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传世经典励志:名人传——呼吸英雄的气息

書城自編碼: 267009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名人励志
作者: 【法】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任捐献 编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813578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20/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7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无端欢喜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編輯推薦:
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激赏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无论从是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枉活百岁。

这套《传世励志经典》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我们想为励志者提供心灵的营养,有如心灵鸡汤那样鲜美;有如粗茶淡饭却为生命所需。无论直接或间接,我们定会从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中收获一份惊喜。

《名人传——呼吸英雄的气息》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及《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完成。

传记中的三人,一位是音乐家,一位是雕塑家,另外一位是著名的小说家。虽然三位在不同的领域内工作,但他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且给世人留下深远影响的人。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历经各种苦难却不改初衷,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出不朽杰作而献出毕生的精力。

罗曼·罗兰将这三位“英雄”放在一起,着力刻画了他们在面对人生悲惨遭遇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对信仰的执着追求,以及坚毅不服输的性格,
內容簡介:
《名人传——呼吸英雄的气息》一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用感人肺腑的笔墨,着力刻画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3位艺术家,为追求各自领域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语言澎湃,调理清晰,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罗曼罗兰,20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传记文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编译者:任捐献,女,石家庄人。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现从事网站编辑工作,性格开朗乐观,有进取心。对外国名人传记类图书有相关翻译编辑经验。
目錄
序言003
第一章悲惨的童年005
第二章病痛的折磨009
第三章光荣的壮年020
第四章凄凉的晚年024
第五章死亡的降临034
贝多芬遗嘱037
贝多芬书信集041
米开朗琪罗传
序言057
导言060
第一章崛起的巨人071
第二章力量的崩裂090
第三章痛苦的绝望102
第四章挣扎的爱情113
第五章最后的作品132
第六章孤独的晚年149
第七章死亡的降临156
这就是神圣而痛苦的生涯161
托尔斯泰传
165序言
168第一章童年和狂热的青年时期
185第二章军队服役及创作时期
198第三章爱情和婚姻生活
214第四章宗教狂乱时期
231第五章创作《艺术论》
254第六章《复活》——晚年的巅峰之作
259第七章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
269第八章晚年孤独的信仰
280第九章战斗的结束
286托尔斯泰遗著论
