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评价理论是人际功能理论假设的新发展。评价意义不再满足于对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探讨,而是开始关注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呈现。随着研究的深入,该理论的三大主系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渗透到许多领域,成为解读不同话语修辞潜势的理想框架。本书对评价系统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对其网络运作体系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新的尝试,包括评价的社会架构功能和评价理论教学实验。
|
目錄:
|
第一章评价系统的概念及发展
第一节评价的概念
第二节评价理论的历史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评价系统的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
第一节元功能及语义实现
第二节系统、结构和语义韵
第三节语言的实例化和意义生成
第四节语境和语域
第五节系统功能框架下的评价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态度系统
第一节态度系统概述
第二节情感子系统
第三节判断子系统
第四节鉴赏子系统
第五节态度系统的语义实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介入系统
第一节介入的对话性和主体间性
第二节介入的自言和借言
第三节借言的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
第四节借言系统的语义实现
第五节介入系统总述
本章小结
第五章级差系统
第一节级差系统概述
第二节级差系统的语势子系统
第三节级差系统的聚焦子系统
第四节级差、介入和态度的互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评价理论和语篇分析
第一节评价的语篇分析取向
第二节新闻语篇的评价基调
第三节新闻语篇评价基调类型区分
第四节新闻语篇评价资源分析
第五节地震新闻报道中的态度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七章评价理论与外语教学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批判性阅读和交际阅读教学
第三节评价系统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验
第四节实验结果讨论和教学启示
第五节课堂阅读评价资源教学分析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二、语场、语旨和语体
(一)语场
语场指发生的事或正在被谈论的事,进行的社会活动,包括参加者、过程和环境。语式指交流渠道,是语篇信息从一种模式到另一种模式的传输(演讲、书写、电话、邮件、短信、网页、电视等等)。语式的一个重要的变量是语言在具体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在有些语境中,由于参与的模式(比如图片、音乐、行动等)在很大程度上调停了所发生的事情,语言可能起很小的作用;而在另外一些语境中,语言总的来说可能就是所发生的事情,有时达到想要去触摸、体验,去听、去看的程度。这种变化范围被看成是从语言行为到语言反思的逐渐变化。语场起到了说明、评论或是劝说等的作用。
(二)语旨
评价理论的研究范畴是语言的人际意义,因此语旨成为被关注的最大语域变量。Halliday把语旨描述为:
语旨指参加者,也指参加者的类型,他们的地位和角色:获得了哪种包括长期的和临时的这样那样的角色关系,在对话中呈现出的话语角色关系和涉及的按照社会重要性划分的群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