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NT$
990.0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NT$
440.0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NT$
440.0
內容簡介:
本书围绕都市区多中心系统高效、包容、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从结构与功能两个层面,针对都市区多中心空间集聚-辐射效应不足、多中心协同效应低、分工与协作不足与区域功能低等问题,以系统科学为背景,分析了都市区多中心系统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组合,通过关联性、协同性、密度-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分析了都市区多中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功能问题与路径问题,并提出都市区多中心共生协同的理论体系与运行路径。
關於作者:
朱俊成,湖北利川市人,苗族,湖北科技学院副教授。2006年6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12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Lethbridge地理系做访问学者(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学计划基金1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3项,其他及地方委托课题10项,先后在《公共管理学报》、《经济地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11年入选咸宁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13年获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
目錄 :
1 绪论…………………………………………………………………… 1
1.1 引言……………………………………………………………… 2
1.1.1 选题背景…………………………………………………… 2
1.1.2 研究目的…………………………………………………… 8
1.1.3 研究意义……………………………………………………10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
1.3 结构安排……………………………………………………………14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6
2.1 主要概念……………………………………………………………16
2.1.1 多中心………………………………………………………16
2.1.2 共生…………………………………………………………21
2.1.3 都市区………………………………………………………22
2.2 主要理论……………………………………………………………24
2.2.1 共生理论……………………………………………………24
2.2.2 系统理论……………………………………………………28
2.2.3 都市区理论…………………………………………………31
2.3 共生协同评价方法…………………………………………………35
2.4 文献综述……………………………………………………………40
2.4.1 都市区及其发展研究………………………………………40
2.4.2 多中心结构与多中心都市区关联评价研究………………45
2 基于共生视角的都市区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2.4.3 都市区治理研究……………………………………………51
2.4.4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54
2.4.5 共生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55
2.5 本章小结……………………………………………………………58
3 国内外都市区发展的实践…………………………………………… 60
3.1 都市区发展概述……………………………………………………60
3.1.1 都市区发展阶段……………………………………………61
3.1.2 都市区的基本类型…………………………………………63
3.2 国外都市区发展实践………………………………………………67
3.2.1 主要模式……………………………………………………67
3.2.2 实例…………………………………………………………70
3.2.3 经验借鉴……………………………………………………76
3.3 国内都市区发展实践………………………………………………78
3.3.1 主要模式……………………………………………………80
3.3.2 实例…………………………………………………………83
3.3.3 经验借鉴……………………………………………………88
3.4 几点启示……………………………………………………………89
3.5 本章小结……………………………………………………………92
4 都市区多中心及其共生……………………………………………… 94
4.1 都市区多中心………………………………………………………94
4.1.1 都市区多中心………………………………………………94
4.1.2 都市区多中心系统…………………………………………97
4.1.3 都市区多中心系统演化……………………………………99
4.2 都市区多中心共生……………………………………………… 104
4.2.1 共生的一般性分析……………………………………… 105
4.2.2 共生条件………………………………………………… 111
4.2.3 共生边界………………………………………………… 113
3
4.2.4 共生目标………………………………………………… 117
4.2.5 共生效应………………………………………………… 118
4.3 都市区多中心共生机制………………………………………… 120
4.4 都市区多中心共生模式………………………………………… 124
4.4.1 要素形态共生…………………………………………… 125
4.4.2 组织行为共生…………………………………………… 126
4.4.3 空间关联共生…………………………………………… 128
4.5 本章小结………………………………………………………… 129
5 都市区多中心共生协同评价……………………………………… 131
5.1 共生状态分析…………………………………………………… 131
5.2 共生关联评价…………………………………………………… 133
5.3 密度功能评价………………………………………………… 138
5.4 协同性评价……………………………………………………… 140
5.4.1 DPSR 分析……………………………………………… 140
5.4.2 评价体系………………………………………………… 141
5.4.3 评价方法………………………………………………… 144
5.5 本章小结………………………………………………………… 145
6 都市区多中心共生协同发展……………………………………… 147
6.1 国内都市区共生协同分析……………………………………… 147
6.2 都市区多中心共生协同思路…………………………………… 155
6.2.1 结构优化共生协同……………………………………… 157
6.2.2 功能优化共生协同……………………………………… 158
6.3 都市区多中心共生协同对策…………………………………… 159
6.3.1 体制共生协同:府际协作与网格一体化……………… 160
6.3.2 基础设施共生协同:同网一体化……………………… 162
6.3.3 产业共生协同:集群、分工与协作一体化……………… 164
目录
4 基于共生视角的都市区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6.3.4 城市共生协同:体系重构与同城化…………………… 166
6.4 本章小结………………………………………………………… 169
7 实证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170
7.1 武汉城市圈发展概述…………………………………………… 170
7.1.1 发展背景………………………………………………… 171
7.1.2 发展概况………………………………………………… 172
7.1.3 多中心系统……………………………………………… 177
7.2 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共生协同评价……………………………… 182
7.2.1 数据来源………………………………………………… 182
7.2.2 结果与分析……………………………………………… 183
7.3 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共生协同发展……………………………… 196
7.3.1 共生协同基础…………………………………………… 196
7.3.2 共生协同思路…………………………………………… 197
7.3.3 共生协同机制…………………………………………… 201
7.3.4 共生协同对策…………………………………………… 204
7.4 武汉城市圈城市网络发展思考………………………………… 214
7.5 本章小结………………………………………………………… 219
8 总结与展望………………………………………………………… 221
8.1 主要结论………………………………………………………… 222
8.2 研究的创新点…………………………………………………… 226
8.3 研究展望………………………………………………………… 228
参考文献………………………………………………………………… 231
附录…………………………………………………………………… 246
后记…………………………………………………………………… 256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