293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回响
306托尔斯泰致甘地书
內容試閱
25年前,当我写作这本《贝多芬传》时,我并没有想过要完成一部音乐学方面的著作。当时是1902年,我正处在一个骚乱动荡的时期,经受着痛苦的思想折磨。我逃出了巴黎,来到贝多芬的故乡。贝多芬不仅是我童年的伴侣,更在我处于人生低谷时给予我莫大的支持。我在贝多芬的故里——波恩,待了几天的时间。在那里我似乎重新看到了贝多芬及他的那些老朋友们的影子。我来到科布伦兹访问韦格勒的孙子们,在他们身上我重又见到了当年的韦格勒夫妇。接着在美因兹,我听了一场贝多芬交响乐演奏会,是由魏因加特纳指挥的。
在贝多芬的故里,我的心情重又变得平静,我向贝多芬倾吐着我内心所有的想法。在多雾的莱茵河畔,在潮湿而灰暗的四月天,我能切身感受到贝多芬一生中所遭受的苦难,仅有的欢乐以及对抗命运的勇气。在贝多芬的身上,我获得了鼓励,鼓起了继续在人世生活的勇气,我感谢上帝能给我这样的机会。
之后我又回到了巴黎,并写出了这本小册子。先是在《巴黎杂志》上发表,后又被贝玑拿去刊载。我并没有想到这本书会流传到我朋友圈以外,但是,“万事自有天命”……
请原谅我叙述这些细节,但我又不得不说,因为今日有人拿那种严格的史学方法的标准来衡量这本小册子,对此我必须做出解释。我在《亨德尔》和关于歌剧研究的几部书内,已经详尽地阐述过音乐学了。但写作《贝多芬传》绝非是为了学术目的,它是为了要给那些正在经受生活磨难的人们以鼓励,能让他们从这本小册子中获得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我写作《贝多芬传》是出于信仰和爱的一种行为。现在这本《贝多芬传》大家人手一册地拿了去看,它的广泛流传让我倍感欣慰。
在那个年代,法国几百万的生灵,和受到压迫的理想主义者们,都焦灼地等待着一声解放的讯号。而从贝多芬的音乐中,他们听见了这声讯号。大家都纷纷开始欣赏贝多芬的音乐,在内心怀揣着一种神圣的崇敬之情。今天的时代和过去已大不相同了,但从我这本小小的《贝多芬传》中,大家还是能够看到过去那个时代的影子。
如今我写出的这本小册子,由一个并不出名的店铺出售,竟在几天之内流传在大众中间,它似乎已经不再只属于我一个人了。
我重又将此书读了一遍,感觉有些内容略显残缺,但我也不打算重新改动了。我认为这本书还是保留它最初的模样为好。在贝多芬百年祭的时候,我将用这本小册子来怀念贝多芬,同时颂扬那个时代伟大的大师。那些教给我们如何在困境中生活,又如何平静地面对死亡的正直真诚的大师。
罗曼罗兰
1927年3月
第一章悲惨的童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
贝多芬身材矮小,看起来略显臃肿,但外表很结实,一副运动员的骨架子。他的脸是土红色的,显得有些宽大,到了晚年因为生病的缘故,皮肤变得黄黄的。尤其是到了冬天,当他将自己关在室内而远离田野的时候,脸色显得更黄了。他的额角隆起,十分宽广。乌黑的头发也异常浓密,乱蓬蓬地竖着,好像从来没有梳理过一样,有点儿像“梅杜萨头上的乱蛇”。从他的眼中,似乎总能感觉到一股燃烧着的奇怪的威力,让所有看见的人都会感到有点儿害怕。这双眼睛在他褐色而悲壮的脸上,总是放射出一道狂野的光,让大家以为他的眼睛是黑色的,其实却是灰蓝色的。平日里,他的眼窝深陷,眼睛显得十分细长,只有在兴奋或者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眼珠在眼眶中打转,显得很有生气。他常常用忧郁的目光凝望天空。他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嘴巴却长得很秀气,但下唇显得要比上唇更向前凸出一些。牙床很结实,似乎可以用来磕破核桃。下巴的左下方有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看起来很不对称,甚至有点儿古怪。据莫舍勒斯说“他微笑的时候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总是流露出一股可爱并令人高兴的神气。但这样的微笑是很短暂的,往往给人一种不愉快,有点儿粗野的感觉”,那是不习惯欢乐的人所展现出来的笑容。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1825年,雷斯塔伯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极其剧烈的痛苦”时,他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掉下来。一年以后,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酒店遇见贝多芬,当时他正闭着眼睛,坐在屋子的一角抽着长烟斗,这已经成为贝多芬的一种习惯。一个朋友过来跟他说话,他凄然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本子,然后用聋子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对方把要说的话写下来。他的性情阴晴不定,脸色时常发生变化,有时是被人无意中撞见他在弹钢琴的时候,有时是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了灵感的时候。
