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章回小说《红楼补梦》,是一部融文学性、故事性、学术性为一体的文学实验文本作品,共三十三回。主要根据《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书中,由于当时种种复杂的原因,或岀于谨慎,或有所讳忌,或对家族各成员以及本人不愿意讲的刻意隐去的一些敏感情节、谜一般让人难以揣摩的故事空档或悬念现象,作者根据书中的事件发展逻辑,各人物的性格、命运与结局,进行补苴罅漏、重新梳理、推敲还原成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个个清晰可信的艺术形象。
|
關於作者: |
许映明,笔名日月,大专学历。1951年生于广东揭阳。1969年,上山下乡到广东英德茶场,1981年回广州工作。现为广州市越秀区委老干局退休人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岀版专著——诗词本《红楼探微》与散文本《红楼随笔》。
马雪芬,大学本科学历。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广东潮州。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在文学刊物和网站等发表诗词和散文等几十万字。现为某杂志社编辑。创建并负责英德茶场知青文学网点,主编出版《倚逸英红——英德茶场知青诗文集》两集。
|
目錄:
|
第 一 回高鹗寿终归故里雪芹地府敬恭迎………………………1
第 二 回可卿已有怨夫意宝玉艳赋添闲愁………………………7
第 三 回太虚幻境联珠帐宁府瑶池荡鸳鸯……………………13
第 四 回钗姬妩媚散香气宁府满门代代昏……………………19
第 五 回身不由己随梦去厌生寻死找白绫……………………25
第 六 回贾珍淫事终须露尤氏伤心装病眠……………………31
第 七 回凤姐心虚灭人口瑞爷淫乱惹命亡……………………37
第 八 回淫乱秦钟命先灭逃庵智能无所踪……………………44
第 九 回宝玉勃发性萌动琪官腔润惹恋情……………………50
第 十 回贾政爱妾暂得宠原配夫人脸生愁……………………56
第十一回凤姐赌台起歪意姨娘愤慨掷千钱……………………61
第十二回鸳鸯入地魂不散贾赦杀人命终偿………………………66
第十三回贾蔷身世一朝解宁府玄孙秘事扬………………………72
第十四回小红敢爱终成事笑看钗姬涕泪涟………………………79
第十五回禅房静静惹情思修道庵尼魂魄离………………………87
第十六回丫鬟泄密实无意妙玉轻听惹祸根……………………… 92
第十七回日月诚心托梦去雪芹善意述钗来………………………98
第十八回高鹗续书留话柄湘云命惨守门庭………………………104
第十九回元妃之死成谜语曹老心惊告真情………………………112
第二十回墨客争纷缠不止贾珠谜底已揭开………………………118
第二十一回梦中绍祖淫威重只叹迎春命不该……………………124
第二十二回湘莲避祸修行去日后功毕复返尘……………………131
第二十三回琪官递帕姻缘至堪羡优伶好梦酣……………………137
第二十四回应天府里门子奇官吏臣民事事知……………………145
第二十五回官大欺民世不容子腾废法梦成空……………………151
第二十六回才子佳人一线牵世族官宦结姻缘……………………157
第二十七回两玉婚姻悬似线老太西归梦难圆……………………163
第二十八回潇湘入梦长流泪冷月竹林唤黛魂……………………170
第二十九回梦里芳奴身世微善良人性闪光辉……………………176
第三十回钗钗舞袖姿艳美曲曲悲凄诉心声……………………183
第三十一回宝琴谜底意难猜两百年后真相白……………………191
第三十二回琴音悦耳声清脆惊醒梦中修道人……………………197
第三十三回十年泪血染一梦一笔传神寄千秋……………………203
|
內容試閱:
|
《红楼补梦》终于出版了,这部作品凝聚了我们三年的光阴,在这期间,我们几乎是将喝茶消闲的时间用来研读《石头记》、《红楼梦》以及各派权威红学专家的论著。在创作过程中,尽力遵从“信”、“达”、“雅”的原则。我国清末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和启蒙思想家严复,曾在他的《天演论》中言及:“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同样,《红楼补梦》的创作,实际上就是在做“翻译”工作,试图破译两百多年来人们对《红楼梦》人物命运结局的悬憾与宿命趋向的疑惑。所以,我们遵循的“信”是指不违背原著内容与思想,遵循人物个性特征、生活逻辑以及发展规律,演绎其命运归宿的可能性,力求水到渠成、让人信服;“达”是指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根据人物命运发展的规律,进行入情入理的创作,以释解人们心中的某些“缺憾”与“疑团”,遵孔子所言“己欲达而达人”;“雅”指的是《红楼补梦》里的人文情怀,无论是文字还是故事情节都尽力趋向雅致,尽量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诚恳地希望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使拙作不断完善。
在《红楼补梦》付梓之际,首先要感谢羊城晚报岀版社,对拙作精心的策划与严谨的编审工作。为使《红楼补梦》更加完美呈献在读者面前,责任编辑喻彬先生多次与我们讨论、核实、补充,其敬业精神和务实态度,使我们感动与敬佩。
在本书问世之际,特别要感谢著名书法家、文化学者方斌先生为《红楼补梦》挥毫题写书名,同时还为拙作写序,其序文是用上等朱砂撰写而成,采用文白相间、赋体文的形式写就的。古雅深刻、意蕴高远,使拙作顿然蓬荜生辉。在此,我们深表敬意,并铭记于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