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图文本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经典 (套装6本)

書城自編碼: 268704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
作者: 林汉达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D23538636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全6册/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62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真谛全集(共6册)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NT$ 5390.0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NT$ 780.0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NT$ 250.0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NT$ 230.0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NT$ 500.0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NT$ 254.0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NT$ 653.0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NT$ 254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49
《 三国演义 : 青少版 》
+

NT$ 836
《 上下五千年(最新版, 林汉达主编,五千年魅力中国故事,历经几代人的严选品鉴,值得不断重读的经典) 》
+

NT$ 238
《 窗边的小豆豆(连续 8 年雄踞全国童书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世纪最有价值图书”)(爱心树童书出品) 》
編輯推薦:
史实、史才、史德兼备, 文化、文思、文笔并行。
未经删减和改写,原貌呈现*权威、*完整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
图文并茂,中国青少年*理想的历史入门读物——几代中国人共同作证。
林汉达长孙林力平先生撰写前言、鼎力推荐。
內容簡介:
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图文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经典—春秋战国故事》,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写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原为止,以《左传》、《史记》等正史所载为基础,一百多个故事按时间顺序编排,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属,清晰地勾勒了春秋战国前后几百年的历史概貌,取材准确、剪裁精当,是青少年读者理想的历史入门读物。
林先生编写历史故事有两个很大的特点。
一是注意史实的准确。他写的历史故事跟演义小说不一样。演义小说虽然写得很生动,可其中有许多虚构的情节。他写历史故事既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很多历史故事虽然流传久远、深入人心,但由于未必符合史实,作者就没有写。
二是文字的口语化。林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对普通话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宁波人,虽然只能说家乡的方言,可写起文章来,用的却是地道的普通话。这部书念起来很顺口,读着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该书作者林汉达先生,是著名学者、教育家、历史学家。这部作品是林汉达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作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著作,是青少年读者学习历史文化的入门读物,问世后备受好评。
作者写的历史故事取材真实可信,文字通俗晓畅,不但能帮助读者学习历史,而且能熏陶读者,使读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林汉达的历史故事历来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的入门读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關於作者:
林汉达1900—1972,浙江慈溪人,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1937年赴美留学,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民众教育系获硕士、博士学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等。他的通俗历史读物深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的欢迎,《春秋战国故事》《前后汉故事》《三国故事》被公认为“中国青少年最理想的历史入门读物”。
目錄
图文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经典—春秋战国故事(上下)

  1 逮妖精
  2 烽火台
  3 黄泉相见
  4 太子做抵押
  5 乱臣贼子
  6 奉天讨罪
  7 放冷箭
  8 打算养老
  9 传位给兄弟
  10 射伤了肩膀
  11 过河拆桥
  12 哥儿俩坐船
  13 救谁好呢
  14 害死妹夫
  15 压服人心
  16 吃瓜换班
  17 管鲍分金
  18 一鼓作气
  19 北杏大会
  20 一个看牛的
  21 老马识途
  22 平定鲁国
  23 仙鹤坐车
  24 替邢、卫造城
  25 进贡包茅
  26 三个大会
  27 蜜蜂计
  28 唇亡齿寒
  29 五张羊皮
  30 立个坏的
  31 荒年买粮
  32 送块土疙瘩
  33 五公子抢位
  34 欺软怕硬
  35 仁义军
  36 桑树林子
  37 饱不忘饥
  38 放火
  39 打猎
  40 信用第一
  41 有怨报怨
  42 赏罚分明
  43 退避三舍
  44 跟国君打官司
  45 东道主
  46 牛贩子劳军
  47 崤山的耻辱
  48 放虎回山
  49 西方的霸主
  50 夏天的太阳
  51 一根马鞭子
  52 谋君篡位
  53 桃园打鸟
  54 任劳任怨
  55 一鸣惊人
  56 食指跳动
  57 上株林干吗
  58 稻田夺牛
  59 肉袒牵羊
  60 抢渡
  61 我不骗你
  62 结草报恩
  63 嬉笑怒骂
  64 戏弄使臣
  65 救孤儿
  66 忍辱偷生
  67 建造虎牢关
  68 师徒的情分
  69 烧丹书
  70 不怕死的太史
