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病理学

書城自編碼: 267641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李国利,贾筱琴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57967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0-12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68/250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推拿纲目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31
《 统计学(第六版)(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国家统计局优秀统计教材) 》
+

NT$ 360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

NT$ 315
《 创业基础课堂操作示范 》
+

NT$ 475
《 园林树木学(修订版)高等院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 》
編輯推薦:
《病理学》可供高等医药院校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成人高考学员,以及从事各层次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教学、管理工作者参考、学习使用。
內容簡介:
《病理学》共设十章,**至四章为总论,第五至十章为各论。《病理学》的主要特点: ①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每章增加了“案例分析”,以启迪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② 注重形态与机能和代谢的结合,以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疾病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③ 力求内容新、文字精,尽量做到删繁就简;④ 每章前增加“学习要点”,每章后增加“思考题”和“小结”;教材*后附有“推荐补充阅读书目及网站”,以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目錄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1
一、病理学的内容1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1
三、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
四、学习病理学的指导思想3
五、病理学的发展简史3
**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5
**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改变5
一、萎缩5
二、肥大6
三、增生6
四、化生7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7
一、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7
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8
第三节再生和损伤的修复15
一、再生15
二、纤维性修复18
三、创伤愈合19
四、骨折愈合21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3
**节充血23
一、动脉性充血23
二、静脉性充血24
第二节出血25
一、原因及发病机制25
二、病理变化26
三、后果26
第三节血栓形成26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26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27
三、血栓的结局28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29
第四节栓塞29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29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30
第五节梗死33
一、梗死的原因和条件33
二、梗死的病理变化和类型33
三、梗死的结局35
四、梗死对机体的影响35
第三章炎症36
**节炎症的概述36
一、炎症的概念36
二、炎症的原因36
三、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37
四、炎症的局部和全身反应37
第二节急性炎症38
一、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38
二、血管通透性增加39
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40
四、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42
五、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44
第三节慢性炎症46
一、一般非特异性慢性炎46
二、肉芽肿性炎46
第四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47
一、痊愈47
二、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48
三、蔓延播散48
第四章肿瘤49
**节肿瘤的概念49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50
一、肿瘤的大体形态50
二、肿瘤的组织形态50
第三节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51
一、肿瘤细胞的异型性51
二、肿瘤的结构异型性51
第四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52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52
二、肿瘤的分类52
第五节肿瘤的生长与扩散54
一、肿瘤的生长54
二、肿瘤的扩散55
第六节肿瘤的分级和分期56
第七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57
第八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57
第九节常见肿瘤的举例58
一、上皮性肿瘤58
二、间叶组织肿瘤61
三、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64
四、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64
第十节癌前病变、异型增生和原位癌64
一、癌前病变64
二、异型增生和原位癌65
第十一节肿瘤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66
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66
二、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67
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68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69
**节动脉粥样硬化6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69
二、病理变化70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2
一、心绞痛73
二、心肌梗死73
三、心肌纤维化74
四、冠状动脉性猝死75
第三节高血压病7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76
二、类型及病理变化76
第四节风湿病7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79
二、基本病理变化79
三、重要器官和组织病变80
第五节感染性心内膜炎81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81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82
第六节心瓣膜病82
一、二尖瓣狭窄83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83
三、主动脉瓣狭窄83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3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85
**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5
一、慢性支气管炎85
二、肺气肿86
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88
二、病理变化88
三、临床病理联系89
第三节肺炎89
一、细菌性肺炎89
二、病毒性肺炎92
第四节肺硅沉着症9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93
二、病理变化93
三、并发症94
第五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肺癌94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97
**节胃炎97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病9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98
二、病理变化99
三、结局及合并症99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10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00
二、基本病理变化101
三、临床病理类型102
第四节肝硬化104
一、肝硬化的概念104
二、门脉性肝硬化104
第五节消化系统常见肿瘤106
一、食管癌106
二、胃癌107
三、大肠癌109
四、原发性肝癌110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112
**节肾小球肾炎11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13
二、基本病理变化114
三、临床表现115
四、病理学类型115
第二节肾盂肾炎12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20
二、类型121
第三节肾和膀胱常见肿瘤122
一、肾细胞癌122
