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概论

書城自編碼: 266139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經濟學理論
作者: 曹冲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5629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9-17

頁數/字數: 180页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49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文化遗产管理规划:场所及其意义 》

售價:NT$ 458.0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最后的奈良(一部日本土葬风俗消亡史,堪称日本土葬资源抢救工程的“世纪奇书”) 》

售價:NT$ 447.0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平装) 》

售價:NT$ 406.0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巴比伦怪物:魏玛共和国犯罪鉴证实录(“火与风”丛书) 》

售價:NT$ 458.0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售價:NT$ 291.0
中国书法的历程
《 中国书法的历程 》

售價:NT$ 406.0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18.0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售價:NT$ 82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12
《 宏观经济学(第6版) 》
+

NT$ 646
《 国富论(强国富民的西方经济学“圣经”) 》
+

NT$ 456
《 汉译经典004-国富论(上下) 》
編輯推薦:
《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概论》读者对象为关心国家和时代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的人们,主要包括科技人员、公务人员和各类社会贤达与热心人士。
內容簡介:
《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概论》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NSS技术出发,以其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服务为基础,提出海陆空天一体化战略设想,探讨北斗导航系统升级版,描绘泛在时空信息服务发展蓝图。《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概论》涉及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时代转折发展的宏大主题,论及新时空概念、理论、实践,进而论述服务体系的架构及其宏伟前景,体现中国服务和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
结合当前实际,《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概论》试图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融合引领跨越”进程中,找到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重大主题,且以“新时空服务”这样的核心主线为依托平台,探索将目前流行的许多新概念,如物联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城市等,进行有机整合融合,促进相关科学、技术、产业全面创新,促进新兴的智能信息产业快速形成发展,实现中国服务的体系化推进和引领性跨越。《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概论》围绕新时空服务主题共分五章,分别为引言、理论、实践、体系和前景展望。
目錄
目录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丛书》出版说明
序言
前言
第1章引言1
1.1新时空服务科学命题的提出1
1.1.1理论提出的必然性1
1.1.2主要理论和实践依据3
1.1.3应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发展需求而生1
1.1.4需要体系化突破和推进1
1.1.5新形势需要融合创新服务,引领跨越发展5
1.2信息时代的由来和发展的历史进程5
1.2.1信息的定义5
1.2.2信息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发展进程6
1.2.3信息社会的信息发展过程与阶段10
1.2.4信息时代的智能化发展阶段15
1.2.5信息时代的宇宙观18
1.2.6信息时代的时空观20
1.3重要概念、定义和原理22
1.3.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大千世界22
1.3.2时间与空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两大参考体系23
1.3.3新时空一体化理论26
1.3.4新时空服务的定义27
1.3.5新时空服务推进理论、科技、产业、体系“四大创新”27
1.3.6古代的时空观和近现代时空观28
1.3.7新时空服务理论的创新32
1.3.8基本术语32
第2章新时空服务理论37
2.1新时空服务体系的来龙去脉37
2.1.1时空的普遍性原理
2.1.2时空信息的时代特色37
2.1.3国家时空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38
2.1.4时代的呼唤和新时空“新”在何处?39
2.2GNSS面临转折发展与脆弱性考验40
2.2.1“新时空”是产业瓶颈与壁金的化解对策与谋略40
2.2.2“新时空”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线和领头羊41
2.2.3时空是统一信息产业体系的框架和融合一切的主线42
2.3新时空服务是客观需求,是创新驱动和引领跨越发展的基础42
2.3.1新时空服务全面体现“创新驱动发展”宏大理念42
2.3.2新时空服务引领跨越发展,与中国梦息息相关43
2.3.3时空一体将统领智能信息产业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战场44
2.3.4“新时空”方向、任务与目标和承载的国家战略和使命44
2.4新时空理论的基本属性和秉赋45
2.4.1时空信息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45
2.4.2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一体性46
2.4.3时空服务需要四大创新46
2.4.4信息是世界的本质,是群体行为46
2.4.5信息的五种基本属性47
2.5信息社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及新时空理论创新与方法论49
2.5.1现代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49
2.5.2信息资源是财富,更是服务大众的共享资源50
2.5.3从工业化时代的“合”迈向信息化时代的“分”51
2.5.4新时空推进的是伟大的时代转变52
2.5.5新时空以人为本,创建新社会形态53
2.5.6大小“金三角”理论的衍生和应用54
2.5.7卫星导航方法论55
