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敬畏意识”为研究对象,以丰厚的心理学应用知识为基础,以美国当代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言人科克·J.施纳德的理论为指导,以广阔的社会、历史视角做观照,深入解析敬畏意识的组成及中国社会敬畏意识缺失的原因。综合运用大量的案例、社会现实,解读敬畏意识缺失带来的后果。最后,本书提出了提升敬畏意识的方法、路径,在充满浮躁与缺乏敬畏意识的社会中,本书对读者有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刘俊山,1969
年10 月出生,天津大港人。现为某中央企业的高级经理人员,负责工会与思想政治工作。喜爱文字工作,爱好文学,大学毕业两年后弃工从文,曾任某产业报记者、部门主任、常务副社长。在国内报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类作品20
多万字,新闻作品多次荣获全国产业新闻一等奖、中国石油新闻奖一等奖,文学作品获首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提名奖,出版《山人看海》《寻美天下——新派地理文化散文》《高级工商管理札记》等文学、管理类书籍。为天涯社区旅游频道著名博客博主,网名:京东山人。
|
目錄:
|
关于探究“敬畏”意识的缘起 1
什么是敬畏意识 1
什么是敬畏? 3
1. 敬畏是一种情绪表现 4
2. 敬畏与集体潜意识相关联 8
3. 敬畏与生命价值相关联 10
4. 敬畏与神秘事物相关联 13
5. 敬畏与基本道德相关联 15
第二章 敬畏缺失,会带来什么 19
1. 敬畏缺失,让心中的暴力野兽出笼 23
2. 敬畏缺失,让权力与金钱横行于世 28
3. 敬畏缺失,邪恶人性冲击道德底线 34
4. 敬畏缺失,损害了人们的幸福感 39
第三章 什么让人们失去敬畏 41
人们为什么失去敬畏? 44
1. 传统文化的挫败,让人们对传统道德失去敬畏 44
2. 信仰的缺失,让人们不知敬畏 46
3. 对金钱与权力的过度崇拜,让敬畏意识缺失 48
4. 社会精英阶层的沦丧,让社会失去敬畏 51
5. 高度忙碌的生活,让人们难以体验敬畏的感觉 53
第四章 我们应该敬畏什么 57
1. 我们应该敬畏法律 59
2. 我们应该敬畏历史 71
3. 我们应该敬畏生命 91
4. 我们应该敬畏英雄 103
5. 我们应该敬畏因果定律 110
6. 我们应该敬畏自然 119
第五章 通向敬畏意识的道路 127
1. 关注心灵 130
2. 确立信仰 150
3. 学会欣赏 163
4. 勇敢面对 177
5. 负起责任 185
第六章 唤醒敬畏意识的修炼 197
1. 学会反思,让自省成为一种习惯 199
2. 放慢速度,让生命的节奏慢下来 204
3. 看到全貌,让自己看得更高更远 208
4. 品味瞬间,捕捉生活的转瞬即逝 213
5. 关注未知,拥有一颗好奇开放的心 217
6. 正视痛苦,把悲伤与痛苦当老师 221
7. 臣服神圣,在神圣事物面前卑微 224
写在后面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