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从上世纪80年代经久不衰的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经典
|
內容簡介: |
以最简明的语言介绍了现代西方哲学所有代表思潮、代表思想家和主要观点,是西方现代哲学的敲门砖
|
關於作者: |
当代最权威的现代西方哲学史教授,专家。
|
目錄:
|
现代西方哲学的演进 5
一、早期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兴起 5
二、中期现代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运动与现象学运动流行 6
三、后期现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合流、后现代哲学出现及其影响 8
第一篇 早期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兴起 13
第一章 实证主义 13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13
二、约翰穆勒的实证主义 17
第二章 马赫主义 19
一、马赫的经验一元论 19
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 21
第三章 实用主义 22
一、皮尔士的实效主义 22
二、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 24
三、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 27
第四章 意志主义 29
一、叔本华的生存意志主义 30
二、尼采的权力意志主义 34
第五章 生命哲学 40
一、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40
二、柏格森主义 41
第六章 新康德主义 45
一、柯亨的马堡学派新康德主义 45
二、文德尔班的弗莱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 48
第二篇 中期现代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运动与现象学运动 51
第七章 理想语言分析哲学 51
一、卡尔纳普的逻辑实证主义 51
二、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 57
第八章 实用主义分析哲学 64
一、奎因的逻辑实用主义 64
二、新实用主义的发展 68
第九章 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68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69
二、奥斯汀的语言行为理论 72
第十章 社会历史分析哲学 73
一、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理论 73
二、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 82
第十一章 现象学 85
一、现象学运动 85
二、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 85
第十二章 本体论的现象学——存在主义 92
一、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的存在主义 93
二、萨特的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99
三、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的存在主义 103
四、莱维纳斯的异质性他者理论 106
五、阿伦特的反极权主义的政治理论 111
第十三章 解释学的现象学 114
一、施莱尔马赫的一般解释学 115
二、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 116
三、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 117
四、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119
123
五、利科的现象学解释学 125
第十四章 弗洛伊德主义 129
一、弗洛伊德主义 129
二、新弗洛伊德主义 131
三、后弗洛伊德主义 132
四、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32
第十五章 法兰克福学派 133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 133
二、霍克海默尔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134
三、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 136
四、马尔库塞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139
五、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交往行为理论 142
第十六章 结构主义 147
一、结构主义概述 147
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149
三、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 151
第三篇 后期现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合流、后现代哲学出现及其影响 153
第十七章 后现代主义哲学 153
一、新实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后哲学” 153
二、后结构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157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158
(二)巴尔特的文本主义理论 163
(三)利奥塔的纷争理论 165
(四)福柯的后尼采主义权力理论 168
(五)德勒泽等的后尼采主义的欲望理论 172
(六)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 174
第十八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运动 176
一、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 176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 177
三、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新历史主义观 179
四、后殖民主义(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 180
五、后现代女权主义 181
第十九章 当代科学哲学的社会学化与现象学化 182
一、科学哲学(认识论)的社会学化 182
二、社会认识论 183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现象学化 185
第二十章 伦理学理论的社会群体化 189
一、社群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争 189
(一)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的新自由主义 189
(二)诺齐克的权力正义论的新自由主义 192
(三)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193
二、新兴科技伦理学中的几种反个人中心主义伦理观 195
(一)社会条件主义 195
(二)反人类中心主义 196
(三)社会责任伦理学 197
|
內容試閱:
|
“反人类中心主义”(Anti-Anthropocentrism)是一种流行于当前生态伦理学领域的新的伦理理论,它主张把人的价值与尊严推广于人类以外的自然界,把人类之外的生物、自然物看作具有同等于人类的伦理对象的理论,因而是一种把人际伦理学扩展为自然(物种际)伦理学的“泛权利论”的伦理学理论。它包括“动物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生态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而其中主要的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或称为“自然中心主义”或“物理中心主义”(Physiocentrism)。它的代表人物是利奥波特等。他们从传统的先验论的“人权论”或“正义论”的观点出发把它扩大应用于个人之外的整个自然界,强调“一切生命或自然的神圣性”原则,并据此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并斥之为“人类沙文主义”(Human Chauvinism)。他们认为:过去的哲学家或伦理学家单纯从人的生命意义、价值与尊严出发,否认或忽视自然界的生存与价值,从而把人与自然界绝对地对立起来,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自封人类为自然界的主人,而自然界则成了他们任意摆布的私有财产或奴仆,从而陷入了人类中心主义,并终于走到了“人类毁灭”的边缘。他们认为应该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扩展到人类之外的动物界(如美国的动物解放论者辛格),生物圈(如泰勒(P. W. Taylor)),以至整个自然界(如利奥波特和纳什等),建立起一种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以挽救人类生存危机,这是当前迫不及待的任务。
艾督利奥波特(Aldo Leopold,1887--1948)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生态伦理学奠基人。他早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林学院,后在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等州的林业部门长期工作,曾任威斯康星大学的顾问,是美国荒地学会、野生学会等组织的创建人。他的著作甚丰,主要有上述的《大地伦理学》、《沙乡年鉴》等。他在这些著作中强调:人类必须重新确定其在自然界的应有地位。人类不是自然界的高贵的主人,而是从自然界进化出来的一个普通成员。他们与人类之外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自然存在物一起构成了自然界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他(它)们应该兄弟般相互依赖,共存共荣。因此人类不仅应该认识到他们与自然界保持平衡的重要性,而且还应该在思想上“移情”于动物、植物以及其它自然物。有责任爱护它们,保护它们的存在,免使它们灭绝。他写道:“凡是有助于生物共同体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美好性的行为是正当的行为,反之就是错误的行为。” 后来,这被人们称为生态伦理学的“利奥波特原则”。
许多生态伦理学家都提出一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理论”来论述自然中心主义,如挪威生态学家纳什在《深层生态运动》一文中写道:“在地球上人类与非人类的福利和繁荣都有其内在价值,人类除了维护生存的需要外,没有权利损害它们的这种多样性与丰富性。”;等等。
综合以上说来,反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的伦理理论反对“个人至上主义”的传统伦理观,具有一定的“社会群体化”倾向。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他们把“人权”扩大到“物权”,从而把人类的伦理原则扩展到一切自然实体,是一种传统的先验主义原则的新的变体,尽管如此,他们把天赋人权扩大到个人中心主义之外,不失是一种重大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