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该书由在钟山院士身边工作的人员撰写,语言平实,情节感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
內容簡介: |
该书描写了钟山的成长经历,记载了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歌颂了他的高尚风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记载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新人、促进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關於作者: |
周武,1967年11月出生,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主编。
侯萍梅,1954年7月出生,研究员,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李路,1941年出生,研究员,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总体部某型号主任设计师。
李善春,1940年出生,高工,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某型号副总指挥。
|
目錄:
|
引子 1
**章 川娃子参军 2
1.血与火的洗礼 2
2.争坐**排 5
3.愿积健为雄 8
4.投笔从戎 10
5.考进哈军工 14
6.炼成优等生 18
第二章 初识尖端武器 24
1.**次触摸导弹 24
2.代号“543” 27
3.会战“争气弹” 29
4.痛击“黑猫中队” 32
5.研制“红旗-2” 35
6.良师出高徒 37
7.弹上设备小型化 39
第三章 专业所领路人 42
1.解剖“麻雀” 42
2.预先研究 45
3.干校生涯 47
4.有矛必有盾 49
5.“基辛格小组” 51
6.眼界大开 53
7.一所之长 56
第四章 创新铸利剑 59
1.领军创二代 59
2.天字号任务 61
3.一个好汉三个帮 64
4.胆大心细 67
5.两条腿走路 69
6.仿制加创新 72
7.种瓜得瓜 75
8.实践出真知 79
第五章 沙场秋点兵 82
1联合打靶 82
2.无妄之灾 84
3.拼命三郎 86
4.攻艰克难 89
5.小靶场练兵 92
6.成功服传奇 95
7.双靶开花 100
8.人人是好汉 105
第六章 海上树盾牌 109
1.走向大洋 109
2.上兵伐谋 112
3.走自行研制之路 114
4.力克“拦路虎” 117
5.塞北演兵 120
6.“旱鸭子”下水 123
7.惊涛骇浪 126
8.逆境飞扬 130
第七章 军贸出奇兵 134
1.逼出一条活路 134
2.飞獴的来历 136
3.六级大风打靶 140
4.飞獴升级 143
5.基本型系列化 145
6.全寿命周期 148
7. 创新与继承 149
第八章 献计国防 152
1.携手防空旅 152
2.瞄准“打赢” 155
3.任职空军智库 157
4.信息化战争 159
5.武器专家系统 162
6.桃李满天下 163
第九章 护航科技安保 166
1.请缨科技奥运 166
2.护航奥运安保 168
3.筑起“信息长城” 170
4.天网疏而不漏 172
5.安保科技结万果 174
6.从“平安”到“智慧” 178
第十章 大爱无形 181
1. 衣带渐宽终不悔 181
2.心有伏兵千千万 182
3.甘当科普大使 185
4.家人眼中的钟山 188
5.“麻辣”总师 190
6.叱咤云天会有期 193
钟山谈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197
钟山大事年表 201
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08
|
內容試閱:
|
公元1999年10月1日,那是个令人激动的早晨,一夜秋雨将盛装的天安门广场洗得格外绚丽。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在天安门观礼台东临一台的钟山,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他作为两种参阅导弹的总设计师,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看世纪大阅兵。
10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50周年庆典开始!这一天,世界确实被震撼了。当世纪大阅兵的铁流气势磅礴地走过天安门前,伴随着呼啸而来的是空中雄鹰梯队。蓝天上,三军航空兵比翼齐飞;地面上,陆、海、空三军携手同行,25个地面重装备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天安门前。
空军地空导弹方阵和海军舰艇新装备的舰空导弹均是中国防空导弹领域更新换代的型号,格外引人注目。当这些新一代防空导弹即将通过天安门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时,钟山激动地站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导弹方队缓缓地从天安门前驶过。
看着这些为之倾注十几年心血的海空利剑,钟山泪如泉涌,思绪纷飞。他仿佛回到了硝烟弥漫时的故乡成都,回到了哈军工礼堂前的开学典礼,回到了飞沙走石的导弹靶场,回到了惊涛骇浪的军舰上……
钟山原名钟光祥,1931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一个做羊毛生意的商人家庭。他从小天资聪慧,好学上进,兴趣广泛,大学期间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后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国防战线的一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