特别板块2依赖·眼色·智慧
为了引起注意而看眼色 124
活着就是为了给别人看
那个男人的表演性,那个女人的表演性
表演型人格和市场型人格
最陌生的是自己的内面
为了辨别是敌是友而看眼色 134
你是冷漠的还是温柔的
冷静和热情之间的种种
追问你是敌是友的人
情感表现不稳定的边缘型人格
生活就像一场战争
我无法忍受你不在我身边
因世间险恶而看眼色 147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人心都是险恶的:偏执型人格
“怀疑”与“不和”是我的能量
为了利用他人而看眼色 155
缺乏尊重、缺乏共鸣
只要我高兴就好:反社会型人格
共鸣能力低下的反社会型社会
反社会型人格和偏执型人格加在一起
过度看眼色导致的失眠、躯体化、借口 161
非适应性的眼色和社会
经常看眼色无法睡好觉
看眼色会让我们变得病怏怏的
看眼色会导致借口增多
第三部分摆脱错误眼色的7种方法
解决错误眼色的线索 173
过于语境性的眼色
调节眼色,一定有办法
每个瞬间都能觉察:正念
解决语言性问题及眼色
关系和眼色的辩证法
打开心扉面对现在 182
社交焦虑严重到焦虑本身成为问题
焦虑不是问题,消极的想法才是问题
停止比较,休息一下 191
为什么比较会让人疲惫
停止比较,进入休息模式
很短暂的假期
交替使用休息模式和启动模式
抑郁症状和抑郁的“自我说书”很危险
寻找自我和固执己见 201
依赖心理导致生长板关闭
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寻找自我的方法和陷阱
“我是依赖性的人”,这只是想法
我的基础就是我
不要躲避,学会停留在感情上 211
为什么需要确认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呢
方法1区分关系的远近
方法2区分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忍受的问题
方法3面对无法解决的痛苦
回到中间地带,保持平衡 221
如果不站在我这边就是敌人: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
方法1摆脱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
方法2摆脱非此即彼的极端情感
方法3努力成为一个善于保持心理平衡的达人
特别板块3MIT媒体实验室·大脑增强·眼色
接受人生的不确定性 232
过于执迷只会形成破坏关系的眼色
认识自己的执迷
不执迷地处理不确定性
根据生命的价值去行动 241
好了,就到这里吧——选择限制
眼色也需要指南针——选择价值
只知道训诫的眼色是没有用的
揭开眼色秘密的3个问题 248
问题1这是进化吗
问题 2这是智慧吗
问题3这是快乐的事情吗
后记在“眼色专家”和英雄间保持平衡 253
附录记者采访为什么我会看眼色 255
|
內容試閱:
|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了解“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
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
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父母老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父母所说的“笨蛋”。
其实,成人也亦如此。要是一个成人在人际交往时,总是在内心回应自己“这个很不好意思的!”久而久之,在无数次的不自信后,潜移默化中给自己贴上了“懦弱自卑”的标签。
☆小故事
行动成功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李践,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自己“从小乞丐到李嘉诚得力干将”的坎坷人生经历,向到场的广州企业家和青年创业者讲授了为商的成功之道。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他对昔日岁月的回忆,我们甚至很难把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不惑”男子与“乞丐”、“自卑”等词语联系到一起;也很难把这位笑容灿烂、文质彬彬的商人与“中国最早的跆拳道教练”这一“武行”职称联系在一起。
小时候,李践家里很穷,在他8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到外地工作,有一次李践稀里糊涂地就离家出走了,从此沦为了一名小乞丐。有一天晚上,他露宿在昆明火车站,两个无聊、想找乐子的小乞丐趁他睡着的时候,用烟头烫他的脚。李践疼醒后,立马起身去追他们,一直追到了火车站广场,他惊恐地发现眼前站着20多个乞丐,其中年纪最大的“头头”大概20多岁。头头对李践说:“咱们做个游戏吧,你叫我们爷爷,如果声音够大,我们就放你走;如果声音不够大,你每叫一次,我们就打你一次。”被逼无奈之下,胆怯的李践扯开了嗓门,用尽了浑身力气叫了声“爷爷!”可是迎接他的却是“啪”的一个巴掌……最终,李践被打了100多个巴掌,脸已肿得不成样子了。后来,李践爸爸把他找了回去。
那次经历使原本就不自信的李践变得更加自卑了。“胆怯”“懦弱”和“自卑”成了他性格的全部写照。上高中的时候,李践由于买不起菜,常常从家里带豆瓣酱到学校以省下菜钱,他怕同学嘲笑他穷,所以每次都等别人吃完了再独自去食堂买饭。越穷越自卑,李践的学习成绩很不好,父母对他不抱任何希望。高中毕业后,他就参加了工作……
……
《思考对了 你的世界就对了》
第一章
我们的错觉和误解
思维谬误和作用原理
思考也需要做准备活动
记得大学时,曾有一位学长总爱把简单的话说得很复杂。我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学长很简单地回答道:“这不就是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的本质嘛!”
