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医患冲突屡屡现身报纸头条。这本小书激发了我们对于医学中核心伦理价值的思考。书中论及的道德问题包括安乐死、基因技术、现代生殖技术、心理健康和医学研究等。如何公平分配医疗资源等政治层面的问题在书中也有讨论。
|
內容簡介: |
安乐死原则上是错误的吗?在精神疾病患者不同意的情况下,可否对其进行强制治疗?绝经后的妇女是否应当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基因检测数据应当对谁公开?卫生保健资源应当如何合理分配?在这本精致、通俗的医学伦理学小书中,作者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很有意义,也很发人深省;对于生命和医疗的关系给了我们新的道德启示。
|
關於作者: |
托尼·霍普
牛津大学医学伦理学教授,精神科名誉顾问医师,牛津大学医疗伦理和沟通中心的创立者。与人合著有《牛津临床医学手册》和《掌控你的心灵》。
|
目錄:
|
1 医学伦理学何以令人激动?
2 安乐死:有益的医学实践还是谋杀?
3 为何低估“统计学上的”人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4 至少目前为止还不存在的人
5 推理工具箱
6 对待精神错乱者的不一致性
7 现代遗传学如何考验传统保密?
8 医学研究是新帝国主义?
9 家庭医学遭遇上议院
索 引
英文原文
|
內容試閱:
|
这条线不是精确地画出来的,但是这条线确实是画出来的。为了保证政策清晰(和法律清晰),画精确的线通常是非常明智的,尽管根本的内容和道德价值变化得更加缓慢。
第三个回应(当然并不总是适当的回答)是因某个原则性理由在一个不是武断而是有道理的位置放置一个障碍。在安乐死的例子当中,一个支持者也许会争辩说,自主安乐死和其他形式如非自主安乐死之间有差异。在接受自主安乐死的可能性时,一个人不需要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非自愿安乐死或者强迫安乐死:其中的逻辑关系更加像一段楼梯而不是滑坡。
滑坡论证的经验主义形式
滑坡论证的第二种形式是经验主义的或者“实践当中的”,而非逻辑形式。自主安乐死的反对者也许会争辩说,假如我们允许医生去执行这些安乐死,那么在现实世界当中,这实际将会导致非自愿安乐死(或者更甚于此)。这样一个反对者也许会承认从一个方面滑到另外一个方面没有逻辑理由,但是在实践当中,这样的滑坡确实会发生。因此,我们必须不让自主安乐死作为某个政策而被合法化,即使这样的安乐死在原则上不是错误的。论证的经验主义形式依赖于关于实际世界的假设,并因此引发了这类假设的证据是否有说服力的问题。在实践中会发生什么经常取决于政策的措辞和执行精确到何种程度。通过放置一个障碍或者仔细说明使某个行为合法或不合法的情境来避免滑下斜坡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一章中,为了思考推理的一些工具,我已经从医学伦理学的特定问题中退了出来。我现在将回到问题中去,并且在下一章中我将声明法律对待精神疾病患者的方式是不公平的。我首先将声明法律是不一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