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留给人间都是笑——马三立单口相声集

書城自編碼: 266839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作者: 马小川 整理
國際書號(ISBN): 9787201096476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3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8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售價:NT$ 149.0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数据驱动法律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清代贡院史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32
《 中国的相声 》
+

NT$ 167
《 笑谈相声 》
+

NT$ 437
《 江湖聊斋(骗子骗术卷) 》
+

NT$ 2470
《 相声大词典 》
+

NT$ 2356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
編輯推薦:
马三立先生是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以表演文哏相声著称,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为大众所喜爱,被誉为“相声泰斗”“幽默大师”,本书所收录的作品是马三立先生的精品单口相声,也是至今为止的**部马三立先生的单口相声作品集。

书中附有马三立先生的珍贵手稿影印件,并随书附赠收录了马三立先生单口相声表演录音的光盘一张,极具收藏价值。
內容簡介:
以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为代表的马氏相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其经典的相声段子不仅为广大读者所深爱,也是相声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逝世15年后,其嫡孙马小川,精选了马三立先生的单口相声一百余段,集结成本书。其中有30段左右是马三立先生很少在舞台表演或只在家中给本书编者陈述过的,但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从中可以窥探马氏相声在处理相声“包袱”时的标准和技巧。
關於作者:
本书作者马小川作为马三立先生的嫡孙,1981年出生,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就职于某金融机构,2003年辞职从事相声表演,并于同年组建小川相声社。
目錄
打油诗
考学
摇煤球

到底多大
歪念对联
给贼钱
求求你
有何功劳
草书
官场话
真牛上台
捡行
吸毒者的下场
翻书断案
裁师爷
芝麻官智斗严嵩
画扇面
贴膏药
数板儿:劝人方
总统招婿
不同的学生
送人上火车
迎春曲
吃饺子
学唱邓丽君
重音字
钓鱼
老热写信
逗你玩儿
老头儿醉酒
医风问题
大会见闻
拔牙
美容医院
燕语莺声
有钱人
奥运精神
水不开
学外语
住院风波
不抽好烟
做买卖
抽象派
动口不动手
厂长与群众
误哭遭打