“……”
对于一般人而言,无论在哪个专业领域,其中最难理解的必定是专业术语和概念。有时突然听到某些专业术语,甚至有种在听外语的感觉。因此,不管是学习哪个领域的知识,都应当先从掌握该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开始。
这正如运动前先要进行准备活动一样。突然的剧烈运动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而有了充分的准备活动,不管是练习已学习过的动作,还是学习新动作都会更加轻松、安全。尤其是在完成一些高难度动作时,充分的准备活动就显得更为重要。
探知人类思维的运转原理也应当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人类思维本身就是一项错综复杂的活动,如果缺少“热身”,直接探知其运转原理,就会感到很吃力。那些写满注释的自我启发类书籍并不能为我们的“热身”提供帮助,因为这类书籍的作者往往以自己的经验或者观察为依据。因此这类书仅是作者个人主观思想的表达,并不能成为探知思维原理的指南。此外,这种探知的学习机会也并不是很多,因此,事先的准备活动就更加重要,虽然它往往看似简单。
探知思维的准备活动可以说就是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必须了解认知心理学中与人类思维相关的几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层面。构成人类思维的基本要素有焦虑、认知吝啬、固执、局限性等。如果想学习人类思维的运转原理,就要先从理解这些术语和概念开始。
焦?虑
“早死早超生”
学校里,老师在体罚五个违反纪律的学生。当第一个学生接受完处罚后,怀着解脱后的放松心情躲到了一边,心里高呼着:“结束了!不再疼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学生依次接受了处罚。当快要轮到最后一个学生时,他变得焦虑不安。事实上,此时老师已经消耗了不少体力,最后挨打肯定没有前面的同学疼,但他却吓得面如死灰。当终于轮到他时,还没挨打,他已瘫坐在地上。
这样的场面,我们在学生时代可能都见过或亲身经历过。那么,最后一个学生究竟为什么会如此恐惧和不安呢?因为焦虑。焦虑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同时又是最不想经历的一种心理状态。跟前面的学生相比,最后一个学生在最大限度地预测着痛苦的程度,在漫长的等待中,他变得焦虑不安。也就是说,焦虑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放大预知的或正在感受到的痛苦。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吗啡之类的镇痛剂对伴有焦虑情绪的疼痛有明显效果。在战后接受治疗的伤员中有25%的人要求使用镇痛剂。而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同等伤势的普通患者中却有高达80%的人要求使用镇痛剂。为什么伤势相同,而要求使用镇痛剂的比率却相差如此之大呢?答案是“焦虑”。战后等待治疗的伤员们最起码可以短时间内不再投入战斗,因为没有了上战场的不安与担忧,所以他们感知的痛苦也随之减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痛苦受到焦虑的影响,焦虑增加,痛苦也变得更加强烈。其实,焦虑不只增加肉体上的痛苦,还可以增加心理上的痛苦。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心理上的痛苦会变得更加强烈。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压力山大”就是其最常见的例证。
加剧焦虑情绪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感”.....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热情友善的操纵者这第一张面具并非常常被用到。但其实,它是最危险的。因为它完美地隐藏了操纵者的险恶用心:他笑容可掬,开朗外向,姿态优雅;他经常对别人表现出关切之情;他侃侃而谈,就站在那儿,站在自己的位置——那个原本属于你的位置,现在却自然而然地变成他的了。他入木三分地诠释了这个形象,而我们也乐意效仿这个形象,我们希望自己也成为受欢迎的那个人。米歇尔·皮寇利在皮埃尔·格兰尼亚-德弗利的电影《一桩怪事》中所饰演的角色,就是这类人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么一个充满魅力、拥有如此多美好品格的人,他的实质居然是一个操纵者。对于我们来讲,这确实是很难接受并承认的。但危险正在于此!这些人操控他人的过程毫不引人注意,为了掩盖这一目的,他们用另一套姿态混迹其中。这些姿态有可能展现出他们的风趣幽默和完美的人品,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你有没有发现,倘若面对一个表现得很友善热情的人,我们更容易满足他的愿望和需求;同样的,通常情况下,比起陌生人的请求,我们更难以拒绝朋友的请求。因此,大部分的操纵者知晓如何利用这个简单的办法,来加强对他人的影响力。在动物界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一些很可怕的鱼类通过模仿某些彬彬有礼的鱼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纵带盾齿鳚便是模仿高手,它模仿的对象是条尾连鳍唇鱼。后者是一种清洁鱼,平时的工作是为其他种类的大鱼做清洁。清洁鱼和大鱼之间以特殊的移动作为交流的密码,从而相互了解。自然而然,他们之间建立了信任。因此,大鱼毫不设防,让条尾连鳍唇鱼靠近。然而,纵带盾齿鳚完美地模仿了条尾连鳍唇鱼,甚至复制了条尾连鳍唇鱼最细微的动作,尽管这些并不是它们自身家族典型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乔装之后,纵带盾齿鳚可以欺骗那些大鱼,然后啄食其鳞片和鱼鳍。
