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編輯推薦: |
本书由著名的中国文化书院组织编写,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层级,涉及文学、历史、艺术、科学、民俗等多个领域,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较少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中国精神和中国风格有较为深切的感受。
丛书的作者均为国内知名专家,有的是学界泰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们的思想视野、学术底蕴和大家手笔,保证了丛书的学术品质和精神品格。
|
內容簡介: |
《唐风宋韵》内容简介:“述往事,思来者”。古往今来的诗词选本,莫不是为了“来者”。全书收入以思想旨趣见重的唐宋诗词,力求在人们熟悉或不甚熟悉以至很少见到的唐宋诗词中,挖掘一些能够于资政育人有启示、借鉴作用或告诫作用的思想资源。《唐风宋韵》不是为了在唐宋诗词的众多名篇赏析中增加一种,也不只是借此传播文学知识,而是力求在人们熟悉或不甚熟悉以至很少见到的唐宋诗词中,挖掘一些能够于资政育人有启示、借鉴作用或告诫作用的思想资源。形象点说,就是打开唐风宋韵的窗口,给我们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输送点精神氧气。
|
關於作者: |
李庆、武蓉是我国著名的伉俪作家,他们合作出版的很多书籍都广为人知,如著名的剧作《阴阳裂变》《谁嫁谁》等等都曾公开发表或者上演过,在社会曾引起强烈反响,其中五部作品获奖,经久不衰。其中最著名的《阴阳裂变》获山西省第二节民间艺术节戏剧金奖。
|
目錄:
|
总序
第一章 中国诗歌的初步形成
一、诗歌之花是怎样在华夏古国开放的?
二、从《诗经》的汇集看中国诗歌的最初形成过程
三、《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本风格特点
第二章 中国诗歌的丰富和发展
一、又一朵奇葩开放——楚辞
二、汉乐府民歌进一步发展了《诗经》风体诗
三、五言诗的形成和七言诗的出现
第三章 中国诗歌的第一个高峰——唐诗
一、唐诗盛世的形成原因
二、新风貌的开创——初唐诗坛革新
三、群星争辉,云蒸霞蔚一盛唐诗坛出现高潮
四、新乐府运动及中唐新诗风
五、灿烂唐诗的晚霞
第四章 中国诗歌的第二个高峰——宋词
一、词之兴起,与诗同辉
二、词至北宋,势如潮涌
三、词至南宋,形成高峰
第五章 中国诗歌的第三个高峰——元代散曲
一、散曲的兴起
二、元代散曲,别有韵味
第六章 唐风宋韵长久不衰
一、宋诗漫卷耀眼明
二、唐风盖百代,时闻新歌声
三、词河常流,波滚浪翻
出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诗歌之花是怎样在华夏古国开放的?
黑格尔在其《美学》第三卷中曾经说过一句话:
诗的用语产生于一个民族的早期,当时的语言还没有形
成,正是要通过诗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这句话表面看来,次序颠倒,混乱违理,似乎不是语言创造了诗,而语言倒成了诗的产物。但细一揣摸,却道出了一个真理,即人类语言的历史,是首先从诗开始的。考察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最初发展历史,几乎都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在原始人类的时代,通常人们所想象的语言还未形成,原始人用一种笨拙的、摹声又拟形的“连喊带比划”的半哑式语言交流思想感情,是一种“充满热情的歌唱的语言”,“是诗人的语言”(卢梭语)。也就是说,在原始人类那里,“诗”与“语言”曾经是二位一体的。由此看来,在人类其他艺术形式出现之前,作为原始人“有声语言”的“歌”,首先出现了。也就是说,诗歌是世界上每个民族首先开放出来的艺术之花。这在东西方世界都是相同的。不过,各民族诗歌的具体形式,却不是千篇一律的。这一点,同样为世界各民族的诗的形式、诗的风格、诗的特点、诗的历史、诗的传统所证明。由于受着地域环境的影响,受着各民族心理习惯诸因素的影响,各民族的诗从一开始产生,就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和历史传统。例如,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的诗就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诗与西洋诗就有很大的不同。读中国诗的人会注意到,中国诗以汉民族的诗为代表,从古到今,
差不多都是篇章短小的抒情诗;而研究西洋文学的人都会知道,西洋诗的重点在于史诗。
