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NT$
240.0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NT$
240.0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NT$
640.0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NT$
495.0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NT$
1340.0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NT$
495.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編輯推薦: |
本书立足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以“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了效果如何”为主要线索,对环境经营的理论、实施途径和方法、绩效评价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环境经营将自然资源环境要素纳入企业战略并有效实施,如何从竞争优势的源头带动企业创造经济、环境和社会的“三重价值”,环境经营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如何对环境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等问题,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验证。
|
內容簡介: |
本书将主要研究企业环境经营理论的演进和实践探索,包括研究背景、环境经营的理论基础、环境经营战略选择、环境经营绩效评价以及相关的企业实践分析。
|
關於作者: |
葛建华,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日本神户大学访问学者。在《财贸经济》、《日本学刊》、《商业经济与管理》、《新视野》、《流通情报》(日)、《地域经济研究》(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
近年来,专注于环境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的研究,在《日本学刊》、《新视野》、《青海社会科学》、《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大学教学》和《中国法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0篇;翻译出版了日本学者的《环境经营分析》(2011)、《环境经营会计》(2014)等学术著作;2014年在日本神户“亚洲低碳供应链建设”国际会议上做专题发言。同时,深入企业调研完成了若干企业案例,积极探索环境经营理论与企业环境经营实践、循环经济教学的多维融合模式。
主要研究兴趣:环境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互联网经济、企业管理等。
|
目錄:
|
第1章引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可持续发展时代企业面临的境
1.1.2研究意义——环境经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1.2研究思路
1.3主要观点
第2章环境经营概述
2.1环境经营概念的形成和使用
2.1.1“环境经营”一词的出现
2.1.2环境经营的定义
2.1.3环境经营的内涵
2.2环境经营的理论基础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企业社会责任
2.2.3共享价值理论
……
第3章环境经营战略选择
第4章环境经营的实现途径
第5章环境经营与竞争战略选择
第6章企业环境经营绩效评价
第7章零售企业的环境经营分析
第8章环境经营提升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目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按照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2020 年单位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比2005年降低 40%~45%,这意味着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应控制在42亿吨标准煤以内,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居主导地位,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给人们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如淮河流域等地因水污染多年积蓄而形成的“癌症村”、2006年末的松花江污染事件、2010年7月紫金矿业污染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和大量鱼类死亡以及近年来太湖和巢湖等水域频繁发生的蓝藻事件等等,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仅不可持续,而且也违背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已成为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因。 林兆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载《经济纵横》2014年第1期。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状况也十分堪忧,年均缺水量达 536 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态系统破坏带来了自然灾害频发,耕地面积已接近 18 亿亩红线。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所有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发生和解决,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紧密关联。1995年,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与世界工业环境理事会合并,成立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该组织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聚焦能源与气候、发展、工商企业的角色和生态系统四个关键领域,致力于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92年,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在其出版的《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一书中指出,企业界应该改变长期以来作为污染制造者的形象,努力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并由此提出了“生态效率”的概念(eco-efficiency),要求企业在更少的资源利用、废弃和污染的条件下,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活动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考虑资源环境状况,因为只有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存基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则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也通过更加严厉的法律法规来督促企业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展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如果不能迅速应对资源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变化,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但无法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甚至难以在市场中生存。而一些先锋企业,如美国的3M公司、日本的丰田汽车等企业,不仅仅主动改善自身的环境行为,还积极致力于为全球环境问题的改善作出努力。
1994年,我国政府的《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也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3年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因此,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关键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