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人生也许不过“到此一游”,既是“俗人俗事”,不如“瞎三话四”“一笑了之”。
|
內容簡介: |
“由‘千万人’、‘千万年’那样宏观下来,再寻常的相遇居然是那样的‘刚巧’。倒过来推想,相遇的可能性与不遇比起来,竟是微乎其微,不由要让你对那偶然,留几分珍重。”
本书为余斌个人随笔集一种(共三种),日常的经历之事在余斌笔下也能生出花样——或是自己身上发生的趣事、糗事、俗事,或是身边人的遭遇,又或者是对外出旅行的看法,皆可笑可叹可以回味。
|
關於作者: |
作者:余斌
六〇后,南京人,现供职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著有《张爱玲传》《事迹与心迹》《字里行间》《提前怀旧》等。
|
目錄:
|
第一辑 俗人俗事
失眠
关于梦
我的“另类”高考
想发烧
遇
尴尬
骨鲠在喉
邂逅老鼠
当没有香烟的时候
错别字
师生
新年计划
住在天上
怨我不怨我
做父亲的理由
名字的难产
听好话
童言
战斗正未有穷期
第二辑 一笑了之
伸懒腰的学问
是可忍,孰不可忍
女人与逛街
漂亮老婆与安全感
生儿育女与成就感
自虐
幽默
“死”的喜剧
穿衣的尴尬
崩溃
酸sir
易容之术
第三辑 到此一游
出门在外
看黄山的脸色
珊瑚凶险
大理圣诞夜
汉语在大马
“一国两制”
黄河边厕所中秋月
赌场的早晨
废洞不观
富人的滋味
河内的摩托
鞋拔子之旅
出国
第四辑 瞎三话四
偏方
美容
发现
店家
偏见与歧视
缘分偶然
贾政是个“好”同志
说的与唱的
说“八”
误“会”
交情
难说“OK”
胆量
散步
嗜好
攀比
风气
看图识字
送礼的常识
保险
入乡随俗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照片是一个pose
秩序(代后记)
|
內容試閱:
|
失眠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了台湾散文家张晓风的一篇文章,名为《不朽的失眠》,文章还有副题:给没考好的考生。是励志,也是安慰。文中的主角是唐代诗人张继,科考名落孙山,失意归家,道经苏州,于失眠中成诗一首,便是传诵千古的《枫桥夜泊》。这绝对是坏事变好事的范例:睡不着觉捡了个大便宜,居然有这样丰硕的成果。这样的好事从来没碰上过,虽说我对失眠的体验,应该不比张老先生少。可见要想成就不朽的失眠,先得是有不朽因子的人。故我对失眠的态度,总是倾向于拒绝而非接纳。
但失眠这玩意儿是最坏意义上的不速之客,不请自来,排闼直入,真正的“自来熟”,而且狎昵到轰也轰不走—若是能令行禁止,那也不成其为失眠了。正因难对付,保健书上就支出各式各样的招。最狠的一招是“不睡觉法”,不到眼睛睁不开,绝不上床;上床后十到十五分钟内不能入梦,马上下床。古人的问题也许没有现代人来得严重,但这一招他们是早就用了的,有诗为证。