  71 挂名的国君
  72 息兵会议
  73 “好朋友”和“心腹人”
  74 细腰宫
  75 卖国求荣
  76 七十卫士
  77 恢复家邦
  78 君王末路
  79 画影图形
  80 过昭关
  81 吹箫要饭
  82 兄弟让位侄儿抢


  83 鱼肠剑
  84 两头使坏
  85 勇士和暴徒
  86 孙子练兵
  87 贪污勒索
  88 掘墓鞭尸
  89 哭秦庭
  90 二桃杀三士
  91 整顿纪律
  92 有文有武
  93 拆城头
  94 周游列国
  95 不,不敢忘!
  96 石屋看马
  97 卧薪尝胆
  98 全凭一张嘴
  99 皱眉捧心
  100 黄池大会
  101 帽缨系好
  102 三不死
  103 攻城和守城
  104 狡兔死,走狗烹
  105 三家灭智
  106 漆身吞炭
  107 三家分晋
  108 收服中山
  109 河伯娶妇
  110 镇守西河
  111 姐姐和兄弟
  112 吴起养兵
  113 驺忌论琴
  114 实地调查
  115 霸道
  116 变法
  117 孙膑下山
  118 装疯忍辱
  119 马陵道上
  120 迁都大梁
  121 五牛分尸
  122 合纵抗秦
  123 蝴蝶梦
  124 和氏璧
  125 激将法
  126 纵约长
  127 拆散纵约
  128 六百里和六里
  129 连横亲秦
  130 曾参杀人
  131 举鼎
  132 绑架
  133 向胡人学习
  134 侦察
  135 端午节
  136 收养门客
  137 鸡鸣狗盗
  138 收账烧债券
  139 狡兔三窟
  140 相思树
  141 十大罪状
  142 黄金台
  143 大王的架子
  144 右袒
  145 落难公子
  146 有始有终
  147 火牛阵
  148 完璧归赵
  149 渑池会
  150 将相和
  151 一领破苇席
  152 搜查车厢
  153 远交近攻
  154 赠绨袍
  155 患难之交
  156 鹞鹰和斑鸠
  157 活埋赵兵
  158 牢骚
  159 毛遂自荐
  160 奇货可居
  161 宁可跳东海
  162 讨厌的老头子
  163 盗兵符
  164 避债台
  165 王室完了
  166 卖酒开赌场
  167 回光返照
  168 移花接木
  169 不中用的小子
  170 天才儿童
  171 驳逐客令
  172 一斗米、十斤肉
  173 北方名将
  174 借头
  175 刺秦王
  176 兼并列国
  177 松柏歌
  178 统一中原
  179 划一制度
  180 焚书坑儒
  附录 作者原序
图文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经典—前后汉故事(上下)

  1 博浪沙行刺
  2  平定南北
  3 沙邱遗恨
  4 怨声载道
  5 揭竿而起
  6 天下响应
  7 抢地盘
  8 八千子弟
  9 斩白蛇
  10 立羊倌
  11 骄兵必败
  12 破釜沉舟
  13 指鹿为马
  14 坑秦兵
  15 约法三章
  16 鸿门宴
  17 火烧阿房宫
  18 分封诸侯
  19 追韩信
  20 暗度陈仓
  21 陈平归汉
  22 兴兵发丧
  23 美人和儿女
  24 木罂渡军
  25 绑架老母
  26 收英布
  27 销毁王印
  28 挑拨离间
  29 假投降
  30 外黄小儿
  31 分我一杯羹
  32 踢脚封王
  33 鸿沟为界
  34 钻入敌营
  35 四面楚歌
  36 难见江东父老
  37 汉高祖登基
  38 五百义士
  39 恩将仇报
  40 巡游云梦
  41 “功狗”和“功人”
  42 上朝的仪式
  43 白登被围
  44 和亲
  45 极极以为不可
  46 一笔勾销
  47 平定南方
  48 大风歌
  49 白马盟约
  50 把人当作猪
  51 萧规曹随
  52 太后临朝
  53 汉文帝即位
  54 废除连坐法
  55 两封信
  56 耕种的榜样
  57 往边疆移民
  58 废除肉刑
  59 方士的诡计
  60 有生必有死
  61 削地
  62 平定七国
  63 金屋藏娇
  64 绝食
  65 排斥百家
  66 金屋变为冷宫
  67 滑稽大王
  68 帮闲文人
  69 马前泼水
  70 反攻匈奴
  71 灌夫骂座


  72 夜郎自大
  73 长门宫
  74 飞将军
  75 加强边防
  76 武功爵
  77 通西域
  78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79 再通西域
  80 求神仙
  81 天下十三州
  82 强求“天马”
  83 扣留使者
  84 苏武牧羊
  85 李陵投降
  86 司马迁受累
  87 尧母门
  88 挖掘木头人
  89 轮台悔过
  90 托孤
  91 苏武回国
  92 聪明的少帝
  93 立昏君
  94 废昏君
  95 坐牢读经
  96 霍家的败亡
  97 国内要紧
  98 称职的官吏
  99 杀害大臣
  100 赵充国和西羌
  101 功臣画像
  102 女使者
  103 外戚和宦官
  104 昭君出塞
  105 攀断栏杆
  106 谦恭下士
  107 七亡七死
  108 面面俱到
  109 改朝换代
  110 复古改制
  111 绿林和赤眉
  112 起义军的混合
  113 昆阳大战
  114 新朝的灭亡
  115 一个算卦的
  116 争取民心
  117 整顿队伍
  118 攀龙附凤
  119 绿林的破裂
  120 赤眉的流亡
  121 帝王满天下
  122 三分天下
  123 钓鱼台
  124 得陇望蜀
  125 硬脖子
  126 马革裹尸
  127 云台二十八将
  128 取经求佛像
  129 生死朋友
  130 投笔从戎
  131 威震西域
  132 宦官灭外戚
  133 但愿生入玉门关
  134 天知地知
  135 豺狼当道
  136 太学生罢课
  137 宦官五侯
  138 林宗巾
  139 逮捕党人
  140 太平道
  附录 作者原序
图文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经典—三国故事(上下)

  1 黄巾起义
  2 能臣与奸雄
  3 屠杀黄巾
  4 市侩皇帝
  5 宦官专权
  6 任命牧伯
  7 杀宦官
  8 废少帝
  9 宁我负人
  10 同盟除暴
  11 同盟不同心
  12 私藏玉玺
  13 夺冀州
  14 岘山中伏
  15 万岁坞
  16 凤仪亭
  17 叹气惹祸
  18 死里逃生
  19 青州兵
  20 屠徐州
  21 火烧濮阳
  22 火并幽州
  23 坐得徐州
  24 窝里反
  25 绑架皇上
  26 保驾
  27 夺地不勤王
  28 抢野菜
  29 迁都屯田
  30 小霸王
  31 神亭交手
  32 辕门射戟
  33 投奔曹营
  34 战宛城
  35 养虎与养鹰
  36 割发代首
  37 白门楼
  38 让帝号
  39 打鼓骂街
  40 葛巾迎降
  41 论英雄
  42 劈颜良
  43 古城会
  44 于吉不死
  45 官渡之战
  46 投奔荆州
  47 兄弟相争
  48 以妲己赐周公
  49 抵抗乌桓
  50 跃马檀溪
  51 三顾茅庐
  52 灭黄祖
  53 上楼拔梯
  54 长坂坡
  55 孙刘结盟
  56 火烧赤壁
  57 夺取江南
  58 东吴招亲
  59 借荆州


  60 献地图
  61 逆取顺守
  62 采用中策
  63 收严颜
  64 治蜀从严
  65 逼宫
  66 单刀赴会
  67 捉刀人
  68 文姬归汉
  69 浑身是伤
  70 一身都是胆
  71 汉中王
  72 水淹七军
  73 大意失荆州
