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早应该被取消的意图题
一、以往的误区
名师点拨
在以往的教研体系中,片段阅读被分为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态度观点题等十种题型。其中,前两种题型为主要题型,所占比重大约为60%-80%。
主旨概括题提问方式的关键信息为“主旨”“概括”“论述”“介绍”“说明”“表达”等。它被理解为一种极度收敛的思维方式,解题的思路是寻找主题句,选“言内之意”的选项,不能引申发散。
意图判断题提问方式的关键信息为“想说明”“意在说明”。它被理解为一种极度发散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是结合原文进行引申呼吁,寻找原文的“言外之意”。
其实,这两类题都在考查考生对文段主要内容的理解,可以取消意图判断题,并入主旨概括题。具体的论据共有四个,下面首先阐述第一个。
在以往的教研体系中,意图判断题还特意强调两个“并非”——“并非呼吁的选项一定是答案”“并非原文表述内容的选项一定不是答案”。也就是说,呼吁的选项有可能是答案,也有可能不是答案;原文表述内容的选项有可能是答案,也有可能不是答案。
“呼吁的选项有可能是答案,也有可能不是答案”,这在逻辑上已经覆盖了所有情况。这句话不仅对意图判断题成立,对所有言语理解题也成立。扩而论之,这句话对所有行测题甚至所有考试题都成立。既然以往的教研体系都自我间接承认这种题型和其他题型没有区别,但还保留这种题型,这就属于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属于为了教学而教学。这是意图判断题早应该被取消的第一个论据。
二、大纲里的“主旨”和“意图”
2010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言语部分的例题只给出了答案,没有给解析;2011年及以后的大纲言语部分的例题同时给出了答案和解析,但是解析中并没有区分题型。具体如下:
(2010年国考大纲例题)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和谐观念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 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C. 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
D. 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
(答案:B。)
(2011—2012年国考大纲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 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 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 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答案:C。从文中“尽管……但……”的转折关系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还不够高,有待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