引发友善热情的因素那些完美的陌生人能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从我们口中得到“好”之类的回答,仅仅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们很友善热情。他们就像最优秀的销售员。但他们是如何让自己看起来热情友善的呢?二十多年以来,社会学家潜心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发现,让人看起来热情友善的因素包括这些人外貌的相似性(和消费者有共同点)、些许的亲切感、一些奉承话、积极的交流(取决于是否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或者他们认识的一些名人),等等。这些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大多数时候却没有意识到。
很大一部分操纵者(大约60%)已经习惯以最快的速度与他人建立友谊关系——尤其是处于一个完全职业化的背景下时,他们能确保第一次亮相就会让我们觉得他们“友善”。他们面带微笑、亲切殷勤、大方慷慨(比如带来小礼物或者帮个忙),口中皆是赞叹和夸奖。
操纵者的热情友善与真正友善的区别显然,我们觉得友善的人并不是个个都值得怀疑的。世界上存在很多人,他们并不依靠矫饰和诡计来赢得他人的好感。他们知道如何清晰、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望,抑或感情。这些人同样也尊重他人的欲望、需求、感情以及想法。即使我们的欲望、想法或者感情与他们的不同,他们也不会觉得这是不合法的、肮脏的、毫无价值的,甚至是罪恶的。这种人骨子里就是这样,不会虚伪地与你意见相投,但他们同样面带微笑,令人感到亲切可人、恭敬有礼、风趣幽默。他们的精神和想法都是透明的。他们不会不停地制造拙劣的惊喜,不会在职业或者社交上刻意维持一段稳定的关系。他们不会隐藏自己的性格特点,更不会依靠揉碎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诚相交的人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尽管让他们承认和接受这些确实并不容易),同时他们也承认自己的优点。但是,这并不表示其目的是向他人证明自己比他人更加优秀,或者证明在某些方面,别人比自己低等。
之所以如此大篇幅地描述一个真实的态度真诚的人,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鉴别操纵者的行为。在一段关系的初始,一个戴着友善面具的操纵者表现出来的态度,与一个真诚的人相比显然区别并不大。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一个著名的广告:“同CanadaDry相似,拥有CanadaDry的颜色,但这不是CanadaDry!”我们可以加上一句,最后一刻,我们发现味道已经改变了,就是在那一瞬间,我们知道了两者的区别。
......
《我为什么总是看别人眼色》
原始人的生存工具——打猎与眼色
人怎样才能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存呢?如果一个人在语言不通的环境下仍能获得生存所需的必需品,大概都是靠眼色。在你还未完全掌握当地的语言、适应当地的环境之前,你的生存要不就得靠眼色,要不就得靠运气了。可以说,很长时间以来,眼色对人类生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今天,“原始先生”没能和大家一起出去打猎。因为上一次打猎时,原始先生没能跟上大家的节奏,擅自行动,放走了差点儿到手的野猪。到嘴的猎物飞走了,不会看眼色的原始先生受到了部落人的埋怨。
事实上,这不是原始先生第一次犯下这种错误。因为每一次去打猎,原始先生的这种错误都会反复发生,最终原始先生被勒令禁止和大家一起出去打猎。因为没有参与打猎,原始先生分到的肉质量也越来越差。原始先生开始苦恼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原始人靠眼色生存
原始人获得食物的主要方法就是打猎。手持木棍或者长矛悄悄地靠近猎物,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扑向猎物。如果这一过程被猎物发现,那么行动就会失败。因此猎人都是交换着非语言性的信号,悄悄地靠近猎物。
打猎的时候不仅要观察猎物的动态、风向、细微的声音,还要掌握整个队伍的战略并迅速地采取行动。因此,猎人需要拥有在不发出声音的情况下随机应变处理情况的能力。
如果队伍里没眼色的猎人独自行动或者做出细微的动作,不仅会使猎物丢失,还会成为被猎物攻击的目标。因此,在这种既要观察猎物,又要注意其他猎人的情况下,掌握情况和动态的能力关乎到能否获得食物这样一个生存问题。这种解决问题所需的、非语言性的沟通能力及察言观色的能力叫作眼色。因生存所需,原始社会的猎人就具备这种打猎技术和眼色。
除打猎以外原始人类还有一种获得食物的方法——采集。采集是指采摘、收集周围的果实和坚果。从某种角度讲,这可能只是自然的给予,但是采集也有一定难度。如果无法分辨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食物就会生病甚至丧命。随群而迁,适应天气,区别可食用食物和不可食用食物是非常复杂的,需要通过不断摸索才能形成,而且如果独自完成是非常危险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