  74 走麦城
  75 献头
  76 本是同根生
  77 推位让国
  78 东征孙权
  79 北投曹魏
  80 守夷陵
  81 火烧连营
  82 退守白帝城
  83 托孤
  84 蜀吴联合
  85 骨肉猜忌
  86 攻心为上
  87 五月渡泸
  88 平定南中
  89 出师表
  90 收姜维
  91 失街亭
  92 空城计
  93 围攻陈仓
  94 吴王称帝
  95 木牛流马
  96 木门道
  97 赶集遭殃
  98 鞠躬尽瘁
  99 吓走活司马
  100 立庙
  101 大兴土木
  102 搬铜人
  103 平辽东
  104 忍死托孤
  105 装病
  106 交出兵权
  107 牛头山
  108 赤膊上阵
  109 带酒进宫
  110 咬破被子
  111 路人皆知
  112 竹林七贤
  113 退守剑阁
  114 争功
  115 以敌攻敌
  116 此间乐
  117 晋王称帝
  118 造船
  119 争取民心
  120 三分一统
內容試閱
1 黄巾起义
汉朝帝王的统治,到了东汉后半截,实在太不像样了。朝廷大权经常落在外戚或者宦官手里。他们互相掐着脖子,抢着抓权。谁把对方摁下去,自己掌了权,就横行不法地欺压人民,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在这些方面,外戚也好,宦官也好,简直没有多大的区别。东汉末后的几个皇帝都是宝贝,好像成心要比一比谁最没有出息似的,昏庸到了家。他们让那些掌权的外戚或者宦官要怎么着就怎么着,自己没有骨头,能够活着就是了。那些士人比较敢说几句公道话,谈论谈论国家大事的,就被指为“党人”,严重的,丢了脑袋,轻一点的,下了监狱,或者一辈子不准出头露面。豪强、世族、地主、富商不断地兼并土地,放高利贷,层层剥削农民,逼得他们不是下降为农奴,就是做了流民。再加上连年的灾荒和疫病,更叫老百姓没法活下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巨鹿郡( 在河北省巨鹿县 )出了三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是弟兄三个:大哥叫张角,二哥叫张宝,三弟叫张梁。他们给人治病,用“太平道”的宗教形式,联络群众。大约十年光景,太平道传遍了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州( 兖音Yǎn )、豫州等八个州,教徒多到几十万。张角、张宝、张梁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首领。他们还传着四句话,作为内部的暗号,别人听了可不懂得是什么意思。那四句话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是指汉朝,“黄天”是指太平道。张角他们已经很秘密地约定天下三十六方在甲子年( 公元184年,就是东汉的皇帝汉灵帝第十七年,中平元年 )一同起义,那就是“天下大吉”了。
张角要他的弟子秘密地用白土在各地写上“甲子”两个字。字有大有小。大街小巷,店铺住家的门口有“甲子”两个字,不必说了,就连州郡官府的大门,甚至京师各城门都写着这两个字。大方的首领马元义首先召集了荆州和扬州的教徒几万人,准备跟张角商议决定哪一天起义。他亲自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到了京师,把礼物送给中常侍( 中常侍,汉官名,一般由宦官充任,相当于后世的大太监 )封谞和徐奉,约他们作为内应。那时候,汉灵帝最宠用的中常侍是张让和赵忠。他最怕的也是这两个人。自己的命捏在他们手里,偏偏又是怕死,不听他们的话怎么行哪?他曾经向这两个宦官表示过态度,他说:“张常侍是我爸爸,赵常侍是我妈。”这两句话倒是实话,说得很透彻。张让、赵忠的权力,那就不用提了。封谞和徐奉也还得宠,可是跟张让、赵忠一比,简直算不得什么。因此,他们愿意接受马元义给他们的礼物,跟他们联合,作为内应。他们约定甲子年三月初五日全国同时起义,内外夹攻,来推翻东汉腐朽的皇朝。马元义联络了封谞和徐奉,立刻把日期通知张角,自己留在洛阳,暗地里把同党的人布置一下。
万没想到正在这个紧要关头,张角的弟子、马元义的助手唐周,现了原形,他原来是只两条腿的狗,他出卖了自己的老师和全国几十万农民,上书告密!马元义没提防自己的助手会叛变,当时就被逮住了。经过几次廷尉的审问和汉灵帝的“爸爸”和“妈”的“良言相劝”,马元义坚决拒绝了拜官封侯的“赏赐”,咬着牙忍受了各种惨无人道的刑罚,终于慷慨就义了。廷尉得不到马元义的任何口供,可是从唐周的嘴里问出了一些线索,一下子雷厉风行地捉拿跟张角他们有来往的人。光是京师一个地方被屠杀的就有一千多人。
汉灵帝下了诏书,吩咐冀州刺史( 州有刺史,地位比郡守高,相当于后世的总督或巡按御史 )捉拿张角弟兄。张角只好临时改变计划,火速派人分头通知三十六方提前半个月,于二月某日全国同时起义。他自己称为天公将军,立二弟张宝为地公将军,三弟张梁为人公将军。所有起义的农民头上都裹着黄巾,当作标记。起义军就称为“黄巾军”。没有几天工夫,天下三十六方黄巾军一齐攻打郡县,火烧官府,打开监狱,释放囚犯,没收官家的财物,开放粮仓,惩办赃官、土豪。不到十天工夫,天下响应。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个州的郡守、刺史纷纷向京师告急,急得汉灵帝都快哭出来了。
汉灵帝拜国舅何进为大将军,首先保卫京师,在临近京师的八个紧要关口( 函谷、太谷、广成、伊阙、旋门、孟津、小平津 )设置都尉,加紧防御,再发朝廷掌握的精兵,分两路去镇压起义的农民。一路由尚书卢植带领,拜为北中郎将,向黄河以北进军,去攻打黄巾军的首领张角和他亲自带领的黄巾军,一路由北地太守皇甫嵩( 音sōnɡ )和谏议大夫朱儁( 音jùn )带领,皇甫嵩拜为左中郎将,朱儁拜为右中郎将,这两个左右中郎将向南进军,去攻打颍川一带的黄巾军。为了和缓士族豪强的敌对行动和不满情绪,马上下了诏书大赦党人。被压制多年的所谓“党人”多少透了一口气,又可以出来了。
大将军何进请汉灵帝下了一道诏书,吩咐各州郡加紧防备对付黄巾。有不少郡县怕官兵太少,抵挡不住黄巾军的进攻,有了这道诏书,就招募起民兵来了。各地张贴榜文,招兵买马,闹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有的人认为黄巾起义好得很,大伙儿不如杀了赃官酷吏、地痞恶霸,投奔黄巾。有的人别有用心,只想趁着这个兵荒马乱的机会,浑水摸鱼,讨个出身,通过打黄巾来立功,企图做大官,发大财,碰巧了也许还能封侯封王呢。
招兵的榜文到了涿郡( 涿音Zhuó )的涿县( 河北省涿州市 ),就有一批人窝肩搭背地看着聊着。其中有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看了榜文,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背后一个大汉说话了。他说:“大丈夫应当替朝廷出力,杀敌立功,叹气顶什么事?”
那个叹气的人是个没落的贵族,排起家谱来,还是宗室,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子孙,叫刘备,字玄德。他从小死了父亲,跟着他母亲靠着卖鞋、编席子过日子。到了十五岁那年,他母亲叫他去求学。可是钱从哪儿来呢?族里有个刘元起,见刘备长得聪明伶俐,年龄跟自己的儿子刘德然差不多,就帮助刘备,让他跟着自己的儿子一块儿去求学。他们的老师就是这会儿拜为北中郎将去打黄巾的卢植,跟刘备是同乡。卢植曾经做过九江太守。有一个时期,他辞官还乡,在家里收些门生,教授经学。刘备就跟刘德然,还有一个辽西人公孙瓒,一同拜卢植为老师,学习经书。公孙瓒年长,他跟刘备挺要好。刘备把他当作兄长那样伺候着。可有一件,刘备不大喜欢念书,他倒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尤其是有武艺、讲义气的人。