那种表情让看见的人都大为吃惊,“脸上的肌肉突然绷紧,血管膨胀,嘴巴发抖,狂野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就好像一个魔术师召来了妖魔,却反被妖魔制服一样”,这种形象常常出现在莎士比亚的剧中。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贝多芬无异于“李尔王”。
贝多芬出身于佛兰芒族。父亲是一个庸庸碌碌并且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最初她嫁给了一个男仆,丈夫死后才改嫁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充满了艰辛,生活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悲惨的斗争,不像莫扎特的童年那样温暖。父亲想发掘他的音乐天赋,好把他当神童一样来向别人炫耀。贝多芬四岁的时候,就被强迫整天练习弹琴,父亲看到他不愿主动学习,就使用暴力方式来强迫贝多芬学习,经常将他和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屋里,贝多芬被繁重的作业累得死去活来。
除了在学习音乐方面让贝多芬感到痛苦之外,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不得不操心家里的经济问题,过早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每天都得盘算着如何赚取面包钱。11岁,他加入了戏院乐队;13岁,他当上了乐队的大风琴手。1787年,他的母亲去世了。“她对我是那么仁慈,已不仅仅是值得我爱戴的母亲,更像我的朋友一样!噢!当我喊出母亲这甜蜜的名字,而她又能听见的时候,这将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贝多芬的母亲是患肺病死的,贝多芬认为自己也染上了同样的病症,为此他常常感到十分痛苦。
除了健康方面的担忧,贝多芬还整日活在更深的忧郁之中。17岁时,他做了一家之主,承担起对两个弟弟的教育之责。另外,由于父亲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他不得不羞愧地要求父亲退休。别人怕父亲糟蹋钱,就把退休金交给贝多芬来保管。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头留下了深刻的创痕。幸运的是,他在波恩的布罗伊宁家庭里找到了感情的依靠。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奥诺雷特布罗伊宁比贝多芬小两岁。贝多芬教她学习音乐和诗歌,她成为他儿时的玩伴,后来埃莱奥诺雷嫁给了韦格勒医生,他日后也成为贝多芬最好的一个朋友,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们之间还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友谊关系,这些都可以从韦格勒、布罗伊宁和贝多芬交往的书信中看到。
尽管贝多芬的童年如此凄惨,但他还是会时不时地回忆起童年的这段时光,以及他生活过的地方。
后来他被迫离开波恩,居住在被称为花花世界的都城维也纳的近郊时,还会想起莱茵河畔的故乡,还有那条波澜壮阔的、被他称为“我们的父亲莱恩”的大河。的确,它是那样生机勃勃,充满了灵性,仿佛拥有着无穷的思想和力量。在贝多芬看来,莱茵河流域再没有一个地方比波恩更美、更壮阔、更温柔了,河流不停地冲刷和抚摸着浓荫密布、鲜花满地的坂坡。
贝多芬在这个地方度过了他最初的二十年,在他的头脑里,经常萦绕着这样的情景——一片宽广无比的草原,笼罩在雾气中的白杨,低矮浓密的灌木丛,柳树和各种果树将根须浸在寂静而湍急的水流中,附近的村落、教堂、墓园,都懒洋洋地睁着好奇的眼睛俯视两岸,在远处,高高的山峰在空中勾勒出峻峭的侧影,上面矗立着废圮的古堡,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出瘦削而古怪的轮廓。
贝多芬对这片乡土是永远忠诚的,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是想着再见故园一面,但却没能如愿。“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明亮,和我离开它的时候毫无两样。”