《古诗十九首》中《明月何皎皎》有云:“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阮籍《咏怀》诗里大概是纪实,“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其时“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心情颇好。睡不着觉而能有此雅兴,洵属难得。我修养太差,失眠了就烦躁无比。好像很小就有过“不寐”之事,大人教以最原始的法子—数数。还没数到上千,心思不知飘哪儿去了。成年后,失眠的机会更多,一度真是成病了,睡觉简直成为一件要命的事。别人推荐的招都用过,全不管用,到最后,只好吃药。但很短一段时间就停下不服。原因是每次服药之后,即静候睡意袭来,如若不是招之即来,马上大起恐惶:为何吃了药还不行?有此一念,再别想睡,两眼炯炯到天明。也曾尝试干脆不睡,无奈总有心思在睡觉上,睡觉的意愿与睡不着觉的现实,两者之间的挣扎弄得人疲惫不堪,有一种昏昏沉沉的亢奋。这点亢奋不够用来做事,只够用来着急。
想睡而睡不着,这是地地道道的“不由自主”。谁在替我们做主呢?古希腊神话里有睡眠之神修普诺斯,管的就是这事。据赫希俄德所言,这一位与其兄弟死神不同,轻手轻脚,对人甜蜜。他用树枝触动困倦者的前额,或者从牛角中洒出使人入睡的液体。那液体想必比药灵验百倍,但他也许只管洋人。我们的神祇里似乎没有专司睡眠的,只有《西游记》里孙猴子之辈偶或弄些瞌睡虫之类,小打小闹。所以我们的睡眠,大体上是谁也不管。
谁都不管,最后只好靠自己。我后来也悟到了,失眠这不速之客如同人来疯,越理他越来劲,索性不理他,自觉没趣了,或者自动就告退。最要不得的是跟他着急,一着急就坏事,好比抽刀断水,举杯消愁,只有加倍的难受。其实也是没辙了,只好逆来顺受,不想与古人以毒攻毒的路数,倒也暗合,只是我绝不下床。躺在床上看书,再迟也是好整以暇,权当没有睡觉这回事。必到睡意深浓,浓到灯也懒得关了,这才撒手弃书,蒙眬睡去。所以总是“床前明灯光”,彻夜不熄。如此这般,睡眠的质量可想而知,以欠觉替换了失眠,代价可谓惨重,故我对失眠的胜利,只能叫作“惨胜”。
关于梦
“自古至人无梦”—似乎不做梦是得道高人的标志—据此绝大多数人倒是可以很轻易地鉴别出自己“妄人”、“愚人”,总之是普通人的身份,不再费心去幻想成为一个高人,因为我们隔三岔五不免要做梦,敢于断言自己从不做梦的人,几乎没有。
人人都做过梦,然而所梦各异,因此也就各有各的经验。也许除了做梦必在睡眠中之外,我们根据经验可以就梦境达成共识的唯一的一条便是,它是虚的。电影电视很能反映或利用这种共识,所以每当表现梦境,画面必先淡去,朦胧一阵子,以示其“虚”。不过更能直观反映出我们对梦之形式的模糊想象的,似乎是古时的木刻画和后来的连环画。梦中最活跃的当数视觉,只是所见之物有形状却没有多少质感和质量,轻飘飘像气体,气体浮荡空中,所以我们总疑惑梦中所见是在我们的上方。画里的情形便是这样,多是一缕轻烟袅袅而上托着梦。如果哪个画家让梦境出现在画的下方,那恐怕很有被讥为缺乏常识的危险—梦怎么会在床底下?
