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內容簡介: |
本书详细叙述了张澜在其家乡——南充的故事。
张澜先生诞生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莲池镇观音堂村张观沟的一个佃农家中。张澜先生在84载春秋人生旅途中,有75年是在家乡四川度过的。南充--成都--重庆是其活动的主要轨迹,而在家乡南充的活动是张澜人生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他五岁参加劳动,刻苦学习考秀才、公派留学日本;领导四川保路运动、担任过国会议员、反对帝制、出任地方行政长官(川北宣慰使、嘉陵道尹、四川省长勤政廉政,造福百姓;主持南充地方自治、抗典捐反暴敛、在家乡办教育兴实业、鼓励百姓栽桑,发展南充丝绸业,极力推动南充地方经济发展。 张澜的教育实践是极为丰富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他都尝试,男生、女生他都招收,私塾、小学、中学、大学他都创办。他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校长、大学校长。是四川女子教育的第一人,是四川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张澜无愧“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从《张澜在南充》细腻而生动的追忆中,我们不难看出张澜先生一生的缩影。张澜的一生是办教育的一生,是为人民大众的一生,是清贫节俭的一生,是清廉为官的一生,是政治端方的一生,是刚直不阿的一生,是高风亮节的一生,是爱国民主的一生,也是社会活动家的一生。张澜先生的一生,是随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不断前进的、 战斗的一生。张澜先生为了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平,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顽强奋斗了一生。张澜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是我国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张澜生在南充,成长在南充,在南充活动了60余年。本书作者所依据张澜先生文集、诗集、政论、手稿、部分档案馆的档案,国内公开出版的作品,纪念文章,知情人的回忆,张澜亲属的讲述及实地询访。
本着事必求真的原则,抢救文史资料并将张澜在南充六十年的活动的轨迹真实地展示出来,让今天的人们能记住张澜,知道张澜曾为新中国所建伟业,以使后人仰止,励志前行,不遗余力实现张澜先生职教强民、民主富强的中国梦!
|
目錄:
|
目 录
1张氏家族渊源及张澜出生地…………………………………….
2张澜的童年……………………………………………………….
3少年张澜…………………………………………………………
4秀才张澜…………………………………………………………
5秀才相亲…………………………………………………………
6维新派的新成员…………………………………………………
7长子张乔蔷………………………………………………………
8新学开拓者………………………………………………………
9官府其奈表方何…………………………………………………
10次子张崿……… ………………………………………………
11川北宣慰使……………………………………………………..
12嘉陵道尹…………………………………
13母亲之死………………………………………………………..
14倡导地方自治…… ……………………………………………
15兴办实业 发展教育……………………………………………
16离开家乡…………… …………………….……………………
17自己的家………………………………………………………..
18与军阀抗争……………………………………………………..
19再任南充中学校长……………………………………………..
20联共与抗争……………………………………………………..
21南溪口岁月……………………………………………………..
22幼子张崙…………………………………………………
23心系灾民 为民呼喊…………………………………………..
24积极宣传抗日 支持进步力量………………………………..
25省立南充民众教育馆………………………..………………..
26四川省立南充高级蚕丝学校…………………………………
27民主堡垒 建华中学…………………………………………..
28川康建设期成会阆中办事处主任………..…………………..
29拒礼斥权贵……………………………………………………
30一次难忘的演讲………………………………………………
31专员面前骂贪官……………………………..………………..
32克勤克俭
廉洁自守…………………………………………..
33张澜的女儿们..………………………………………………..
34桑梓情深………………………………………………………
35家乡人民永久的怀念…………………………………………
附录一 张澜与中国共产党...…………………………………...
附录二 张澜先生生平大事记…………………………………..
