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凡音之起-无界散文系列丛书

書城自編碼: 268292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张敬民
國際書號(ISBN): 9787537845557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7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1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秦汉史讲义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編輯推薦:
他说,“某一日在官,不忍一日不尽民事”,“凡事之有利于民者,断无不利于国”……
他只是一地方河臣,死后道光皇帝却亲赐予祭文,林则徐攥写墓志铭。他的陵墓与亲王齐观,盛享皇家气度。
史家叹曰:南有屈子忧国投江,北有栗公舍身治河。
他被尊为“河神”,他和屈原比肩,在每年的端午节,受百姓奉祀。
他就是清朝道光年间治河重臣,官至河东河道总督的山西人栗毓美。
他的“能”与“廉”,让人感叹、感动、感怀……
內容簡介:
本书属于“无界散文”系列之一。河曲是民歌的海洋,也是孕育民歌的故乡。娘娘滩、扳船汉、走西口……千百年来,那一方水土所形成的“西口文化”深深打动和吸引着作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本散文集,是作者对这一切的深情回望和记录,也是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深度探究和追问。
關於作者:
张敬民 1959年3月出生,河北顺平人。高级记者。现为山西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著有长篇纪实文学《美国孤旅——走西口的汉子闯纽约》,主编文集《长城的季节》《长城人家》《西口再望》《昭晞神光》。
目錄
引子
壹·黄河水深浪滔天
扳船汉吃饭拿命换
附:黄河上的歌
贰·唱曲儿容易叠调难
学会唱曲儿解心宽
附:走西口的歌
叁·灯瓜瓜点灯半炕炕明
烧酒盅盅挖米不嫌哥哥你穷
附:爱情的歌
肆·千万年的黄河日夜流
山曲儿世世代代唱不到头
尾声
附:二人台《走西口》
话说西口文化
——作者与编者的对话
后记
內容試閱
引子
河曲,一个去过就忘不掉的地方。
这么些年,要问我去过多少回,还真难确切地说上来。
我结缘河曲本就是个传奇,注定了这辈子想丟都丟不开。
那是上世纪的1985年,身为记者的我在省城太原待的心慌,生怕少年壮志被“泡”没了而平庸下去,于是与对桌的同事、年长我五岁的大哥马小林一起密谋,策划了沿“走西口”的古道徒步采访的行动。 要知道,这样的事在当时就好比河曲民歌唱的——“数九天长起一苗鲜咯白白的菜”,新鲜得很咧,在业界也可谓“壮举”!
河曲,就是我们采访途经的重要一站。如果拿那句惯常的军事术语来套,就是在战略上是统筹全局的要害、在战术上是把握胜算的关键一役。这是因为,它地处晋西北的黄河边,与内蒙古隔河相望,是当年穷苦人“走西口”的重要路线之一,可以说,山西境内浩浩西去“讨生活”的农民大多选取此道,尤其以忻州地区为最。他们春出秋回,以至于成了一种常态的生存方式。这便有了那首流传甚广、甚至成为反映“走西口”历史根源及对生活真实写照的经典民歌:
河曲保德州,
十年九不收;
男人跑口外,
女人挖野菜。
河曲之所以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在我们日后提出的“西口文化”(完成徒步采访之后,我们撰写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西口大逃荒——记者徒步走西口纪实》,最先也是第一次提出“西口文化”这个学术上的概念,后被人们普遍认同并应用。)概念里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量,仅从“走西口”的人口比例来说,其它地方就无以相比——河曲全县现有人口约12万,而定居于“口外”内蒙古生活的河曲人却有30—40万之多,甚至那里的一些地名、村名都是以河曲相应的村寨同名命名,说话的语音及生活习惯更是深深影响着这方广袤的水土。再一点,河曲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生有浩如繁星的民歌,曾经这里的男人女人、老老少少都能随口哼唱出成箩成筐的“山曲儿”,那村里河畔、坡坡梁梁随时随兴都会飘来情意悠长“爬山调”,不怪世人将它称之为“民歌的海洋”,并公举为“中国北方民歌的发源地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民歌与“走西口”息息相关,似乎那一个个激荡心灵的音符和词句都是为它生出来长出来的。可以说,凡是与“走西口”相关的生活及情景都融进了歌里,无一遗漏;就连“走西口”这三个字的特定词组,也是河曲人创造并唱出来的,可谓“专利”。不服?有据为证——“二人台”最著名的剧目便叫《走西口》,更别说那一首首提及此语的众多民歌了。
记得当年徒步到达河曲县境,一路采访几乎是伴着当地男男女女嘴里哼唱的“山曲儿”贯通下来的。那里的民歌让我们着迷,那里的故事让我们动容,那里的百姓让我们难忘……似乎作为外乡人的我们还来不及对这块土地陌生,即被它那散发着“酸捞饭”一般的糜曲酒香给融化去了,浑身绵绵的软软的,有股子醉熏意暖的亲熟。以至于后来再去,莫名地总有一种游子归乡的感觉,而采访结识的那些老老少少的乡亲见了竟也口口声声地招呼着“你回来咧!”每每这时,我的周身即会“嗖”地蹿起鸡皮疙瘩,仿佛每个毛孔都在呼吸。
一晃整整30年过去了,我还是忍不住会惦它念它,那种牵绊不曾淡去反而愈浓了,面对我的“多情”,就连有时相遇的那方水土生养的“纯种”也不禁自惭“枉为河曲人啊!”说来也不诓,就在2008年我还作为策划人和组织者发起了时隔23年后的又一次对“走西口”的全面战役性采访,定名为《西口在望》,动用了广播、电视、报刊等多媒体及记者队伍展开行进式的全方位报道,其中河曲又是关注的重中之重。
也就是这样的缘由,在这一年的盛夏,我再一次来到了河曲,重访像绵长的“山曲儿”一样缠绕心中的那些放不下的往事故人……
1995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