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误解与心理偏差》以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技能鉴定与饮食服务发展中心外贸营销员培训认证大纲为基础进行编写。《误解与心理偏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商务的基础知识与实务,内容包括:国际商务理论基础、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国际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英语函电等。
|
目錄:
|
总序/1
序言/1
前言/1
第一章误解的界定/1
1.1误解与相近概念的区分/1
1.2误解的不同定义/6
1.3界定误解的不同视角/8
1.4误解的工作定义/11
1.5结语/11
第二章误解研究综述/13
2.1语言哲学解读/13
2.2语言学解读/15
2.3心理学解读/22
2.4社会文化解读/27
2.5修辞学解读/30
2.6结语/32
第三章误解的潜在性/33
3.1误解及其潜在性/33
3.2误解潜在性的根源/34
3.3结语/43
第四章人类推理与心理偏差/44
4.1人类推理/44
4.2心理偏差/48
4.3经验推理方法导致的偏差/56
4.4结语/65
第五章语用推理的经验本质/67
5.1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67
5.2语用推理的主体的经验性/69
5.3语用推理的客体的经验性/71
5.4语用推理结论的经验性/74
5.5结语/76
第六章心理偏差对语用推理的干扰/77
6.1心理偏差:逻辑推理和社会判断失误的系统根源/78
6.2语用推理过程中心理偏差的介入:误解的认知根源/79
6.3结语/85
第七章易得性经验推理与误解/86
7.1易得性经验推理与心理偏差/86
7.2易得性经验推理对语用推理的影响/87
7.3实验设计/89
7.4结语/93
第八章代表性经验推理与误解/95
8.1代表性经验推理/95
8.2代表性经验推理对语用推理的影响/96
8.3实验设计/96
8.4结果分析/98
8.5结语/100
第九章锚定与调整经验推理与误解/101
9.1锚定与调整经验推理/101
9.2锚定与调整经验推理对语用推理的影响/102
9.3锚定与调整经验推理在语言学界的重新界定/102
9.4实验设计/103
9.5结果分析/106
9.6结语/109
附录/110
参考文献/122
后记/142
|
內容試閱:
|
歧义性是交际的固有属性(Tannen,1986)。自然语言的特有属性注定了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同时,交际的社会属性又从另外一个方面加剧了这一语言现实。比如,交际者的“面子”需求,使得间接话语的使用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交际策略之一,但是,话语的间接性无形中加大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另外,交际者的不同社会属性,比如不同的性别,也会使他(她)们在话语使用上体现不同的风格,这样,在不同性别的人交际的时候对于语言意义的把握就相对同一性别间的交际更加棘手(Tannen,1990)。另外,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会策略性地使用语用含糊(吴亚欣,2004)、会话含意、隐喻或反讽(Vendler,1994)以及特殊的会话序列结构(Schegloff,1987)等,这些有标记的交际手段的使用都会从不同程度上使语言意义难以确定。
再者,推理是交际过程中交际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的认知心理活动。由于推理在交际过程中的惯常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对于交际者来讲已经是一种无意识的逻辑思维过程(Gardiner,1932:199)。说话人需要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作出假设,进而确定使用什么样的话语可以使听话人推理出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同样需要对说话人的认知语境作出假设,进而推理出说话人可能表达的意图。由此可以看出,在交际双方的推理过程中,对交际对方的认知语境的假设是决定交际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认知语境假设是交际双方经过认知推理作出的。因此,推理的正确性与认知语境的共享性对于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们能否成功识别我们的共享语境,并保证推理不受干扰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