练气功
局长查卫生
八大改行
找糖块儿
学说瞎话
苏三不要哭
汽车喇叭声
请客得罪人
起名字的艺术
让座
人情话
吃蒜
打赌
算卦
砸钉子
笑一笑少一少
吹牛
病从口入
自圆其说
智力测验
马虎人
偏方
见钱眼开
红娘
法语的误会
血缘之谜
俩聋子
家传秘方
看热闹
窝头论
该吃药了
婚房
学行话
在这儿住
五星楼
白字会
西江月
唱十字
江南围
八十一层楼
讲卫生
孟获与孔明
数板儿:大杂烩
植树节
离了
买鸡蛋
科长太太
人事调动
提问才明白
打苍蝇
夫妻对话
代代传
不借外人
旅客之家

后记
內容試閱
打油诗
我给大家说个笑话吧,说个传统笑话。传统笑话就是我在年轻的时候刚学徒时候学的这个相声,多少年没说了,说一个传统笑话。
就在这个清朝的时候啊,那个年头念书的人都要进京赶考,甭管说是举子还是秀才,都是。秀才必须中举人,中举人以后再进京赶考。
有这么哥儿四个都是秀才,目标呢是考上举人,考上举人以后再进京能中个进士才好。哥儿几个性情不一样,这大哥呢人性好,随得方就得圆;二哥呢,中正耿直;三爷,有点儿……有点儿奸坏,奸懒馋滑;这老四呢,有点儿憨憨傻傻。你说真傻吗?又不是。傻子还能念书吗?还能有学问吗?老四就是说话迟钝,贵人话语迟,不太爱说话。这哥儿四个意见不同,这老三就不愿意带老四去,“大哥二哥,咱们这趟北京,这一路上连吃带住挑费可不小。咱们多带一个人可是嚼谷可挺大。(一指老四)他,别去了。”老二向着他,老二这人耿直啊,“怎么不让他去啊?去!都得去。一人有福托着满屋,咱们哥儿四个都去。”“嗨,白耽误,去!”“你就甭管,都中不了,他兴许中了,他有造化。傻,你瞧他傻,他有福。”“哦,好好!傻人有福。咱可是这样,咱们到那儿不管有福气没有福气的,咱们得凭学问。咱们先在家考试考试行不行?大哥出个题,咱们做点儿文章,咱们说几句诗。说得上来咱让去,说不上来,像这个,你说带他干吗?”“好啊,成!说吧,大哥,怎么样?”大哥是随得方就得圆,“怎么着,好好好,成成成,咱们这样吧,来个打油诗吧!一人说一句。”“行,成成成,谁先说?”大哥说:“我先说吧,我说咱们‘弟兄四人奔京城’。”这是七个字,弟、兄、四、人、奔、京、城,一人一句,够辙就行,打油诗。二哥说:“好,我说啊。‘起早睡晚为功名’。我这怎么样?”“行行行,老三,你的了!”老三憋着一肚子气了,“我说啊,‘但愿四人都得中’。这是闲话,你的了。”老四本来就不爱说话,这一挤对呢,更是愣了半天说不出来。“说啊,怎么着?”“命!”“还怎么着?”“完了。”“怎么样?我说不行吧。这一个字,这哪成啊?算了吧,你别去!”二哥说:“行,好!他这好,简而明,简而明。你说‘但愿四人都得中’不行,得命,你没那命运不行。有福,有造化。”“这……说一个字这……”“好!走!”
四个人出发了,晓行夜宿饥餐渴饮,直奔京城。“走着道儿说,咱们解着闷儿。”“好。”大哥随便就这么一说:“远远望见一村庄。”二爷呢,跟着就来了:“黎民百姓里边藏。你!”老三说:“不知张王和李赵。你的了!”“问。”“你看!二哥您瞅瞅,您瞅瞅,又一个字!这又简而明啊?”“对啊,有理呀。你说不知张王和李赵吗,让你问呐。什么村?王家村、刘家庄,问呐。”嗬,真行,真能给他解脱。正跟那站着呢,可巧来个出殡的,简单出殡,旗锣伞扇全都没有,只有八个人抬一口棺材。大哥一瞧:“远远望见一口材。”二哥一瞧:“啊,闲等之人把它抬。”老三说:“将它抬在荒郊外。听你的!”“埋。”老三说:“我准知你说‘埋’,绝不能八个人抬着绕个弯又抬回来了。”
