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NT$
1426.0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NT$
347.0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NT$
347.0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NT$
500.0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NT$
203.0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NT$
959.0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NT$
1000.0
|
內容簡介: |
徐铜柱所*的《责任政府研究--从地方治理的视 角》为《文化多样性与地方治理丛书》之一。
责任政府是一种主动作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的政府模式,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地方社会治理 需求相适应。由于传统“官本位”的政治文化生态的 惯性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在地方治 理责任方面存在缺位与不足。建设责任政府应将政府 责任重心放在人民*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 题上。当前,除了强化行政问责的制度效力外,还应 从政府理念、政府模式、职能结构、治理方法等方面 完善责任政府建设路径。
|
目錄:
|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责任政府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责任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一 政府责任的内涵
二 责任政府的内涵
三 责任政府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责任政府的理论基础
一 社会契约论
二 人民主权论
三 治理与善治理论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第三节 责任政府的价值诉求
一 从政府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
二 从集权管理向分权管理转变
三 从政府管理向合作治理转变
四 从暗箱操作向透明行政转变
五 从权力行政向法治行政转变
六 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第四节 责任政府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强化政府责任理念,重塑政府公共形象
二 有利于优化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三 有利于推进政府民主管理,提高政府公共决策水平
四 有利于促进政府公平施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 有利于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第二章 地方治理中的履责问题
第一节 基础性责任的缺位与不足
一 公共服务性责任的缺位与不足
二 公共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的缺位与不足
三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缺位与不足
第二节 社会治理责任与维稳责任重心失衡
一 维稳工作的泛化导致社会治理责任的弱化
二 维稳目标的强化导致公共利益目标的淡化
三 维稳的高成本导致政府综合治理能力不足
四 维稳责任与权力、资源之间分配不平衡
第三节 地方治理中公权与私权的矛盾
一 地方治理中的公权与私权
二 公权与私权的矛盾
三 公权与私权产生矛盾的原因
第四节 地方政府履责行为的选择性
第三章 责任政府建设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传统政治文化生态的影响
一 “政府本位”:官本位、权力至上思想的惯性作用
二 “为民做主”:传统政治生态中官民关系的延续
第二节 现代责任政府理念尚未完全确立
一 公共精神缺失
二 责任意识缺失
三 法治意识缺失
四 服务意识缺失
第三节 传统管理体制运行中的沉疴
一 治理理念滞后
二 部门职能界限模糊不清
三 责任追究机制尚不完善
第四节 现有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一 政绩标准错位导致制度缺失
二 制度本身的缺陷
第五节 既得利益集团的选择障碍
一 政府早期改革的支持者
二 政府中后期改革的阻碍者
第四章 地方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第一节 社会秩序与维稳责任
一 掌控社会风险
二 化解社会矛盾
三 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节 社会运行与民生保障责任
一 着力解决就业之困
二 着力化解就医之急
三 着力解决上学之难
四 着力解决后顾之忧
五 着力培育社区发展
第三节 社会平安与安全监管责任
一 生产安全的监督与管理
二 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与管理
三 交通运输安全监督与管理
四 校园安全监督与管理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生态责任
一 保护生态资源
二 规范生态行为
三 塑造生态理念
第五节 基础保障与经济发展责任
一 确保适度的增长速度
二 控制适当的经济规模
三 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
四 确保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第五章 政府履责动力与方法
第一节 激发政府履行责任的动力
一 常态化状况下政府的履责动力
二 特殊时期政府的履责动力
第二节 完善政府履责的方式方法
一 传统手段的选择与完善
二 社会治理与履责手段的创新
三 加强对政府履责实效的考核评估
第六章 行政问责及其意义
第一节 行政问责的缘起与内涵
一 行政问责的缘起
二 行政问责的内涵
第二节 行政问责的承担形式与要求
一 行政问责的承担形式
二 行政问责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行政问责的现实困境与超越
一 行政问责的现实困境
二 对行政问责困境的超越
第三节 行政问责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健全政府的责任监督机制
二 有利于强化政府及其官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行为
三 有利于抑制政府及其官员的消极行政行为
四 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第七章 完善责任政府建设路径
第一节 优化责任政府的价值理念
一 责任至上:责任政府首要的价值理念
二 以民为本:责任政府存在的价值理念
三 服务精神:责任政府作用的价值理念
四 诚信品质:责任政府伦理的价值理念
五 公平正义:责任政府追求的价值理念
第二节 优化责任政府的目标模式
一 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角色定位
二 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行为定位
三 有限政府:责任政府的职能定位
四 廉洁政府:责任政府的形象定位
第三节 优化责任政府的职能结构关系
一 优化政府职能结构
二 理顺政府职能关系
第四节 优化责任政府的运行机制
一 公众参与:完善责任政府决策机制
二 公开透明:完善责任政府执行机制
三 行政问责:完善责任政府监督机制
第五节 优化责任政府的管理手段
一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二 社会化与合同管理
三 科学化与绩效管理
四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六节 优化责任政府的社会环境
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政府与自然的和谐
二 创建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关系的和谐
第八章 地方治理典型案例
第一节 宜昌市“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一 案例概况
二 学理分析
三 问题探讨
第二节 巴东县“农民办事不出村”项目增强农村治理效果
一 案例概况
二 学理分析
三 问题探讨
第三节 广东郁南县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提升政府管理效能
一 案例概况
二 学理分析
三 问题探讨
结语
一 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 研究的困惑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