二、膀胱移行细胞癌123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125
**节子宫颈疾病125
一、慢性子宫颈炎125
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25
三、子宫颈癌126
第二节子宫体疾病128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128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129
三、子宫肿瘤129
第三节滋养层细胞疾病130
一、葡萄胎130
二、侵蚀性葡萄胎131
三、绒毛膜癌131
第四节卵巢肿瘤132
一、卵巢上皮性肿瘤132
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33
三、卵巢生殖细胞肿瘤133
第五节乳腺疾病133
一、乳腺纤维腺瘤133
二、乳腺癌134
第十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37
**节结核病137
一、概述137
二、肺结核病139
三、肺外器官结核病142
第二节伤寒14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44
二、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144
第三节细菌性痢疾14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46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146
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4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47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147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14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48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148
第六节阿米巴病149
一、肠阿米巴病149
二、肠外阿米巴病151
推荐补充阅读书目及网站153
主要参考文献154
內容試閱
绪论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揭示和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科学。疾病disease是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局部或全身相关器官发生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变化。病理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所发生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以及疾病的结局和转归,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一、病理学的内容
病理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内容。总论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共同基本规律,内容包括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为各种不同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共同病变基础,属于疾病发生的共性规律。各论研究各种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亦即个性特点,侧重阐明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学改变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内容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肝炎、肾小球肾炎、化脓性脑膜炎等,都属于炎症性疾病,都具有炎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的基本病变,此即总论研究内容。但由于发病原因与发生器官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变、临床表现和不同的结局等,此即各论研究内容。由此可见,总论与各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好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学习各论也必须联系和运用总论知识,学习时两者一定要紧密联系,融会贯通,才能为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并密切联系代谢及功能改变,还涉及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学习病理学必须首先掌握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和寄生虫病学等基础医学知识。此后,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又必须有病理学的知识为基础。因此,病理学属于基础医学学科,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十分重要的桥梁学科。
在临床医学实践,除运用各种检验、治疗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外,往往还必须借助于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活体组织检查、尸体剖检等对疾病进行观察研究,以阐明疾病的本质,明确病理诊断,尤其是肿瘤性疾病,更有赖于病理学检查和诊断,以制订或修正治疗方案。因此,病理学又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病理学又属于临床医学学科。
三、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1.尸体剖检简称尸检autopsy,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尸检,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全面检查各脏器、组织的病理变化,并结合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从而明确对疾病的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帮助临床探讨验证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以总结经验,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通过尸检,能够及时发现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等,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尸检,可以为病理学实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标本,还可以从尸检材料中选出一些病例,在临床医师、病理医师和学生中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会。通过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更深刻地认识疾病本质,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疗水平及教学质量。显然,尸检是研究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而人体病理材料是研究疾病的*为宝贵的材料。
2.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biopsy,在患者活体身上用局部切除、切取、钳取、穿刺及针吸等手术方法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这是被临床广泛采用的病理检查方法。运用以上方法取下活检标本经肉眼观察及显微镜观察,作出病理诊断,这种检查方法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疾病及进行疗效判断。根据手术的需要,还可使用快速冷冻切片法,在很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病理诊断如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以便决定手术切除范围。所以活检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方法,可以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某些疾病的模型,以供研究者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任何方式的观察研究。例如可以分阶段连续取材检查,以了解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还可以研究某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药物疗效。动物实验可以弥补人体观察之局限和不足,但动物与人之间毕竟存在着差异,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结果不加分析地直接搬用于人体。
4.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将人体和动物体内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进行培养,以观察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称为组织与细胞培养。如观察肿瘤的生长、细胞的改变、病毒的复制等,用这种方法,条件易于控制,可以避免体内复杂因素干扰,且周期短,见效快,但是因为体外环境是孤立的,与体内的整体环境不同,故不能将研究结果与体内过程等同看待。
(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科,虽然近年来其研究手段已超越了传统的单纯形态观察,但形态学方法仍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1.大体观察主要运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量尺及各种衡器等,对所检标本的大小、形状、色泽、重量、表面及切面、病灶特性及质地等进行细微的观察及检测。有经验的病理及临床工作者往往能借大体观察初步确定诊断和病变性质如肿瘤的良、恶性等。
