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赤贫的精神(修订本)

書城自編碼: 267089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孔见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406374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60/186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NT$ 387.0
揉碎浪漫(全两册)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古籍善本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清俗纪闻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镜中的星期天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NT$ 347.0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857.0

編輯推薦:
1.一百年前,鲁迅发问:“向来如此,便对吗?”百余年后,《赤贫的精神》承其遗绪,对向来的、本然的、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实、历史、思想加以勘误,辅之挞伐,摘指其谬,还其真义。
2.一百年前,梁漱溟犹疑:“这个世界会好吗?”百余年后,《赤贫的精神》再答其问,人心之善,不外来,不外向,发自本性,自足无待,虽无尧舜,亦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3.周易、庄子、孟子、韩非子,奥勒留、尼采、胡塞尔、维特根斯坦、萨特、昆德拉,《赤贫的精神》旁征古今、博引中外,以微言故事、机趣禅意,开示人生、观照现实。
內容簡介:
《赤贫的精神(修订本)》是作家孔见系列人文思想随笔的结集,内容涉及人性的沉沦与迷惘、生命的安放与抚慰、自我的建立与灭度、情感的给予与接受等。孔见以富有想象力的思考、灵动而恣肆的语言,表述了对人精神性存在的关切与追问,对过度世俗化潮流的抵抗。在当代随笔创作中别开生面,自成一景,值得静心细读。
關於作者:
孔 见 1960年12月生于海南岛,现为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天涯杂志社社长,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随笔、小说、诗歌创作和哲学研究,作品有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诗集《水的滋味》, 评论集《韩少功评传》,以及小说集《河豚》等,并有多篇论文发表。
目錄
目 录
序:精神低飞的姿态
上篇 被出卖的天空
仇怨与悲悯
写在迷宫的门上
被推诿的天命
不要让生命蒙受耻辱
赤贫的精神
归根
对看法的看法
成为一只乌鸦
这个女人该不该受苦
面对最后的审判
石头与神庙的关系
打开死亡之门
迷失在感觉意象中的人
一个走不出去的怪圈
平阴潜阳论
中篇 侥幸的微笑
为了沉默的表达
奉而献之×王
侥幸的微笑
晚夜的聆听
真正给我
绝响
沐浴
梦中的门
零时
家有松鼠
五指山的猴子
喝水的经验
寻找
南木有悟
天下在此

知己不遇
黑板上的老师
下篇 淤泥中的行走
房子
女子
孩子
经典的意义
挖掘沉默中的金子
空荡荡的自由
歹毒的英雄
一个罪徒的请求
价值失落时情欲勃起
枯萎了,橄榄树
上帝的作坊
写作中的人
率性而行
体面,或者潇洒
欲望未遂
你有什么用
命运交关
狼的民主
后记:田园将芜胡不归
內容試閱
◆仇怨与悲悯
农夫的尴尬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冻僵的蛇,他非常可怜它,就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被温暖,苏醒过来以后恢复了它的本性,便咬了恩人一口,使他受到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这是希腊人伊索著名的寓言《农夫与蛇》,一个百听不厌的恩将仇报的故事。按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则来理解,农夫显然把自己的怜悯看成了恶的一种,怜悯恶人是一种不能饶恕的罪行。然而,在蛇没有开口咬死农夫以前,农夫是无法知道这条可怜的东西是一只毒虫的。必须先咬一口而后才知有毒,但后知有毒则一切都来不及了,这是善良的农夫之所以死的原因。农夫死得冤枉。为了避免被咬和死得冤枉,最好的办法就是农夫一开始就高高抡起锄头,像锄掉一株杂草一样把蛇除掉,剁它为肉酱,20世纪斯大林和格瓦拉就是这么干的,他们为了预防而大开杀戒。但是,这样毒还是在,不过不是在蛇身上,而是在人身上。毒从何而来?毒从被咬、被剁而来。一个屡屡受到伤害的生物,身上一定积蓄着浓浓的毒液。在伊索的其他寓言中,农夫对于各种害虫已经是先下手为强了。那些聪明过人的人,都可以视为被毒蛇咬过后死而复活的农夫。他们与毒蛇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他们比毒蛇更善于美化自己丑化对家。为了保证自家的性命安全,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地伤害别的生命,是会结下深深的仇怨的,当仇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就难以保证。斯大林寿终正寝,算是幸运。
然而,怜悯被当作一种不该饶恕的罪过,这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因为怜悯几乎可以说是人类最宝贵的良知了。孟子非常珍惜这种情感,把它视为人性本善的证明。他想象将一个孩子放在井口时的情形,凡是看见的人没有不动恻隐之心的。他把这种恻隐当成人格的基础,是人的初心,他相信没有一个以仇雠和伤害为本性的人。按照这种理解,一个没有怜悯和同情心的人,是对人性的极大背叛。那么这种背叛从何开始,恶人因何而有?