刘备有不少朋友,其中有两个跟他最亲密。一个叫关羽,字云长,是河东解县人( 解县,在山西省西南部;解音Xiè ),因为在本地代打抱不平,杀了人,逃亡出来,住在涿县。一个叫张飞,字翼德,是本地宰猪开酒铺的一个财主。( 相传刘、关、张三个人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除了关羽和张飞以外,还有一些不愿意种庄稼,倒喜欢使枪弄棒的年轻小伙子,也跟刘备有来有往。他还结交上了中山郡( 定州市 )的两个大商人,一个叫张世平,一个叫苏双。这两个人是做贩马生意的,挺有钱。他们跟刘备做了朋友以后,每次到涿郡来,老把大量的金钱送给刘备,让他去结交别的人。因此,经常有不少人环绕着刘、关、张三个人。这一天,刘备看着榜文,叹了一口气,没想到张飞正在他背后。刘备一回头,见是张飞,挺高兴地说:“哦,原来是你。云长呢?”张飞说:“听说上城里买马去了。”
当时就有不少平时喜爱练武的小伙子围着刘备和张飞。他们把张飞的话重复了一遍,说:“张大哥说得对,大丈夫应该杀敌立功。我们正想投军去,就少个头儿。刘大哥带我们去吧。”有的说:“平时练功夫,这会儿可用得上了。”有的说:“瞧刘大哥这副耳朵多么大啊,耳朵垂儿快碰上肩膀了。我奶奶说,那就是贵相。跟着他错不了。”大伙儿正乐着,关羽回来了,还带来了那两个朋友张世平和苏双。他们从北方买了一批马回来,正碰上各地农民起义,他们怕黄巾军没收他们的马,只好赶到涿县,暂时留在城里。这会儿他们跟刘备和张飞行了礼,又跟那几十个青年打了招呼,有的还彼此通了姓名。张飞挤开了众人,说:“这儿怎么能说话呢?还是请哥儿们到我庄里去。酒,现成的,一边喝,一边聊。走吧!瞧得起我的,都去。”
他们到了张飞的庄上,准备坐下来喝酒。屋子倒不小,就是人多,太挤了些。张飞庄后有个桃园,正赶上开着花。有人提个头,张飞就叫手底下的人把酒席搬到桃园中去。刘备出了主意,他要借着这个机会,祝告天地,作为起兵的仪式。大家都同意了。当时愿意跟着刘备一块儿去投军的就有好几十人。这个消息一传出去,不到两三天工夫,就有两三百人到张飞的庄上来投军。中山大商人张世平和苏双挺慷慨地送给刘备他们五十匹高头大马,五百两银子,外加一千斤钢铁作为打造兵器之用。三个头头原来就有自己练功夫的刀枪:刘备使的是两把宝剑,叫“双股剑”;关羽使的是长柄大刀,叫“青龙偃月刀( 偃音yǎn )”;张飞使的是长矛,也有个名儿,叫“丈八蛇矛”。那几十个平时练武的小伙子都有自己使惯了的家伙。可是还有好几百人没有兵器。当时就请了工匠打造刀枪。
一切准备好了,那两个大商人告别走了。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和三百多个青年去见涿郡的校尉邹靖。邹靖正担心着本地的兵马太少,见了这一队人马,把他们当作救兵看待。恰巧警报传来,说黄巾军打到涿郡来了。校尉邹靖带着刘、关、张三个人和五六百名官兵、民兵出去抵抗。这批参加黄巾军的农民还没碰到过像刘、关、张那样能打仗的对手。双方一交锋,黄巾军就败下去了。刘备就这么第一次帮着邹靖镇压黄巾,立了一个大功。
邹靖把刘备打败黄巾的功劳逐级报上去,正想重用他。可是刘备听到他的老师中郎将卢植正在广宗( 在河北省威县东 ),把黄巾军的首领张角围在那儿,就要去投奔他。人家要往上爬,你也没法留。邹靖只好让他带着原来的一些人马到广宗去了。
2 能臣与奸雄
刘备他们去广宗的时候,南边的皇甫嵩和朱儁他们在颍川打了败仗。他们碰上了黄巾军的一个将军叫波才,带领着大队人马横冲直撞地过来。两个中郎将的军队怎么也顶不住。他们打了几阵败仗,只好逃到长社城里,守在那儿。波才就在城外扎营,围住长社。因为天热,太阳毒,他们移到树林子里,结草为营。白天攻城,晚上乘凉。他们认为赶到长社城里的粮食接济不上,这些官兵非出来投降不可。
黄巾军的将士们因为没有打仗的经验,碰上了像皇甫嵩那样狡猾的刽子手,不免吃亏。波才的结草为营给了皇甫嵩一个火攻的巧劲儿。皇甫嵩和朱儁把火烧军营的办法布置妥当,半夜偷营,各处放起火来,风大火大,一霎时烧得黄巾军四面奔跑,死伤了不少人马。波才只好带着一部分人马离开长社。一直到了天亮,才跑出了皇甫嵩的包围。他们正想缓一口气,歇歇乏儿,忽然瞧见迎面来了一队兵马,挡住去路,急得黄巾军不知道往哪儿跑才好。
那个带头的军官是沛国谯郡人( 沛国,就是沛郡,在安徽省宿州市西北 ),姓曹,名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他父亲叫曹嵩,本来复姓夏侯,叫夏侯嵩。因为做了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改了姓。曹操年轻的时候,喜欢玩老鹰和猎狗,一出去玩,就没完没了的。他叔父看不惯,老在他哥哥曹嵩面前责备曹操,曹操就使了一个计,叫他父亲别听叔父的话。有一天,他一见叔父过来,故意倒在地下,口吐白沫,好像发了羊癫疯似的。他叔父赶快去告诉曹嵩,曹嵩慌忙出来,一看,曹操已经跟没有事的人一样。曹嵩起了疑。他私底下问曹操:“你叔父说你中了风,这么快就好了吗?”曹操愁眉苦脸地向他父亲诉委屈。他说:“我从来没有这种毛病。只因为叔叔不大喜欢我,有时候他可能在父亲跟前说我不好。我就是受点委屈,还是感激他老人家的。可是好端端的说我发羊癫疯,那就未免过分了。”打这儿起,曹嵩一听到他兄弟提起曹操怎么不学上进,他连听都不爱听。曹操就更没有人管了。
曹操听说汝南( 在河南省 )有个名士,叫许劭( 音shào ),他喜欢评论当时的知名之士。一被他评论过,不但更加出名,而且人家简直把他的话当作定论。曹操就去见他,谈了一次话。末了,曹操问他:“许先生,您看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许劭微微一笑,可不回答他。曹操连着又问了几回,一定要他说出个名堂来。许劭就说:“你呀,你是个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曹操听了,哈哈大笑。
他在二十岁那一年,被地方推举为孝廉,做了洛阳北部尉。他一上任,就做了十多条五色棒,挂在四城门,谁犯禁,不论豪强贵族,都得按章程受责打。那时候,中常侍蹇硕( 音Jiǎn shuò )是汉灵帝的宠臣。他的叔父犯了夜,手里还拿着刀,偏偏碰上曹操巡夜,就给拿住了。皇上的红人儿蹇硕的叔父,这么一个大来头,怎么会把一个小小的北部尉搁在眼里?这位小小的北部尉居然把这么一个犯法的大豪强用五色棒活活地打死。曹操从此就出了名。宦官们拿他没办法,只好派他去做顿丘令( 顿丘,汉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浚县西 ),让他快点离开洛阳。后来他又做了议郎。黄巾军起义的时候,曹操做了骑都尉。这会儿他带着五千名士兵到颍川去助战。正赶上波才打了败仗,逃到这儿,就被曹操杀了一阵。曹操就这么立了一个大功。
皇甫嵩、朱儁,加上曹操,三路官兵合在一起,屠杀了好几万人,颍川的黄巾军给镇压下去了。他们接着去打汝南和陈国两郡地界里的黄巾军。波才逃到阳翟( 音zhái ),被官兵围住,逼得无路可走,自杀了。首领一死,没人带头,底下的人乱哄哄地没法抵抗,慢慢儿都逃散了。皇甫嵩上了个奏章,向汉灵帝报告打胜仗的情况和朱儁的功劳,还把曹操也写了上去。大将军何进请汉灵帝封皇甫嵩为都乡侯,朱儁为西乡侯,把曹操升了职,让他做了济南相( “相”,官名,诸侯国的“相”也称为“相国”、“宰相”、“丞相”等,地方的“相”跟地名连在一起 )。何进又请汉灵帝叫皇甫嵩去打东郡( 在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北部 )的黄巾,叫朱儁去打南阳的黄巾,让曹操到济南去上任。
南路打了胜仗,北路的大军还没有消息,大将军何进请汉灵帝派大臣去慰劳卢植,同时去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那时候,那些做大官的世族和党人一派的名士都恨透了宦官。汉灵帝不派别人,偏偏派个宦官小黄门左丰去。左丰到了广宗,听了卢植的报告,知道他已经打了几个胜仗,杀了一万多黄巾兵,目前正把张角围在城里,还在城外筑了土垒,准备用云梯攻城。左丰听着,净打哈欠。他对这些报告不感兴趣。他要的是别的东西。打开窗子说亮话,要左丰在皇上跟前说句好话,就得多送点钱。卢植憋着一肚子的气,对左丰手下的人说:“目前连军饷都接不上,哪儿有钱孝敬天使?”