2.6信息时代,科技是**生产力55
2.6.1新时空服务体系是面向四位一体的实践58
2.6.2时空一体融合具备五大基本性质58
2.6.3时空一体化理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聚59
2.6.4新时空理论的体系化实践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59
第3章新时空服务实践61
3.1GNSS发展是新时空实践的起始里程碑61
3.1.1四大GNSS发展格局开启时空信息服务全新时代61
3.1.2全球卫星导航产业已迎来大变化、大转折、大发展时期64
3.1.3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正推动信息产业演进成革命性大转折65
3.1.4卫星导航强国业已进人泛在时空服务的领域和发展时期65
3.1.5GPS系统及其产业发展提供的启迪与借鉴66
3.1.6其他系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67
3.2GNSS概念的演变发展与历史进程68
3.2.1GNSS的定义和系统构成68
3.2.2GNSS的来龙去脉69
3.2.3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及其进步73
3.2.4GNSS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86
3.3北斗系统是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88
3.3.1“北斗一号”的发展历程88
3.3.2“北斗二号”的豪迈进军90
3.4中国北斗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91
3.4.1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尚处在初创阶段91
3.4.2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市场规模现状和前景预测92
3.4.3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94
3.5以北斗系统为基础全力推动新时空服务体系发展97
3.5.1中近期目标是推动北斗应用服务97
3.5.2泛在智能位置服务是实践新时空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向101
3.6作为新时空理论实践的起点是要认真解决若干重大问题103
3.6.1北斗应成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核心主体和关键推动力103
3.6.2“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关键期、攻坚104
3.6.3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需要国家总体战略与政策指导104
3.6.4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需要建设***基础设施和科技平台105
3.6.5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需要实现国内联合,推进产业联盟106
3.6.6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需要大力推进产业的“五化”进程106
3.7北斗产业元年开创新时空服务的新纪元106
第4章新时空服务体系109
4.1新时空服务体系面临的形势概述109
4.1.1大转折时代的特色,与新时空一脉相承110
4.1.2产业发展呼唤卫星导航升级,泛在导航应运而生111
4.1.3泛在服务来源于市场驱动和科技牵引的双重作用112
4.2时空信息科学技术革命推进智能信息产业革命和以人为本的社会革命113
4.2.1如今的新时空信息服务革命,具有引领示范效应114
4.2.2信息革命本质上是智力革命,或者说是智能信息革命114
4.2.3世界是平的,为群体创新铺平了道路115
4.2.4网络革命真正含义是在群体创造崭新时代,在于集体智慧116
4.2.5信息产业的科技与产业革命是一场信息流、时空流革命117
4.3信息产业需要实现战略性升级改造和走向智能信息产业的跨越发展117
4.3.1智能信息产业是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内容118
4.3.2卫星导航系统是新时空的核心基础119
4.3.3国际四大卫星导航全球系统互补竞争态势初步形成119
4.3.4泛在时空服务将要成为智能信息产业发展主流119
4.3.5北斗“热”需认真应对和准确引导120
4.3.6产业有望短期内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发展120
4.3.7促进产业生态体系化建设形成全面推动时空服务的创新合力121
4.3.8作为智能信息产业核心的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前景121
4.3.9信息智能化服务是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头戏122
4.3.10中国新时空服务是智能信息产业的核心动力和发展主线123
4.4空间和时间信息是智能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主体124
4.4.1智能信息产业将成为新兴信息产业的核心推动力124
4.4.2“北斗”为智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和环境125
4.4.3智能信息产业是智能化技术集合和产业群体125
4.5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的定义、必要性和整体框架125
4.5.1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的定义和需求要素概览125
4.5.2新时空服务体系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27
4.5.3新时空服务体系框架和内容要点?
4.6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的愿景、体系概念、战略思维和体系的主要组成及其延伸128
4.6.1目标愿景与体系概念128
4.6.2体系的战略思维130
4.6.3总体策划与顶层设计131
4.6.4体系构成之-:基础设施与资源共享,技术的融合与集群式发展133
4.6.5体系构成之二:技术集成融合与解决方案是产业融合与资源配置的根本性转变134
4.6.6体系构成之三:协调管理与合作联合是新时空的机制体制管理创新136
4.6.7中国新时空体系的发展前景138
4.6.8与巾S新时空体系关的大据等技术系和产业领139
4.6.9新时空是智能信息产业的核心要素与共用基础144
第5章前景展望147
5.1网络划时代开拓信息社会新历史147
5.2新时空理论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继续和延伸148
5.3新时空服务体系是中国大国和平崛起的重大标志149
5.4新时空舰以其宏大而契合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目标150
5.5实践上升为舰,引申出国家体系的需求152
5.5.1中国时空服务体系实施是个宏大的历史进程152
5.5.2体系的重中之重是总体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与协调管理153
5.5.3体系整体推动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154
5.5.4体系创新将全面推进安全、经济、社会、民生持续发展155
参考文献156
索引157
內容試閱
第1章引言