也许正因为梦虚而不实,它反倒比其他想象更能挑逗人的好奇心。梦中藏着微言大义吗?不知道,至少人们愿意相信是如此。古人很认真地相信梦有预示的功用,所谓“梦境忽来,未必无兆”,所以替人详梦、圆梦可以成为一个很不错的职业。现今的人对梦已不是那么郑重其事,不过为数不少的人也还是喜欢说梦。我有位密友对奇奇怪怪的食物有特别的嗜好,前些时候她梦中吃到一种怪异的果子,数日后恰有熟人从广州带来一种叫不出名堂的水果,她尝了之后惊喜莫名,坚称与她梦中所食形状、味道分毫不差。又有一个朋友到西北旅游,在陕北的一个村子里惊呆了,因为那里的地形、房屋,包括一个大坑,简直就是他几年前的一个梦的翻版。我对这二人所说不敢怀疑,因为他们都不是神神道道、夸大其词的人。我只能说我自己的梦从来未曾应验。六岁那年要搬家,我在梦中倒是提前梦到了我家的新居,那是一幢小楼,没有一个房间,或者说整个房子就是一个大房间,里面空无一物,只中央有一螺旋的楼梯直伸到天花板,说这里是宝塔的内部也许更确切。不用说,我的新家与我所梦毫不相干。更说不通的是,梦的尾声也即梦的高潮,我在楼梯上疯狂地奔跑着,最后还是被一歹人追上,杀死了。
当然即使不信梦兆,现代人对梦也还有别样的探究,即如我的梦,也许心理学家就很乐意拿去做研究人的潜意识的材料。我很有几分相信弗洛伊德梦是潜意识某种显现的理论,有时甚至愿意相信梦如其人,但我极不情愿将这说法用在自己身上,因为根据我做过的梦去下判断,我很像是一个潜在恐怖分子。我记得最清楚的梦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我被杀死,一类是我把人家给杀了。虽说我自觉从无杀人的冲动,然则潜意识之为潜意识,不正在其不为本人觉察、意识吗?幸而潜意识化为行动的通道幽狭纡曲,而在潜意识的出口处,我的“超我”想必恪尽职守,看管甚严,所以我至今尚未为害社会。善哉!善哉!
我的“另类”高考
我实在是幸运的—恰在高中毕业的那一年,高考恢复了。学校读书的气氛骤然变得浓厚,“复习迎考”成为主旋律。我自然也被裹挟其中,但对撞上的好运却全无意识。
说来可笑,到那时为止,我对大学连最起码的概念也没有。“南大”、“华水”、“南师”都进去转悠过,在里面疯玩,对我而言,大学只是一些比中学大了好多倍的大院而已。我看不出大学和我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上大学会带来什么别样的前途。从小到大,想过当兵、下乡、当英雄,就没想过上大学。在考上南大以前,南大的名教授我甚至一个也报不出来,只知道一个名人,叫钟志民,“走后门”进校门,自我反省后主动退学的,报上一直在宣传。此外关于大学的正面“知识”,大约就是来自一部名为《决裂》的电影了,片中有场高潮戏:身为党委书记的主人公怒斥以没有学历为由拒绝农工入学的教务主任,举起一农工长满老茧的一只手,激动地宣布:“这老茧就是资格!”
就因为无知,我对大学并无向往之情,相反,高考于我颇有几分节外生枝的意思,将来如何非我所计,眼前摆着的是,不能自在玩耍或是随心所欲地看书,得每天圈起来复习了。从上小学到这时,还真没正经上过多少课,起劲地还在“革命”。在学校的复习班里一堂接一堂的课,就觉百般难挨。大学就是这复习班的延伸吗?可能没人相信,即在那样的气氛里,我也极少憧憬考中的一日,倒时而悬想着下农村。
其实即使没有高考从天而降,也轮不到我上山下乡,我姐姐早就下去了,按那时的规定,我留城顺理成章。那毕业就该进工厂了,这却正是我惧怕的。几度到厂里“学工”,得出一个结论,当工人极无趣,数小时机械重复地劳动,下了班便作鸟兽散,各自回家。对不谙世事而又喜好扎堆的少年人说来,“学农”就要有意思得多,一大帮人吃住在一起,无人管束,笑闹不已。我想象的农场或“集体户”就是这样,近乎永远的夏令营。有本“文革”前出版的小说叫《边疆晓歌》,把知青生活写得田园诗一般,也在助成我的下乡之梦。最滑稽的是,高考前我还弄了本《儒林外史》在看,也看不出好来,但小说开头写王冕的那一段却深得我心,王冕岂不就在乡下,放放牛,读读书,好不自在。我擅自就把那惬意的画面拼贴到关于农村生活一厢情愿的想象中去了,也不管王某的阶级身份其实大有问题。
