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小食物,大功效,厨房里的营养学,做自己的饮食营养医生,为你的健康加分。
★医生能治疗你的疾病,但不能保证你的健康,老医生带您走进厨房,破解其中的营养密码。
★从拿起这本书的一刻起,你就迈出了通往健康的步伐。因为,健康的选择权在你手中……
|
內容簡介: |
一部人人应该捧读的营养秘籍
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饮食学革命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代表古人对吃的重视,食物是上天给予的恩赐,因为得来不易所以更加值得珍惜。在物资缺乏的年代,人们只求吃得温饱而无暇顾及其他,时至今日,许多人对吃越来越重视,不但要吃得好,也要吃得对、吃得健康。
本书以营养为原则,贴近生活,将通俗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同时有机结合食疗学、食品卫生学、烹调学等多门学科,从多个角度来阐述饮食的营养与健康的内在联系,让你能够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性福,吃出长寿,吃出美味人生!
|
關於作者: |
陆小龙,男、汉族,2004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骨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十年。曾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厅局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现为湖南省中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近年来致力于中医治未病方面的研究,尤其对亚健康引起的疲劳综合症等方面的研究颇有心得,通过一系列的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在临床医疗上擅长治疗老年退行性疾患,尤其对颈肩腰腿痛、老年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疾患的治疗颇有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食物是把双刃剑:吃不对时没营养又致病001
八成疾病都是吃出来的002
长期高糖饮食有损寿命004
偏食、挑食,健康的公敌007
饮食嗜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009
他人的美味可能是你的“毒药”011
速食时代,常吃洋快餐隐患多013
素食未必意味着健康016
经常单独吃饭不长寿019
第二章 吃得好还要吃得巧:长寿老医生的营养原则021
营养从每天咽唾液开始022
饮食有节,不偏不倚胃才喜024
食物越细碎越补气血026
少酸多碱食物对身体好029
多吃完整食物,少吃加工食物031
气味是营养信号,多吃点儿闻着好的035
为了健康,请吃“腿”少的食物036
细嚼慢咽,真不是随便说说039
不能按时吃饭,不饿也要垫垫042
第三章 食材安全新鲜卫生,锁住营养的不二法宝045
吃的不新鲜不卫生,等于没营养046
要慎选反季节蔬菜048
冰箱并不是食物的“保险箱”051
食品防腐剂的功过知多少053
食物杀虫剂超标,对健康危害大056
生、熟食品要分开才卫生060
吃发霉、生锈食物埋隐患061
警惕食源性锌中毒064
食品重金属中毒防不胜防065
水果罐头最好一次吃完067
第四章 烹调方式有讲究,营养要从厨房抓起069
下厨前个人卫生要做好070
烹调方式不当,营养流失没商量072
话说和营养息息相关的炊具073
四要素帮你鉴别油的好坏076
选对的油,用对的烹调原则079
每餐都需要一把控盐勺082
怎样消除烧烤、油炸食物的致癌物084
少用微波炉,减少致癌概率087
醋虽好,但不可乱“吃”090
煮饭:保证营养是关键092
怎么烹调绿叶蔬菜更科学095
如何远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098
肉煮不熟,当心含有寄生虫100
掌握火候和温度,方能减少营养流失102
第五章 饮食宜忌和误区:了解怎样吃才算不白吃107
维生素片不能替代绿叶蔬菜108
花草茶喝太多会中毒109
经期喝绿茶,对健康伤害大111
茶水虽好,淡茶温饮方益寿112
喝水的学问:少量、多次、慢饮114
吃水果:看时间还要看禁忌117
果汁虽营养,喝对才健康120
饮酒懂禁忌,怡情益身体123
大闸蟹虽好吃,搭配不好就致病126
吃饭的顺序该改改了129
乱吃发物,老毛病专找你131
走出点菜的六大误区134
“吃血补血”真的有效吗136
第六章 吃好每天三顿饭:天天都有营养盛宴139
三餐营养方,两粥一饭保健康140
每天都要吃点菌类142
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144
早餐宜选温热而不干的食物146
午餐吃饱,补充营养要周到148
自备午餐,应该注意点什么150
科学晚餐:早、少、淡152
晚餐素吃可防癌154
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156
第七章 营养也分时令:四季饮食各不同159
春天吃种子,让你生机勃勃160
春季饮食:少吃酸多护肝162
夏季“吃苦”也是保健164
夏季“降火”但不过火167
夏季吃水果应因人而异169
秋季饮食,多补水多去燥171
冬季饮食营养“搭”着吃173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176