|
內容試閱:
|
一 张氏家族渊源及张澜出生地
清康熙初年(1661年,在四川北部的南充县三元场,有一个叫松树湾的荒僻小村庄,庄里住着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名叫张志旺。张志旺自幼家境贫穷,父母早年逝世,不曾读书识字,无家可归的他自小便到地主家帮长工,长大后与邻村的一个姑娘订了亲。因为太穷,连结婚的住房也没有,张志旺急得傻了眼。“志旺,你如果不嫌弃的话,就住在我堆农具的那间茅草屋吧,将它打扫一下,兴许能作新房用。”村里的周大爷关切地说道,因为他是看着这个从小没爹没妈的孩子在苦水中泡大的哟。说是屋,实际上是一个棚寮,虽小但还是有顶有壁有墙。在乡亲邻里们的帮助下,张志旺高高兴兴地将媳妇娶进了门。
几年后,张志旺便有了几个儿子。在那时,人丁稀少,孩子生得多是好事,象征着人丁兴旺,后继有人。张志旺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几个儿子,心中是既高兴又发愁,小小的棚寮已无法住下这7口之家了。于是夫妻俩商量了一夜。借着农闲的机会,张志旺从松林坡上砍回了盖房子要用的树木,又利用早就积攒下的麦草,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很快就盖起了一式两间的草房。旁边还搭了一个窝棚用来喂猪。
谁知好景不长,第二年,南充先是大旱,后又是水涝,田地里的庄稼不仅颗粒无收,就连田边地角,坡上坡下的草根树皮都给吃光了,穷苦的人们开始三五成群地外出逃荒要饭。张志旺一家人也饥肠辘辘,靠吃米糠和野菜度日。5个孩子饿得哇哇直哭,每天都瞪大眼睛望着爸爸妈妈,希望能给他们一点可吃的东西。张志旺看着孩子饿得瘦削的小脸,心中难过极了。虽说家中还藏了点谷种和麦种,可那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呀!再饿也不能动它。不然,明年全家大小靠什么生活呢?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正当张志旺为全家生计所迫日夜忧心不安的时候,朱举人家的账房先生又带着人收租子来了。“老爷,你看今年天干水涝,地里颗粒无收,大人娃儿都没得吃的。人都饿得皮包骨头了,请老爷抬抬手吧,租子我明年一定补交。”张志旺苦苦地哀求着。“租子规定了要当年缴清,不交租就收地退佃”管帐先生眼睛望着屋顶,狠狠地说道。“收地退佃,那一家人靠啥养活啊?”张志旺一听,气得昏了过去。全家人哭的哭,叫的叫,乱着一团。账房先生根本不管张志旺的死活,指挥来人在张家翻箱倒柜的搜寻者,最后拿了几件东西和谷种、麦种扬长而去,走时丢下话来:“三天之内不交清租子,就封门收地。”张家陷入了一片惶恐之中。
几天后,张志旺挑着箩筐,妻子背着背篼,拖着5个瘦弱幼小的孩子泪眼涟涟,一步一回头地离开这土生土长的故土,外出谋求生路去了。心中无限辛酸,他不知将全家人引到何处安家。为了避免兵匪的抢劫,他们全家不敢走大道,只拣人烟稀少的荒僻小径行走。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南充与西充的交界处不远的地方。由于这里是两县的边缘,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两不管的地带,显得异常荒凉,也看不到人烟。在茫茫雨雾中,两条黑黝黝的山岭逶迤朝远方伸去,中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沟垅,顺着长岭的顺延,连绵起伏的小丘陵慢慢展开,坡势延缓到一条小河边。岭上山下,荆棘遍地,树木葱茏。离他站的地方不远就是沟口,那里有一小块坝地,坝地上一株黄桷树华盖如伞。“真是一块好地方”,张志旺高兴得叫了起来。张志旺从此就在这里安下了家。他带领全家在这个几乎人迹罕至的穷山沟,披星戴月,将山坡上的勾藤荆棘除去,开出了一大片荒地。在沟底的坝地上,又挖出了几块水田。他们将原来在松树湾保留下来的一点麦种撒播到开出的荒地里,又勤浇灌施肥,第二年,居然得了个好收成。经过张志旺全家的辛勤劳动,几年后,日子就逐渐就开始红火起来。
孩子长大后为使孩子们各自立业,张志旺便将家产分为5份,叫他们自立门户。从那以后张氏家族便在这山沟里繁衍起来。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去,张家从张天荣到张澜的父亲张文倬这一辈已是整整经历了六代人了。这时的张家,不再是当初单家立户时的景象,而是支派众多、子孙繁衍的张氏家族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天荣老人,也因为这沟里的人家大都姓张,于是就将这山沟称为张观沟。还有一说就是该沟的形状像一个罐子,于是就把此地叫着张罐沟。他们还集资在沟头修了一间观音堂,在离沟头500米处修了一座西阳观。因为有这么一座观音堂,所以在建村时,就把此村叫观音堂村。