现在想来,如此醉心插队落户,应当还与它比当工人更风光不无关系,虽说人们私下里早看作是变相的发配了,报纸上却还在大吹大擂,学校里也在不停地动员。记得就在恢复高考前夕,学校还把我们一帮毕业班的学生干部拉到乡下搞活动,好几个晚上,老师在点了油灯的土屋里找我们长时间地旁敲侧击,巴望有那么个把学生跳出来,主动报名下乡,如此学校有了树先进的机会,不仅对上面有交代,还当得分不少。报名的冲动我早就有的,一度甚至与几个好友结成死党,信誓旦旦将来插到一起,“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意向父母有点知道,有段时间他们忧心忡忡,一再告诫不可“头脑发热”。
“发热”之事终于没有发生,原因之一是我的死党们都已偃旗息鼓。高考一来,自然一切都另说了。不知道曾经的“发热”是否留下了后遗症,既然下乡在悬想中意味着或热闹或闲适的一种自在生活,日复一日的闷头复习委实让人受不了。当下的吃苦是要有日后前景作诱饵方能乐在其中的,不幸我不知道大学是怎么回事,对大学毕业后干什么也不甚了了,所以我的迎考一直在茫然中进行,有一搭没一搭。
结果是,一九七七年的高考,我名落孙山,比分数线低了两分。那一年我所在的四中考上了七十多人,高考录取率南京第一。压力顿时就来了,我感到万分羞耻,没脸见人。这成为以后几个月我埋头温书的主要动力。上补习班,请人辅导,大量地做习题,无非就是这些,没什么可说,接下去就该跳到结果,结果还算不错,我上了南京大学中文系。
领到录取通知书后的某一天,母校请我去给未来的考生作报告,同时被请的还有一位比我高两届的同学,毕业后分配到饮食公司,似乎是个先进典型。学校的意图很明显,请他,意在说明考不上大学不是世界末日,“一颗红心”可以“两种准备”;请我,是以我之例说明,一次考不上不打紧,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终有成功一日。这安排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因为到我嘴里,就有些“不成功,便成仁”的意思。其时正在一团高兴之中,大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又在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遂大谈“扼住命运的喉咙”。“扼住”云云,大有咬牙切齿的味道,将自己大体是消极懵懂的高考过程“升华”为与命运的抗争,更是想起来就脸红。不过虽在懵懂之中,我的命运的确因高考而改变。没有高考,我大概不会在学校里教书,天经地义地与书为伴。我特别庆幸的是不迟不早,在那个时候参加了高考:早个十年,根本没有高考一说,迟上十年,则不得不面对天网恢恢的应试教育,不是复习几个月,是从小学起就得时刻准备着—老天,饶了我吧。
想发烧
好多词汇,如今皆有了新的含义,比如“发烧”,词典上的解释是:“因病而体温升高。”可是发烧友口中的发烧,绝对与体温无关。初闻本意之外的用法,以为是泛泛形容对种种消闲乐事发生兴趣以至于入迷,后来才知道,发烧实有特指,指的是对音响、唱片之类的热衷和讲究。