1.1新时空服务科学命题的提出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转折的时代,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信息文明时代,后者是完全不同于前者的新兴社会形态,许多原有的观念可能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步持有这样的认知和观点:从宇宙视角看,信息是世界的主导力量之一,是天地乾坤的生命脉息记录及其演变的客观映射。科技则是发现、传播、利用信息的手段与途径,是信息大千世界的共生体。而时间和空间是信息的主体和生命过程关键特性的表征,也是现代信息服务体系的整体支撑的基础架构。
宇宙为何物?宇宙由时空、物质和能量构成,实际上是表现为(虚拟的)信息世界、(现实的)物质世界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时间与空间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实际上,是信息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的体现。信息必须有载体,有其产生的源,即信源,信息必须要有存储、处理、传输、显示、发布的介质、媒体和渠道,与物质不可分,与天地万物,包括人员、事件和物体息息相关。时空是一体的,相互可以转换,在哲学概念上存在有限和无限、相对和**、宏观和微观、质变和量变等区别和认知以及不同理解。
1.1.1理论提出的必然性
自有地球文明以来,人类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牧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等多个社会文明发展阶段。时空始终是历史发展进程的主轴和社会发展的主线。农牧文明时期经历了数千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观旭日东升,晚看夕阳西下,经历春夏秋冬季,环顾东西南北中,尚未出现时空理论,有的只是朴素的自然时空观。工业文明时期,历时数百年,在所谓的牛顿时代,形成了静止状态下的**时空理论,且认为时空是分离的。后来到了爱因斯坦时代,在其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中,时空理论逐步完善,形成了运动状态下的相对时空理论,而且明确提出时空一体和相互可以转换的概念。当历史进入信息文明和网络时代,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有个什么样的时空观,或者说是时空理论?现代新时空理论显然应该有别于工业文明时期的爱因斯坦时空理论,它的显著特点是走出高不可攀的科技神圣殿堂,走向现实世界,走向信息经济,走向社会民生,拥抱大众,拥抱生活,拥抱未来,做到真正的接地气,实现从“顶天”到“立地”的革命性转化过程。当代中国人完全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创造一套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于全中国全人类的新时空服务体系,成为“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科学技术革命、产业市场革命和社会文化革命的又一只报春鸟,其意义不可估量。
现代信息社会,推进的是电子信息革命,其真正的发端是数字化,实现用“0”和“1”将所有模拟参量均可变为数字,即所谓的比特革命。然后进入网络化,就是将世界的万物都连接起来,实现互联互通,即所谓的网络革命。现在发展到智能化阶段,贯穿其中的是云计算的智能流,以及时空信息与人、事、物(人员、事件、物体)的其他属性信息组合在一起的数据流。数字化和网络化依托的是“硅革命”,主要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工业化制造,是硬件和硬实力,推动的是有形的实体经济;而智能化依托的是科学、知识、数据、工具和能力,是软件和软实力,推动的是无形的知识经济和虚拟经济。硬件和软件这两个方面都是可以实现巨大规模化运作的资源,但是硬件方面同质化现象更为严重,所以往往是以大公司运作为主,适合精英化集约式运作,而在软件方面,在信息数据大量的生产衍生复制的同时,可以实现更多的专门化、个性化、定制化,所以其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程度与日俱增,适合个体化蜂群式运作。而且分布式群体化自组织的软实力形成和发展所要求的资源消耗小、成本低,更加符合发展绿色产业、低碳经济、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为此,必须研究形成新的时空理论,树立面向信息时代未来发展的新时空观,改变原先人类发展信息匮乏阶段对时空信息需求的模糊认识,进而指导信息爆炸和信息产业逐步迈向智能化、智慧化,这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而这一新时空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说,完全不同于此前的时空理论,其重点是在围绕针对时空信息的感知、处理、传递和应用等方面的服务建立体系化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所研究的“新时空服务体系”并非研究时间与空间本身的理论问题,而是将时空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服务作为主题,将其从理论层面加以研究。通过时空信息一体化服务,展示出一系列鲜明的理论特点和独特性能(曹冲,2012)。
1.1.2主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新时空服务在信息时代出现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空是大千世界的本质,是信息服务的核心主线与基础,而时空又是地球人与生俱来不可或缺的两大参考系统。时空体现泛在特征,体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特点,而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网络将地球上的人和物,都简单地变为网络的一个节点,成为体现时空强大威力的历史性、世界性和大众化服务的真正舞台。
2时空一体及其不可分割性能,对于天地万物而言,就表现为具有**性特征,而**性又是可溯源、可监控、可判决的基础,也是智能服务的理论支撑基础和实践指导工具。因而,时空服务体系将成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城市众多新概念的*终归宿。
3现代社会中时间已经成为能够实现计量的*为精确的参量,所以能够实现全球化的绿色环保、泛在智能、实时移动、精准确保的革命性工具,时空一体和互换体现出更加强大的效能、效益和效率,构建或者重构人类历史“四维”发展的宏伟画卷,才能梳理纷繁复杂的历史与现实,以及海陆空天世界,才能科学地预测和走向未来。
4时空结合出现的速度参量是社会沟通连接和交流发展进步的标志性参量。信息的核心能力在于交换沟通,在于相互交流,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人们的信息传递速度,实际上与交通运输和信息传输手段密切相关。人类从开始的人担肩扛,到马车轻骑,再到舟桥船只,直到近代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电报电话、有线与无线网络,传递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思维观念在速度的不断加快中彻底改变或颠覆,这是时空创新主导力量所为。
5新时空服务的信息智能化演进使大众化应用成为可能。“新”就新在时空科技从高不可攀的科学殿堂走向人民大众,实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信息文明时代、从英雄时代向草根时代的颠覆性转变,成为亿万人的创新,这是信息时代的新时空革命性本质所在,是历史发展规律使然。