小黄门左丰回去向汉灵帝说:“广宗的黄巾贼容易剿灭,只是卢中郎不肯用心罢了。”没多久,皇上的诏书下来了。中郎将卢植上了囚车,押到京师去领罪。另调河东太守董卓为东中郎将到广宗接替卢植,继续镇压黄巾。赶到刘备、关羽、张飞他们到了广宗,卢植早已押走了。天大的希望落了空,而且以后卢植的门路也没有了。刘备叹了一口长气,对着关羽看了看。关羽拧了拧眉毛。张飞直嚷嚷:“真他妈的,这是什么世道!”关羽说:“咱们是来投奔卢中郎的。他都押走了,咱们怎么能待在这儿呢?”张飞把话接过去,说:“没说的,回去!”刘备点点头,说:“也好。回到涿郡再说吧。”他们就带着自己的一小队人马走了。
他们走了两天,上了山路,突然听到山背后有喊杀的声音。刘备带着关、张两个上了山冈,一望,就瞧见有不少黄巾兵追赶着一队官兵。原来是天公将军张角打败了董卓,正追赶着他哪。刘备说:“咱们帮一下吧。”关羽和张飞立刻带着一支人马从横斜里向黄巾军冲过去。一把青龙偃月刀,一支丈八蛇矛立刻变成刽子手的屠刀。黄巾军没防到这一路的敌人,他们还以为中了埋伏,当时就退回去了。刘、关、张他们救出了董卓,到了平地。董卓又是高兴,又是纳闷。他问这三个领头的说:“你们是哪儿来的官兵?谁是你们的将军?”刘备回答说:“我们是过路的义兵,都是平民,没有将军。”董卓一听,才放心了。他说:“噢,噢,原来都是平民,倒难为了你们。”说着,马鞭子一抽,自个儿回营去了。
张飞挂了火儿。他瞪圆了眼睛,说:“我们拼着性命救了他,这家伙,这么无礼。干脆宰了他算啦!”刘备说:“别生气。人家是朝廷命官。再说,他又没得罪我们,就是架子大点。咱们走咱们的吧。”
关羽吹了一下胡子,冷冷地、带刺儿地说:“这小子是谁呀?哪儿迸出来的?”
说起来哪,董卓这个人并不简单。他是陇西临洮人( 洮音táo,临洮,在甘肃省岷县 )。平日倒挺豪爽,有点外场人的派头。年轻的时候,曾经去过羌中( 羌音Qiānɡ,我国古代西部民族羌族住的地方 ),见过那边的世面,跟当地胡人的头头和羌人的头头都有交情。董卓是个高个儿,胳膊粗、力气大,要是个对个地跟他比比手劲,很少有人比得过他的。他又是射箭的能手。别人只带着一袋箭,他呢,能够左右开弓,腰间两旁各挂上一个箭袋。胡人和羌人又是怕他,又是服他。后来他回到老家种地,做了大庄主。
有一回,羌中的豪强路过陇西来看他。他拿出外场人的派头来招待他们。那边种庄稼最得力的帮手是耕牛,耕牛是个宝。董卓可真慷慨,他宰了耕牛请客。这批羌中的贵宾都说董卓真够朋友。他们回去以后,大伙儿凑了各种牲畜一千多头送给董卓。这一来,大庄主董卓又做了牧畜主了。
汉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 六郡: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 )良家子弟的身份被选为羽林郎( 皇帝的卫兵 )。他曾经跟着中郎将张奂打过仗,立过功。皇上赏给他九千匹绸缎。他把这么多绸缎全都分给士兵。那种慷慨劲儿就不用提了。反正士兵们都服了他。董卓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做了并州刺史,又做了河东太守。这会儿又由河东太守升为中郎将,接替卢植来打黄巾。原来围攻广宗的士兵们因为小黄门左丰勒索贿赂,卢植受了冤屈,大伙儿都代他抱不平。来了个接替的,又是眼睛长在脑门子上,谁都不在他的眼里。大伙儿心怀不平,打仗没有精神,那还能不打败仗?
当时刘备他们气呼呼地离开董卓,回涿郡去了。他们走了以后,张角的起义军连着打了几个胜仗,逼得董卓从广宗逃到下曲阳( 在河北省石家庄北面 )。黄巾军不肯放松,紧跟着追到下曲阳。董卓守在城里,再也不敢出来了。天公将军张角派他的兄弟地公将军张宝带领人马围攻下曲阳,自己带着俘虏和敌人的辎重( 辎音zī,辎重就是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用物资 )回广宗去了。
张宝的军队连日攻城,虽然一时还不能把下曲阳打下来,可是已经够叫董卓担心的了。董卓眼看着张宝的人马越打越多,自己要守住下曲阳,不但官兵不够,就是粮草也得有个接济。他只好上个奏章,派几个勇士冲出包围,到京师去搬救兵。恰巧汉灵帝已经接到了东郡那边的报告,皇甫嵩打败了那边的黄巾军,扫荡了东郡。现在看了董卓的报告,两下对照,一胜一败,对董卓就很不满意。他下了道诏书,吩咐皇甫嵩率领得胜的军队往北去进攻张角。接着把董卓革了职,押回京师。
皇甫嵩接到了诏书,立刻带着兵马赶到广宗。他打黄巾已经七八个月了,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可是他还没碰到过黄巾军的三个首领。这一回他到了北方,一定要跟黄巾军的首领天公将军张角比个上下高低。天公将军张角可没出来,他叫他的三弟人公将军张梁去对付皇甫嵩。张梁不像波才那样光知道猛冲猛撞,他的士兵又很勇敢。尽管皇甫嵩是个打仗的能手,他的军队又称得起是当时的精兵,一向打胜仗,可是皇甫嵩遇到了张梁的军队,什么便宜也没占着。他连着进攻了好几天,每回都给黄巾军打回来。皇甫嵩一想,他还没碰到天公将军和地公将军呢,光是一个人公将军已经叫他够受的了。他觉得不能小看张角和张梁的军队,光是这么连着进攻是不行的,就下令退兵十里以外,把军队驻扎下来。他要再摸一摸黄巾军的情况,摸清了再决定作战的计划。
3 屠杀黄巾
皇甫嵩把军队退到十多里以外驻扎下来,张梁也不出去跟他交战。这几天他正为着他哥哥忙着哪。天公将军张角因为劳累过度,打败了董卓,从下曲阳回来以后,就病倒了。这三天来,病得更厉害。人公将军张梁接连三夜没睡觉。他劝慰张角安心治病,可是张角发高烧,老说梦话,愣要出去跟敌人拼命。他说天下八州的老百姓都称他为大贤良师,家家户户谁不咒骂朝廷。大伙儿都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三十六方农民同时起义,不到十天工夫,天下响应。万没想到半年多来,各地的黄巾军都遭到了贵族、官僚、地主、豪强的屠杀,情况越来越坏,他的病也越来越厉害。他气呼呼地嚷着说:“我真不明白,天下怎么能有这么多吃人的狼啊。”到了八月十五那一天,他对张梁和站在跟前的几个人说:“苍天是死了,可是狼还活着。”大家都知道他又在说梦话了,只好愁眉苦脸地看着他,听他说。不一会儿,他突然笑起来,像哼着歌儿似的说:“苍天已死,黄巾不灭!万众一心,天下大吉!”说了这话,这位首先起义、希望天下大吉的大贤良师就咽了气。
