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虽然缅甸战役常常被说成是“被遗忘的战争”, 但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艰辛、漫长、惊险的军事 活动之一。一方面是英国、美国及其盟友,另一方面 是日本及其盟友,他们所使用的巧妙战术加上双方不 得不忍受的恶劣条件使之名闻遐迩。
季节性季风雨使得有效的战斗在半年略多的时间 里进行,加上饥荒、疾病、毒蛇和鳄鱼,造成部队严 重减员。难以穿越的丛林、低劣的港口基础设施、盟 国专注于欧洲战事使之成为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打过的*长的单个战役。正是在这种史诗般的背景下 ,弗兰克·麦克林恩构思了四位栩栩如生的司令官的 戏剧性故事,他们指导盟国的行动:路易斯·蒙巴顿 、奥德·温盖特、约瑟夫·史迪威和威廉·斯利姆。
通过这四个人的棱镜及其往往是暴风骤雨般的关系, 《缅甸战役从灾难走向胜利1942-1945》(作者: 弗兰克·麦克林恩)探讨了这场战役,其方法之新颖 令人赞叹。
从1942年英国军队在大英帝国历史上的*大失败 ,到在英帕尔和科希马——“东方的斯大林格勒”— —同时进行的至关重要的战斗,再到1945年的*终胜 利,这是栩栩如生、毫不掩饰、引人人胜的叙述。通 过其主角的互动和对抗,我们看到将军和政治家的计 划、意图和战略如何转化为对身处其境的人们来说的 严酷现实。
|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尾声
附录1 地图
附录2 译名一览表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在1942到1945年那场可怕的缅甸战役中,英联邦 参战的总兵力为60.6万人,约有2.7万名英国和印 度士兵牺牲,其中14326人死于战场英国人不足 5000,其余人被热带病夺去生命。英联邦军队的伤 亡总数达到73909人。虽然按比例来说,日本的伤亡 人数远远大得多14.4万人死亡,至少还有5.6万人 受伤,但恐怕付出最大代价的是缅甸老百姓,可能 有100万人死于战争、强迫劳动、日本人的战争罪行 ,而最主要的死因是战争带来的饥荒和疾病①。哪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恐怖更令人心惊胆战的背景下,怎 么会发生如此可怕的冲突,试图理解这一点是我们欠 那些逝者的。在20世纪40年代和5O年代,学童所熟知 的旧式地图册习惯于按照所谓“政治”和“自然”的 标准区分国家,前者强调的是城市和国界.后者强调 的是河流、山川、森林和平原。对缅甸的任何全面分 析最好根据这种一分为二的思路进行。为什么连同其 盟友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及其英联邦的盟友—— 他们来自印度和尼泊尔各地,来自西非和东非——会 在缅甸与日本人打仗?造成这场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英国起初在那里做什么?盟军的总兵力为69万人 ,为什么英联邦提供了超过60万人的部队,而美国只 提供了1.2万人,人口众多的中国仅仅出兵7.2万人 ?他们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打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为许多关于缅甸战役的历史读上去几乎就像那场 战役是在欧洲进行的,对环境、生境habitat或背 景milieu缺乏理解,或者无动于衷。因此,在本书 的“自然”章节里,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以便凸显 缅甸的独特性或者说“他异性”②。
日本帝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对西方民主国家、 主要是英国和美国发动了范围更为广泛的战争,缅甸 战役是其中一部分。一些历史学家竟然说,只要库克 200k,拉佩鲁兹La Perolase,温哥华 Vancouer和其他人的伟大航行在18世纪为欧洲打开 了太平洋。那就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地缘政治冲突,因 为那种扩张必然导致欧洲与最强大的亚洲国家发生冲 突。其他人把1853到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 Perry用武力威胁迫使日本开放看成是这场冲突的 关键事件。③虽然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在大约100 年的时间里,日本与西方保持着商业、政治、甚至宗 教上的联系,但在1637年以后,日本回到了闭关锁国 的状态,在两个多世纪里基本上不与外界交往。在19 世纪50年代,日本人受到“野蛮人”的羞辱,迅速向 他们学习,推翻了幕府统治,锻造了一个拥有现代化 军队的现代国家,而且在结束其两个世纪闭关锁国之 后的50年里,在重大战争中打败了中国和俄罗斯,尤 其是后一次胜利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在从1902年起 的20年里,日本与英国的关系友好,甚至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中站在英国这边打德国。④所有这一切结束于 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在美国拒绝“凡尔赛 和约”和国际联盟之后,孤立主义的情绪浓厚,该条 约试图调和美国全球霸权的相互矛盾的目标。虽然美 国取得了巨大的外交胜利,但并非没有代价。该条约 规定世界上大国海军所拥有的主力舰的总吨位之比应 该是5:5:3——分别对应于美国、英国和日本。此 外,根据该条约的条款,英国注定放弃彼时它与日本 的结盟关系。英国勉强同意了这些过分的条件,因为 它的错误印象是华盛顿会免除其战争债务作为交换。
这种情况并未发生,而该条约造成的怨恨如此之深, 以至于到1928年两国都在认真地考虑这种“不可能的 ”情景:在两个说英语的民主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日 本人的愤恨甚至更加严重。东京感到它受到羞辱,不 仅仅是因为其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更低,而且因为英 国抛弃它们的友谊,以便求宠于其美国表亲。一些历 史学家认为签订华盛顿条约的1922年无疑是日本开始 将美国视为其不共戴天之敌的决定性时刻。⑤ 日本也对它所认为的美国外交政策的花招感到越 来越愤慨。早在1905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认 为,展望远东的未来,对日本来说,它可能会有自己 的门罗主义。正因为最初的门罗主义确定美洲是美国 所独享的势力范围,其推论必然是美国不会干涉其他 大陆的事务,所以,罗斯福认为,如果亚洲被确定为 日本所独享的势力范围,那是可以理解的。⑥中国的 事件毁灭了这种前景。1911年,在日本走出了落后的 时代之后,中国推翻了满清王朝,而且在孙逸仙和袁 世凯的领导下,打算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然而,它成 为军阀割据的藏垢纳污之地。1898年以后,在美国为 菲律宾打了一仗之后,它废弃了门罗主义的推论,即 不干涉其他地域的事务,而同时依然将美洲视为其特 殊的势力范围。许多美国经济利益导致华盛顿越来越 多地插手中国事务,更不用说迅速壮大的传教士群体 了。由此形成了美国的“中国情结”,其声名狼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