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跟古代名人学家风家教

書城自編碼: 265431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理论
作者: 张志君
國際書號(ISBN): 9787517601814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5-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0/21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57
《 水浒智慧(含DVD光盘1张) 》
+

NT$ 266
《 十二个汉字品历史 》
+

NT$ 330
《 风云南北朝之苻坚 》
+

NT$ 266
《 清案探秘 朝廷轶事(附光盘) 》
+

NT$ 266
《 清案探秘 百姓故事(附光盘) 》
+

NT$ 266
《 清案探秘 宫闱秘闻(附光盘) 》
編輯推薦:
这里有古代名人教育子女的生动故事、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
●文王之母太任惠及万世的胎教良方
●“文圣”孔子的教子主张
●“虎妈”孟母的霹雳手段和菩萨心肠
●“传奇老爸”刘邦的真情告白
●“官一代”刘向给“官二代”刘歆的关键忠告
●一代良将马援教育晚辈的行难知易
●文姬之父蔡邕的女训女诫
●“智慧化身”诸葛亮的教子远见
●“个性老爸”嵇康临刑前给儿子的叮咛
●“失独老人”白居易对侄子们的淳淳教诲
这里为当下中国千万家长破解家庭教育中的众多困惑:
●今天应该怎样看传统?
●为什么“富不过三代”?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贫和富?
●如何解决孩子的厌学情绪?
●孩子受到不良环境影响怎么办?
●父母如何化解孩子的心结?
●如何让子女远离灾祸?
●为什么你用心良苦却招来了孩子的怨恨?
●如何教育富二代、官二代?
●如何当一个与时俱进的父母?
內容簡介:
《跟古代名人学家风家教》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名人名家教育子女、培养优良家风家教的图书,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跟着古代名人学家教”系列节目的文字稿。书稿从古代名人的某一句或某一段家教名言出发,旁征博引,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论述,既为读者提供了相应的知识,又给读者提供了看问题的另一种思路,最终引领读者得到诸多启示,在古人的智慧与今人的困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關於作者:
张志君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兼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已出版的著作有《教育界的“焦点访谈”:张志君教育传媒评论文集》《老子英雄儿好汉: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代现象》《颠覆历史》,以及《中国大内秘辛》《中国历史的那些事》《十二亿中国人大换脑》等。曾入选《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人物志》《中国电视名人录》等,国内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和国外主流媒体《读卖新闻》等介绍过他的相关事迹。
目錄
序言  让优秀的中华家教智慧代代相传 1
第一讲 胎教的典范
——文王之母太任惠及万世的胎教良方
这个孕妇不简单:旺夫旺子 003
“胎教始祖”泽被百代 005
分房别居 006
善用身边人 007
目不视恶色 008
耳不听淫声 012
口不出乱言 014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017
管住自己的心 020
第二讲   传统的价值
——“文圣”孔子的教子主张
重构失落的精神家园 024
孔子的三句话影响了儿子一辈子 027
为什么“不学诗经,不会说话” 029
不要把孩子养成“土豪”“文盲” 032
得“礼”走遍天下,失“礼”寸步难行 034
为孩子列一张礼仪清单 036
从民歌到微信,寓教于“民” 037
第三讲   慈母的严心
——“虎妈”孟母的霹雳手段和菩萨心肠
两千多年前的“虎妈”——孟母 042
孟母三迁:“跟着啥人学啥人” 044
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048
买肉啖子:树家风身教最关键 050
断机教子:孟母是个“狠”角色 051
家庭教育要讲手段 053
阻子出妻:孟母是个优秀仲裁员 056
婆婆难当?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最重要 057
孟母教子的三个并重 060
第四讲   父亲的忏悔
——“传奇老爸”刘邦的真情告白
传奇的老爸 064
这个儿子“可任大事” 067
父母应进行适度的自我批评 068
“拉大旗作虎皮”能增强教育力度 070
消解孩子的心结 072
让孩子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075
小朋友的朋友圈 076
写一笔好字很重要 078
敬重长者是年轻人立足社会的前提 079
保护应该保护的弱者 081
第五讲   二代的教养
——“官一代”刘向给“官二代”刘歆的关键忠告
个性老爸不断挑战潜规则 086
父子俩道不同不相为谋 087
从小告诫孩子要走正道 089
天上可以掉冰雹,但不可能掉馅饼 092
品德修养才是孩子的基本配置 094
如何让子女远离灾祸 097
得意时居安思危,失意时屡败屡战 100
孩子真的不信权威吗 101
知礼懂礼才能一路畅通 104
勿与上位者走得太近 105
第六讲   家教的禁忌
——一代良将马援教育晚辈的行难知易
东汉一位奇男子 110
给兄弟姐妹的孩子一些爱 113
教导晚辈不要论人长和短 114
尊敬长辈,三“生”有“幸” 117
家教工程的持久关和疲劳关 119
学习榜样要量力而行 120
敏感的家教言行会惹祸端 122
别让“不自知”害了孩子 124
第七讲   女子的才德
——文姬之父蔡邕的女训女诫
一位有名气的父亲养出两位更有名气的女儿 128
音乐可以陶冶女儿性情 131
“作文”之前先“做人” 133
婆媳交恶?为人儿媳小处不可随便 135
女孩更要自重 137
穿衣打扮不要追求奢华 139
美容者一时光鲜,美心者一生幸福 141
涵养心灵的减法、加法、乘法 146
第八讲  早慧的喜忧
——智慧化身诸葛亮的教子远见
真假诸葛亮 150
早慧少年的三大成长隐忧 154
低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7
