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一、这是三篇在内容上相对独立的论文,旨在研究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历史,普通话的历史,汉语如何走上世界等问题。这三大问题互有联系,故合为一书,名曰《汉语三论》。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一文,在定稿过程中,邵永海、杨荣祥两位先生曾提出宝贵意见。
三、2004年2月我应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丁邦新教授邀请,赴该院访问,曾以《转向》一文演讲。丁邦新、张洪年、孙景涛、张敏、朱晓农、杨荣祥、张军等先生,不吝赐教。此后,又应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宋绍年教授邀请,以此题作学术演讲,听讲同学及邓骏捷等先生亦有赐教。
四、2004年2月24日,我应邀赴香港大学中文系作学术演讲,从《全球化时代的汉语意识》一文摘取部分内容,题为《母语与现代民族》作为讲词。承系主任单周尧教授、李敬忠教授和于昕先生及多位同学不吝赐教。
五、这三篇论文从构思、写作到定稿,历时近四年。每立一论,必有多种材料为据,而大量资料均属新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资助,为此课题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六、对以上提到的给予本课题以各种各样帮助的单位或个人.在此一并深表感谢。
|
內容簡介: |
这是三篇在内容上相对独立的论文,旨在研究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历史,普通话的历史,汉语如何走上世界等问题。这三大问题互有联系,故合为一书,名日《汉语三论》。
这三篇论文从构思、写作到定稿,历时近四年。每立一论,必有多种材料为据,而大量资料均属新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资助,为此课题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
目錄: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
引言
壹、何渭“语文转向” 中国语文为什么要转向
一、语文教育老化
二、书面话语老化
三、应试文体(八股文)老化
四、缺少语言规范
五、语言观老化
六、汉字老化
贰、中国语文转向的五个阶段
一、中国语文转向第一阶段(1862—1894)
二、中国语文转向第二阶段(1894—1917)
三、中国语文转向第三阶段(1917—1949)
四、中国语文转向第四阶段(1949--1979)
五、中国语文转向第五阶段(1979一 )
叁、现代汉语书面语系统的三个来源
……
普通话的发展历史
参考文献
2007年版后记
2015年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外一种)》:
这个口号既不能准确地对百余年来的语文转型进行历史性的概括,也不能正确地全面地指导当前的语文建设。所以,20多年来,这个口号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什么号召力,我个人也决定不采用“语文现代化”的提法。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种看法,不一定正确。我这样讲,也许会得罪一些人。但学术研究允许自由探索,不能只有一个口号,一种主张。
“语文转向”这个提法就对吗?这要由时间来做结论。
从目前来看,这个提法至少有两点好处。
一是摆正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140多年来,中国语文转向的总目标总趋势无疑是由传统转向现代。具体内容就是:由古汉语转向现代汉语,由以文言文为正宗转向以白话文为正宗,由以汉语为单一的教学语言转向有附加语言的多元教学语言,由自然“标准语”转向法定的规范化的标准语(普通话),由汉字单一书写体系转向以拼音文字为辅助的双符号书写体系,在印刷文化转向电子文化的时代,汉语也发生了由单一的纸上读写转向纸上和屏幕的双重读写(年轻一代有所谓“弃书投网”的说法),我们说这些都属于“转向”,因为它既没有切断传统语文的命脉,又从传统中孕育出新的发展方向。“转向”当然不是听其自然,有人为的干预,有“绝对的规定”。但不论什么样的“干预”,什么样的“规定”,都必须尊重语文发展的内在规律,它自身的逻辑。所有企图用“革”的办法、用“化”的办法来解决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种种矛盾,都是行不通的。传统语文为现代语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是现代语文发展的立足点、基地。“语文革新”“语文现代化”的提法都没有给传统语文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现实空间。
二是摆正了语文与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是世界潮流,各民族迟早都要随潮流而进。语文转向并不具有“普世性”,也不需要“全球化”。语文转向只是我们中华民族为了适应世界潮流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是在中国现代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历史任务。现代化是大前提,语文转向是实现这个大前提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现代化这股世界潮流像洪水猛兽一样冲击中国,中国依然闭关锁国,处在巾世纪的古典语文生态环境中,中国语文就完全没有“转向”的必要,也没有“转向”的可能。中国现代化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语言障碍。语言文字是我们进入国际社会的唯一方式。郭嵩焘深明此理,故日:“出使以通知语言文字为第一要义。”洋人打上国门,我们被迫跟洋人打交道,打交道就得说话,就得通晓对方的语言、文字、文化、思维方式。客方的强势语言就必然对我方的弱势语言进行渗透、输入,乃至改变词汇体系、语法规则,形成所谓“欧化”汉语。但不论怎么“欧化”,汉语总还是汉语,这就是语文转向与科技现代化在本质上的不同。
从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来看,语文并不一定要急转向、大转向,而汉语面临现代化的大潮,为什么一定要发生几千年以来未有的大转向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