张角一死,跟他一同起义的农民哭得比死了爹娘还伤心,兄弟张梁更加难受。又因为他几天没有好睡,这时候,只是有气没力地叹着气。广宗的黄巾军一听到他们的领袖死了,好像天塌了一样,不由得全都哭了。天性朴素的农民军根本就没想到“秘不发丧”这套玩意儿。张角病死的消息很快就给皇甫嵩知道了。他立刻布置了进攻的计划,下了命令,当天晚上三更造饭,四更出动,拿公鸡打鸣儿当作记号,一齐进攻。黄巾军正打算替他们死去的领袖报仇,大家就抹去眼泪跟官兵拼了。张梁尽管身子不好,他一咬牙,提起精神,跑在头里。双方的军队从鸡叫开始一直打到中午,死伤了无数人马,各不相让。到了下午,黄巾军开始有点乱了。张梁毕竟因为几天没睡觉,疲劳得精神恍惚,一不留神,被官兵刺了一枪,从马上掉下来,当时就给一个军官砍去了脑袋。霎时数不清的敌人好像后浪推前浪似的拥进了城。
皇甫嵩的大军进了城,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每一条街,每一个角落,都展开了血战。残暴的官兵又杀了三万多名黄巾兵。其余的黄巾兵只好往城外跑。城里的老百姓怕遭到官兵的屠杀,也都跟着往城外跑。他们逃到河边,官兵追到河边。因为逃难的人太多了,车辆挤得没法动。黄巾兵和老百姓站不住脚,被挤到河里淹死的就有五万人。黄巾军的辎重被烧毁三万多辆。烧毁了这么多车辆,屠杀了这么多人,官兵还抢了不少财物,抓去好多妇女和小孩。他们把那些妇女和小孩都当作女黄巾和小黄巾,全都做了俘虏,没收为奴隶。
皇甫嵩到了城里,进了公署,就瞧见大厅上搁着一口棺材。张角死了以后,黄巾军把他的尸首入了殓( 音liàn ),可来不及给他安葬。左中郎将皇甫嵩就想到北中郎将卢植和东中郎将董卓都败在张角手里,自己可还没跟他交过手。这会儿死人的棺材搁在这儿,挺老实地搁着,他要怎么着就怎么着。他就勇气百倍地劈开棺材,把死人的脑袋割下来,连同张梁的人头送到京师去。这是一件莫大的功劳。
皇甫嵩屠杀了广宗的黄巾,接着就率领着打了胜仗的大军赶到下曲阳,满想马到成功,活捉张宝,没想到这位地公将军穿着孝、披散着头发,好像打伤了的老虎似的来跟皇甫嵩拼。皇甫嵩打了几阵败仗,下令退兵,退到十里以外的地方驻扎下来。他约了巨鹿太守郭典,把所有的官兵和地主武装都用上,两路夹攻,夺取下曲阳。黄巾军的人数比官兵多,上阵又不怕死,可就是一件吃了亏:他们只会打老实仗,不会作假。皇甫嵩跟张宝两队人马打上了,皇甫嵩假装打败,把张宝的人马引到包围圈里,四面埋伏着的官兵一齐上来,把张宝团团围住。张宝打得筋疲力尽,跑又跑不了,就自杀了。张宝一死,这一路的黄巾军没法守住下曲阳。他们四散奔跑,大多都被杀了。皇甫嵩和郭典下令屠城,同时扫荡农村。在他们看来,老百姓跟黄巾是一路货。反正老百姓是头上没裹黄巾的黄巾军。因此,光在下曲阳一个地区,前前后后被杀的黄巾兵和没裹黄巾的老百姓,一共有十多万。这么多尸首埋都没地方埋,挖坑也挖不了这么多。皇甫嵩就出了个主意,他要在南门外留个纪念,夸耀自己打黄巾的功绩,就下令把十多万尸首堆成一座山,外面封上土,这种又高又大的尸首堆,叫作“京观”。
北路的捷报到了京师,汉灵帝很是高兴。他认为既然张角、张宝、张梁都死了,天下就不该再有黄巾了,怎么南路的朱儁还没把南阳的黄巾消灭?他就想把朱儁调回来,另派别人去。可是皇甫嵩立了大功,总该先赏他。汉灵帝就拜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让他当冀州的州牧( 州牧是官职,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又封他为槐里侯( 槐里,在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给他两个县一共八千户的赋税作为俸禄。皇甫嵩上了个奏章,要求两件事:第一件,要求皇上免去冀州一年田租;第二件,要求皇上赦免卢植。这两件事都准了。这么着,冀州的地主们都歌颂皇甫嵩替他们镇压了农民,还免了一年田租。卢植官复原职,又做了尚书。
汉灵帝加封了皇甫嵩,就打算把朱儁调回来。司空张温替他说情。他说要消灭黄巾也不能太心急,朱儁准有他的高招儿,只要给他个方便,不要限定日期,他准能打胜仗。汉灵帝总算听了张温的话,没把朱儁调回来,只是催他加紧攻打宛城( 就是河南省南阳市 )。
南阳的黄巾领袖叫张曼成。他率领着好几万农民,杀了当地的郡守和地主豪强,占领了宛城城外一大片地区,跟城里的官兵相持了一百多天。后来张曼成中了埋伏,被南阳太守秦颉( 音jié )杀害了。黄巾军另推一个领袖叫赵弘的,继续抵抗官兵。四乡的农民杀了地主恶霸,纷纷到宛城来投军,人数突然由几万增加到十几万。赵弘就率领着这十几万农民打下了宛城,黄巾军的势力比以前更大了。
朱儁到了南阳,马上跟南阳太守秦颉、荆州刺史徐璆( 音qiú )联合起来。可是三路兵马合起来,还不到两万人,怎么能跟十几万的黄巾兵对敌呢?因此,朱儁到了南阳两个多月,一点也占不到便宜。可是他究竟是个懂得兵法的将军,他使个计,把赵弘引到城外,打了一会儿就逃,让赵弘追他。赵弘当然不肯把他放过,紧紧地追着。朱儁看准机会,突然回过马头来,杀了个回马枪,把赵弘刺落马下。黄巾军打了败仗,逃回城里。他们另推一个首领叫韩忠的,守住宛城。朱儁他们还是没法进去。
朱儁叫士兵们在城外筑了个土山,从这上头可以看到城里的动静。他们又造了不少云梯,准备攻城,把军队布置在西南角上,云梯也搬到西南角上来。南阳黄巾军的领袖韩忠没有作战的经验。他一看到敌人集中到西南角,马上把主要的力量都用来防守西门和南门。哪儿知道人家使的正是“调虎离山”计,黄巾军主要的力量放在西南角上,东北角的防守力量就差了。朱儁亲自带着四五千人,偷偷地绕到东北角上,突然竖起云梯,一齐向城头进攻。其中有一个少年军官带领着一班小伙子,特别勇猛。他首先从云梯上跳到城头上,杀散了守在那儿的少数黄巾兵,让他手下的士兵都上了城头。他们很快地开了城门,把官兵都放进城去。韩忠一听到东北角失守,马上离开西南来救东北。他曾经碰到过朱儁、秦颉、徐璆他们,而且有一回曾经把这个南阳太守秦颉打下马来。秦颉面向地、背朝天,摔了个狗吃屎。可是跟这个少年军官一交手,就没法儿打。他到底碰上了谁呀?