不到音乐本身之中领略贝多芬的英雄气息、巴赫的玄思妙谛,而在技术化的器材上耗精力,多少有舍本逐末的嫌疑。且醉心此道亦如迷恋花鸟虫鱼,无益(不关事业前途)而又无利(非比集邮之有望保值以至升值),难免玩物丧志之讥。只有怀疑派低姿态的论调可以拉来为其辩护—“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不幸就在明白“发烧”一语的确切含义之后不久,我发现自己也发烧了。缘起是某次在一地道的发烧友家中听音乐,主人拿出一张海菲兹演奏的柴氏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小心翼翼放入刚搭起的音响。乐声方起,顿觉满室生辉,到高潮处,更有说不出的绚丽辉煌。此曲我早有一盒质量不甚好的音带,录音机上不知放过多少回,哪里及得上这一回听得荡气回肠?于是收起音响之类“是技术,不是艺术”的高论,暗想艺术和技术有时也可成就好姻缘。自此心旌摇摇,渐渐就有一些“发烧”的初期症状,比如见到报纸杂志上有品评音响、唱片的文章,必要细读,广播中有“音响天地”之类的节目,必要细听,又常跑音响商店,东张西望,转转听听之外,遇有内行论“道”,可以旁听半个钟点之久—自知还无切磋、商榷的资格,接受熏陶而已。又爱逛有唱片的去处,且不论是否“天碟”,又或“轰天绝版”,偶尔碰到名曲而兼名演奏,也就买上一二,如此慢慢也积到几十张。音响却还是没有:唱片固然是旧说部中所谓“散碎银两”即可发付,好音响却是非大宗款项不办的。
然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时常还是往音响店里跑。流连于各种牌号的功放、音箱、唱机之间,或者会有近在咫尺、垂手可得的错觉,其实那结果却是好音响之梦分明愈见其渺茫了,因为看得越多,听得越多,胃口便膨胀得越大,不消说,胃口越大,越是力所难及。有一回一店家玩了个吊人胃口的噱头,将各档次的发烧器材聚在一处,垂下标签,分别标以“三十八度”、“三十九度”、“四十度”的字样,令人莞尔一笑。屈指算来,即使瞄准了三十八度,我的本钱也还在“同志仍须努力”的分上。据说身体本钱好者,不病则已,一病即是高烧,体质差者只配连绵不断地感冒、发低烧,因想这“发烧”亦如那发烧,须有大本钱才可望一发即往“四十度”上跑。
如此蹉跎下去,实在不是了局。家中那一位首先不耐烦了,始而指了一摞唱片笑话“不买马,先备鞍”的愚蠢,继而攻击追求完美的虚妄,最后是劝导:与其空想发烧,不如暂且感冒—弄一套可以凑合的,且听着。那理由,如果可以有几分“亵渎”地套用雪莱《西风颂》中著名诗句的格式,就可大致演绎成这样:“既已感冒了,发烧还会远吗?”此话听似有理,实则不单与今日“购物学”上流行的“一步到位说”相悖,而且很可能把一点盼头也弄没了。所以我不为所动。只是这一番理想与实际、“感冒”与“发烧”的冲突让我恍然,实际上我尚不足以言感冒,更不必谈发烧—想发烧而已。
遇
“可遇而不可求”不知算不算一句成语,我一直觉得此语特别的妙。有些事情是可以力致的,有些事情则只可“遇”。
大学三年级的暑假,独自一人骑了自行车往广东那边游山玩水,一路上走走停停,有天傍晚到了福建的莆田,歇在县体委招待所里。莆田是个小地方,晚上也无处可去,吃了饭便伏在二楼的栏杆上望呆、乘凉。下面的操场空荡荡、黑漆漆的,四周静悄悄,只有远处隐隐传来人声,很有几分无聊。这时听见身后的房间里有人在调收音机,过一会儿就有一阵优美的男高音从门缝里飘出来,我听出是斯苔方诺在唱《重归苏莲托》。这歌是极熟悉的,起初无意地跟着哼了几句,不知怎么就忽地住了口,鼻子一阵发酸。出来二十多天,一直无人相伴,倒也并不感到孤单,可是这一刻,在走廊昏暗的灯光下,似乎有种叫作乡愁的情绪油然而生了。歌声缠绵摇曳着,我傻站在门外听,竟至于汪然出涕。
以后我又多次听过这首歌,而且是激光唱盘,在很好的音响上,可是感觉似乎再也没有那个晚上它从门缝里飘来时那么动人了。
又有一次,是几年前的冬天吧,有天傍晚去买菜,见天阴沉沉像是要下雪的样子,想起“向晚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古诗,一时兴动,匆匆买了些东西就折回头,拉了邻居吃火锅、喝酒。忙乱的当儿,窗外真就下起雪来,待火锅上了桌,热气腾腾的,确有几分围炉夜话的气氛了。我和那邻居虽是同事,平素来往并不多,那晚上闲谈些各自经过的事,读过的书,佩服的人,竟都兴致颇高,大有酒逢知己之感。事先没准备,酒至半酣,瓶见了底,菜也没了,于是又各自倒腾出些残酒剩菜,正是“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最后尽欢而散。