第二章病痛的折磨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并席卷整个欧洲,贝多芬也全身心地关注着这场革命。波恩大学成为新思想的集中地。5月14日,贝多芬报名入学,贝多芬在学校听厄洛热施奈德讲德国文学,接受着新潮的思想(施奈德后来成为下莱茵州的检察官)。当人们在波恩听到巴士底狱被攻陷的消息时,施奈德在讲坛上朗诵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诗,鼓起了学生们对于革命的热情。第二年,施奈德又印发了一部革命诗集。在订购者的名单中,就有贝多芬和布罗伊宁的名字。
1792年11月,当战事蔓延到波恩时,贝多芬离开了故乡,住到德意志的首都维也纳去了。在路上,他还遇见了开向法国的黑森军队。毫无疑问,自从革命爆发后,贝多芬始终受着爱国情绪的鼓动,在1796年和1797两年内,他把弗里贝格的战争诗谱成音乐:一首是《行军曲》,一首是《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但是,他的讴歌似乎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大革命已经征服了全世界,也征服了贝多芬。从1798年起,奥地利和法国的关系变得很紧张,即便如此,贝多芬仍和法国人,以及使馆方面,还有刚到维也纳的贝尔纳多德有着密切的往来。从他们的言谈中可以看出,贝多芬的态度是极力拥护共和的,在他以后的生活中,这种态度变得愈发强烈。
这个时期贝多芬呈现给世人的面貌,我们可以从施泰因豪泽给贝多芬画的肖像中看出。这幅画像相当精确地表现了贝多芬当时的面貌。
在画中,贝多芬显得很年轻,形体瘦削而挺拔,上衣的高领使他的头颈显得有些僵直,眼中流露出一副睥睨一切又略显紧张的目光。此时的贝多芬越来越知道自己的力量所在,他越发相信自己拥有着无穷的力量。1796年,他在笔记簿上写道:“勇敢吧!虽然我的身体有缺陷,但我的天才终究会显现出来……25岁已经来到了……这个年纪,整个人生的力量都应当显现出来了。”
特伯恩哈德夫人和葛林克说贝多芬很高傲,举止粗鲁,带着非常明显的内地口音。但只有他最亲密的朋友才知道隐藏在高傲外表之下的那颗善良的心。他写信给韦格勒叙述他的成功时,曾这样写道:“比如我看到一个朋友深陷窘境,而我的钱不够帮助他,这个时候只要我伏案工作,顷刻之间便能得到钱来解决他的困难……这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随后他又写道:“我的艺术应当帮助那些可怜的人。”
正当他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时候,痛苦也随之而来,并且这种痛苦一直折磨他到生命的最后。1796年至1800年,贝多芬已开始忍受耳聋的折磨。耳朵日夜作响,连内脏也跟着遭受了剧烈的折磨。他的听觉越来越差,一连好几年,他都瞒着别人,也没有对最亲密的朋友说出此事。他不愿跟人见面,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病情,他宁愿自己独自守着这个可怕的秘密。但到了1801年,他再也忍不住了,他绝望地告诉了两个朋友:韦格勒医生和阿门达牧师。他这样写道:
“亲爱的、善良的阿门达……我多希望你能经常陪在我的身边!我已经可怜到了极点。我身体中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已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已显现出了许多病象,但我瞒着没说,现在情况越来越糟糕……这病还会痊愈吗?我当然盼望着痊愈的那一天,但我知道那个希望是非常渺茫的,这类的病情是无药可治的。我过着凄凉的生活,我避开了所有心爱的人,在这个悲惨而又自私的世界,我显得是那么凄惨……我不得不独自一人承受这些痛苦!虽然我曾发誓要克服这个难关,但这可能实现吗……”
在写给韦格勒的信中,他说道:
“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来我避开所有的交际活动,因为我不能跟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从事别的职业,也许这并不会对我产生多大的影响,但以我目前的职业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遭遇啊!我众多的对手们将会怎么看待我呢……在戏院里,我得坐在十分靠近乐队的地方,才能听见演员们说话。假如我的座位稍远一点,我就听不见乐器和演员们高亢的声音了……别人轻声说话时,我勉强能听到一些,但当他们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到难以忍受……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卢塔克教我学习隐忍。如果有可能,我愿跟我的命运抗争。但有些时候,我却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是多么让人伤心的避难所啊!然而这却是我唯一的出路!”
