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編輯推薦: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臆构,不妄言,坚持论从史出。在编写体例上,我们采取了以历史和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为“编”,以不同区域和不同文学群体、作家为“章”“节”的做法,采取了在其*先引起重要影响的时段予以集中介绍的处理方式。
|
內容簡介: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对象的文学史书,自20世纪30年代出现始,迄今已历数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出的成果仅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者就已非个位数所能尽数;而相关于这段文学史的专著,则更是如众星闪烁,多不胜数了。编写这部教材时,编者努力遵循如下几条原则或者说是预设的约定:
1.坚持积极的态度,尽力提供一个贴近史实的框架结构和更为合理的阐释系统,显现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2.坚持学术的立场,以客观、公正的学术眼光重新看待各类文学史对象,并作出更契合对象实际价值呈现的评价。
3.坚持以文学的发展为本教材史学结撰的主体。
4.坚持治文学史所必需的经典化原则,对丰富而价值不等的文学对象作出必要的取舍和用笔轻重不同的处理。
5.不臆构,不妄言,坚持论从史出。
在编写体例上,我们采取了以历史和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为“编”,以不同区域和不同文学群体、作家为“章”“节”的做法,采取了在其最先引起重要影响的时段予以集中介绍的处理方式。
|
關於作者: |
孔范今,1942年生,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悖论与选择》《走出历史的峡谷》《重构对话》《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孔范今自选集》等,主编有《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读中国》《百年大潮汐——二十世纪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实录》《中国现代新人文文学书系》等,合作主编有《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绪论
第一编 中国现代文学起步(1898—1917)
第一章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应运而生
第一节 梁启超的“三界革命”与文坛格局的大调整
第二节 “谴责小说”与新小说创作潮
第三节 现代都市通俗小说的兴起
第四节 翻译小说:新文学参照文本的引进
第二章向民族意识转化的革命派文学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坛与创作
第二节 苏曼殊
第二编 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发展(1917—1927)
第三章新文学革命运动及其发展中的分化与转化
第一节 文学革命及其初期的创作尝试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第三节 五四文学精神及其历史评价
第四章为新文坛打鼎的人生派创作
第一节 鲁迅(上)
第二节 鲁迅(下)
第三节 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
第四节 冰心、王统照、庐隐
第五章渴望超越的艺术派创作
第一节 郭沫若与创造社诸作家
第二节 郁达夫与自叙传小说
第六章 乡土小说与名士派小品:人生派文学的分化与转化
第一节 乡土小说的新发展及其意义
第二节 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蹇先艾
第三节 废名创作的独特性
第四节 语丝派与散文小品
第五节周作人
第七章别张新帜的新月派创作
第一节 新的观察视角中的新月派
第二节 徐志摩与新月派的诗歌
第三节 闻一多与新格律诗
第四节 凌叔华、林徽因的小说、诗歌创作
第八章象征派诗作与现代派诗歌的新探索
第一节 李金发与戴望舒
第二节 沉钟社与冯至
第九章话剧进入发展期
第一节 蓬勃的新军
第二节 欧阳予倩、洪深、丁西林
第三节 田汉
第十章台湾新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文学革命和开拓期的台湾文坛
第二节 赖和等作家的创作
第三编 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发展(1927—11937)
第十一章左翼文学
第一节 激荡文坛的政治文学热情
第二节茅盾
第三节 丁玲
第四节 张天翼、吴组缃、沙汀、艾芜
第五节 东北流亡作家群
第六节 萧红
第十二章 巴金、老舍、曹禺的文学表达
第一节 巴金
第二节老舍
第三节 曹禺
第十三章京派文学
第一节 京派文学的人文主义诉求
第二节 沈从文
第三节 萧乾、师陀、汪曾祺
第十四章海派文学
第一节 穆时英、刘呐鸥等新感觉派作家
第二节施蛰存
第十五章现代都市通俗小说
第一节 现代都市通俗小说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包天笑等与“上海小说”
第三节 现代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
第十六章多枝竞秀的文坛
第一节 论语派与“小品年”
第二节 丰子恺
第三节 “汉园”三诗人
第四节 臧克家与艾青
第五节 孙毓棠与“读诗会”
第六节 李劫人与“大河小说”
第七节 呈多元发展趋势的台湾新文学
第四编 中国现代文学新的聚合与分化(1937—1949)
第十七章本期文坛变化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文坛情势
第二节 走向文化综合与文学的新超越
第三节 两种对立文艺政策的确立与文学界的新形势
第十八章国统区文学
第一节 胡风与七月派
第二节路翎
第三节 徐讦与无名氏
第四节 穆旦与九叶派诗人
第五节 战时与战后的剧坛
第六节 夏衍与阳翰笙
第七节 李健吾与吴祖光
第八节 陈铨
第十九章解放区文学
第一节 解放区文学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民歌体长诗及新歌剧创作
第三节 赵树理与山药蛋派
第四节 孙犁与荷花淀派
第二十章沦陷区文学
第一节 “孤岛”和上海沦陷区文学
第二节 钱钟书与杨绛
第三节 张爱玲与苏青
第四节 东北沦陷区文学
第五节 华北沦陷区文学
第二十一章本时期的台湾文学
第一节 台湾文学的重挫及战后与大陆文学的汇流
第二节 杨逵与吴浊流
第二十二章迟出的香港新文学
第一节 香港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节 侣伦等创作的香港本土性
第三节 战后初期的香港文学
主要参考书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