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生活在江南文化家族中的闺秀诗人,被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陶冶出对自然的由衷热爱和浓郁的诗情,而江南地区丰富的物质基础、昌炽的文化氛围和家族对教育的重视,则为她们文艺之花的生长提供了温润的土壤。于是,多才多艺的女诗人每逢佳日,或聚于幽兰雅室,敲棋抚琴,谈诗论画;或徘徊于小园香径,于参差台榭、曲折栏杆之间,戏观游鱼、笑逐蛱蝶,搦管挥毫,将葡萄之树、芍药之花,题咏几遍;或值风熏日暖,乘绣幕画船,游赏莲田;或与父兄、夫子登山临水,探幽访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饱览秀媚的湖光山色……如此闲适风雅的生活,着实令疲于奔波的吾辈心向往之。
|
內容簡介: |
本书稿着眼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互动及影响,对清及近代长三角地区的女性文学进行分析,探寻这一地区文化发展的人文轨迹,以期让积淀深厚的江南传统走向现代,为当下长三角都市群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文化参考。本稿188页,计25万字,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对上海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学习价值。
|
關於作者: |
段继红,女,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现为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及相关教学工作,研究课题集中于女性文学及家族文学等方面。曾担任上海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课题(编号AASH0901)负责人,并获全国第40届博士后资助金。已出版专著《清代闺阁文学研究》(33万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先后在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本书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规划项目(14YJA751003“区域文化视角下清及近代长三角地区女性文学研究”暨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
|
目錄:
|
总 序/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文化家族的概念及特征/1
第二节 清及民国长三角地区文化家族女性创作之概貌/7
第三节 近代女性文学的重镇———上海/9
第二章 清及民国长三角地区文化家族的半壁江山———文化家族中之女性文学23
第一节 商景兰为首的祁氏女诗人/23
第二节 常州词派与张氏闺秀/42
第三节 毗陵庄氏闺秀/58
第四节 阳湖恽氏闺秀/67
第五节 仪征阮氏闺秀/71
第六节 松江章氏、侯氏与曹氏闺秀/78
第三章 著名文人及家族女性101
第一节 随园主人及袁氏诸妹/101
第二节 碧城仙馆及陈氏家族女性/117
第四章 名父之女,才士之妻127
第一节 名父之女、姐妹并蒂/128
第二节 才士之妻、伉俪情深/161
第五章 清及民国女性文学家族特性的成因177
小 结203
主要参考文献205
后 记
|
內容試閱:
|
清及民国女性的创作队伍呈现着明显的地域特征,胡文楷在《历代妇女著作考》中统计,江苏籍女诗人最多,浙江次之,这两省的女诗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再次是安徽、湖南、福建、江西,北方和边缘地区的女作家很少。而这些女诗人多出生于累世簪缨、世代书香之家,这便是清及民国女性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家族性,也是本文将论及的一个问题。
在探究区域文化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都注意到文化家族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样,研究具有鲜明地域性和家族性的清及民国女性文学,也应考虑这一因素。陈寅恪认为:“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①区域文化的构成和发展,有赖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演化,由于自然地理具有独特的稳定性和演化的缓慢性,区域文化的推进主要附丽于人文地理的变更,因此,研究区域文化的基础便是该地域历史文化的变迁和文化家族活动的历史。本文所涉及的文化家族,有别于权臣世宦之家,主要指以文化和学术著称于世的家族。
“家族”一词较早见于《管子·小区》:“公修家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②今之家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以血统为基础而结成的社会群体,几代相传;广义,则包括血缘和姻亲结成的关系。由此,而成的稳定的家族联盟,往往会形成一种家族精神和文化的传统,影响着家族中的每个成员,世代相承,发扬光大。这种具有超强凝聚力的家族文化,不仅会影响到家族和地域的文化风气,甚至能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因此,家族,作为古代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起着巨大的社会作用。
家族文化和区域文化是互生共荣的关系。如,江苏如皋的冒氏家族,是元朝贵族脱欢帖木儿之后裔。脱欢铁木儿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嫡裔,被封镇南王。元朝覆灭后,其子孙流落文化昌明的江淮地区,在如皋东陈镇落户,自称冒氏。冒氏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成为“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对地方文化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明清及民国望族也可分为官宦世家、豪门右族和文化家族等几大类型。由于明清之际的鼎革之变和社会动荡,官宦世家和豪门右族常常处于政治的风云之中,风雨飘摇,门祚不永。如明御史大夫毖轩李沾,崇祯戊辰进士,历任南京兵部给事中。十七年甲申夏,闻北都陷落,与马士英拥立福王。不数月,骤迁总宪,赐蟒玉,加宫保,一时恩宠。季子愫,先为崇祯癸酉贤书,以被论议革,至是特旨准复。入本朝,中壬辰进士,官中州学宪,父子相承,箕裘不失。然未几,毖轩故,愫亦卒,家道中落。“今诸孙蕃衍,尚未有达者”;又如朱文远,“闵行人也,崇祯辛未进士,历官铨部郎,以丁艰归里,声势甚盛,未几而卒。鼎革以后,其从子明卜为叛帅吴胜兆党私连,家产入官,世业荡然矣”。
声势显赫的豪门望族,常常未历三代,便迅速退出历史舞台,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旦政治失意,整个家族就可能陷入灭宗覆族的境地。而文化家族则源远流长,门祚兴盛,因此,世家望族也都十分重视读书传家,期望后代子孙能够科举入仕,克振家声。早在汉代,邹鲁就有“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的谚语。所谓的文化家族,就是指诗书传家、学术气氛昌炽的“文献之族”。虽然这样的家族也会受到政治气候的影响,但由于不在台风的风眼中心,常常动摇不了其枝繁叶茂的文化根基。由于浓郁的文化熏陶,文化家族中常常人才辈出,在学术、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才能和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