到晚上吃饭了,住店吃饭。那时候住店挂笊篱。住店,店门口挂笊篱是什么呢?就是管伙食。伙食得自己掏钱,爱做什么做什么,锅盆碗灶都有。“哥儿几个咱们吃什么,吃面好不?”“别,咱们吃点儿好的吧,包饺子吧。”“哎哟,那多麻烦。”“大家饭大家乱吧。咱们哥儿四个一起忙活。”“对,大家饭大家乱。包饺子可费事。”大哥说:“这样,我买去,我买东西我和馅儿。”二哥说:“我包,我管煮。”老三说:“我管烧火,我捞。”(老三问老四)“你呢?”老四说:“我,吃。”“吃,还一个字呢!好嘞,有造化。”“老四,二哥说你有造化有福,别动,坐着等着吃啊,什么也甭干。”心里说:我要让你吃得饱才怪了呢!等着吧。把饺子忙活得了,捞出来一大盆,往这一搁,“来吧。”大哥说:“哎呀,不易呀,可熟了。”拿起筷子,“来吧。”老三说:“大哥大哥大哥,先别动,先别动。”“怎么着?怎么别动?”“咱走道儿不是说诗吗,咱们吃饺子也说诗,做文章。说多少字吃多少,说几个字吃几个。说七个字呢,吃七个,说字不够的按字儿算。”二哥一听,明白。心说:嗬!老三你可损透了,老四净说一个字,这怎么办呢?不依着他,一怄气打起来,饺子就甭吃了,随着他吧。心说:反正啊不管怎么着,老四如果饱不了,我剩的我也让他吃了。“行,好!依着你。”“哎呀,”大哥说:“这太麻烦了,这吃饭吃饺子,你看这一盆儿都在这了,一会儿都凉了。”“不行!就得依着我,我出主意。走道儿时您出主意作诗,你说吧,打这段起,一人一句。”大哥说:“这没词儿啊,这说什么?”“随便说,你随便,看见什么说什么,够一句就行。”“哎呀!”这大哥想词儿吧。抬头一瞧房上有燕儿窝:“哎,‘抬头瞧见一燕窝’。怎么样,我这个行不行?”老三说:“行啊这个。抬、头、瞧、见、一、燕、窝,七个字。小碟儿给他拨出来,拨出七个,拨七个。好,二哥,您的了!”二哥说:“小燕里边八九个。”“小燕里边八九个,您来七个,七个。按字数,说几个就吃几个。听我的!”老三心说:我来个大燕打食回窝转,他准得说喂。啊,他一喂,一个。“听我的,‘大燕打食回窝转’。来,我来七个,大、燕、打、食、回、窝……再来个大的……转。唉,行吧,这东西多香啊。哎,学问!说多少吃多少,没这学问,嘿嘿,对不住,少吃点儿。太香了。”老四说:“你快吃你的。”“你甭管我,你说。你吃完了,我这也吃不完。”老四站起来,这嘴这么一来(做出说“喂”的口型),“喂”字还没出来呢,二哥过来:“怎么着?喂啊?”“嗯。”“嗯啊?你真傻还是装傻?说几个字吃几个你不知道吗?没说明白吗?说七个字吃七个,你‘喂’一个,‘先喂’吃俩,‘后喂’吃俩,‘接着再喂’吃四个,四个四个你吃还饱得快点,你说一个字吃一个,说七回,大家七七四十九了,你才七个。你得什么时候饱得了?”“那我要多说呢?”“你要说七个字也吃七个。”“你们……你们怎么说的?”“没听见?大哥说‘抬头瞧见一燕窝’,我说‘小燕里边八九个’,三哥说‘大雁打食回窝转’,你的了!”“我把大雁说一说。”“嗨,行啊!你也来。”“我……我……我这还没完呢!”“还没完?那你说完。”“我把大雁说一说,大雁清晨出窝去,展翅摇铃往前挪,飞过三里桃花店,越过五里杏花坡,桃花宴前有美酒,杏花坡前美人多,好容易才把食打够,大雁这才回了窝。大雁刚把窝门进,小燕一见笑呵呵,这个就把妈妈叫,叫声妈妈你听着,你在外边把食打,溜溜饿了我有半天多,大雁一见不怠慢,喂了这个喂那个,喂了那个喂这个,喂了这个喂……”老三说:“饺子都归你了!”
《打油诗》是传统单口节目,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民间故事在内容上有个共同点,就是赞扬憨厚老实的人,批评和讽刺奸诈曲滑的人。后者总想耍小聪明,结果总是适得其反。在爷爷的回忆录中曾说过:“上小学的时候每逢星期四下午有体操课,也就是现在的体育课,有时候下雨就只能在教室里,老师点名让我给说段相声,我都使剧场里听会了的单口相声,第一次使的就是这段《打油诗》。”