倘若人性皆善,恶人只能从善人中变质而来。一般认为,待一个善性的人以善良的态度,通常会使善与善相得益彰,不会导致伤害和仇恨的产生。但一个十分善良而且十分在意自己善良的人,一旦受到伤害,情况就有所不同。那些本性善良的人受到伤害时,会有羞怒纠集起来,郁积在心灵暗处,酿成毒液,会埋下深仇大恨的种子,燃烧起愤怒的熊熊烈焰。他们必然要成为新的伤害者,把他们心头的毒血喷射出来,制造新的仇怨。到了这个时候,好人就难做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成为一种社会公正,也成为人挽回自尊的必然要求。在恶与恶的合理对抗中,怜悯反成了真正的恶,作为人性证明和良心基础的恻隐之心,成为被谴责的罪行。想起来真是令人悲哀。
等价交易
为了避免成为那个冤屈的农夫,也为了避免成为那条蛇,人们倾向于一种对等的关系:以怜悯对待怜悯,以善良对待善良,以仇恨对待仇恨,以疾恶对待疾恶,公平交易,谁都不欠谁的,谁也甭想占谁的便宜。这种看起来相当聪明的方法,却不是那么容易实施。因为,这意味着谁都不愿意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情感给予出去,谁都不首先摊牌,得等待对方有所表示才有所表示,看对方如何待我,然后我才如何待他。如果对方赐我以滴水,我就报之以涌泉;倘若对方伤我以明枪暗箭,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总之,我保留自己权利的主动。对于好人,我即好人,甚至比他更好;对于恶人,我即恶人,甚至比他更坏。这是许多人自鸣得意的为人之道。
依据这种原则,一个人在街头看到一个可怜的老乞丐时,必须在施舍前调查清楚此人是不是一个骗子,是不是一个行为不良的人,是不是一个可以以同等的意思回报于你的人,才决定自己该不该施舍;一个眼看着孩子掉进冰河的人,必须先要弄清楚这个孩子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流氓、杀人犯,还是一个能够舍己救人的人,才决定自己要不要跳入水中。但是,这样可能吗?有这个必要吗?倘若人人都要等到天下人都变好,自己才成为好人,天下就没有好人存在。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人如果不放弃自己后发制人的主动,就可能沦为千夫所指的罪人。当农夫看到那条冻僵的蛇时,只觉得它可怜,但不知它是否有毒,因为他从来没有被蛇咬死过。他必须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不然就把自己置于临危不济、见死不救的不义境地,从而成为应该受到恶报的对象。
的确,冷漠和僵持都不是办法,得有人主动表态才行。总要有一方首先示善,对方才可以报之以善,总要有一方示恶,对方才可以报之以凶恶。首先表态的人是被动的,但他的表态至关重要。
有一种聪明人,他们深谙人情世故、世道沧桑,懂得人情上的投资具有很高的回报率,只要看准对象,施之以滴水,就可得到不尽的涌泉。因此,他们往往主动表示出善的意思,在必要的时候略施小恩小惠。他们把自己的行动作为一笔贷款或投资支付出去,时刻期待着偿还和回报。这种期待回报的善行是可怕的。他们在给予的背后,拴着一根扯不断的线,随时等着把它收回来,而且是要加倍地收回来。他们主动给予的东西就像诱饵一般,他们其实在做着钓鱼的勾当。如果别人成倍地回报他,相当于成交一笔生意;如果接受恩惠的人没有机会回报或有机会却没有回报,那你也别想安生。这时候,善行就转化成为深刻的仇怨,并有充满义愤的舆论追杀过去,让你无地自容。恩有多重怨就有多深。这种期待回报的善行把给予者和被给予者拴到一起,构成了沉重的心灵负担,他们失去了比一切可给予的事物更可贵的东西:自由与安宁。一种随时期待别人感激报答自己的心态也会把人累坏。
