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周掌胜编著的《同义复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借鉴、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揭示同义复词产生原因、途径、特点、功能的基础上,就目前*权威的大中型语文辞书《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同义复词进行全面考察,纠误补漏,为语文辞书的编纂提供大量可资借鉴的实证,为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提供收录原则、释义方式、编排处理等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因此,本研究成果将有力促进语文辞书的编纂质量,充实训诂学的内涵,扩大训诂研究的成果,能为大、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词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
內容簡介: |
周掌胜编著的这本《同义复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同义复词概说;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概述;大型历时性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存在的问题——以《汉语大词典》为例;现代汉语规范性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存在的问题——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方式探讨。
|
關於作者: |
周掌胜,1962年生,浙江杭州人。1984年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7年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导,浙江语言学会、浙江敦煌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训诂学和敦煌学研究,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宄》、《敦煌学辑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的专著和编著有《(汉语大词典)论稿》、《新编千家诗评注》、《三字经注释》等。
|
目錄:
|
**章 同义复词概说
**节 同义复词的界定
一、同义复词名称的确立
二、同义复词判定的标准
第二节 同义复词的类型
一、实词型同义复词
二、虚词型同义复词
第三节 同义复词的特点
一、数量分布失衡性
二、音节构成多样性
三、语素组合灵活性
四、词序具有互逆性
五、词性表现稳定性
六、语法功能单一性
七、词义构合多样性
八、意义呈现完整性
第四节 同义复词的作用
一、能够使表义更加清晰
二、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
三、促进了汉语的复音化
第五节 同义复词的形成原因
一、同义词的产生和训释是同义复词形成的必备条件
二、复音化和节 奏的讲求是同义复词形成的内在动力
三、联想思维是同义复词形成的心理基础
第二章 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概述
**节 语文辞书收词释义的基本要求
一、收词的要求
二、释义的要求
三、例证的要求
第二节 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的研究概况
一、古代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概况
二、近代及现当代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概况
三、当代对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的研究概况
第三章 大型历时性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存在的问题——以《汉语大词典》为例
**节 释义错误
第二节 义项疏失
一、义项遗漏需补充
二、义项繁乱需整理
第三节 词条失收
第四节 孤证待补
第五节 书证滞后
第四章 现代汉语规范性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存在的问题——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
**节 词义解释上存在的问题
一、释义存在错误,必须加以修正
二、释义繁复累赘,有待简明完善
第二节 义项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一、分立的义项当合并
二、缺失的义项宜增补
第三节 释义照应上存在的问题
一、字头义项遗漏,与相关词条失去照应
二、字头义项正确,但相关词条释义错误
三、相关字条或词条因缺少照应而致误
第四节 词条收释上存在的问题
一、收释了一些使用率不高的同义复词
二、漏收了一些使用率较高的同义复词
第五章 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方式探讨
**节 语文辞书解释同义复词现象分析
一、用意义相同的复音词进行解释
二、用词序颠倒的复音词进行解释
三、加上“犹”、“指”等用语进行解释
四、将同义复词拆分为二分别进行解释
五、用随文释义的方法进行解释
六、用同义复词的其中一个语素进行解释
七、释义后点明属于同义复词
第二节 语文辞书误释同义复词原因探讨
一、传统语言观念的影响
二、释义方式上的问题
三、同义复词研究的滞后
第三节 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的原则和方法
一、同义复词的收录原则
二、同义复词的释义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语词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