关于相声《打油诗》,“瓤子”(内容)还有很多,我曾见过爷爷在手稿中记载有《打油诗》的各种版本,例如:“娶媳妇”版本的“出庄碰见一乘轿,前边铜锣开着道,亲戚朋友都贺喜,笑”;“古庙”版本的“远望古庙内有僧,楼上倒挂一口钟,连打一百零八下,嗡”;“独木桥”版本的“远远望见独木桥,这边走来那边摇,失目先生不敢过,绕”。根据演出需要,选择适当的打油诗放在段子里,也是为了多增加包袱,但是段子的“底”都是一样的,都是“喂完了这个喂那个”。这段作品兼具文学性与趣味性,流传至今。
考学
我说相声这么些年了,虽然说我老了吧,快八十岁了,我还要学。活到老学到老嘛。我向谁学呢?我的老师没有了,师叔师大爷都没有了,我就得向中青年演员学习。别管我们封建行会排辈儿大小,比我晚一辈儿的,人家有创新,人家文化水平比我高,人家革新、创新,我应当也要学习,是吧。不单我们这个行业,全算上,各行各业必须要学习。那位说我已经毕业了。毕业也不行,也得学。随时要学,要学习,学完了还得练。我们也这样,学完了练,得练,还要实践。还要实践,还要观摩。再一个要钻研、改革、创新,必须这几样结合到一块儿。
好学生坏学生一看就看出来。看得出来,好学生什么模样,坏学生什么模样。这不是相面,这不是算卦相面。一看这动作就知道这是好学生,用心。上学去心无二想,目不斜视,一直奔学校。走在街上东瞧西望,脑瓜儿跟拨浪鼓一样,什么都想,好不了,穿的衣服也不整齐。还有这个放暑假的时候、快考试的时候更看得出来了。树底下稍微有点儿灯亮儿,马路边儿,家里地方小,住的房子小啊,老爹老娘再看电视更影响他了。怎么办?好学生马路边上找一灯底下看。好学生真用心呢,他知道要考试了。这两头小、当间儿大。什么叫当间儿大呢?就那些每天钻研,早早起,七点多钟到学校五点半就起来了,五点多钟就起来了。他得先看一遍儿,先写一遍儿看一遍儿,这都是当间儿的,这都不是两头的。两头小当间儿大,这都是当间儿的,钻研。两头怎么小呢?好学生老拿百分的那个,老拿一百分的他不着急,稳拿,考试没问题,满都在他脑子里呢。那几个,大松心,他不用熬夜啊。起早,他用不着。只要一出题,他平常他真用心,你出什么题他马上都答上来了。还有一个,是什么呢?老考不上及格分,五十来分,四十来分的,要不就大零分,大鸭蛋,考这个,不着急。灯底下干嘛去?玩儿啊,看电视啊,玩儿啊,他不着急!考试?考啊,考完又怎么样,顶大不留级吗?就是考最末给我零分留级,你能把我怎么样?能把我怎么样?不在乎!这类这是小。那个真用心的到考试的时候不着急,这就是两头小当间大。
那为什么考试?像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暑假考试、寒假考试,就为促进你用心。给你留作业,留作业干吗呢?让你每天不歇,每天不歇脑子。当然是得要玩儿,放假嘛,得要玩儿。不能让你整天老玩儿,给你点儿时间,留好了作业让你写,这脑子好集中不能歇,不能忘掉了。为这个得多考试。学龄前也考试,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这孩子们不都得考试吗?刚上学的这个,刚一年级,那考嘛呢?早先咱还纳闷儿呢,这孩子还学龄前呢,今天刚报上名上学,也不懂算术,也不认识字,考他嘛呢?这还得考去,这纳闷考什么呢?家长妈妈带着,送去吧,孩子还怵,没进过学校啊,杵在那,其实在家挺皮、挺讨厌,挺猴了蹦。这一到领着上学去,老实了,蔫了。妈妈带着,拽着妈妈衣裳,到学校都不敢进。这妈妈说了:“咱考试去,叫你你就去,叫你你就过去考试啊!”孩子提心吊胆的。你说考他什么呢?他又不认识字,你给他出算术他行吗?不行。那考什么呢?考智力,傻不傻?愚不愚?有呆傻病的,报名就得留下。开课时,呆傻病,傻了吧叽的,姓嘛叫嘛不知道,在哪儿住不知道,老师这不崴泥吗?你怎么办?为防止这个有呆傻病,有神经病,大傻子,大笨蛋,这个不要。这个考试不考文化,人家也不让你写字。叫过来,姓嘛叫嘛,是王友啊,是王力,现起个学名吧。平常小虎啊、小豹啊、小友啊什么的,随便叫小名儿。上学了得有个学名。那边儿老师一喊:“王富利!”妈妈赶紧说:“叫、叫你呢,过去,过去。”其实孩子挺讨厌,挺淘气,见老师,往这一站,“你叫嘛?”“王、王富利。”“几岁了?”“七岁。”“赶明儿上三年级你几岁?”“九岁。”“呦,行啊,你妈妈是当会计的是吗?”“卖鱼的。”“你爸爸是数学老师?”“也是卖鱼的。”“哦,一百斤鱼卖九十九斤了还剩多少?”“十斤。”“听明白了吗?一百斤鱼卖九十九斤了还剩多少?”“十斤。”“剩得了那么多吗?”“剩得了,要是我爸爸看摊儿剩的还得多。”