要避免把善行变成恶因,就不能按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交易原则行事。也就是说,最先表态的人的行为只能是无所期待的、自足的行为,他所能够依据的是自己的本性。他的表态必须是无条件的、一厢情愿的、不计回报的、愿意上当受骗的,他必须义无反顾地支付出去。对冻僵者抱之以温暖,对乞讨者施之以散金,对溺水者救之以性命,不管接受温暖、施舍和救济的人是善是恶、有没有回报能力。
僵持的情况会因此发生变化,无条件地付出去的行为,会成为一种条件,一个良好的起点。那个接受过慷慨解囊的人,对别人多了一份感激,对社会多了一份善意,或者少了一份恶意;那个被从冰水中捞起来的小孩,从此开始了不同的人生,他懂得了人间温情的意义,在别人面对困苦和危难的时候,他已经很难拒绝对别人的帮助了。当然,也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苏醒过来的蛇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被救起的人后来成了杀人犯。但救人的人没有道理为自己的行为后悔,更没有理由认为自己原先的行为是一种罪过。他的付出是埋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虽然有时候结的不是善果,但他不能因此就要收回那颗种子。人总是有情义的动物,你好好待他,他真的就可能成了一个好人;你把他当坏人对待,他真的就可能成了一个坏人。你若与他比善,他可能比你更善良;你若跟他较恶,他只会比你更加凶狠和歹毒。总之,他会加倍地证实你对他的看法和期待。事情往往是这样,人与人之间,彼此一开始就把对方往坏处琢磨,结果大家都做不成好人。
话又说回来,希腊农夫的后悔的确有失水准,难道他当初非要把那条冻僵的蛇剁成肉酱不成?这样就预先将自己置于不仁不义的境地,成为仇恨和报复的对象。我相信,蛇的毒性来自自然史上无数次伤害的积累。不论多善良的生物,在其最需要同情和爱护的时候加以虐待和伤害,都会把它改变成一个可怕的恶物。如果因为情况不明,为了自身的绝对安全对任何生物都加以伤害,这个世界就充满仇恨和歹毒。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说的是一个爱与恨的寓言。希刺克利夫是呼啸山庄主人恩萧从利物浦街头拣来的弃儿。虽然收养在富人家,但还是被山庄的新主人辛德雷当作雇农来对待,没有人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更没有人为此感到惭愧,但却深深地伤害了希刺克利夫。屈辱的生活不仅没有泯灭希刺克利夫对尊严和爱情的渴望,相反,他的尊严由于受到践踏而变得更加凛然,他的爱情由于受到阻挠而变得愈发炽烈。当他深深爱着的凯瑟琳要嫁给画眉山庄的少爷林敦时,他再也无法忍受。他像一个受到伤害的狼那样舔着自己的伤口愤然出走了。遗弃、虐待、嘲弄和蔑视使他的心灵充满了苦难和怨忿,变得阴暗而歹毒。他觉得自己足够拥有了恶的权利。就凭这一生所尝到的屈辱和辛酸,他做什么也不过分。几年后的一个夜晚,希刺克利夫带着足够的金钱和克抑已久的复仇夙愿,像魔鬼一样回到了呼啸山庄。于是,他的仇人一个个悲惨地死去,那些践踏过他的人受到了更加无情的践踏。他终于挽回了自己的尊严,平反了自己蒙受的冤屈,但同时也制造出新的希刺克利夫,从而使自己成为新的复仇对象。他似乎把一生的仇怨都了结了,但在这个世界上,他还是没有得到任何的爱,人人都痛恨他,他的生活也没有欢乐可言。在无限的懊悔之中,他听到凯瑟琳的鬼魂召唤着他,他只能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找自己的爱了。
人们有意无意的践踏,伤害了希刺克利夫的尊严。这种伤害在变本加厉地放大之后,最终总要退还回来。不论是对于伤害者还是受害者,这都是一场劫难,谁都得不到任何好的结果。这几乎是一切仇怨的共同结局:同归于尽。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