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作者: |
姚 涵,女,文学博士。现为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媒介文化。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合著《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
|
目錄:
|
第一章导论: 刘半农的文学史意义1
第一节刘半农生活与创作道路1
第二节研究现状与意义: 被重视的与被忽略的20
第二章通俗小说理论与创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1913~1917年小说理论和创作为中心30
第一节小说理论与创作背景30
第二节“启发民智”: 小说的功用38
第三节小说艺术品格的提升45
第三章民间文学纳入新文学的建构——以1917~1925年诗歌创作和理论为中心55
第一节歌谣运动之首倡55
第二节新的诗学观念的确立67
第三节民间语言与民歌体裁的审美认同81
第四节民间生活与诗意情感的真实呈现91
第四章实事求是的战斗精神105
第一节“文学改良”的实践者106
第二节“新文化运动”的战斗者121
第三节文化批判精神的延续136
第五章价值转变与道路选择151
第一节从“战士”到“隐士”153
第二节时代精神与个体价值161
结语170
附录一: 刘半农著译小说年表(1913~1920年)173
附录二: 刘半农发表于《新青年》的文章、诗歌、随感录及其他(1916~1921年)178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于《语丝》的杂文、诗歌、书信及其他(1925~1929年)182
参考文献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