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内容简介:经方临床家叶橘泉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首次提出了“方证学”的概念,此后他不断地向中医界呼吁“应该重视中医方证学的研究”。他认为:“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辩证论治,以及辩证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对,疗效卓著”。他提出的“方证学”是现代经方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
關於作者: |
叶橘泉(1896-1989),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一级教授。方证药证学说倡导者、实践者,杰出的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中药学家。叶橘泉先生是中国近现代中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祖籍为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他年青时随吴兴名医张克明学医,以后一边在家乡开业行医,一边参加上海恽铁樵中医函授学校的学习。1935年,39岁的叶橘泉先生受聘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任中医学讲师,同时在苏州挂牌行医。1949年以后,叶橘泉先生历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南京药学院副院长等职。叶橘泉先生一生著书颇丰,他先后编著出版了44册著作,并在各种医学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及相关文章。
|
內容試閱:
|
本病传染蔓延几遍于世界,欲保地方之免此疾者,惟有隔离方法,禁绝患者之往来。至已罹本病之患者,除严守卫生方法,如居室衣服身体之清洁,饮食宜择富于滋养品,多吸新鲜空气,多作日光浴等之外,对药物疗法,则惟大枫子一物,可谓最合理而较有效的方剂也。
(四十四)槟梆子用于痢疾及驱除寄生虫
痢疾,或肠卡他,下痢腹痛,里急后重及因寄生虫而引起,之腹痛膨胀或下利等,用槟榔三钱至四钱,煎服,为最理想的有效治疗剂也。
橘泉按:槟榔为产于热带地之棕榈科槟榔树所结的子实。卵圆形,外面灰褐色,内坚实,有纹理。其味略甘而有收敛性,化学成分则含有“阿雷科林”Arecc Iin(C2H13NO2),与“倍雷替林”及类于“派鱼卞品”之植物碱。为消化剂之驱虫药,主用于家畜如犬等之驱虫剂,亦可用于人类,惟有刺激胃肠及引起便秘之副作用。如阿米巴痢及肠寄生蛔虫,或绦虫、十二指肠虫等,引起腹痛膝胀,或下痢。用本品之消化作用,以达驱虫之目的,最为合理。盖增进消化酵素,则肠内炎症自退,排除寄生虫类,则腹痛下利等症自愈。且其除消导作用之外,兼具收敛之功,故又能奏镇痛止痢之效也。
(四十五)当归主治月经痛
女子当青春腺成熟期之后,自有月经来潮。盖卵珠成熟,卵巢黄体刺激子宫壁黏膜,致起毛细血管充血。充血既足,则细血管破裂,宫壁黏膜剥离,瘀血与卵液混合流下,是为经水。卵球每月一成熟,放经水每月一来潮,因此演为月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