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区域发展专题研究:对江苏的考察》可供关注区域发展问题的专家学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
內容簡介: |
《区域发展专题研究:对江苏的考察》是作者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是对2004~2014年苏州市域、苏南和江苏省域三个层面的区域发展问题的专题研究成果汇编。《区域发展专题研究:对江苏的考察》关于区域发展的各专题研究,主要围绕城乡关系和社会发展问题展开。在研究中,作者坚持跟踪实践与超前研究的有机统一,力求在理论指导下的思路创新有所突破。《区域发展专题研究:对江苏的考察》可为江苏区域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其中针对一些规律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其他区域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目錄:
|
目录
第1章江苏新型城镇化之路:进程、挑战与走向1
1.1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镇化进程的历史回顾1
1.2城镇化在转轨转型中走上新路的成功实践4
1.3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8
1.4对新型城镇化纵深推进的政策建议10
第2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为例15
2.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演变历程及其呈现的新亮点15
2.2依托江苏经济领先优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功之路18
2.3进一步化解妨碍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倾向性问题22
2.4从根除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性缺陷上下工夫25
第3章江苏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机制创新28
3.1江苏农保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多元模式28
3.2新型农保制度的基本特点与工作成效30
3.3推进新型农保制度的诸多难题与政策建议34
第4章江苏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与探索39
4.1从科技兴省到科教优先,江苏自主创新逐步上路39
4.2自主创新的客观差距与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45
4.3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制约因素的深层剖析50
4.4强化战略整体推动,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55
第5章具有苏南特色的城市化之路60
5.1苏南城市化的实际进程60
5.2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64
5.3苏南城市化的主要经验与特色67
5.4几点启示71
第6章城乡统筹呼唤农民工市民化:来自苏南的调查与思考77
6.1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与探索77
6.2四大问题凸现农民工市民化难题82
6.3努力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长效机制84
第7章以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苏南的实践与探索91
7.1从协调工农矛盾走向统筹城乡发展92
7.2以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94
7.3以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97
7.4深化实施城乡统筹,进一步破解“三农”难题103
第8章苏州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层解读107
8.1从“苏州经验”到“新苏州模式”107
8.2“**个率先”:地方经验的世界意义与中国特质115
8.3“后小康时代”:苏州面临的新挑战123
第9章苏州之路与苏州精神134
9.1苏州之路的精神动力134
9.2透视苏州精神的多维视角144
第10章社会事业重点领域利用社会资本研究:以苏州市为例153
10.1课题背景与理论支持153
10.2国内外经验与借鉴159
10.3社会事业重点领域利用社会资本情况164
10.4政策思路与对策建议191
第11章苏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研究199
11.1背景分析199
11.2“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200
11.3“十三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203
11.4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205
11.5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任务208
11.6“十三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210
第12章城镇化进程中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与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基于
苏州市的调研212
12.1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212
12.2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引发的治理难题216
12.3合理界定地方服务型政府的角色与功能,提升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
水平218
12.4苏州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与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经验启示225
参考文献227
附录228
|
內容試閱:
|
第1章江苏新型城镇化之路:进程、挑战与走向
改革开放30余年,江苏顺应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坚持把农村发展作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借助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促成了农村城镇化的突破性进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全方位纵深展开,县(市)经济迅猛崛起,一批省内区域性中心城市相继成长,从而较早地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江苏省各地在统筹城乡转型发展的理念引导下,以城乡联动改革为动力,放弃传统的“自我造城”的老路,逐步走上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推进的新路。目前,江苏以大中城市为依托,普遍加强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积极支持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全省已有70%的农民工享受了市民化的生活服务,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中,“农民变市民”的道路也日渐顺畅。调查发现,江苏城镇化进程中,南北发展很不平衡,发展思路创新有差异,在发展大城市与建设小城镇上还有所偏颇,城镇化的健康持续推进存在体制机制矛盾,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难度不小。由此,笔者认为,城镇化的实践经验必须认真总结,同时审视工作中的不足与客观存在的深层矛盾,以便在新型城镇化之路上更好地把握前进方向,让进城的农民和留乡的农民都能从新型城镇化中受益,更好地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互动与和谐发展。