这个段子的创作、表演有三难:首先是创作中讽刺的角度、对象和方法难。当时社会上对小商小贩的缺斤短两行为怨声载道。可是,采取什么方法、角度讽刺抨击呢?这是摆在众多相声演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既要肯定小商小贩对搞活市场经济的作用,绝不能给小商小贩这个群体形象带来伤害,又要对这种老百姓反感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抨击。怎么处理呢?爷爷别出心裁地选择以孩子的童真之法去自我揭丑,既没有给小商小贩的整体形象带来伤害,又淋漓尽致地用“要是我爸爸看摊儿剩的还得多”揭露了黑心商贩的“心黑”,使观众笑得开心,笑得痛快,笑得解气,恰到好处地表达了百姓的心声。其次,难在构思的巧妙与故事的合理。这个段子没有对“黑心”商贩的语言攻击、恶意伤害以及对事实的夸大,却使人感觉故事都在“情理之中”,最后的结果又使观众觉得在“意料之外”。而这个“意料之外”的“高明”之处,是令人回味之后仍然捧腹,这是典型的“马氏”相声风格。最后一难,是在表演技巧上。整个一个小段,就最后一个“包袱儿”。最后有一句话重复了两回,就是老师问孩子那句:“听明白了吗?一百斤鱼卖了九十九斤了,还剩多少?”爷爷曾经解释过为何需要重复这句话,他说:“重复不是老师说给孩子听的,是他说给观众听的,让观众听明白了,这个‘包袱儿’就好抖了。”
摇煤球
我给大伙儿讲个笑话吧。笑话就是没那么回事,笑话嘛。咱们的节目很多,我不多占时间。刚才有人说,让我说一个《开粥场》。我说这个说不了,《开粥场》是俩人说的,得有捧哏的。有人提了个问题,提一个什么问题呢?大家都听过我这段《开粥场》吗?都听过吧。这段儿呢就是说我马家吹牛,本来我不是阔人,我说我们马家是个大财主,家在北京住,我是个善人,马善人,不善能长这样吗?啊,马善人,我外号呢叫“黄土马家”。到北京打听“黄土马家”,我们老家呀都知道黄土马家。这时候捧哏的说了:“哦,你们上辈是拉着小车卖黄土的?”我说:“不,不是,所有北京城外头不管几百里地,黄土地,那都是我们家的。”打这就入活儿、就说这段了。可是有人就提出问题了,说:“这捧哏的怎么说你们家拉小车卖黄土,有这事儿吗?哪有啊!卖黄土的,有没有啊?这玩意儿不真实吧。”因为我们这相声,拿我来说吧,我对我这个相声,两个人说也好,一个人说也好,要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要有真实感。虽说是笑话,是假的,但要让人听了有真实感。那么这段呢?这位是年轻人,他不懂。他说北京做买卖哪有拉车卖黄土的?实际上卖什么的都有,卖黄土的确实是真有,确实是真有。老北京人都知道吧?可着北京打听打听,北京串胡同啊有卖黄土的。他哪来的呢?当初北京城外面没这么多高楼大厦,出了城,过了护城河,满地都是黄土。他卖点儿力气吧,铲两车黄土拉到城里头串胡同。北京胡同也长,在胡同里卖。“买黄土,买黄土,买黄土。”他卖给谁呢?家家户户谁家都买,因为烧煤。北京的煤场子跟天津不一样,咱天津的煤铺煤场子,你叫,让你要煤去,让他送点儿煤,送二百斤,送三百斤,他给你把单子开了。你是要煤块、硬煤,是要大砟还是要煤球儿,他给你送。