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編輯推薦: |
中西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困难的,是一个谜人又让人困惑的领域.古往今来的史家大多喜好以自身文化进行历史解释,不了解也不愿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经验,把自己的结论当做是超人类的,从而窒息了历史经验的多元化。由此有必要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无外乎从哲学的与经验的两个层面展开。就前者而言.是“能否把‘西方’和‘中国’加以‘同质化’essentialize和对立化。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但是一个源远流长.而且也是多重层面的文化传统。譬如在中国,单以儒家的传统为例,就可明显地看出古典的儒学与产生于宋代以后的理学之间的差别。在西方的史学传统里,将着重其历史哲学的方面,以求找出一个模式来与其他史学思想传统做比较”。这是一项崇高且难以企及的目标.
|
內容簡介: |
新史学精选二(套装6册)分别以“纳粹屠犹:历史与记忆”、“观念的历史”、“古代科学与现代文明”、“职业历史学家与大众历史学家”、“历史与历史学家”、“艺术史与历史学”主要思想依辑论述。所刊文章均为当今世界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文章对国内史学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關於作者: |
陈恒,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耿相新,男,1964年6月生,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全国优秀出版社大象出版社总编辑、中共大象出版社支部书记。自1988年以来,耿相新同志策划、责编、主编的图书9次获得国家级大奖,11次获得省级奖。获国家级大奖的9种分别为:2004年责编的《邓小平手迹选》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特别奖;2004年主编的《寻根》杂志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3年责编的《朱仙镇木板年画》获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二等奖;2003年策划的《中国边疆通史丛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2年策划的《中国边疆经略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2002年主编的《寻根》杂志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社科重点期刊奖;1994年责编的《安阳殷墟青铜器》获1992-1993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1992年责编的《中国史书目提要》获1988-1991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1992年责编的《中国儒学史》获1988-1991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此外,2005年责编的《天边的彩虹》获“中国最美图书奖”。耿相新总编是河南省唯一同时获得国家级三大奖的出版工作者。
|
目錄:
|
《新史学.第八辑》
卷首语PREFACE
宋立宏Song Lihong
回顾与展望RETROSPECT AND PROSPECT
纳粹屠犹历史综述
1945年以来关于纳粹屠犹的著述和研究
救援与抵抗
“最终解决”
纳粹屠犹36条答问
纳粹屠犹研究在中国
文化视野中的大屠杀
安妮·弗兰克及纳粹屠犹记忆之前景
纳粹屠犹之后犹太人社会心理的变化
重建民族历史与民族记忆过程中的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
宗教和纳粹屠犹
基督教神学与纳粹屠犹
纳粹屠犹中的语言和民族文化
大屠杀与现代性
论坛
文献与史料
《新史学.第九辑》
《新史学.第十辑》
《新史学.第十一辑》
《新史学.第十二辑》
《新史学.第十三辑》
|
內容試閱:
|
观念的力量
1939年的严秋,奥登(W.H.Auden)离开英国来到美国,他坐在曼哈顿的四十二街上苦思冥想:“那些聪明的希望吐出这个卑下虚伪的十年。”①那时他看到共产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在西班牙内战中表现得同样不可靠,双方独裁者谈论着“陈词滥调”,而这些对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流亡的修昔底德”来说实在最熟悉不过了。奥登告诫自己的读者“世上没有国家这东西,也无一人孤独地存在”,并叮嘱他们“我们必须相爱或者死去”。政治观念似乎只是一个可以容纳数百万人的坟墓。
尽管奥登的消极政治观代表着他那一代大部分人的想法,不过他也承认观念能控制和改变个人的所思所想。虽然共产主义有所削弱,但它将权力和一致性作为政治纲领的思想仍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纳粹的罪行则更多直接来源于早几代德国人的思想观念,历史学家可以追溯出那些曾陷害他们的事实:“精湛的学问能够揭示出全部的伤害,从路德直到如今,把文化逼得疯狂。”奥登还辨析出“巨大的心象”造就了“精神变态的神”。作为诗人,奥登是敏锐的,他关于纳粹的独特观点可看作是德国知识传统的顶峰———他们偏离了16世纪早期马丁路德的思想,缺乏理性,更多地投身于盟军宣传而不是历史研究。奥登对思想程式的看法,比如强迫建立一个血统纯正并附带建于东方的人力储备库的德国,这些所谓纳粹建国的基本原则,在过去的二十年已被历史研究证实。
西方知识分子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臻于成熟,他们反对野蛮地对待一系列问题。其中一部分人就像奥登早年以为的那样,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得出了资本主义将会灭亡的结论,并宣称自己坚持马克思主义或另一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另外一部分人则恐慌于斯大林对老布尔什维克竞争对手的大清洗以及乌克兰饥荒的消息,或多或少地都投身于排斥对自由民主做出承诺的马克思主义。一些人认为法西斯主义式新能源和新社会秩序可以拯救西方世界。另有一些人对观念的特定程式辩护,声称他们能提供过去和未来社会以及历史的关键。还有一部分人,如乔治奥威尔则提出另一种想法:自由思想是最关键的。普通人要从“散发着臭味的所谓的正统观念”(smellylittleorthodoxies)中获取保护并对其绝对认同。对这些所有人而言,观念关乎存在。
不过,当时大部分历史学家排斥观念在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比如罗纳徳赛姆(RonaldSyme)当年彻底改革了罗马历史的研究状况;又如里维斯纳米尔(LewisNamier)对18世纪英国政治的研究也做了同样的革新,他坚持认为在日复一日促进政局形成的斗争中,观念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当时观念史学家数量很少,甚至是其中一部分人,如剑桥学者希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butterfield)也认为政治史塑造了他所研究学科的核心;而年轻学者像克里斯多夫希尔(ChristopherHill)则从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他认为不是观念创造,而是作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对社会和历史的形态起着决定作用。正如我们将会看到在这一章,在法国、美国和德国,学者们已经在研究工作中制定出写作观念史(historyofideas)的新途径,他们这些新的研究模式后来逐渐成为专业历史实践的一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