1.1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镇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后,江苏城镇化改变了过去长期波动和停滞的状态,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稳定发展,即进入持续推进、较快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前后由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开始,农业劳动力非农化步伐大大加快,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进入21世纪以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江苏迈开了城镇化转型走新路的步子。这一历程回顾起来,大体可分为四个演进阶段。
**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契机,农村城镇化获得突破性大发展。在这一阶段,“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乡镇企业带动了百万农民向非农产业大转移,创造了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主要特征的“苏南模式”本书所称“苏南”特指江苏省所辖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也称苏锡常。。受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所带动,处于萎缩衰落状态下的农村集镇重获生机,农村城镇化呈现突破性进展,全省形成“小城镇,大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并推动县域经济崛起和一批新兴城市的成长。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同时,无锡、常熟、江阴等地的县域经济强劲崛起,新兴中小城市相继成长,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3%,年均增长4.57%,城镇人口比例由1979年的15.46%上升到1989年的21.56%,10年间上升了6.1个百分点。这些有非农产业的乡镇工业或生活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这是“苏南”农民创造的城镇化雏形,这个城镇化雏形为全面推进城镇化提供了经验。
区域发展专题研究:对江苏的考察第1章江苏新型城镇化之路:进程、挑战与走向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借助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动力,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推动城镇化上水平。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带动下,江苏对外开放从沿海城市扩展到全省,兴起了一股开发区建设热潮。一批有生命力的开发区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城市拓展的新城区。在这期间,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相融合,一批中小城市扩容发展为大中城市,进一步推动城镇化上规模、上水平。1990年以后,江苏每年约有200万人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带动了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2000年,江苏城镇人口为3041万人,比1990年增长约1.1倍,年均增长7.62%,城镇人口比例由21.6%提高到41.5%,10年间上升了19.9个百分点,城镇化的进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期(2005年前),在促进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以组建都市圈为特征的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2000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城市化战略确立为促进区域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并确定了全省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2001年,《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明确提出构建3个都市圈和5条城镇聚合轴的城镇空间组织,江苏开始进入以大城市、特大城市和都市圈为主导,以城市现代化为特征的城镇化发展新阶段。截至2005年年末,江苏省城镇人口总量达到3774.62万人,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33.81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50.5%,5年间上升了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2005年,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0.5%,这表明,随着乡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城镇人口的**量超过乡村人口,整个地区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这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是江苏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起点。这期间,随着城市化战略的积极有效实施,江苏省大中城市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城市规模等级稳步提升,结构在变化中逐步完善。
第四阶段为2005年至今,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走上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进入“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江苏城镇化从跨越城乡分割转向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县域经济为阵地,积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这是开始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逐步走新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江苏走出了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领跑全国。2009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城镇化率达55.6%,比全国平均数据高10个百分点,比1978年的数据提高41.9个百分点。经过调整,江苏全省建制镇减少到930个,13个省辖市市区人口都在50万人以上,400万人以上、200万~400万人、100万~200万人、50万~100万人的城市数量之比为1∶4∶6∶2,人口结构之比为22.86∶42.17∶29.14∶5.83。全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与中小城市相结合,以小城镇为纽带,初步形成基本健全的城镇体系结构和“三圈五轴”(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以及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5个城市聚合轴)城镇空间结构。