第八章 吃出美丽很EASY:女人美丽一生的营养方179
会吃,让你轻松拥有美丽秀发180
完美皮肤需要的营养素184
胶原蛋白食物:美容又养颜186
多吃抗氧化物防皮肤衰老188
塑造光洁肌肤,要先补血191
白雪公主是怎样吃出来的193
食疗祛斑,还原你无瑕肌肤195
丰满罩杯是这样吃出来的197
这些食物让你越吃越苗条200
黄色食物促进激素分泌203
卵巢守护好,青春永不老205
第九章 时尚功能饮食:时尚保健的营养吃法207
七大助性美食,让男性性趣盎然208
“少性”女人需要补补了211
压力大,试试饮食调理方214
能让人心情快乐的食物217
性格不好,摄取营养来改善220
饮食巧妙排毒,无毒一身轻223
恢复疲劳,增加活力的饮食226
当心,有些过敏是吃出来的228
食疗防近视,让心灵之窗不再蒙尘231
预防口腔溃疡的食疗小方235
饮食让你跟不良口气说bye-bye236
消化不良需要的营养素和食疗方238
附 录 常见47种食物的酸碱性汇总241
|
內容試閱:
|
“病从口入”,指的是我们所患的疾病大多是因为我们吃了不干净或者不对的食物而引起的体内营养素失衡。如今我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了,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营养和卫生了,但疾病越来越多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很多营养医师一致认为: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的慢性病有八成都是吃出来的。
八成疾病都是吃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高血压、高胆固醇、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不足是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些都与我们的饮食方式有关。
据统计,我们每个人一年的平均饮食消费量有1吨之多。试想一下,这么多的东西被吃进肚子,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影响?或许一时半会看不出饮食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巨大的影响,因为这些是悄悄、一点点地进行的,等到我们真的察觉到的时候,就是症状出现的时候。
还有资料显示,由饮食引起的超重和肥胖从而后续引发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脂肪肝、胰腺炎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越来越多,这些疾病与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例如脂肪、胆固醇摄入量过高,而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摄入量过少;各种营养素之间搭配比例不合理,饮食偏重于肉食和高蛋白、高胆固醇、高脂肪食品,很少吃五谷杂粮;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不合理,饮食不规律、无节制,大吃大喝、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过高。
以上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在我们的身体里埋下疾病的“根”。毫不夸张地说,八成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比如在天气还有点儿寒冷的初春,不利于心脑血管的血液运行,加上吃的太好了,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发作。这些疾病是危险而不容易痊愈的。进食过多的油腻食物,再加上酒精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就可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凶险,出现上述症状后须及时到医院救治。所以,平时为防治该病要戒酒、避免暴饮暴食、积极治疗胆管疾病。有胃溃疡或慢性肝病的患者,若饮食上再不加节制吃得过饱,或鱼虾等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或是饮酒过量,就极易引发消化道出血。
切忌“重口味”饮食
一般来说,在重口味的食物中,令人担心的主要是含盐(包括其他咸味调味品)、糖、增味剂和油脂过多的食物。重口味有时也涉及辣、麻、酸等方面的味道。
大部分情况下,重口味的食物含盐量都高。除了盐之外,味精、鸡精等增鲜产品以及酱油、黄酱、豆酱、日本酱、沙茶酱、豆瓣酱、辣椒酱、腐乳、豆豉、蚝油、虾酱、鱼露等所有咸的调味品也都含有大量的钠。过多的钠除了会增加肾脏负担、促进水肿、升高血压、造成组织脱水、增加胃癌风险、加剧经前期不适、增加尿钙流失、不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外,还会引起肌肤提前衰老、变黑等问题。
有些人追求口味,爱吃香的喝辣的,把营养均衡抛在脑后,宁愿吃到病倒也不愿馋死,结果吃出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等。当出现了症状才后悔时,再怪自己就已经晚了。
谁都喜欢吃有味道的食物,但是如果因此丢掉健康就得不偿失了,因此爱美味应该有度,千万别因为贪美味而吃出了疾病!