1.1.3应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发展需求而生
信息社会发展到现在,从20世纪中期正式开始,已经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阶段,现在正步入智能化发展阶段。至今,人们对于“信息”的了解和理解,还似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时甚至是南辕北辙。实际上,由于信息时代新名词参差不齐、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莫衷一是。现在通过新时空信息服务体系,由时空两大“尊神”来全面了解信息理论与应用的来龙去脉,认识信息服务的“天罗地网”般的泛在特征与独特优势,真正理解服务体系的主客观需要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能够自觉地享受信息社会和网络世界带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并愿意为其做出令自己乐此不疲、心驰神往的贡献。就时空科学理论、信息技术实践和服务生态体系的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我们当前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关键所在,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方向和任务所在。
1.1.4需要体系化突破和推进
“新时空”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缘于多种多样的因缘际会。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的建立及其区域系统投入运营,进而建设全球系统,这一系列重大行动,无疑是*为直接的原因。当务之急和今后相当长时间段内需要实现以下四大使命:**,要以北斗系统为核,全面促进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实现卫星导航规模化大众化应用服务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第二,泛在位置服务的庞大需求,显然是信息服务和消费的内在动力,需要技术创新,室内外导航定位系统集成融合,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推进智能信息产业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体系创新,需要在理论、技术、产业和体系上同步发展,实现体系化突破和推进,使得国家新时空服务体系应运而生;第四,中国大国和平崛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空服务及其体系,将成为中国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实现的落脚点与理论基础。
1.1.5新形势需要融合创新服务,引领跨越发展
近些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和后遗症,与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大好局面背后潜伏的国内外矛盾和问题,以及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对策与举措研究和探求,都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融合引领跨越”加以部署推进实现。“新时空”就是一条通往希望之星的康庄大道,是一件能够攻坚克难的、战无不胜的新式武器。从中国发展新兴产业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七大产业可以分为三类:智能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而其中智能信息是贯穿所有产业的,时空又是贯通任何人、事、物的所有时间和空间,不管上下左右前后与里里外外,不管过去现在将来,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概莫能外。由此可见,“新时空”是抓住了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要害,能够通过它有益于整个新兴产业,发挥其普遍性原理,充分发挥新兴智能信息产业的领头羊作用。当前的发展目标、方向和任务是从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出发,融合有无线通信等其他技术,形成以网络为平台的云服务系统,结合智能应用终端,和满足多种多样的专业与大众服务需求的软件,以及各种各样的数据库、知识库、创意库等构成的新时空信息服务体系。总而言之,新时空服务体系可以囊括当前和未来的一系列与信息产业密切相关的新概念,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城市等,而且成为组装这些新概念的总体框架、核心主线、有机组织的桥梁、纽带与血脉相连的黏合剂。
1.2信息时代的由来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1.2.1信息信息的定义
信息,从一般意义或者从狭义而言,信息是指音信、消息;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信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1948年,美国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 维纳在他的《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中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英国学者阿希贝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
信息,从更深的层次,或者从广义而言,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联系、作用和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反映,信息是时间空间的包容体,因此也是世界的本质,是宇宙万物的组成要素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说,信息、物质与能量,一起成为构建宇宙的三大组成要素。也可以说,宇宙由时空、物质和能量构成,实际上是表现为(虚拟的)信息、(现实的)物质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换句更加直观形象的话说,可以认为世界万物是由软件、硬件和能源构成,对应的就是信息、物质和能量。当今时代,人们对于信息和软件的作用,理解同样还远不深入广泛,仍然需要大幅度的开拓进步和发现探索。
从哲学的角度说,信息是事物及其运动的存在或表达形式,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实际上包括了一切物质及其运动的表征。传播学研究的信息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的精神创造物。由此可见,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去理解信息的概念。
从本体论层次上理解的信息就是,在*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
从认识论层次上理解的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