那个首先跳上城头的少年军官是吴郡富春人( 今浙江省富阳 ),叫孙坚,字文台。他在十七岁那年,跟着他父亲坐船到了钱塘江,瞧见江边有十几个人抢了客商的行李什么的,正在那儿分赃。孙坚对他父亲说:“这几个强人,我可以打他们一下子。”他父亲说:“人家人多,你一个人怎么行啊?”可是孙坚已经拿着刀,跳上岸,大喊大叫地东西指挥,好像叫唤别人一齐上来一样。做贼的究竟心虚,以为官兵到了,慌里慌张地撒腿就跑。孙坚赶上去,杀了一个,提着人头回来。他父亲吓了一大跳,可是孙坚从此出了名,郡县推举他做了校尉。公元174年( 汉灵帝熹平三年 ),会稽( 现浙江省的绍兴 )许生割据地盘,自称为阳明皇帝。孙坚招募了一千多名勇士,杀了阳明皇帝,立了一个大功。过了几年,他被调到下邳( 音pī,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 )。下邳的一班小伙子跟着他练武练兵。后来张角起义,朱儁做了右中郎将,他推荐孙坚为佐军司马。下邳的一班青少年就跟着孙坚一块儿来了。这会儿他带着这班青年人首先进了宛城。韩忠不是孙坚的对手,他连忙下令全军退到内城。
韩忠守住内城,可是几天下来,粮草不够,特别是没有水。朱儁知道了这个情况,对他手下的将军们说:“万众一心,已经不好抵挡了,何况他们还有十万人呢?逼紧了,反倒不好。咱们得使个计,引他们出来才好消灭他们。”他就下令退兵。官兵纷纷地离开外城,往城外散去。韩忠仔细一看,官兵并不是好好地退去,而是慌里慌张地逃跑。他认为那一定是官兵发生了什么意外,真退出去了。他就率领着大军出来追击。朱儁边打边退,韩忠边打边追。黄巾军追到一个地方,突然见到朱儁的伏兵一齐起来,四面围攻。韩忠知道中了计,赶紧退兵,后面的归路已经截断了。黄巾军四面突围,死伤了一万多人。韩忠已经没法冲出去了。
朱儁叫人劝告韩忠投降,保证不杀。韩忠原来是个怕死鬼,到了紧要关头,他背叛了起义军,放下武器,投降了。朱儁怕他有口无心,假投降,就叫官兵把他绑上。韩忠认为已经投降了,还怕什么呢?绑就绑吧。韩忠被人绑着,押到大营里去见中郎将朱儁。南阳太守秦颉也在那儿。他曾经败在韩忠手里,吃过亏,摔了一个狗吃屎。这次一见韩忠绑着,他就大胆地走到他身旁,猛一下子把他砍了。朱儁心里有些怪他,可是人家秦颉也是打黄巾有功的人,杀了也就杀了。
黄巾军一听到韩忠被人杀了,不管是投降的或者没投降的,又都起来反抗官兵。他们公推孙夏为领袖,还想夺回宛城。孙夏率领着召集起来的黄巾兵,又跟朱儁打了几仗,死了不少人。末了,他们只好化整为零,跑到深山里去了。
朱儁镇压南阳一带的黄巾,立了大功,拜为右车骑将军,封为钱塘侯,增加食邑( 音yì,食邑也叫采邑、采地或封地,这个地区的赋税都归被封的人 )五千户。朱儒把孙坚的功劳也报了上去。打黄巾立功的都有赏。不但孙坚由佐军司马升为别部司马,就是上次由涿郡的校尉邹靖报上去的刘备也得到了赏赐,让他去做县尉。
4 市侩皇帝
刘备因为原来没有地位,赏赐也就差了点,仅仅做个安喜县( 属中山,在河北省定县 )的县尉。他辞别了涿郡的校尉邹靖,带着关羽和张飞到安喜县上了任。不到几个月,就听说朝廷下了诏书:“凡是光凭打黄巾立功做了县一级的官吏的,还得鉴别一下,不合适的一律淘汰。”其实这又是向小官员敲诈钱财的一个花招。刘备哪儿知道。他有点担心自己也许会被淘汰。再一想,一个小小的县尉,做不做也无所谓,等着瞧吧。
过了几天,郡守派了个督邮( 郡守的助理,督察所属的县令 )到安喜来了。县令赶紧到驿馆( 驿音yì,驿是古代的交通站,供送公文的人或官员休息住宿的 )里去晋见,刘备也跟了去。督邮传出话来,说:“只准县令一个人进去。”刘备只好回来。第二天,他拿了拜帖,专程去拜见督邮。拜帖递进去了,等了好大半天,才传出话来,说:“督邮大人今天不舒服,任什么人都不见。”这明明是责备刘备不懂得拜见上级的规矩。刘备忍气吞声地又回来了。关羽和张飞向刘备问长问短。刘备把空跑两趟的情形说了个大概。关羽听了也生气,张飞早就瞪了眼睛。有人告诉他们,说:“督邮作威作福,无非是要几个钱儿。”刘备说:“别说我没有钱,就是有钱也不能给他啊。”
刘备虽说比关羽和张飞世故较深,可他究竟还是个二十八岁的青年。桃园起兵的时候,满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谁想到一来二去地搞到今天,只捞到个小小的县尉,还要受着督邮这份窝囊气。他越想越不是滋味,决定不干了,就叫张飞收拾行李,叫关羽带着县尉的印绶,一同到了驿馆。他嘱咐他们在外面等着,自己跑到后厅要看一看这位督邮大人到底长的是副什么嘴脸。
督邮见有人进来,一问,才知道他原来是空手求见了两次的县尉,就淡淡地又问了一句:“县尉是什么出身?”刘备说:“我是中山靖王的后嗣,在涿郡剿灭黄巾有功。”督邮吆喝一声,说:“胡说!你冒称宗室,虚报功绩。朝廷派我下来,就是要淘汰像你这种不懂规矩的官吏。”刘备也火儿了,他正想动手,张飞已经冲进来了。刘备说:“把他抓了!”张飞跑到督邮跟前,一个耳刮子打掉了他的官帽,揪住头发,把他拖出大厅。这时候,督邮的几个手下人都上来劝解,刘备这才叫张飞放手。督邮喘了一口气,定了定神,一见刘备阻止张飞,张飞就放了手,他马上挺起腰板,又神气起来了。他责备刘备,说:“你反了吗?怎么叫这个野奴才来侮辱朝廷命官!”刘备冷笑一声,说:“我是奉了太守密令来拿你的。”张飞一听,胆子更大了。关羽向督邮瞪了个白眼。督邮愣了一下,泄了气。刘备吩咐张飞把督邮绑到门外,拴在马桩上。正好马桩旁边有一棵柳树。张飞就攀下柳条,在督邮的屁股和大腿上狠狠地抽打。督邮又哭又嚷。柳条折了,再攀几根。大概抽了两百来下,打折了十来根柳条。督邮开头杀猪似的叫着,后来只是流着眼泪,咧着嘴,苦苦地央告刘备,说:“刘县尉,刘王爷,刘爷爷,饶了我吧!”
