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使用的角度对TRIZ理论与可拓学在创新思维、矛盾求解方面进行了具体比较。继而进行TRIZ理论与可拓学在创新思维方法上的融合机制研究;TRIZ理论中系统理想度与可拓学优度评价法的结合机制研究;TRIZ理论与可拓学的求解工具的融合研究。TRIZ理论的标准参数、发明原理、矛盾矩阵的可拓研究; TRIZ理论物-场模型和标准解的可拓研究;ARIZ算法与科学效应的可拓研究。可拓学的创新思维模式、求解工具的TRIZ改进研究。*后进行基于可拓学与TRIZ的集成技术创新方法构建,包括集成的创新思维方法(维度发散与变换发散)、理想优度、集成的求解工具(拓展求解与变换求解)。本书初步建立TRIZ理论与可拓学之间的比较与融合方案,为TRIZ理论与可拓学的完善研究提供参考。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特别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与研究生参考。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书研究内容
第2章 TRIZ与可拓学的比较研究
2.1 创新思维拓展方面的比较
2.2 求解工具与方法方面的比较
2.3 两类创新方法应用领域的比较
第3章 TRIZ与可拓学的融合机制研究
3.1 TRIZ理论与可拓学的创新思维方法的融合机制研究
3.2 TRIZ求解工具与可拓求解方法的融合研究
3.3 TRIZ理论中系统理想度与可拓学优度评价法的结合机制研究
第4章 TRIZ理论的可拓研究
4.1 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方法的可拓研宄
4.2 TRIZ进化工具的可拓研究
4.3 TRIZ的标准参数、发明原理、矛盾矩阵的可拓研究
4.4 TRIZ理论物质一场模型符号系统和标准解的可拓研究
4.5 科学效应与ARIz算法的可拓研究
第5章 融入TRIz理念的可拓学改进方案研究
5.1 融入TRIZ理念的可拓学创新思维模式改进研究
5.2 融入TRIZ理念的可拓学求解工具改进研究
5.3 融入TRIZ理念的可拓学优度评价方法改进研究
第6章 集成可拓学与TRIZ的技术创新方法应用研究
6.1 TRIZ理论与可拓学有机集成创新方法构建思路
6.2 集成的创新思维方法、理想优度
6.3 集成的求解工具研究
6.4 集成的技术创新方法简化应用思路
第7章 TRIZ与可拓学的综合应用实例
7.1 吸喷嘴设计
7.2 鱼塘自动投饲和增氧装置的改进
7.3 防堵污水滴水灌溉的滴头的设计
7.4 螺旋式气固分离装置的改进
7.5 室内无级登高架设计
7.6 发条行走机器人设计
7.7 叠衣机设计
7.8 免洗拖把设计
7.9 大孔径钻头设计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