那一次夜话留下的印象太好了,以致不久吃了一次乏味的饭局之后,我便发愿同他再像那晚上那样来上一回。果然也就办了。又是一个雪天的晚上,备足了酒,有更丰盛的菜,还另外邀了几个朋友一起热闹,然而不知为何,兴头没那么高了,话没那么多了,甚至胃口也没那么好了。
也许心境是只能“遇”的吧?只可“遇”的事是一次性的,一次性的东西不能复制,有意去复制,那就不是“遇”,是“求”了。
尴尬
《红楼梦》有一回叫“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写贾赦想纳鸳鸯为妾,在贾母处碰了一鼻子灰。还是念大学的时候,与一个朋友聊《红楼梦》,不知怎么说到这一回,他说“尴尬人”当然指贾赦,我则以为分明是指邢夫人,因为这事都是她出面,在鸳鸯处碰钉子,贾母给脸色看,都是她,而且这一回又说到她愚顽,好使“左性”。争了半天,并无结果,也就过去了,到现在也并不知道确解。
我对这一回印象深刻,还因为是从这里才知道“尴尬”二字怎么个写法,过去口里常说,却不会写—也见得这个词是很口语化的了。自从会写之后,“尴尬”二字便时时往来笔下。我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写在纸上是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那时大家都在忙毕业分配,系里分别找谈话,听取各人的志愿,问到我头上,我十分掉以轻心地说,我只想能到处跑跑,即是希望未来的工作也有旅游之便。没想到我的话可以做那样的理解—分配方案出来,我被分在了地质局。中文系毕业要去地质局,我当然大为懊恼,但也无可说得,因为是我自己要“跑”的,虽说再无跑到地质局的意思。各奔东西的前一天。十几个分配中的失意人在一处行“最后的晚餐”,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谁都是一肚皮的牢骚,同时也都觉着无聊。后来有人出了个主意,说每人随便写一个词,然后交给另一个人,看看这些不相干的词可以拼凑成什么东西。于是便分头写,写什么的都有,包括国骂,负责造句的人也真有本事,居然给联成了顺口溜,前几句记不得了,只记得最后一句是“老子受罪活尴尬”,我觉得很能代表我的“心声”。里面的“尴尬”便是我交的卷。
我一直觉得“尴尬”二字很有几分微妙,妙在哪里却说不明白。《辞海》释“尴尬”曰:“对人说,指处境困难或行为不正;对事说,指事情棘手,不易处理。”作为“字典义”,没有什么不对,却终觉不能尽其妙。我总模模糊糊地以为“尴尬”特能道出一种感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不是很严重,严重了就唯有“哭”,“笑”不出来了。感觉的事无法下定义,只好举例说明,曾在杂志上读到一位老教授的小品,写他到学校的浴室洗澡,在池里遇见教过的学生,学生颇懂礼貌,恭敬问好。若是平时冠戴齐整,自会坦然受之,此时骤然“赤诚相见”,他竟有点手足无措了。他那时的感觉,我想恐怕只好以“尴尬”来形容。再比如,我们这里有些单位的男厕所颇有隐蔽不够之憾,有时当着小便池竟是一排无遮无拦的大窗,如厕的人固然可以一边小解一边悠悠然看窗外景致,但如果恰好有位女士从窗外走过,又恰好不知就里,眼光无意中扫到这边,四目相对,则双方的那份不自在,不叫“尴尬”叫什么?
我想起的另一个贴切的例子出在朋友A君身上。此君颇有爱美之心,见到漂亮的异性,不免要多看上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