这个煤球呢就是把煤末子和成煤泥,摇成了煤球给你送。北京不这样,北京没有,都是原煤。要三百斤,连块儿带煤末子一块儿都给你送去,往院里一折。家人呢,怎么办?捞吧,找块儿吧。拿个叉子把块儿都捞出来。块儿扒拉出来,这堆煤末子怎么办呢?得和楞,和糨糊了,然后团煤饼子,摇成煤球,这得搁黄土。你不搁黄土它不黏,这煤球它不黏糊,摇不上,它散。所以这串胡同的就有卖黄土的,“买黄土,买黄土。”谁家有需要的,根据用量多少,买一车、买半车黄土就倒在这煤末子上,一大堆煤末子把黄土搁里再泡上水,泡、泡、泡,泡黏湖了,就等着和,和、和,和成煤泥,该团煤球了。
团煤球这是劳动力啊,谁干呢?有这么小两口,有这两口子,都三十来岁。男的懒汉,不爱干活,好吃懒做不爱干活;女的呢,三十来岁,挺漂亮,长得好看,漂亮,个儿也好,身材也好,描眉打鬓,搽胭脂抹粉。爱卖“单儿”,没事就爱在门口倚门卖俏。在胡同大门口倚着门框一站,干嘛呢?“卖单儿”。搽胭脂抹粉就是让人看,她自己看就在家里照镜子了,就得站在门口那站着。漂亮!那指甲盖都留得挺长,能干活吗?她能摇煤球吗?这怎么办?得等着,站胡同那等着,单有卖劳动力的,专管摇煤球。摇一百斤煤球啊一毛钱,“摇煤球哎,摇煤球哎,摇煤球哎。”这很少,三天两天不准过来一个。这两口子,这一大堆煤怎么办?要下了大雨不就冲了吗?!恨不能找个摇煤球的。男的不干,女的也不干,“嗨,你弄点儿,你摇!”“我呀?我才不干呢,挺脏的。”她长得挺漂亮,又好干净,她“卖单儿”啊,门口站着玩儿,就为让人看她长得多漂亮。自己本来长得就俊,三十来岁,又好捯饬。这三十来岁长成熟了,身材又好,“卖单儿”。谁走这院都夸:“嗨,这女的多漂亮!”她才美,她才高兴。男的呢,小伙子懒呢,好吃懒做也不干,在那等着。
好几天了,这媳妇儿在胡同口等着。等着过来吧,还不过来。媳妇儿说:“嗨,你呀甭找去了!”这小伙子说:“我上那胡同我找找去,有摇煤球的吗,不就一毛钱一百斤吗,我花两毛钱。”“甭甭甭,你甭去。我告诉你,嗨,你呀,你上对过,对过杂货店。”杂货店在咱们天津就是杂货铺,小杂货铺。“你上杂货店,上杂货店跟掌柜的瞎聊聊天,抽棵烟,坐那等会儿,我一会儿叫你你再来。你听我一打喷嚏你再来。你叫门,使劲叫门,我不打喷嚏你别来。我只要打嚏喷,你就来。”“哎,哎,好。”小伙子上对过小杂货店点棵烟卷跟掌柜的瞎聊天,山南海北,海阔天空,神聊一通,在这胡同一通白话。这媳妇儿呢,站这儿东瞧西望的,一看打那胡同进来一小伙子。它这不是弓弦胡同嘛,一般小伙子上班、干活都走这弓弦胡同,他抄近啊,走大马路绕远啊。一看打那边过来一小伙子,这媳妇儿倚着门框这站着,“嗨!嗨!进来,进来啊,没人!就我一个人,进来!”这小伙子走近一瞧,啊,这怎么回事?进来吧。刚进来这媳妇儿“咔嚓”把大门插上了,还没等进屋呢这媳妇:“阿嚏,阿嚏!”对过小伙子一听打喷嚏,赶紧过去叫门:“嗨!开门!”“嗨!开门那,嗨,嗨!”媳妇:“呦,哎呦,可了不得了!坏了,我们爷们儿回来了!我丈夫脾气暴得要命,他见生人他就动刀啊,这可真是要命啊!”这小伙子吓坏了,“哟!这、这、这怎么办?这怎么办,我、我、我走。”“那你怎么走啊?”“我、我、我藏起来行吗?”“那你哪儿藏啊?真是的,这样吧,你呀你就装这摇煤球的,他要问谁,我就说现找来的摇煤球的。这不都和好了吗?煤末子,黄土也掺好了,水也泡好了。你呀你摇煤球儿,他待不住,他拿了东西就走。你摇煤球儿,他说是谁,我就告诉他找来摇煤球的,他不知道。”小伙子没办法,怕人动刀啊,“哎,好,好。”弄一个筛子,摇吧,连脑袋带这身上、脖子里满都是煤末子。这开开门,开门进来,“嗬,这么半天开门!”“哎,找着了,找着摇煤球的了。”“啊,找着了。”“你刚走这不就来了吗,我给找来了。”“嗨,行啊小伙子,干活挺利索啊,不错不错,我爱看小伙子干活。好,我坐这,我抽棵烟我看着,我看会儿。”