综观1979~2009年,江苏城镇化率由14.8%迅速提升至55.6%,平均每年提高1.36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世纪80年代,江苏城镇化率基本上保持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的差距:1990年以后,这一状况明显改善,1998年年底,江苏城市化率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年末,江苏城市化率已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彻底改变了在全国相对落后的局面。从省际比较看,2000年江苏城镇化率居全国第10位,2005年升至第9位,2008年上升到第8位,2009年上升到第7位。江苏成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上升*快的省份之一。江苏省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20%发展到2005年的50.5%用了15年的时间,远高于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高速增长期的速度。
1979~2009年,江苏城镇化进程历经两次转折。**次转折出现在1997年,这一年在总人口增加38万人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增加196万人,乡村人口则相应地减少157万人,城镇人口增长**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增长**规模,乡村人口**规模由增长转为下降,以此为转折点,江苏城镇化由加速增长转为高速增长。此后的年份,乡村人口**量持续下降,这意味着乡村人口进入城镇的规模大于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的规模,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大大提高,分散在农村的人口向城镇加快集中的时期到来。第二次转折出现在2005年,城镇人口比例超过50%,达到50.5%。城镇人口的**量超过乡村人口,全省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这是乡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江苏快速进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标志。江苏城镇化水平从20%左右迅速上升到30%以上(1998年),仅用了7年左右的时间,城镇化水平由30%上升到50.5%(2005年),又只用了8年的时间。即使从1990年算起,城镇化水平从20%上升至50%,也只用了15年的时间。出现这两个转折点是农业社会走向城市社会演变的规律性表现,但从江苏上述的两个转折点来看,特别是从第二个转折点来看,时间短、演变快,曲线比较陡峭。这表明江苏城镇化进入良性循环、持续推进的势头强劲。
1.2城镇化在转轨转型中走上新路的成功实践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较快发展,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思路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江苏从“苏南”到全省,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型城乡关系出发,统筹城乡发展,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中心,在持续大量吸引离土农民进城进镇就业与创业的同时,强化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助推农业产业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帮扶农业改变低收益的弱势地位。江苏城镇化由走传统老路转向选择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路。
江苏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逐步转型的成功实践,主要表现为如下基本特征。
**,以农业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先导,以城乡产业联动发展为支撑,扎实产业根基的新型城镇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江苏一直坚持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同时又注重以工业化为先导。在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城镇化的突破性发展既不是来自废弃农田、剥夺农民收入,也不是靠所谓“增加人气”,搞产业“空心化”城镇实现的,而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基础上,以“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为指导思想,把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小块耕地上大量解放出来,打开农民以办工业为主的创业门路以后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启动农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大发展,带动多元化行业的繁荣兴旺;以农村工业为后盾并适应与大中城市横向经济联系的需要,不仅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萎缩、衰落的许多农村集镇获得新生,而且从“苏锡常”开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结合,以“农民造城”为发端,造就了小城镇的建设热潮,农村城镇化局面迅速打开。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展开,江苏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壁垒,乡镇工业企业带动人口和要素向城镇集聚,大力构建各类开发园区之间的配套产业链,形成了一大批专业园区、专业镇、专业村,实现了城乡产业联动发展。目前,在工业比较薄弱的“苏中”“苏北”大部分农村地区,通过学习借鉴“苏南”经验,已把发展工业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抓手。21世纪以来,“苏中”“苏北”经济相继大幅发展,是与接受城镇化必须建立在产业支撑的基础之上的理念,并注重把这一理念化为扎实推进城镇化的实际行动分不开的。
第二,从倡导工业支援农业到明确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逐步形成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双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
早在改革开放前,江苏就依据“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指导思想,组织“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活动,但地方政府及其管理部门重工轻农的传统思维和惯性行为难以改变,现实生活中仍然处处存在着城乡“二元对峙”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契机,在集体经济组织的体制框架内,集中使用乡村企业的上缴利润加上按一定比例提取的企业利润,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形式和制度,协调农工利益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样的协调机制取得良好效应,突出表现为在农村稳定了人心,保持了种植业的稳定高产。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在此基础上城市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个城市积极发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功能作用。一方面,财政上实行“多予、少收、放活”的方针,启动公共财政“支农”,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税负等;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城市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优势和科技力量,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对农村实施积极的产业带动方针,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在省委、省政府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列为新
|
|