西洋诗以史诗开先河,首先出现了古希腊荷马(约公元前十世纪)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著名的史诗,从而开始了西洋诗重史诗的传统。古希腊文学中也有抒情诗,如萨福(公元前六〇〇年前后)和品达(约公元前五二二——前四四三年)都写过抒情诗,但他们的作品不被人们看重。人们重视的是《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三八二——前三四四)在他的著名著作《诗学》中,大谈史诗和戏剧,却看不起抒情诗,说它是“不入乐的散文和不入乐的韵文”,“只用语言来模仿”,“这种艺术至今没有名称”。西洋文学沿着这个传统发展下来,一直重视史诗。英国最早的诗篇是八世纪时代的《贝奥伍尔夫》,这是一首叙述英雄贝奥伍尔夫怎样打败妖怪的长篇史诗,接着先后出现了弥尔顿(一六〇八——一六七四)三大篇史诗:《失乐园》(一六六七)、《复乐园》(一六七一)和《力士参孙》(一六七一),拜伦(一七八八——一八二四)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一八一二——一八一八)和《唐·璜》(一八一八——一八二三),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一八一九)。这些都是史诗类的诗篇或诗剧。华兹华斯写了不少优美的情诗,并且以此著名,但他还要立志写一部伟大的史诗,定名为《隐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垂名不朽。可见,在西洋人的眼里,史诗占着多么重要的地位,而把抒情诗看作次要的。
在中国,从《诗经》开始,千百年来的诗歌一直沿着抒情诗的传统下来。《诗经》中所收的几乎全部是抒情诗,《诗经》以后的《楚辞》,也是抒情诗。接下来的汉魏乐府和五言诗,也都是抒情诗。唐朝是我国诗的高潮时期,宋朝是我国词的高潮时期,唐诗和宋词都是抒情的。元代的戏剧中包含着大量的抒情诗,散曲则都是抒情诗篇。我国汉民族也有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就是著名叙事诗,前者叙述一
个爱情悲剧,后者叙述女子代父从军,但其人物、情节、风格都带有很大的抒情成分。
考察我们民族的历史,根据迄今为止所能发现的历史资料,作为我们民族最先开放出来的艺术花朵的诗歌,是伴随着我们民族的生产劳动、地域环境、心理构造、风俗习惯、音乐舞蹈、语言文字等等方面的特点而生根、发芽、萌动、含苞、破蕾、开放的。它是我们民族的生产劳动之花、心理习惯之花、歌舞音乐之花、语言文字之花。
关于民族生产劳动之作用,远在人类发音清晰的语言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在从事生产劳动的时候,很自然地喊出有节奏的声音,这就是劳动呼声。这种“劳动呼声”,不仅在生理上适应着劳动的节奏,调剂着劳动者的动作和呼吸,减轻他们的疲劳,而且也协调着集体劳动者的共同动作,使大家彼此配合,提高劳动的效率。人类最初的诗歌,就孕育在这种“劳动呼声”之中。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在我国古代的文献里,就有把劳动呼声称为诗歌的例子。如《淮南子·道应训》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可见,人类最初的歌声是伴随着劳动的呼声而出现的。
诗歌产生的这种现象在世界各民族中间是共通的,或者说,是必然的阶段。造成世界各民族之间诗歌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原因,恐怕首先要从他们所从事的生产劳动的不同内容方面去寻找。尽管各民族之初都经过一个狩猎阶段,但随着后来的发展,各民族之间在具体的生产劳动内容方面出现了差异。即根据各自的地域环境,有的民族将野兽驯服,进行放牧,过着游牧生活;有的民族发明了农业,将植物种子播种后再收获,从事着农业生产;有的民族生活在江海之畔,以打鱼为业;有的民族处在山林之中,主要以采集山珍野果生活,等等。这种不同的生产劳动内容,规定、限制和影响着他们的视野,各自在自己的诗歌中反映着他们具体的、不同的生产劳动内容。主客观诸多因素的互相影响,随着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诗歌。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华夏民族最初的生活地点,主要是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地肥水美,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了种植五谷的农业。这里的多数人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因此,华夏民族的诗歌,多是反映农业生产劳动以及与此有关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