孩子,你别“任性” 159
时间都去哪儿了 162
从“多不接世”到“宅童、宅男、宅女” 163
好交情在体谅不在酒量 165
三国的方圆 168
志当存高远 169
有多少“三不型二代”毁了父辈家业 172
第九讲   愤青的遗言
——“个性老爸”嵇康临刑前给儿子的叮咛
一肚皮不合时宜的人 178
志向贵在坚守 182
与人交往要把握好分寸 186
做好事与留姓名 188
别人求助你时该怎么办 191
为什么人有两只眼、耳、手,却只有一张嘴 195
小朋友的三个“远离” 198
不要随便接受聚会邀请 199
做事情应该谋定而后动 201
第十讲   家风的延续
——“失独老人”白居易对侄子们的谆谆教诲
白居易太不符合常理了 204
爱子早殇,疼爱侄辈们 207
即使高中状元,也不应目中无人 209
孩子,请不要妄自菲薄 210
教育孩子明进退,做一个得体的人 214
从自不量力到旁观者清 217
孩子的幸福从哪儿来 219
名是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220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223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贫和富 225
树立正确的毁誉观 226
慎微:细节决定成败 227
别让你的良苦用心招来晚辈的恨 228
后记 231
主要参考书目 235
內容試閱
早慧少年的三大成长隐忧
诸葛亮的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他的几封家书中。儿子在8岁以前,诸葛亮实行的应该是放养型教育。
公元234年,诸葛亮给自己的兄长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有名的《与兄瑾书》,这封书信中写道:“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话语中透露出对于早慧儿子将来的焦虑。诸葛亮这种焦虑给予我们许多启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认识到早成的两面性。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聪明无比,但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诸葛亮为什么要担心儿子早成呢?我想,究其原因,可能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早成少年往往不寿。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早成者往往短命。这种看法虽然不一定有什么科学依据,但至少古人是这么认为的。曹冲是曹操的儿子,此人少年早慧,《三国志》中称他“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冲称象”就是很好的证明。“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与阿基米德称量王冠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曹冲活得年纪够大,继续总结称象中所蕴含的规律性东西,“浮力定律”在中国可能就该叫作“曹冲定律”了,正如“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就叫作“商高定理”(勾股定理)一样。当然,历史是不能够假设的。除了这个故事以外,现存史料中还记载了曹冲智救库房管理员的故事,使得本可能被杀的无辜小人物保住了性命。据相关史料记载,被曹冲暗中分辨事理而得到帮助、宽宥的前后有几十人。
曹操曾经多次在众大臣面前称赞曹冲,有让曹冲继承大业的打算。就是这样一位少年早慧的神童,却不幸于十三岁时去世。南宋大文豪刘克庄曾经慨叹说:“全活啮鞍吏,平章秤象船。丕乎真有幸,舒也竟无年。”丕者,曹丕也;舒者,曹冲之字也。
二是早成少年往往会遭到别人的妒忌甚至迫害。
周不疑是与曹冲同时代的另外一位神童,史称“始婴孩时已有奇异”,可谓兼通文武。在文学方面,他不仅做有《白雀赋》,而且著有文论四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作家兼文艺理论家。在军事方面,他曾经在曹操攻打柳城屡攻不下时进献十策,正是采用了他的计谋,曹军才最终攻下了柳城。据说,曹操曾经还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招他为东床快婿,但被他婉言谢绝了。
就是这样一个少年天才,却死于非命,原因不是别的,竟然是因为他太有才了,而且是少年早成。据《零陵先贤传》记载,曹冲去世后,曹操做出了一个决定,派人去暗杀与曹冲交好的周不疑。曹丕不忍,而且也不解,就向老爸求情。曹操不听,理由是周不疑“这个人不是你可以驾驭的”。我想,要是周不疑的父母知道曹操为什么杀了自己的儿子,估计他们肯定会像苏轼那样“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了。
三是早成少年可能会被家长过度开发。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当属方仲永。此人是江西金溪人,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长到五岁时,仲永还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了那些东西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诗,并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全乡的秀才观赏后惊得目瞪口呆。
从此,人们指定事物让方仲永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称他为神童。就是这样一位神童,却被他的父亲过度开发,以至于到了二十岁左右时就“泯然众人”了。
可能正是有感于曹冲、周不疑等人的教训,诸葛亮才在写给兄长的书信中特别提出,不希望儿子早成。当然,恐其早成可能也不乏自谦的成分在内,但这句话却给今天的我们以警醒。
当父母的,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应有的警醒,做到三个“尽可能不去凑热闹”。
一是尽可能不要去凑“起跑线”的热闹。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比赛的话,那么,它更像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与其把注意力放到起跑时的速度上,还不如把注意力放到对子女意志、耐力的培养上。
二是尽可能不要去凑“儿童选秀”的热闹。“儿童选秀”,娱乐的是别人,消费的却是孩子;就算是一时出名,也难免会让孩子受到不应有的干扰,影响他的成长。