长期高糖饮食有损寿命
其实,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糖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品,炒菜、熬粥、制作点心和小吃,都要用到它。食糖本来能提味,但是过量食用便对健康造成了危害,甚至影响寿命。
人们经常食用的有白糖、红糖和冰糖。从化学角度看,红糖、白糖、冰糖都是蔗糖,只不过纯度不同而已:红糖最粗,白糖纯些,冰糖最纯。白糖是由红糖经洗涤、离心、分蜜、脱色等几道工序制成的,白糖比红糖纯得多,但仍含有一些水分。把白糖加热至适当温度后除去水分,就得到无色透明的块状大晶体——冰糖。
嗜糖,相当于吸毒和吸烟
从水果到饮料,从牛奶到甜点,现代人的饮食中越来越离不开糖。针对这种现状,英国健康专家弗里西蒂·劳伦斯表示:高糖饮食其实就像吸烟一样十分有害,多吃糖与吸尼古丁一样危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含有大量白糖的甜食对大脑的作用会和毒品一样使你上瘾。
如果习惯性地摄入甜食,就会刺激大脑中阿片类物质的产生,这种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让人感到兴奋,功用几乎等同于吗啡。大脑感觉到这种兴奋,就会对它产生渴望。一旦停止甜食供应,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去平衡,人们就会感到痛苦、烦躁不安。这种现象与毒品上瘾的反应非常类似。
不仅如此,科学家通过大脑扫描发现,嗜糖的人看见冰淇淋时大脑反应出的快感和吸毒者看见大麻时一模一样。
食糖:危害健康的“甜蜜”杀手
长期高糖饮食,会使人体酸碱失衡。糖是含钙的酸性食品,摄入过量必然和人体的钙发生冲突,使人体内出现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人体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各种致癌因子便会乘虚而入,因此,长期摄入高糖食物易致肿瘤。平时好吃高糖类食物的人,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减退,患癌症的机会比普通人高4~5倍。
同时,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如果摄入糖过多,而运动量没有相应增加,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还可导致血脂过高、动脉血管硬化和肥胖症。
吃糖过多,尤其是粗纤维类糖还会刺激肠黏膜,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腹胀、腹泻,进而阻碍各种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导致营养素缺乏。
此外,常吃糖容易引起龋齿。糖为口腔内的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这些细菌和残糖一起能使牙齿、牙缝及口腔里的酸性增加,牙齿经常受酸性食物侵蚀就容易引起龋齿或口腔溃疡。
大量的糖在体内进行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维生素B1,从而导致丙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如果这些代谢产物在脑组织内过多蓄积,就会使儿童情绪不稳定、爱激动哭闹。还有研究表明,少年儿童自幼嗜糖则极易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饮食中摄入的糖分过高可导致近视。日益精制的高碳低脂饮食,使摄入的糖分越来越多,而营养素却越来越少,尤其是维生素A、硒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DHA,结果,使眼睛“糖化有余,营养不足”。
据一项研究表明,控制糖类摄入的节食女性,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也降低。在对1866名墨西哥妇女的研究中,碳水化合物占摄入总能量的57%或以上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比饮食较平衡的妇女高出2.2倍。据研究,女性的乳房是一个能大量吸收胰岛素的器官,而早期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正需要大量的胰岛素。若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能使血内胰岛素含量经常处于高水平状态,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糖?吃什么样的糖才能更健康呢?
每天吃糖最好不要超过40克。40克是什么概念呢?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只要稍稍不注意,40克糖的限制就会被突破。
大量吃甜食虽然有害,但如果是少量并在合适的时候食用,对健康具有一定的好处。比如低血糖患者饥饿时会感到眼前发黑、四肢发软,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喝一杯糖水;当你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感到大脑工作效率变低时,不妨饮一杯糖水,可以迅速补充糖分,提升血糖,进而提高大脑的功能状态。
偏食、挑食,健康的公敌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调查给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们来看看《2011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膳食宝塔。其中的营养原则如下:
食物宜多样,以谷物为主
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平衡的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这样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从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以谷类为主,既是提醒人们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也避免了发达国家那种以高能量食物为主的饮食弊端。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同时,稻米、小麦不要太精,否则谷麦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都流失了。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和水果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镁、铁)、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多进食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眼病的危险以及在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之外,而且含钙量较高,进食后钙的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中提供的钙普遍偏少,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同时,我国婴幼儿患佝偻病的也较多,这和身体摄入钙质不足有一定关系。
大量的研究工作也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使其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延后;给老年人补钙可以减缓其骨质流失的速度,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因此,应提高奶类食品的摄入量。
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维生素B1和维生素B3等。为提高农村人口的蛋白质摄入量,同时防止城市人口消费过多肉类食品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多食豆类及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性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
此外,肉类中铁的利用率较高,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叶酸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是导致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摄入过多往往引起肥胖,所以应当少吃。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清淡膳食,即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过多地食用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食盐摄入量的2倍以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呈正比,因而食盐不宜摄入过多。
此外,在每天三餐不偏食、保持合理膳食结构的同时,还要注意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多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而久之则引起发胖。反之,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则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物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饮食嗜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接受,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对味道的选择。味觉是指辨别食物味道的感觉,是由溶解于水或唾液中的化学物质刺激舌面的味蕾细胞,反映至大脑皮层而引起兴奋的结果。我们选择的味道叫化学味,包括酸、辣、苦、咸、甜、鲜、香和千变万化的复合味。
饮食嗜好不能供给人体所需全部营养,有的过剩,有的则缺乏,因而极易引发各种疾病。同时,研究发现,当你突然爱吃某些食物时,这可能是身体本能需求的自然反应,或是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素,这是身体给你发出的健康危机信号:
1.爱吃甜味:甜与脾脏关系密切。爱吃甜食是脾脏的需要,当你脾虚的情况改善了,你就不会那么爱吃甜食了。突然爱上甜食,可能是脾脏功能退化的征兆。
2.爱吃酸味: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怀孕,这是由于体内激素变化而改变口味。胆管功能和肝功能不佳的人,也会偏爱酸味。
3.爱吃苦味:苦味入心脏,当心脏功能衰退的时候,会突然变得“能吃苦”或“爱吃苦”。
4.爱吃咸味:口味重、爱吃咸味的人,可能是体内缺碘。但口味过咸会有损肾脏,造成高血压。
5.爱吃辣味:阴阳五行说中有“辣入肺”的说法,即如果想吃辣的食物,则表示肺脏的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