张志旺有五子,其四子张天荣及其后代以耕田种地为本。张天荣的第六世孙张文倬,学名本清,字海楼,少好学,举秀才,曾向西充名家受业,学问颇深。娶西充县金永乡召善沟王氏为妻,王氏忠厚善良,勤俭持家。因其父母早逝,张文倬与其妻王氏精心奉养祖父和继祖母,为乡人称赞。
张文倬与兄弟5人分家后,有田不足四亩,生活十分艰难。育有四子七女。长子名从善、子择之,务农;次子名涛,前清秀才;三子名澜,子表方,前清秀才;四子名滽,子洛门,前清秀才,曾从事教育。姊妹共七人,分别嫁于刘家、陈家、吴家、王家、吴家、李家、杨家。有孙男十六人,孙女十六人,曾孙男女若干人。张澜的父亲张文倬是张家第一个读书人。
张观沟,当时属南充县中和里,民国时改为中和乡,距南充县70里。此地离中和场20余里,到西充宝光场今莲池场不到8里,当地老百姓赶场都赶宝光场。
宝光场坐落在一片浅丘包围的山坡上,西充河从场口流过。场内,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路,因人们长年累月的蹬踩而显得凹凸不平。修筑在石板路两边高低不齐的灰黑色瓦房,不知是房屋的年代久远,还是风雨的侵蚀,到处是大洞小眼,显得破旧不堪。这是川北农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集市。因它太小,乡亲们只能呼之为场,即取“义”于“市场”之意。就是因为场小,所以,站在场口的这一头,一眼即可望到场的那一头。用当地农民的话来说,就是几竹竿长。用现在的尺码来量,约有100多米。出宝光场沿西充河前行8华里,便到了一个绿树环绕,流水潺潺的小山村—张观沟。当地乡民们的生活习俗,口音都接近西充而异于南充。1953年9月,区域调整时,张观沟所在的村被划到西充县莲池乡。
张观沟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不过此处的山并不高,相对高度不足百米,河宽不到10米。发源于西充太平镇璧山垭西南的虹溪河和源于西充青狮镇西北的半角山与苦竹垭南的龙滩河在这里的西阳寺汇合。此处海拔高度290米,为西充县海拔高度最低处。此河经嘉陵、顺庆,在南充西桥流入嘉陵江,在南充嘉陵、顺庆境内被称为西充河又称西河。
张观沟一带民风淳朴,百姓生活贫苦,即在丰年,“富民无尽食白米之家、”“贫者更数月不的白米一食”、“可怜顿顿吃红薯。”红薯是西充人的主食,所以西充历史上曾被称为“苕国”。笔者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曾到张观沟,拜祭张澜先生。这里的老百姓仍然住的是破旧不堪的石板房,全沟还没见到砖木结构的楼房,在西充此地也属较穷的地区。
张澜的故居坐落在西充县莲池乡观音堂村张观沟巍峨雄伟的雕嘴山下。建于1662年。张澜故居依山而建,座西向东,粉墙黛瓦,青石院坝,掩于翠竹苍柏之中,呈典型的川北民居风格。整个故居为三合院,有三间正房和两侧耳房。正中的张氏祖祠,建在高高的石台阶之上,祠堂左侧为张澜叔伯的卧室,右侧为张澜父母的居室,左厢房分别为张家的储藏室、蚕房,右厢房分别为张澜及兄弟们的卧室、张家的厨房。整个建筑为穿斗结果,木梁青瓦,木楼篱墙,乃川北农村普通的瓦顶篱墙农家杂院。周围风景十分优美,房后翠竹掩映,绿树成荫。
张观沟依山面水,风景如画,西阳溪蜿蜒曲折,流水潺潺,一派田园风光。沟口有观音堂古庙,古庙前有一广场,还有一棵参天的古黄桷树,此树还很有灵气,据说在1949年张澜出任国家副主席时,枝叶茂密,如伞如盖。1967年,不知道从那里跑来一群红卫兵来到张澜故里造反,把张澜父母的墓砸了,从此古树就慢慢地枯死了。古树、古庙曾是张观沟的标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村在观音堂原址附近修建了村小学。张观沟现属观音堂村。本世纪初,当地政府对张澜故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近年来西充县人民政府加大了对张澜故居的开发力度,目前张澜故居已建成国家4A景区。曾有风水先生,通过卫星图对该地进行观察,没有发现此处风水有独特之处。此地能出一个张澜也许算一个奇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