这摇煤球的恨不得让他赶紧拿东西就走啊,回头看他:还不走?唉,再来,再铲,又摇,“哗哗哗哗”,一会儿二百斤煤球儿摇出来了。这男的:“唉,这烟我也不抽了,我呀打点儿酒,打点儿酒一会儿咱俩喝点儿。”男的出去了,这小伙子一瞧这爷们儿走了,“呱唧”把这筛子一扔,一身的泥呀!挺白、挺漂亮的小伙子都变李逵了,满都是黑的了,脸儿都是黑的了,气得指着这女的,一句话没说扭头就跑了。跑到哪儿?河边洗澡去了。这两口子回来乐了,“怎么样?怎么样?我出的主意行不行?”“嗨,真没想到!”“你瞧瞧,省啦,省啦,省两毛钱。这不二百多斤煤球儿出来了吗!”“好,好办法,好!”两口子乐了。
过了没两天呢,这媳妇儿天天“卖单儿”啊,总在门口站着。过了没两天,她又在这胡同口站着。这小伙子还打这走啊,每天上班路过这儿。正走到她眼前,这媳妇儿:“嗨,嗨,进来呀,没人!”这小伙子一瞧:“嚯,真快!都烧完了?”
我爷爷1914年在北京出生的,1917年跟随我的太爷爷马德禄举家移居天津,随后也就定居在天津。1940年,相声大家戴少甫邀请爷爷和耿宝林先生到北京替他在电台说广告相声,由此在北京居住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北京的这段时间里,除了做电台的节目,他也和朱阔泉等老艺人在西单等地撂地演出,更深入地体察了北京的风土人情,摇煤球就是老北京百姓的一种风俗习惯。爷爷在北京居住的时间虽然不常,但即使是在这短暂的一段经历中,他也始终在挖掘生活中的笑料,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

去年夏天,在马路上有这么个事儿。在什么钟点儿呢?就在下午啊五点……五点半左右,就是下班的时间。街上人多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往南往北的。下班时间嘛,两边便道上的行人也是拥挤不动,人挺多。这马路上的秩序很好啊,人们都遵守交通法规,行人走便道,横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走那斑马线,都要这样,秩序良好。这不挺好吗?这时在马路当间儿、正中间儿,跑过一个人来,顺着马路——不是横着跑,顺着马路跑,不是横穿马路跑——顺着马路跑,一边跑一边还喊:“截住他,截住他,别让他跑了。”喊的这个人四十来岁,胖子,不是特大的大胖子,反正是够胖的。黑灿儿灿儿的,穿一身儿蓝布的衣服。蓝布的衣服又像制服,又像工作服,反正挺脏、挺旧的,不太干净。四十来岁,脸上挺有肉;挺有肉,一跑起来这肉都哆嗦。虽然说胖,这肚子并不大。留小平头,小眼睛,胖人嘛,声带厚,胖人脖子顸声带厚,喊出来声音也粗,“截住喽,截……”满头大汗,急的,“截住喽,截住喽,别让他跑了!”胖人他跑不动啊。追谁呢?前边跑一瘦子,这瘦子跑的是又急又快,精神紧张。这胖子追瘦子,那、那怎么追呢?他没他跑得快啊!两边便道上的行人一看,有那好心眼儿的人呢,愿意帮助,一瞧这胖子急得这样满头大汗,脸急得通红啊。一瞧追那个,准知道追不上啊。大伙儿帮忙,走!好几个人“哗”追过去了,跑得快啊。马路当间儿的指挥台上有交通警指挥车辆,一瞧马路上跑的这胖子追得那样,大伙儿又跟着追,民警也跑下来了,也追过去了,民警也跟着追过去了。前面帮忙的行路的人呢,跑得快啊,过去“啪”一伸腿,把这瘦子绊倒了。瘦子摔趴那了,趴那了。看热闹的“哗”就围上了,围上一堵人墙,再跑那是跑不了了。民警也赶到了。“起来!起来!”民警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等这胖子吧。这胖子呼呼带喘地这才跑过来,分开人群,胖子进来,“噗”一手把这瘦子抓住了,“看你往哪跑!这回你还跑?调完级了,不请客!”