这种悲苦的情绪流露在当时的一部分作品中,例如第十三号作品《悲怆奏鸣曲》。但奇怪的是,这时期的作品并非都带着忧郁的情绪,还有许多的乐曲竟表现出一种天真的欢快情绪,例如欢快的《七重奏》,清澈如水的《第一交响曲》等。毫无疑问,人的心灵是需要时间来适应痛苦的,它是那么需要欢乐,而当现实生活中没有欢乐时,他只能自己通过音乐来创造欢乐。
现实的残酷使贝多芬开始回忆过去美好的生活。即使它们已不存在了,但那些快乐的光芒还是会永久存在的。当贝多芬独自一人居住在维也纳时,他便开始倍加思念在故园生活的情景。这些情感反映在当时的一些作品中:作品《七重奏》中以变奏曲(Variation)出现的Andante行板的主题,便是一支莱茵地区的歌谣;《第一交响曲》也是一首赞颂莱茵的作品,是歌颂青年人满怀梦想的诗歌,既快乐又慵懒,给人一种美好的希望。在作品的某些段落和引子(Introduction)里,在神圣的Scherzo(谐谑曲)里,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那天才般的目光,就如同波提切利在《圣家庭》中所画的幼婴的眼睛,似乎从中可以窥见未来的悲剧。
除了身体带给贝多芬的痛苦之外,他还经历着另外一种痛苦,即爱情的折磨。韦格勒说他所看到的贝多芬总是对爱情充满着热情,他的爱情似乎永远是纯洁的。对爱的热情和获取欢愉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现代人总是把二者混为一谈,那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也不曾看见过真正的爱情。
在贝多芬的内心里多少有些清教徒的气息,他厌恶粗俗的谈吐和思想,始终认为爱情是神圣的。据说他不能原谅莫扎特,就是因为莫扎特不惜糟蹋自己的才华去写《唐璜》。他的挚友申德勒确信“他一生洁身自爱,从没有做出过什么越轨的行为”。这样的一个人注定要受到爱情的欺骗,做爱情的牺牲品。
贝多芬的遭遇的确如此。他不断地为情痴狂,达到一种如痴如狂的状态,并不断地幻想着获得幸福,然而现实中的爱情很快就幻灭了,随之而来的便是痛苦的煎熬,但这样的爱情经历似乎激发了贝多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一直到了晚年,他激昂的性格,才慢慢地趋于平静。
1801年,他喜欢着朱丽埃塔圭恰迪妮,那首著名的第二十七号之二的《月光奏鸣曲》就是因为题赠给这位女士而被世人得知的。他写信给韦格勒说:“现在我的生活比较舒适,和家人来往也多了些……这些变化都是一个可爱的姑娘带给我的,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两年来我初次感到自己是幸运的。”可是他却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首先,在这段爱情里,由于自己身体上的残疾,加上艰难的生活状况,使他无法娶他所爱的人。其次,圭恰迪妮是很风骚、幼稚、自私的一个女人,这也给贝多芬带来了不少麻烦。1803年11月,她嫁给了加伦贝格伯爵。随后,她还利用贝多芬对她的感情,请贝多芬帮助她的丈夫,贝多芬虽然答应了,但从此以后便瞧不起圭恰迪妮了。
这段爱情经历摧残着贝多芬的心灵,使他原本脆弱的心灵变得不堪一击,贝多芬的精神近乎崩溃,他的生命似乎走到了死亡的边缘。这种绝望而苦闷的心情,从他写给兄弟卡尔与约翰的遗嘱中便可看出,遗嘱上注明“等我死后开拆”。这是他撕心裂肺的痛苦的呼喊,也是他奋力反抗的呼喊。听到的人没有不为之动容的。他几乎想要自杀,但坚强的意念阻止了他。他对自己耳聋痊愈的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一直以来支持我坚强活下去的动力消失了。噢,上帝!请给我一天真正的快乐吧,就一天也好!我已经很久都没有听到欢乐的声音了!什么时候我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永远?不,这太残酷了!”
这是临终前的哀诉,但贝多芬还是坚强地活了二十五年。他性格刚毅,不会轻易向命运屈服。“我的体力和智力突飞猛进……我感到我的青春不过才刚刚开始。生活的目标就在我的面前,虽然不能真切地看清楚,但我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它……噢!如果我摆脱了这可恶的疾病,我将拥抱整个世界……除了睡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休息方式,而我却不得不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用来睡觉。但愿我能摆脱这疾病,即使摆脱一半也好,我已经承受不了了……如果我能摆脱疾病的折磨,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噢!如果能活上百上千次,那该多美好啊!”