2.组织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厚3~4μm的切片,经不同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微细病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肉眼观察的分辨能力,这是形态学诊断疾病的*主要且基本的方法。同时,由于许多疾病和病变本身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学形态特性,故可借助组织学观察来诊断疾病。
3.细胞学观察采集病变部位脱落的细胞,或抽取体腔积液经过离心沉淀后制成细胞学涂片,作显微镜检查,了解病变性质。此法常用于某些肿瘤的诊断,如食管癌、肺癌、子宫颈癌等。但由于取材的局限性和准确性,有时使诊断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运用影像技术及内镜等指引进行细针穿刺提取组织细胞进行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超微结构观察运用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组织、细胞的内部和表面超微结构进行更细微的观察,其分辨能力较光学显微镜高千百倍,即从亚细胞细胞器和大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的病变。
5.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运用某些化学试剂,在组织及细胞上进行特异性化学反应呈现出特异的颜色,从而了解和鉴定组织细胞中的各种蛋白质、脂类、糖、酶和核酸等化学成分的状况。例如用普鲁士蓝试剂染色时,胞质内含铁血黄素颗粒呈蓝色反应,可与其他颗粒鉴别。如用苏丹Ⅲ染色法可将细胞内的脂肪成分反映出来。再如糖原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等都可反映出细胞内相应成分的改变,镀银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可反映间充质成分的改变。
6.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根据免疫学的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组织化学的可视性原理,应用酶标抗体(或抗原)和相应的抗原(或抗体)接触,形成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催化底物后,可呈现颜色变化,在原位检测组织细胞内的抗原或抗体的技术。组织细胞中凡是能作抗原或半抗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多糖、磷脂、受体、酶、激素及病原体等)都可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如检测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状况,有利于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再如检测病变组织中免疫标志物,可以帮助病理医师判别肿瘤的组织来源等,对于病理学研究和诊断都有很大帮助。
除上述常用方法外,数十年来陆续建立起来的还有放射自显影技术、显微分光光度技术、流式细胞仪技术以及形态测量图像分析技术、原位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及组织芯片技术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使病理学对疾病的研究从定性进入定量,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并使形态结构和代谢、机能的研究联系起来,其结果不仅加深了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又推动和促进了病理学发展。
四、学习病理学的指导思想
学习和研究病理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对立统一的法则,去认识疾病过程中各种矛盾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学会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待疾病,善于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体是一个结果复杂的完整的统一体。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是互相联系、密切相关的,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协调活动以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所以,局部的病变常常影响全身,而全身的改变也可影响局部的变化。如肺结核患者,病变虽然主要在肺,但常有疲乏、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现,另一方面,肺的结核病变也受全身状态的影响,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时,肺的病变可以局限甚至痊愈;抵抗力降低时,原有的陈旧性病变又可复发或恶化。由此可见,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局部与整体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2.形态、机能与代谢的关系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发生的各种病理变化,不外乎是形态、机能和代谢三方面的改变。代谢改变是机能和形态改变的基础,机能改变往往又可影响代谢和形态改变,形态改变也往往可影响机能和代谢改变。如高血压病患者,因细小动脉硬化,血流阻力增加,导致代偿性心肌肥大,而长期代偿又可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再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由于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导致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即形态改变导致机能改变。而以上形态与功能变化的同时,也一定存在代谢的改变。因此,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为因果的。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任何疾病及其病理变化,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在病理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上所见到的病变,只是疾病的某一阶段,并非它的全貌。因此,在观察任何病理变化时,都必须以运动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理解,既要看到它的现状,也要想到它的过去和将来,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
4.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一般指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素;而内因则是机体的内在因素,一般是激起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防御机能。没有外因就不会引起相应的疾病,但是外因作用于机体后,并非**引起疾病发生,它只有在破坏了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平衡,使机体免疫防御机能降低,才会发生疾病。通常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内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辩证地认识外因与内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关系,对具体疾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地认识和防治疾病。
五、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病理学的建立源于尸体解剖,其发展与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基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紧密相连,病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体液病理学、器官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和近现代病理学四个阶段。
距今2000多年前,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0,首创了体液病理学,该学说认为人体疾病的产生是体内四种基本液体(血液、黄胆汁、黏液、黑液)发生质和量的变化,形成四液之间的比例失调所致。
到18世纪中叶,意大利医学家莫尔加尼Morgagni,1682~1771,根据尸体解剖所积累的资料,创立了器官病理学,标志着病理形态学的开端,他根据700多例尸检肉眼观察材料,结合临床资料,对照分析,著成《疾病的位置与原因》一书,提出了疾病的器官定位的观点,为病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Rokitansky在掌握了大量尸检资料的基础上,于1843年发表了《病理解剖学》巨著,丰富了器官病理学的内容。
至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Virchow,1821~1902)利用光学显微镜,通过对尸检病变组织、细胞的深入观察研究,于1858年出版了著名的《细胞病理学》一书,提出了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是疾病的基础,并指出形态的改变与疾病过程和临床表现的关系,首创了细胞病理学。魏尔啸不仅对病理学而且对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划时代的贡献。
近数十年来,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环境医学、现代免疫学以及现代遗传学等新兴学科及其分支迅速兴起和发展,对医学科学,也对病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新的动力。超微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实验病理学、定量病理学和遗传病理学等新的边缘学科和学科分支的出现,使病理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极大丰富了细胞病理学的内容,而且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