这个段子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时候谁要是请谁吃顿饭就是大事儿,因为谁家也不富裕,而请客吃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才会出现像段子里面描述的那个人,调完级了恨不得躲起来,但是又藏不住,只能跑。20世纪90年代,爷爷曾在南开大学做过关于相声的语言艺术的讲座,他就用《追》这个段子做例子,说明关于相声语言的“动作性”这一课题。他说:“相声语言要充分反映此情此景中人物的形态、动作、表情和内心矛盾,使观众闻其言观其状。”《追》虽然很短,但用词很讲究,人物很鲜活,画面感很强。
到底多大
有个人娶了一个太太,看着满脸皱纹,丈夫问她:“你今年到底多大年纪?”太太说:“四十五六。”丈夫说:“介绍人告诉我说你只有三十八岁啊,依我看你不止四十五六,你跟我说实话吧。”太太说:“其实我是五十四岁。”丈夫是半信半疑。有天晚上他们都睡了,丈夫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就下床了,太太问他干嘛去,他说:“我得起来把盐缸盖上,不然被老鼠吃了。”太太说:“真好笑,老鼠吃盐,我活了六十八年了,我就没听说过!”
歪念对联
有一家人连年不顺,总是吃官司,所以特别希望来年转运。这年除夕,父子爷儿仨商量说,明天就是新年了,咱每人说一句吉利话,保佑咱家来年走好运,不惹官司。父亲说:“今年好。”老大说:“晦气少。”小儿子说:“不得打官司。”一共是三句十一个字,写成了一个条幅贴在客厅,压压晦气,讨个吉利。第二天一大早很多人来拜年,看见条幅就念:“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给贼钱
有个小偷来到一户人家偷东西,看见主人正好脸儿冲外躺在床上,俩人正好是四目相对。这个时候主人突然转身面朝里躺着。这个贼纳闷儿了,难道主人认识我?想着想着就打算赶紧逃跑。这个时候主人说了一句:“来吧,没事儿,因为我嘛也没有,我这是不敢见你。”随手从床单子底下拿出一张十块的,“来,把这个给你。”贼一看都蒙了,哪儿有主人家给贼钱的?“您给我钱干吗?”“干吗?你从我这儿什么都没拿,传到外边儿去我这脸往哪儿搁!”都穷成这样了,还死要面子!
求求你
有个人热情好客,最爱给别人题字。有一天他看见有个人手里摇着一把扇子,他就提出来要为这个人题字。这个人一听扑通就跪地上了,激动万分,央求道:“我求你了。”他就劝人家:“求什么!不过是在扇子上题几个字,用不着这么感谢!”那个人说:“我求你别写了,你写完我这扇子就不值钱了。”
有何功劳
东晋元帝生皇子,一一赏赐群臣。所有大臣都只是谢恩,默默地收下了皇上赏赐的东西。可是有位新来的大臣为了讨好皇上,跪地谢恩说:“皇子降生,普天同庆。臣有何功劳,敢接受如此厚赐?”元帝听了特别不高兴:“大胆!这种事儿还能让你有功劳?!”
草书
有个人学习“草圣”张旭的草书,但总是学不好,写得乱七八糟,比草书还草书。有一天他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个好句子,乘兴写了下来,写完之后,有人问他:“您写的这是什么句子?”这个人看了看说:“以后这种问题早问,我都写完了才问!”“不好意思,下次我注意,这次您先告诉我吧。”“我要是认识不就告诉你了吗!”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