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医学院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外名建筑欣赏》,又适合广大群众朋友阅读欣赏
|
內容簡介: |
《中外名建筑漫谈》除绪论之外,又分为外国建筑与中国建筑两部分,每部分大致按时间顺序来"漫谈"。在品评了大量同类书籍的得失优劣之后,《中外名建筑漫谈》力图做到以下几点:一、适度增加中国本土建筑的实例,包括城市、宫殿、陵墓、寺观、园林、住宅、小品建筑等等,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二、大量增加文学、历史、宗教、考古、书法、绘画、影视等**的相关知识和图片,促进各个学科的横向联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三、提倡愉悦式教学,用大量**的、精美的图片代替繁琐的文字,在实例欣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四、提倡优美的散文式语言,每节均为独立小品文,使其可读性和趣味性更强,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医学院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外名建筑欣赏》,又适合广大群众朋友阅读欣赏
|
目錄:
|
目录
自序
绪论建筑及建筑文化1
中国建筑部分13
1.半坡、河姆渡遗址复原房屋14
2.殷墟与甲骨文16
3.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18
4.已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20
5.秦始皇陵向人们展示了什么23
6.白马寺与佛教中国化历程25
7.青城山道观与中国道教史26
8.泰山岱庙与五岳文化29
9.兰亭与魏晋名士风流32
10.莫高窟与石窟艺术文化34
11.嵩岳寺塔在中国建塔史上的地位36
12.赵州桥的传说与中国名匠鲁班39
13.大雁塔、小雁塔与唐僧取经40
14.崇圣寺三塔与南诏、大理43
15.佛光寺大殿与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45
16.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47
17.应县木塔与中国木构奇观49
18.岳庙、岳坟与忠奸之辩51
19.山西晋祠与难老泉54
20.成吉思汗陵与蒙元文化56
21.紫禁城——封建皇权的*后象征57
22.中华大地上的独特建筑——天坛60
23.明清皇陵与帝王功过62
24.热河行宫,移天缩地——承德避暑山庄65
25.历史留下的警钟——圆明园67
26.皇家园林颐和园与慈禧太后68
27.游居皆宜的苏州古典园林71
28.秩序井然的北京四合院73
29.清新隽逸的徽州民居75
30.布达拉宫的历史与宗教文化77
31.平遥古城与中国古城遗存 79
32.上海外滩的中国近代建筑群82
33.近代纪念性建筑中山陵85
34.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与中国城市新地标86
35.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89
外国建筑部分93
36.吉萨金字塔之谜94
37.欧洲建筑的源头——雅典卫城96
38.古罗马斗兽场与角斗士98
39.火山掩埋的庞贝古城100
40.特洛伊城遗址与《荷马史诗》103
41.玛雅金字塔与消失的美洲文明105
42.日本奈良历史遗迹群与鉴真和尚108
43.拜占庭式建筑典范——圣索菲亚大教堂110
44.伊斯兰圣地岩石圆顶寺112
45.比萨斜塔与伽利略的实验115
46.巴黎圣母院与雨果的同名小说116
47.德国科隆大教堂与欧洲教堂之*118
48.隐藏于丛林中的吴哥窟121
49.佛罗伦萨大教堂与欧洲文艺复兴123
50.尚博城堡体现的审美观126
51.藏40万件艺术品的卢浮宫128
52.古典主义的**成就——凡尔赛宫130
53.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冬宫133
54.美泉宫与茜茜公主135
55.童话般的新天鹅堡137
56.布朗城堡与吸血鬼的故事139
57.泰姬陵背后的美丽爱情故事141
58.巴黎万神庙中安葬的法国名人144
59.星形广场凯旋门与拿破仑146
60.富含深意的林肯纪念堂148
61.英国国会大厦与英国议会制150
62.巴黎歌剧院上演的歌剧152
63.新技术的进步——埃菲尔铁塔154
64.托尔斯泰故居与文豪生平155
65.米拉公寓与高迪的地位问题157
66.流水别墅与其设计者赖特160
67.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与高技派163
68.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166
69.悉尼歌剧院的成败得失169
70.母亲住宅之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172
71.哈利法塔与世界超高层建筑奇迹176
参考文献180
|
內容試閱:
|
绪论建筑及建筑文化
什么是建筑?可能小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建筑就是住人的房子。的确,“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四大必备条件,建筑就是满足人们“住”这一基本条件的人为的物质空间。然而,这个定义却忽略了建筑的文化属性。
沈福煦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中说:“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对象物,也须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种为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构成的建筑,同时又反过来表现人自身,正是建筑的文化性。”因为建筑总是与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就产生了建筑文化。可以说,建筑是功用、审美及文化内涵的统一体。