刘备对张飞说:“饶了他吧。”他回过头去,从关羽手里拿过县尉的印绶来,挂在督邮的脖子上,对他说:“我也不愿意在这儿做官了。这颗印,你替我交了吧。”
刘、关、张三个人上了马,拿着马鞭子向门外的众人拱了拱手,带着自己的兵器,走了。直到刘备他们走远了,几个小卒子才走到柳树旁边,给督邮松了绑,把他背了进去。督邮把这件事向郡守报告,郡守就派人捉拿刘、关、张三个人,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往哪儿去了。
刘备他们不肯向督邮行贿,打了朝廷的命官,官府捉拿他们,还有道理可说,可是打黄巾立了功的,如果不向宦官行贿,或者鼓着勇气敢批评他们的,也都要拿去办罪,那就太说不过去了。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个中常侍称为“十常侍”。他们把汉灵帝和大将军何进都捏在手里,别的人谁还敢动一动他们的汗毛?汉灵帝曾经说过:“张常侍是我爸爸,赵常侍是我妈。”大将军何进呢,本来是屠户出身的。他的妹妹靠着宦官撑腰,立为皇后,何进才能够步步高升,当上了大将军。他怎么敢得罪十常侍呢?
就在黄巾起义那一年里头,为了反对宦官专权而被杀或者坐监狱的就有不少。侍中张钧上书给汉灵帝,说:“张角兴兵作乱,万民跟着黄巾,都因为十常侍和他们的爪牙满布州郡,虐待老百姓。老百姓有冤没处诉,只好起来反抗官府。只要杀了十常侍,把他们的人头挂在城门口,向老百姓认错,不用发兵,天下就能平定。”
张钧的奏章上去以后,张让、赵忠动了火儿,就有御史出面告发张钧,说他勾结黄巾,污蔑大臣。张钧就给活活地打死了。
到了下半年,皇甫嵩、朱儁打了胜仗,黄巾起义的几个主要的首领都死了。豫州( 就是河南省 )刺史王允打败了当地的黄巾军,在黄巾军的文件中发现了中常侍张让的门客写给黄巾军的书信,才知道他们原来是有来往的。王允上书给汉灵帝,把那封信交了上去。这么有凭有据的犯法行动,张让还赖得了吗?汉灵帝看了以后,就交给他“爸爸”张让去看。张让说:“书信从外面来,不足为凭。”汉灵帝点了点头,说:“是,不足为凭。”张让就借个因由,说王允犯的是欺君之罪,把他下了监狱。
黄巾军打了败仗,汉灵帝认为天下从此太平了,虽然已经到了年底,还把光和七年( 公元184年 )改为中平元年,大赦天下。王允有造化,在大赦之中出了监狱。
汉灵帝认为张角、张宝、张梁死了,黄巾军打败了,北方的广宗和南方的南阳大体上已经把黄巾军压下去了,天下不是太平了吗?他哪儿知道张角死了之后,各处都有“小张角”组织黄巾军,继续反抗官府。为了叫着方便,这些“小张角”大多使用外号。比如说,有个头子因为嗓门儿大,大伙儿就管他叫“雷公”,骑白马的称为“白骑”,胡子多的称为“大胡子”,眼睛大的称为“大眼睛”。像这一类的头儿脑儿简直数也数不清楚。这许多头儿脑儿因为没有一个总首领,力量分散。大的有两三万人,小的也有六七千人。此外,有个常山人褚( 音Chǔ )燕,因为他行动灵活,纵跳如飞,大伙儿管他叫“飞燕”。河北有不少郡县都有他手下的人,各地合起来,差不多有一百来万人,都算是他的部下。因为他占领着黑山( 在河北省沙河市北 ),这一路的黄巾军就称为“黑山军”。
天下闹得这个样子,大臣们谁也不敢说话。你要是上个奏章劝告皇上整顿朝政的话,张钧就是榜样。他是怎么被杀的?王允又是怎么被革职的?汉灵帝昏昏庸庸地还以为天下太平,什么事都没有呢。只有那次宫里着了火,他才慌张起来了。
黄巾起义的第二年( 公元185年,中平二年 )二月,南宫云台失火,正赶上刮大风,一霎时粗大的火焰好像怪物一样,欢蹦乱跳地发了疯。宫殿烧了一处又一处。救火的水落在火焰上好像都变了油,大火越烧越旺。发了疯似的怪物自己蹦得累了,才慢慢地缓和下来。这场火灾把洛阳的宫殿烧毁了一大半。汉灵帝愁眉苦脸地发了呆。
张让、赵忠对汉灵帝说:“皇上不必发愁。烧了旧的,就可以起造新的,不是更好吗?”汉灵帝听了,愣头磕脑地乐了起来。他吩咐他们赶紧动工,起造新的更大的宫殿。可是库房已经快空了,哪儿来这笔巨大的款子呢?张让、赵忠想了个办法:加征田赋,每亩十钱。这么一合计,不但有了盖房子的经费,而且还可以把铜钱铸成铜人,铜人搁在宫殿前面,那该多么威风啊。一道诏书下去,各郡县雷厉风行地按亩加征田赋,闹得天下怨声载道。
汉灵帝又下了一道诏书,吩咐各州郡供应木料和石料,又嘱咐内侍负责验收。这验收材料又是一种敲诈的花招。如果哪个州郡不先行贿,不管你运来的是什么样的材料,评下来,反正是不合格。那你得把这批材料按照十分之一的价钱出卖,回去再购办一批送来。赶到第二批材料运到京师,要是你还不送上足够的礼物的话,主管的内侍仍然不收。中等的材料也不收。几年下来,京师里木料堆积得霉烂了。内侍们让宫殿的工程进行得越慢越好,因为宫殿早一天盖成,就等于早一天结束了勒索的机会。各地的刺史、太守只好向宦官集团行贿。收到的贿赂也有汉灵帝的一份。“羊毛出在羊身上”,刺史和太守就私自增加赋税,对老百姓加重剥削,自己也从中得点好处。
汉灵帝跟着宦官学会了搜刮钱财的一套本领。贪财上了瘾,他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市侩。各地的州牧、太守推举茂才、孝廉,也得先拿出一笔钱来,叫“修宫钱”。甚至于新放的官吏必须先到西园议定价钱,付了款,才可以去上任。
那时候,司徒袁隗因事免职,内定由冀州的名士崔烈去接替,宫里有人替崔烈付了五百万钱,汉灵帝就拜他为司徒。事后,汉灵帝后悔了。他对左右亲信的人说:“唉,我实在太心急了。要是我慢点下诏书,再等一等,这次司徒的售价一定可以加到一千万钱。”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