三是尽可能不要去凑“儿童智力开发班”的热闹。“儿童智力开发班”与“儿童智力开发”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前者往往是一些商家牟利的手段。
低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除了写给兄长的信之外,诸葛亮还直接给儿子写了两封信。其一是《诫子书》,原文是: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成现代汉语来说,大意是这样的: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的: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处于宁静的状态。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工夫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过度享乐,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如果岁月虚度,志愿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能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封书信给予我们许多启示。接下来将分节来讲。
启示一:要充分认识到“低调”的深刻内涵。
诸葛亮深知做人要低调的重要性,所以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告诫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与“宁静”其实都是一种低调。
低调是一种谦虚、谨慎、不张扬的态度。按照持续时间的长短,低调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一生都低调。
司马徽,字德操,东汉末年名士,有“水镜先生”之称。此人富有识人之明,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位大猎头师。他最大的猎头业绩就是发现并向用人单位刘备集团推荐了诸葛亮这个蜀汉王朝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仅凭这项业绩,司马徽就足以高调处世了,但他却终生保持低调。
有一次,荆州最高行政长官刘表的儿子刘琮去见他,他正在家里种地。刘琮的随从以为他是个下人,就对他呼来喝去,他丝毫不以为意,在亮明身份后也没有和刘琮的随从过不去。
还有一次,邻居家丢了一头猪,邻居硬说司马徽家的猪是他家丢失的那一头,司马徽便把那头猪让给了这人。过了几天,那人找到了先前丢失的那头猪,急忙将司马徽的猪送还,并磕头自责。司马徽也没有责骂他,反而感谢他把猪送了回来。
据说司马徽从不说别人的短处,是有名的好好先生。他与人说话时,从来不问别人的好恶,都说好话。如果要在当时选一个最低调的人,恐怕非司马徽莫属。司马徽为什么要如此低调呢?原因可能是他知道刘表心胸狭隘,有可能谋害有才华的人。所以,他终生不谈论时势。
像司马徽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有些人也低调,但不是一生如此,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种低调:一时的低调。
与司马徽同时代的一个人物叫徐庶,他前半生高调,后半生低调。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备率众南行,徐庶带着家眷随刘备逃亡,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掳去。为了保全母亲,徐庶辞别刘备,前往曹营。据《三国演义》的说法,到了曹营之后,徐庶一直保持低调,所谓“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司马徽也好,徐庶也罢,他们的低调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那么,有时候一些人的低调却是主动为之的。比如,元末时的朱元璋。此人在起兵反元并取得重大胜利,自身实力不断增长壮大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低调,接受了手下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从而避免了当出头的椽子。正因为这样,朱元璋后来才能够扫荡群雄,笑到最后,创立大明王朝。
诸葛亮劝诫儿子应该保持低调的话对于我们很有启发: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应该告诉他们低调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低调乃是安身立命之本;其次,应该告诉孩子们,不要为了低调而低调,而应把低调与自己的理想与志向结合起来,前者应该为后者服务。
“文盲”也是分很多种的,并不仅仅是不认字的人才叫“文盲”。
要想能够流畅地与有学问的人进行对话,首先就要想办法听懂别人说的
话。倘若你连别人所说的话都听不懂,那你怎么能够体会到别人那些充
满丰富内涵和言外之意的话语呢?
宋代的寇准同张咏是好朋友,两人互相尊重,关系亲密。后来张咏
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要当宰相了,就叹息着对同僚们说:“寇公奇才,
可惜学术不足。”有一次,张咏从成都回京,寇准盛情款待。分手的时
候, 寇准诚恳地跟张咏说: “何以教准?” 张咏很和善地慢慢答道: “ 《霍
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不明白张咏这话是什么意思。回到家里,
立刻找出《汉书》,翻到《霍光传》,仔细阅读,读到“光不学亡术”
一句,不禁笑了起来,恍然道:“这是在说我呢!”
这段故事,在《宋史·寇准传》里有记载。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说
明了言外之意的重要性。家长首先应当告诉孩子,有些时候,人们所说
的话可能具有言外之意,了解言外之意乃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其次,要
告诉孩子言外之意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
统文化的掌握。因此,倘若不想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就要多多掌握一
些传统文化知识,否则就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