贝多芬对爱情的狂热,疾病的折磨,内心的悲苦,时而沮丧时而骄傲的情绪,都反映在1802年的作品里:附有葬礼进行曲的奏鸣曲(作品第二十六号);俗称《月光曲》的《幻想奏鸣曲》(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二);作品第三十一号之二的奏鸣曲,其中戏剧式的吟诵体仿佛一场伟大而凄婉的独白;题献给亚历山大皇帝的提琴奏鸣曲(作品第三十号);《克勒策奏鸣曲》(作品第四十七号);根据格勒特的词句所谱的六支悲壮的宗教诗(作品第四十八号)。1803年的《第二交响曲》,反映了贝多芬年少气盛的爱情,从中可以感到一种压倒一切的坚强意志,一种无可抵抗的力量将忧愁一扫而空,乐曲的结尾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贝多芬渴望幸福,不愿相信自己所遭受的灾难,他渴望耳聋痊愈,渴望获得爱情,他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渴望。
在这些作品中,有好几部进行曲和战斗曲的节奏特别强烈。这在《第二交响曲》的Allegro(快板)与终局内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献给亚历山大皇帝的奏鸣曲的第一章,更是富有英武壮烈的气概。这种音乐所体现的战斗性,令人想起贝多芬生活的那个时代。大革命已经波及维也纳了,贝多芬沉浸在革命的热情中。
骑士塞弗里德说:“他在亲密的朋友中间,很热情地谈论着政局,头脑清晰,目光犀利且极具判断力。”他对革命党人抱有极大的同情。最熟悉他的申德勒说:“他爱共和的原则,主张无限制的自由和民族的独立……他渴望大家同心协力地建立国家的政府……渴望法国实现普选,希望由拿破仑建立起这个制度,给人类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石。”他仿佛一个古罗马人,受到了普卢塔克的熏陶,梦想着出现一个由胜利之神建立的共和国,而这个胜利之神就是法国的首席执政。
于是,他接连写了《帝国的史诗》、《英雄交响曲:波拿巴》(1804年),以及光荣史诗《第五交响曲》(1805—1808年)的终局。这是一首真正反映革命的音乐:时代的精神在其中显现,这种精神是那么强烈,那么纯洁,就好像是重大的事件在心中激起一种回响,即使放到社会现实中,这种精神也不会有所减损。贝多芬的形象也染上了浓重的历史战争的色彩。也许他自己不曾发觉,在当时的作品里,到处都留有战争的痕迹。
在《科里奥兰序曲》(1807年)内,我们感受到了狂风暴雨的呼啸。《第四重奏》(作品第十八号)的第一章,和上述序曲表现得非常相似。《热情奏鸣曲》(作品第五十七号,1804年)同样如此,俾斯麦曾说过:“假如我常听到它,我的勇气将永远不会衰竭。”还有爱格蒙特序曲、《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第七十三号,1809年),都是用精湛的技艺表现英雄的气概,有一种千军万马奔腾而过的气势。这一切都不足为怪。在贝多芬创作第二十六号奏鸣曲中的“英雄葬曲”时,霍赫将军已经战死在莱茵河畔,他是比《英雄交响曲》的主人公更值得讴歌的将军,他的纪念像至今仍屹立在科布伦茨与波恩之间的山冈上,即使当时贝多芬并不知道此事,但他在维也纳也已经目睹了两次革命的胜利。1805年11月,当《菲岱里奥》初次上演时,在座的便有法国的军官。他还将《英雄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题赠给攻陷巴士底狱的于兰将军,此时的于兰将军正住在洛布科维兹家里,是贝多芬的朋友兼保护人。1809年,拿破仑驻扎在舍恩布伦。不久,贝多芬便对法国的征服者产生一股厌恶之情。但我们依旧可以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