另外,从建筑的实物形式上,建筑也不仅仅是“住人的房子”。因为人除了有居住的需要,还有聚居、游乐、祭祀、信仰、炫耀等各种生活需要,所以广义的建筑还包含城市、宫殿、坛庙、住宅、园林、陵墓、桥梁、宗教建筑,以及这些建筑的附属物等。
论及建筑文化,不管是中国建筑还是西方建筑,我们都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比如,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家建筑,总是体现出无与伦比的壮丽气魄。现存的北京故宫所体现的皇家气象,仍然有着一种压倒一切、不可逾越的威严。翻开史籍,或许《史记?高祖本纪》里面的一段对话能够说明这种帝王心理。当时丞相萧何受命建造未央宫,高祖刘邦见宫室过于豪奢,有意削减规模。萧何反驳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可见皇宫的大小,并非仅是皇帝是否节俭或是否关心民生疾苦的问题,更是涉及皇帝威严甚至江山是否永固的大事。
图0-1北京故宫所体现的皇家气象足以震慑人心
再说我国木构建筑体系里面特有的建筑构件:斗拱。斗拱是用于梁柱之上,层层出跳使建筑出檐深远,从而形成大屋顶的组合构件。这些纷繁的斗拱,施以各式彩画,不能不说其本身就是一件件极其精美的艺术品。斗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功用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图0-2巧夺天工的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标志之一
不仅如此,斗拱还体现着历史变迁和社会伦理。汉唐时期的斗拱简洁硕大,至明清时期,斗拱就明显变得小巧而繁复。在历代文献中,斗拱显示了社会的阶级等级制度。例如,《论语?公冶长》中说:“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节”即斗拱,臧文仲在自己的房屋上使用了像山一样层叠的斗拱,因此就受到了讲究礼制的孔夫子的批评。《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及绘藻井,惟楼居重檐不禁。”这时的斗拱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就直接写入了法律法规。
又如我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的变化,从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屋顶(唐),到山西晋祠圣母殿屋顶(宋),直至北京故宫太和殿屋顶(明清),可以看出大屋顶明显从平缓、朴实走向了陡峭与辉煌,这表明审美观随着时代在变化。这如同“环肥燕瘦”的美
学问题一样,涉及的是文化方面的问题。一般认为,屋顶陡峭,从一定视角上看去,屋顶与下部建筑的比例显得更和谐、美观。
图0-3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代遗存建筑,屋顶平缓
图0-4山西晋祠圣母殿,北宋遗存建筑,屋顶略显陡峭
图0-5北京故宫太和殿,明清建筑,屋顶更为陡峭与辉煌
谈到建筑文化,不能不论及在我国历代传承的诗文,以及与建筑共生的旅游、居住文化。山西永济鹳雀楼,位于黄河边上,楼屡毁屡建。唐代诗人王之涣描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当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李益诗曰:“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这些诗句使得鹳雀楼之名历经千年而不衰。
湖南洞庭湖边的岳阳楼也是屡毁屡建。范仲淹《岳阳楼记》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公为天下而忧乐的士人精神使得岳阳楼声名鹊起。
图0-6今之山西永济鹳雀楼,建于高台之上,俯瞰黄河
图0-7湖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有着独特的盔顶
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原亭已不可考,现亭为近代复建。欧阳修《醉翁亭记》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显然是“亭”以“文”名。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始建者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原阁早毁,今又重建。初唐王勃《滕王阁序》曰:“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显然也是“阁”以“文”名。
图0-8安徽滁州琅琊山下的醉翁亭
图0-9江西南昌赣江畔的滕王阁,1989年重建
位于武汉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楼也是屡建屡毁,仅清代就七建七毁。各代的黄鹤楼风格不同,据说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但此楼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因此楼被建成什么样子似乎无伤大雅。传说在一千多年前,有位老人在蛇山上开了家酒店。常客中有一位道士,每次喝酒都不点下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店主人猜想他一定很清贫,就执意不收他的酒钱。道士也不推辞,欣然领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橘皮在酒店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自言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遂去,再也没见他回来。店中吃酒的人有好奇的,想当场试试,于是面对壁上的画拍手,那黄鹤便展翅飞下,在店外舞了一圈,又复原位。此事迅速传开,酒店生意大旺,连店里的井水也喝干了。当地一名大官心生贪念,借口要除妖,命人把那面墙壁移到官府。谁想,船行到中途,黄鹤抖翅飞走了。贪官追鹤,葬身江中。那位店家为纪念仙鹤,于是在酒店原址上建了这座黄鹤楼。
故事中的这位道士,据说就是吕洞宾,因此又有传说称吕洞宾在黄鹤楼驾鹤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